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今生不了道」偵破記(上)

「今生不了道」偵破記(上)

「今生不了道」偵破記(上)



「今生不了道」偵破記(上)

文 / 樂樂


沉寂許久,最近被二師兄無情出賣,然後被館長親自點名:「某些人,加入了組織總要有所作為,不要佔著位子不干事,這如何對得起幫里的兄弟?讓我們顏面何存?三刀六洞自己看著辦!」


二師兄他二大爺有句名言:「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我悔恨良久啊,於是,就有了這篇拉雜話,談談「入行」的事。


話說前幾日,跟一個道友閑談了幾句,除了天南地北地一陣神侃,什麼韓國要選金三當總統,白居易、韓愈躺槍被封殺,廣大信眾高度關注南海歸屬問題等等……當然,也談了幾句正題——出家後的學修生活。

話鋒一轉,畫面也跟著變了。隻言片語中透著些許的無奈:身雖出家,但修行一直不得力,證悟聖道杳然無期。一日三餐,衣食住行,無不是檀越信施,十方供養。一方面是失落,另一方面是惶恐,如何是好?


他說:君不聞,子曾經曰過:「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么?

「今生不了道」偵破記(上)



這句話聽得我心中一驚,對啊,才「入行」時,常聽有人說起這話,意思是如果今生證悟不了聖道,成不了聖賢,來世就要當畜生,償還這輩子所消耗的資財。聽聽,多麼悲壯的誓言,腦中畫面瞬間就回到高考牆上的口號「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不成功便成仁!」

突然感覺出家修行成了一場豪賭,這可不僅僅是賠上身家性命那麼簡單的事,還可能賠上了「三生三世」和「十里桃花」。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啊,虧得我當年初生牛犢不畏虎,以命相搏。早知道有這麼危險,也要三思而後行啊——咱總不能做虧本買賣吧?


但回頭一想,又覺得不對勁,佛陀他老人家在世的時候也有很多沒有證入聖道的出家弟子啊,是不是也都去變畜生還債了啊?如果出家有這麼高的風險,他老人家何必「煽動」那麼多人出家學道?而且釋尊不是也有經歷了很多世的修行才證悟么?


這筆糊塗賬,我得好好捋一捋。多方打聽,其說法頗多,一時迷惑。


冤有頭債有主——二師兄勸我要從大藏經里查找出處,這倒是個不錯的法子。


於是在大藏經檢索相關詞條,找到了很多,但大都是禪宗祖師的著述。包括我們的破山祖師爺也說過,一日上堂法語:「施主一粒米,重如須彌山,若然不了道,披毛帶角還。已如是者,日食斗金非分外;未如是者,時餐粒米也難消。以拄杖卓一卓云:知恩者少,負恩者多。」

——老和尚威猛啊!


我們還是舉個溫柔點兒、語境清晰點兒的例子吧,清代書玉律師《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記》中說:


「散心雜話乃至各正念者,此述佛告阿難宣令之意,以警比丘,常修正觀,乃可受食。若不修觀,散心雜話而食者,則信施難消也。古云:施主一粒米,重如須彌山,若還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這裡是解釋出家人吃飯前,要唱個「僧跋」,就是「佛制比丘,食存五觀 ,散心雜話 ,信施難消」。意思是說吃飯要保持正念,不能貪心受食,要常存感恩心、慚愧心、向道心。後面引用了這句名言,但唯一區別於我聽到的就是第三句,「若還不了道」,「若還」和「今生」感覺還是有些差異的。前者是個假設的虛擬詞,後者是個時間限定詞,細細讀來,還是有些不同。遍尋祖師們的話,都是「若還」,無一人說「此生」或者「今生」不了道,那它如何衍生出來的呢?看來事有蹊蹺。

「今生不了道」偵破記(上)



前面說的是清代的祖師的話,再往上找還有,明代雲棲大師(此處隆重介紹一下,雲棲大師,又名蓮池大師,中國凈土宗第八代祖師),他在《竹窗三筆》中,講到「出家利益」的時候說:


「古德云:最勝兒,出家好。俗有言曰:一子出家,九族生天。此皆讚歎出家,而未明言出家之所以為利益也。豈曰不耕不織,而有自然衣食之為利益乎?豈曰不買宅不賃房,而有自然安居之為利益乎?豈曰王臣護法,信施恭敬,上不役於官,下不擾於民,而有自然清閑逸樂之為利益乎?」


文中說出家人衣食無憂、信眾恭敬,也不用耕織、服勞役,可以過得很閑情、可以很文青,但馬上筆鋒一轉:


