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蓮狀告馮小剛?好吧,來說說歷史上到底有沒有潘金蓮這人
最近看到一條新聞,覺得很好笑。新聞說的是,3月21日,北京朝陽區法院開庭審理了「潘金蓮訴馮小剛等九人」一案。案由是馮小剛在電影《我不是潘金蓮》中,「直接侵犯了原告的名譽權,使原告在精神上遭受到嚴重傷害,該電影的出品、預告、宣傳及上映,使對原告的侵權行為大範圍擴散,給原告及其家人、家族名譽上造成重大損害,社會評價嚴重受損,不但原告精神上極其壓抑、苦悶,其家人及潘氏家族,整體社會評價急劇降低,隨處可以聽到對原告及潘氏家族的冷嘲熱諷」。
這個原告,是住在廣東增城的一個大媽,姓名就叫潘金蓮。當然,這個潘金蓮只是前台出面的一個人,背後支持告狀的是一群潘姓族人。據報道,去年9月上旬,潘姓族人想找一個「潘金蓮」,以她的名義起訴馮小剛和劉震雲「侵犯名譽權」,最後找到了增城的潘金蓮。
這件事,讓我想起了發生在清初的一件真事。那時候,山東陽谷縣有一座古墓,當地人都叫它「西門冢」,而當地大族潘吳二姓,都堅持認為自己就是西門慶嫡室吳氏、妾潘氏的母系後裔。
話說康熙年間,有一回陽谷縣演社戲,應吳姓族人的要求,戲班子演了一段《水滸記》,大概就是「武松殺嫂」的故事吧。反正潘姓人看後非常生氣,稱這齣戲侮辱了他們的先人潘金蓮,於是聚眾大哄,跟吳姓人鬧了起來,最後還控告到縣衙那裡。縣令接到這樣的訴狀後,忍不住大笑,將帶頭鬧事的人打了幾十大板,並責罰他們帶枷遊行。
這個真實的故事記錄在清代大文人王士禎的《香祖筆記》中。當時剛好王士禎的侄子到陽谷縣辦事,親眼見到這宗官司,回家後便告訴了王士禎,後來王士禎將它寫入了《香祖筆記》。想不到幾百年後的今日,類似的官司又鬧了一出。
打這類官司的潘姓人,一直堅持自己是潘金蓮的後人。作為一名旁觀者,我很是好奇,歷史上真的有潘金蓮、武大郞、西門慶這幾個在文藝作品中出現的人物嗎?
河北清河縣有一個武家那村,當地村民就一直固執地認為,他們就是武大郎與潘金蓮的後裔。如今你到清河縣這個傳說中的「武大郎故里」,還可以看到武大郎的祠堂、古墓、墓誌等等。
「武大郎故里」的武姓人堅持認為,真實的武大郞是一名七尺男兒,「中年舉進士,官拜七品」,當過山東陽谷縣的縣令;他的夫人潘氏,也是「名門淑媛」。武潘夫婦後來之所以一個被說成是賣炊餅的矮子,一個被說成是與人通姦的蕩婦,全然是因為外人捏造,以訛傳訛,最後被施耐庵寫入《水滸傳》中,從此傳播開來。
現在你在網上還可以搜出很多給武大郞與潘金蓮翻案的文章,這些文章通常會引用清河縣武大郞墓誌來證明:「武公諱植字田嶺,童時謂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門淑媛。」寫文章的人卻不知道,這段墓誌實為今人撰寫,完全不能算史料。
但實際上,自明朝嘉靖年間首次修《清河縣誌》以來,明清各個版本的《清河縣誌》都沒有任何關於武潘的記述,只有本世紀新編縣誌時,才以民間傳說的形式收錄了「武大郞與潘金蓮」的故事。如果你有心到山東陽谷縣查閱《陽谷縣誌》,便會發現,縣誌記載的從宋朝到明朝的歷任陽谷縣令,都沒有一個姓武之人。
武大郞也好,潘金蓮也好,其實都是「民間傳說+文人杜撰」而產生出來的文學形象,歷史上未必真有這麼一號人物。認一個文人虛構出來的人物為先祖,還要固執地打名譽官司,何必荒謬!


※60歲潘金蓮狀告馮小剛 網友:請先證明你是潘金蓮的後代
※只要出現不正經女人就說是潘金蓮是歪風邪氣?還是道德教育的倒退
※潘金蓮頻頻獲獎,為什麼馮小剛斬獲甚少?
※潘金蓮後人告馮小剛侵權,武大郎的後人還坐得住嗎
※潘金蓮狀告馮小剛:原來潘金蓮乃大家閨秀,武大郎更是高富帥!
TAG:潘金蓮 |
※朱元璋到底長啥樣:其實並沒有說的那麼丑
※潘金蓮為何沒有勾引到武松?
※鄭秀晶究竟有沒有整容?看完這幾張照片你就明白了!
※趙麗穎一直沒有嫁人,看完這幾張圖片就明白了
※誰說滿清沒有美女?她們都在這裡
※為何敢說馬蓉真的沒有捲走王寶強的錢?答案全在這!
※王不見王,何炅回歸超女,這一次汪涵沒有來!
※關於留學,到底是王思聰說的對還是小編說的對?美國有沒有詐騙電話?小編在分答上是這麼說的……
※你那麼聰明,為什麼沒有賺到錢?
※愛情沒有遲到,從來都是剛剛好!
※我沒有說謊,那是愛情在說謊
※關曉彤也沒她會穿!這樣的張雪迎,有沒有撩到你?
※愛情沒有遲到,從來都是剛剛好
※陳丹青:從徐悲鴻的一生看為什麼我們的時代沒有大師?
※幾種徵兆說明男人並沒有那麼愛你了
※沒有這淫媒,西門慶和潘金蓮上不了床!
※楊過小龍女究竟有無後人,如果沒有,那黃衫女子是誰?
※笑死寶寶了!汪星人為什麼沒有眉毛?看完你就明白了
※一樣的話,為什麼霍金說有人相信,我說就沒有人信?
※這張圖你找到幾張人臉?最後一張到現在都還沒有人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