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未來中俄可聯合研製兩棲攻擊艦 因俄有一技術獨天得厚

未來中俄可聯合研製兩棲攻擊艦 因俄有一技術獨天得厚


S-400防空導彈系統,俄羅斯是否已經開始交付中國?


在兩天時間裡,俄羅斯內部就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其實,不論是俄國家杜馬經濟政策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古捷涅夫聲稱的已經開始交付,還是俄聯邦軍事技術合作局新聞發言人沃羅比約娃對此說法的否認,都無法改變中俄之間的軍工貿易再度升溫的事實。畢竟,除了S-400防空導彈系統之外,中國購買的蘇-35戰機已經在不久之前加入解放軍空軍的序列。而且未來還有可能購買「拉達」級AIP潛艇、117S大推力發動機,伊爾-476M運輸機等,同時還要在多項技術裝備展開合作。不過這一輪的中俄軍貿交易,與1990年代不同的是,那時候只有中國單向購買俄羅斯的武器,而很難向俄羅斯出口武器或裝備。如今中國也可以對俄羅進行相關武器的出口,2016年俄羅斯就為其輕型護衛艦購買了中國生產的柴油機。而未來,中俄之間在軍事貿易上的或許「有來有往」將成為常態,在戰艦所用的燃氣輪機,戰機的航電設備等方面,中國很可能成為俄羅斯唯一的採購地。當然,中俄在武器裝備方面,各有擅長,所以未來雙方更多的會子在武器研發方面進行合作。比如,已經傳出來的「重型直升機」項目,而未來雙方很有可能會在「兩棲攻擊艦」方面進行合作。



未來中俄可聯合研製兩棲攻擊艦 因俄有一技術獨天得厚


圖示:俄羅斯S-400防空導彈系統


俄羅斯需要航母,但是由於石油價格一跌再跌,俄羅斯缺乏足夠的硬通貨。於是,兩棲攻擊艦這樣可以執行多重任務的「准航母」,必然會受到俄羅斯的青睞。只可惜,東烏戰爭爆發,俄羅斯接管了克里米亞,法國因此拒絕交付俄羅斯訂購的「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雖然,俄羅斯自行設計了一型名為「波浪級」的兩棲攻擊艦(俄自己稱為多功能登陸艦)。但是,俄羅斯的造船能力,尤其是製造大型艦艇和兩棲艦艇的能力似乎不容樂觀。在俄羅斯獨立之後的20多年,其建造的水面艦艇最大的不過是4500噸的「戈爾什科夫」級護衛艦。不僅無法建造大型艦艇,甚至連修復處於半退役狀態的「基洛夫」級巡洋艦和「光榮」級巡洋艦的能力都已經喪失。這絕對不僅僅是因為俄羅斯處於經濟困難時期的問題,更深層次的問題是俄羅斯在大型艦艇研製方面,被耽擱了近20餘年.自向中國出口的「現代級」驅逐艦之後,再也沒有建造過6000噸以上的大型水面主戰艦艇。所以,其技術儲備、研發能力,甚至技術工人都在這段蹉跎歲月里被消耗殆盡。



未來中俄可聯合研製兩棲攻擊艦 因俄有一技術獨天得厚


圖示:俄羅斯展示的激浪級兩棲攻擊艦模型



未來中俄可聯合研製兩棲攻擊艦 因俄有一技術獨天得厚



圖示:中國多次在海外防務展上展出的兩棲攻擊艦模型

反觀中國,在艦艇的製造、研發等方面,這些年的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不僅6000噸左右的驅逐艦,已經形成了「下餃子」的勢頭。在諸如航母、萬噸大驅、兩棲船塢登陸艦和大型快速綜合補給艦等大型艦艇上,中國的建造進度、研製能力上也是大幅提升。所以,才有了2016年,中國服役的主力戰艦首次超過了美國。不過,在如此大好形勢之下,中國卻似乎卻少了一類戰艦——大型直通甲板戰艦。其實,中國早已完成了「大型直通甲板戰艦」的設計,也多次在外國的防務展上進行展出。之所以遲遲沒有建造,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對該型戰艦的定位還有些模糊,是首先建造專職反潛的直升機母艦,還是奪島制陸的兩棲攻擊艦。另一方面,就是無論建造何種作戰任務的戰艦,中國都有明顯的短板,作為直升機母艦中國的反潛直升機方面是弱項,作為兩棲攻擊艦中國缺少類似F-35B或V/A-8B這樣的垂直/短距起降艦載攻擊機。


