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停產的殲11B戰機批量復產,殲11D項目或已被叫停
目前殲-11B/BS系列戰鬥機已在中國空、海軍裝備了200多架。
從去年年末至今,北方某城市不斷有網友拍攝到新製造的「黃皮」殲-11B戰鬥機試飛圖片。根據公開報道,殲-11B戰鬥機原本已停產幾年,會取而代之的將是沈飛深度改進的殲-11D型3.5代雙發重型戰鬥機。殲-11D戰鬥機自2015年4月首飛後,傳出的消息一直不多,尤其自去年出現過上高原測試的照片後,基本沒有新消息傳出。隨著殲-11B復產,而且數量還不少的消息被業內人士證實,另一個頗令人吃驚的消息也隨之爆出:殲-11D戰鬥機項目基本已被叫停。
在去年12月25日,首批4架蘇-35SK戰鬥機交付中國空軍以來,來自軍方的一種觀點正在被證實:即面對中國周邊越來越多國家已裝備或將要裝備美製第四代隱身戰鬥機F-35,空軍不少人認為應大大增加國產第四代隱身戰鬥機殲-20的裝備數量,才能應對這種新局面。而在四代機以外,一定數量的三代以上戰鬥機陣容應該由蘇-35SK、殲-11B改進型、殲-10B/C/D等組成。
復產的殲11B改動幅度不大,產量可能將近70架
殲-11B戰鬥機在國產化蘇-27SK(殲-11A)的基礎上換裝了國產脈衝多普勒雷達,以液晶顯示終端為特徵的航電系統和太行發動機等。在經歷了太行發動機的磨合成熟期之後(3年左右),殲-11B戰鬥機在中國空軍、海軍航空兵逐漸坐穩了主力位置。尤其在去年空軍「金頭盔」大賽中,殲-11B更是將殲-10A等戰機「挑落馬下」,較為強悍的戰鬥力盡顯無遺。
殲-11BS雙座戰鬥教練機並沒有像殲-11B單座型那樣經歷過停產的時期。
目前,殲-11B/BS戰鬥機裝備了近150架,海軍型的殲-11BH/BSH裝備了70餘架,是中國空、海軍航空兵三代戰鬥機陣營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一個無法迴避的現實是,目前中國空軍尚有各種型號殲-7戰鬥機600多架,殲-8戰鬥機200餘架。已經開始全面退役的強五強擊機總數也有將近200架。在周邊國家空軍已基本以三代戰鬥機為主,並開始裝備四代隱身戰鬥機的情況下,總計超過1000架的第二代戰鬥機急需淘汰,中國空、海軍航空兵三代以上戰鬥機數量嚴重不足的局面必須儘快有所改觀。
此外,上世紀90年代初引進的蘇-27SK/UBK戰鬥機機體壽命已所剩無幾,就算不是用於替換現有二代戰機,只是為了保持目前的三代重型戰機規模,中國空軍也必須儘快補充三代以上戰機數量。
基於以上目的,同時考慮到我國面臨更為複雜多變的周邊安全形勢,那麼為何重啟生產線,再次生產殲-11B戰鬥機也就不難理解了。
由於留給復產的殲-11B戰機的時間並不多,所以推測新批次殲-11B的改動幅度不會太大。此前網友發布的圖片顯示,新製造的殲-11B戰鬥機機頭罩仍為原款黑色,機翼的複合材料比例可能有較大增加。
網友去年拍攝的新製造的殲-11B戰鬥機。
而在看不到的地方,預計可能對機載多普勒雷達進行了升級,探測距離可能更遠,探測精度可能更高。由於並未見過有改進型驗證機的試飛,所以復產的殲-11B可能都沒有換裝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火控系統軟體可能進行了升級,機翼尖掛架也可能有改動,以便使用新型PL-10紅外成像格鬥導彈、PL12改進型/15/21等新型中距攔射空空導彈。
此外,復產型殲-11B戰機還可能進行了數據鏈、通信系統等軟硬體方面改進,以便更好地與殲-20、殲-10B/C等戰機進行協同作戰。據消息人士透露,這一批次的殲-11B戰機可能會生產60多架,裝備兩個航空兵旅。
殲-11D項目因進展緩慢,用戶已經等不及
本來,換裝有源相控陣雷達、太行改進型發動機、四代機已應用的綜合航電系統,以及全權數字電傳飛控系統等的殲-11D戰鬥機更加符合中國空軍未來的需要。然而隨著蘇-35SK戰鬥機的引進,以及後續可能擴大引進規模,殲-11D項目遲遲不能完成廠家測試部分,儘早交由空軍試裝的現狀使其終於走到了「死胡同」。
相比還在研發中的殲-11D,蘇-35SK在進入中國空軍戰鬥序列後很受好評。雖然其僅裝備了無源相控陣雷達(PESA),而且目前也僅能使用俄制武器,但蘇-35SK的戰鬥力在中國空軍看來僅次於殲-20戰鬥機。所以,擴大引進數量至96架(3個旅或是4個團)已是基本確定的事。
珠海航展上與沈飛的FC-31同場表演的蘇-35.