「古有偈曰:施主一粒米,大似須彌山,若然不了道,披毛戴角還。又曰:他日閻老子與你打算飯錢,看你將何抵對。此則出家乃大患所伏,而況利益乎哉。」


哎呀媽呀,說得好直白啊,心中直打顫。他日閻王爺跟我算錢,恐怕算盤不夠用,得用計算器(讓我在牆角哭會兒)。


都說「古雲」,這個古雲是哪個呢?站出來,保證不**他。


再往前還有人說過這話么?踏破芒鞋覓線索,發現在明代弘贊法師的《梵網經菩薩戒略疏》中講「不供給請法戒」的時候(就是說有大乘法師來,要好吃好喝伺候好的那條),有提到相關的話:


「《宗鏡》云:若學大乘佛法者,受施主食,如須彌山,受施主衣,可敷大地。如不學者,未墮僧數,十方無唾地處。」


《宗鏡錄》,這不是那個大名鼎鼎的永明延壽大師的著作么?


咳咳……下面再次插播一條廣告:永明延壽禪師,是唐末五代的著名的禪師,中國凈土宗第六代祖師,亦為法眼宗三祖師。自幼習儒,懷經世濟國抱負,出家後每天百八件佛事,勤修凈業。其禪法思想融合法相、華嚴、天台,三論等宗派,會通禪教,提倡禪教一致,開創禪凈雙修,著《萬善同歸集》、《宗鏡錄》等等……吧啦吧啦吧啦。


好,打住,的確是古代大德,堪稱「古雲」,名聲如此顯赫,沒想到他也「參與此事」。既然有人出來指認他,那我們就來扒一扒。果然《宗鏡錄》里有證據:


「如《大智度論》云:菩薩摩訶薩,若欲不空食國中之施者,當學般若波羅蜜。又《寶梁經》云:若學大乘佛法者,受施主摶食,如須彌山;受施主衣,可敷大地。如不學者,若未墮僧數,十方無唾地處。」


咦……這是在講學大乘佛法的殊勝啊,說學修大乘佛法的修行者,可接受善信布施大如須彌山的食物,可接受鋪滿大地的衣服。如果不學大乘者,連僧人都不算,更狠的是,說十方世界都沒有容得下你的地方(當然,站在大乘本位說它的殊勝,無可厚非,沒有要貶損哪家的意思)。


這幾句好像跟我前面要找的話有些不一樣呢?找錯了?但從明代再往前也沒有哪個大德說過類似的話、用過類似的詞呢。一個聲音在我耳畔回蕩——「沒錯,就是他」。好,既然如此,我們就要嚴加審查了。

「今生不了道」偵破記(上)



但他老人家死不認賬,只說了兩點就把責任推的一乾二淨:


1.文中只說了大乘的殊勝,沒說「披毛戴角還」的事;


2.這個也不是他獨創的,這是《寶梁經》里的話,佛陀他老人家講的,要評理找他去。


大德的確是大德,我竟無言以對!


事已至此,騎虎難下。要不要打破砂鍋問到底?要不要找佛陀告對質?辦案人員心中疑慮良久。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菩薩與耶輸陀羅的初次相見是怎樣的呢?
大乘菩薩的安居
大悲咒到底是八十四句還是八十八句?
朝拜五台山五座台頂先過晉旅公司這一關?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今生不了道」偵破記(下)
日本史上最高賞金的兇案,至今未偵破!
梧州最大毒品案偵破記
北大女生在美失蹤7日,為什麼警方還沒偵破?
偵破交友詐騙,朝陽警方盡顯神警雄風
日本史上最高懸賞案,四人命案17年至今未偵破
(破案故事)對一塊「石頭「用皮鞭拷打,竟偵破搶劫案,真相驚人
北大女生在美國失蹤7日,為什麼警方還沒偵破?
交通肇事案一夜偵破,竟是由於靈異現象!
鄆城交警偵破一交通肇事逃逸案
章瑩穎失蹤案嫌犯被中國警察用一支畫筆偵破!FBI這回不服不行....
蘭州警方快速偵破一起攔路搶劫案 兩名犯罪嫌疑人被刑拘
漲知識:幾個通過蛛絲馬跡偵破的案件
章瑩穎綁架案偵破細節:嫌疑人說漏嘴 曾上網搜索如何實施綁架
日本網友評選柯南世界十大事件,柯南偵破的這些案件你看了么?
「見面」之後——長治「8?20」綁架案偵破紀實
縣令放出風聲:要審問一隻狗,來偵破一樁殺人案!眾人覺得可笑,結果真將兇手抓獲
騰訊守護者24小時火線馳援 助力警方偵破手機勒索病毒第一案
清朝嘉慶期間的偵破專家:師爺巧破「無頭屍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