那麼如果中俄合作,是否會建造出一款真正意義的上的兩棲攻擊機或者直升機母艦呢?答案是,有可能!畢竟,中國在艦船的平台研發和建造方面有著自己的優勢,而俄羅斯在垂直/短距起攻擊機方面也曾經是獨步天下。雖然,雅克141並沒有進入量產階段,雅克-38的生產線早已關閉。但是,這並不能否認俄羅斯在這一領域內的深厚底蘊。



未來中俄可聯合研製兩棲攻擊艦 因俄有一技術獨天得厚



圖示:蘇聯1946年設計的垂直起降戰鬥機

早在1919年,在茹科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尤里耶夫就開辦了自己的空氣動力學實驗小組,尤里耶夫在實驗和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於1922年提出了他的「渦流理論」(一種比較全面的旋翼理論)。出版了教材《旋翼》和《空氣動力學實驗》。雖然,尤里耶夫被是蘇聯直升機的創始人,但是作為蘇聯航空之父茹科夫斯基的得意門生,尤里耶夫在螺旋槳、旋翼機、理論空氣動力學和實驗空氣動力學、力學和彈道學、科學和技術理論、教育學以及管理科學等領域均創造了驕人的業績。同時,作為一名博學的理論家的理論家、出色的實驗家、傑出的教育家,尤里耶夫1922年在中央茹科夫斯基流體動力研究所,親自設計並領導並建立了當時被稱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風洞,中央茹科夫斯基流體動力研究所利用這個風洞為研製飛行器做過許多的試驗和研究。1931年,尤里耶夫又親自領導了為茹科夫斯基空軍學院建造空氣動力實驗室的工作。正是尤里耶夫打下的良好基礎,到了1946年尤里耶夫的兩名學生F.P.Kurochkin和V.Tyrone就提出了大量垂直起降戰機的設計方案,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以P-63的機體為基礎改造來的KIT-1和KIT-2。KIT-1是一種採用了共軸雙旋翼推進,並且豎立起降的飛行器;KIT-2是一種直徑更大,但是當轉入平飛狀態後可以收縮的旋翼。可惜,由於蘇聯在戰後對航空工業進行了重組,KIT-1和KIT-2項目還沒有生產出原型機就宣告了下馬。



未來中俄可聯合研製兩棲攻擊艦 因俄有一技術獨天得厚



圖示:K.V.Pelenberga提出過垂直起降戰機的設計方案


未來中俄可聯合研製兩棲攻擊艦 因俄有一技術獨天得厚



圖示:S.N.Khucishvili提出的過垂直起降戰機的設計方案


當然,在1940年代蘇聯不僅僅有尤里耶夫的學生完成了兩型垂直垂直起降戰機的設計方案。米高揚設計局也在1943年,由他們的飛機設計師K.V.Pelenberga提出過垂直起降戰機的設計方案。米高揚的設計方案是,採用前三點式起落架、下單翼和雙尾撐布局,同軸的兩組螺旋槳推進器,通過兩組螺旋槳的反轉,來抵消反作用力矩,提高推進器的工作效率,通過偏轉螺旋槳來使戰機實現短距離起降的。只不過當時的戰爭歲月,蘇聯再無餘力為這款天馬行空的設計去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所以這個方案最終的結局就是不了了之。當然,戰爭時代的物資雖然緊缺,卻可以促使人們腦洞洞開,除了米高揚之外還有一位S.N.Khucishvili的喬治亞機修師,也設計了一款垂直起降戰機,該設計最引人矚目的地方是那兩具巨大的旋翼,以及可偏轉的發動機。之後,S.N.Khucishvili不斷對該方案進行改進,直到1947年他完成了其第二個垂直起降飛行器的設計藍圖,並提交給蘇聯航空工業部顧問委員會審查。只可惜,這個設計太過超前,以及技術上的諸多困難,最終沒有獲得採納。