加上復產的60多架殲-11B,仍在繼續生產的殲-11BS,以及年產量保持在約48架(2個團)的殲-10C,殲-11D項目被叫停的原因確實只會是一個「輸給了」時間。
因為按照殲-11D現在的設計指標,其性能並沒有比蘇-35SK有多大提升。就算繼續開發下去,可能到批量裝備部隊還需要3年以上。屆時預計殲-20戰機都已批量生產,作戰要求和環境也有了新的變化,那麼殲-11D的性能很可能又跟不上形勢發展了。
也有一種觀點認為,既然引進了蘇-35SK,中國應進一步引進其配套的117S發動機。然而,通過技術轉讓,以蘇-35SK的氣動外形、機體結構、發動機等關鍵改進技術對國產殲-11衍生機型進行深度改進。筆者研判,就算存在這一計劃,很可能優先接受改進的也是殲-16、殲-15等中國空、海軍更急需的機型。從這一點來說,殲-11D項目復活並排進改進序列的可能性仍然不大。


※模擬遭美日潛艇設伏偷襲,北海艦隊演練2.5海里反潛戰
※「飛豹」戰機服役23年後停產,殲16正在全面「上位」
※殲-15S教練型雖下馬,電子戰等其他型號前景卻向好
※直10苦練跨海攻擊,將開建的國產兩棲攻擊艦會很需要它
※與美日艦艇聯演針鋒相對,東海艦隊最強軍艦潛艇出動
TAG:百戰刀 |
※俄媒:俄計劃於2028年批量生產戰略轟炸機PAK-DA
※中國已啟動第三條殲20戰機生產線,批量生產殲20吊打F35
※WS18已經大批量生產交付運20,俄羅斯後悔當初沒有多賣D30發動機
※AR頭顯Meta 2將開始批量發貨,全年預計10000套
※漢和稱:國產殲16已經批量服役,性能強於蘇30,不遜於殲20
※殲20未來仍需做出較多改動:2020年或將批量服役!
※中國殲-16戰機小批量服役 外媒:性能接近F-15E
※500元?NV GT 1030非公卡批量現身:半高、被動散熱
※外媒曝中國殲11CS將批量生產,火控系統遠超蘇35戰機
※微軟Win10MR頭盔10月17日批量開賣 1950元起
※中國殲20、殲16戰機已批量生產 為啥還裝備數百架二代戰機?
※俄羅斯圖-160轟炸機將在2021年恢復批量生產
※俄羅斯MS-21客機擬於2018年啟動批量生產
※100多架美F35就這樣擦肩而過 這國或將大批量印軍殲31
※中國未來將批量裝備100架殲20戰機,美俄軍方不敢相信
※中國轟20或於2025年批量服役 搭配渦扇18性能比肩B2
※曝殲16戰機已批量服役,換國產發動機可對F-22形成巨大挑戰
※運-12實現批量數目已達200架,廣受歡迎即將列裝我國空軍戰隊
※終成一代經典:M16突擊步槍,被15個國家大批量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