未來中俄可聯合研製兩棲攻擊艦 因俄有一技術獨天得厚



圖示:雅克-36垂直起降戰機


這些項目雖然都是無疾而終,但是卻為蘇聯研製垂直/短距起降戰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所以,當1960年雅克福列夫作為團長帶領蘇聯代表團參加了英國范堡羅航展之後,就根據肖特SC.1垂直起降驗證機平台,提出研製蘇聯垂直/短距起降飛機的構想。而且,從提出構想之後,1962年就造出了首架樣機,到1964年7月27日首次試飛,被後人成為「自由畫」的「雅克」-36研製時間僅用了5年時間。這除了雅克福列夫及其團隊的努力之外,在此之前的各種理論積累、技術經驗都為「雅克」-36快速試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當然,被稱為「自由畫」的「雅克」-36隻不過是一種驗證機,僅僅造了幾架樣機之後,該項目就宣告終止。或許很多人沒想到的是,當「雅克」-36在1967年7月9日再次進行了公開飛行之後不久,「雅克」-38戰機就在1973年,在「莫斯科」號直升機母艦上進行了一系列試驗。不過這款被稱為「鐵匠」的垂直/短距起降戰機的研發工作,多少有些神秘的色彩。至今人們只能推測其在1960年代末開始研製,1971年就已經製造出了原型機。當然,「雅克」-38作為蘇聯第一款艦載固定翼戰機,不論是承擔空優戰機的任務,還是承擔對地打擊的任務,都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所以,蘇聯在1975年就開始研製新一代的垂直/短距起降戰機—「雅克」-141。作為世界第二款超音速垂直起降戰機(第一款是德國的德國的EWRVJ101),雅克141隻建造了4架試驗機。兩架用于飛行試驗,另兩架用於統計測試。只可惜,「雅克」-141生不逢時,雖然打破了垂直起降戰機的多項世界紀錄,但是面對的就是蘇聯解體,採用「休克治療」的俄羅斯,幾乎將蘇聯時代所有研製的和正在建造的軍工項目一同「休克」了。



未來中俄可聯合研製兩棲攻擊艦 因俄有一技術獨天得厚



圖示:雅克-38垂直起降戰機


如今,當美國的F-35B已經開始在美國的兩棲攻擊艦服役之時,「雅克」-141隻能被歷史的塵埃所淹沒,只是偶爾會傳出一些與中國有關的緋聞。但是,誰有能否認「雅克」-141在整機設計、建造,以及發動機方面的技術呢?所以,如果中國與俄羅斯合作,以「雅克」-141的技術、經驗為藍本加以改進,是否會研製出一款能與美國F-35B一較長短的隱形、垂直起降戰機呢?即便無法完成一款全新的四代機研製,那麼中、俄繼續將「雅克」-141的研製工作完成,甚至達到量產,那麼是否會加速中、俄生產和部署兩棲攻擊艦呢?而且,這不僅會讓中、俄兩國加快擁有兩棲攻擊艦的時間,同時也會成為向其他國家推廣和出口的利器,尤其是巴西、土耳其這樣的中等強國。



未來中俄可聯合研製兩棲攻擊艦 因俄有一技術獨天得厚



圖示:雅克-141垂直起降戰機


當然,這些都是一種期盼或者揣測。這似乎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中國雖然進步很大,但是面對俄羅斯的軍工產業,我們在技術積累、設計理念、理論水平方面依然有太多學習的地方。比俄羅斯我們尚且有太多不如,那麼比美國我們的差距或許更大。所以,切記目中無人,依然要在很多方面保持謙虛和謹慎的態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風宋韻 的精彩文章:

中國傳奇飛行女將軍:駕駛空中相撞後的運輸機成功迫降
下馬的「紅旗」導彈:其中一款研製時參考了「愛國者」
1927中國「航母」首次參戰:攻擊一艘巡洋艦和船廠
日本不死的「航母」心:1953年就租借美國護航航母
侵華惡艦「出雲」號:用甲午戰爭賠款購買的裝甲巡洋艦

TAG:唐風宋韻 |

您可能感興趣

中俄聯合建造下一代潛艇 提供關鍵技術的卻不是俄羅斯
中俄聯合研製下一代潛艇 中國卻看不上俄國的授權技術
中俄兩國聯合研製一秘密武器曝光,美還是沒能阻擋中俄的聯合!
中俄聯合最大好處:中國再也不怕核訛詐,核導彈攻擊
朝鮮戰爭,蘇聯不使用一票否決權阻止聯合國出兵,可能是為了中國
中德聯合反恐演習後,德軍指出中國特種作戰還有一弱點需要改進
美軍艦機聯合作戰,就有能力打擊中國縱深目標了?
美洲虎攻擊機,是一種英法兩國聯合開發的雙發多用途攻擊戰鬥機
說到底只有他們才是中國好兄弟:技術全共享!中俄聯合研製新導彈
中俄這樣聯合,美國用大舉進入半島,來威脅,俄表明態度不會聯手
美日印三國聯合軍演,中國潛艇這一舉動讓他們啞口無言
他為中國在聯合國理事爭得一席之位,被譽第一外交家,後代更出色
中國這項技術穩居全球第二,俄羅斯聯合印度研發都趕不上
孤膽英雄:一艘中國潛艇面對七八艘軍艦聯合絞殺居然全身而退
韓民眾將聯合這對勢力,欲走這一極端救出朴槿惠!
中俄秘密聯合研製這一殺手鐧 威力太猛 美軍氣急敗壞
它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兩棲指揮艦,徹底解決了海上聯合作戰的問題
印俄曾聯合研製領先世界獨一無二導彈!為何印軍對它愛不釋手?
美放話做好準備海上動武 俄稱中俄聯合解決所有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