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來30年,農村將成為奢侈品!
空心村為中國鄉村帶來希望
中國鄉村逐步變成空心村,外出上學、務工,年輕人和文化人流向城市。不少學者與城市人批評政府剝削了農村的資源,不!正好相反,讓農民回村是在剝奪農民的希望,農民70%的收入來自城市。
三十年後,再回到鄉村土地上的主人不是曾經走出去的農民,而是從城市奔向農村的大學生和工人。城鎮化在不到20年時間內,會促成鄉村20%的耕地轉化,空心村會轉移,都市有錢人住進了鄉村,城市核心區將會成為「空心城」。
農村會變成新的人類家園
30年後,種田是最好的一種生活方式。30萬人以下的城市會變成首選之地,3-5萬人的小城鎮將是人們最嚮往的地方。中國完全進入老齡化時代。隨著高速、地鐵、交通、互聯網、物流網的異軍突起,傳統生活方式將逐步消失。
城市有工廠、有市場,是警察與小偷共存的地方;農村是家園、是生活和享受的地方。富裕起來的城市人一經跨入鄉村,他們會發展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道德與自治之間的關係,城市人會明白生活價值。
「以人為本」改為「以自然為本」
從人的基本要求來看,「食」,在田園鄉村絕對重要,蔬菜基本是有機蔬菜,又開始從有機蔬菜追求本地和原種食品。
「住」,目前建房,住所是徹底依人們的要求為原則,三十年後,開始從內心世界關注土壤,開始把土壤與樹木視為自己的孩子,把它們看成有生命的物質。
而真正能把人與自然融為一體,那是50年後的事了。那時的「住」,追求的不僅是室內的舒適度,而是開始強調室內外的環境,人與人之間的道德,住房與自然間的和諧,由「以人為本」改為「以自然為本」。
三十年之後,鄉村將是未來中國人的奢侈品,中國鄉村正如今天的城市讓人們嚮往,城市或將會成為問題與破壞的代名詞!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簡稱《"三權分置"意見》)
「三權分置」 是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農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創新,為農民增收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權分置」這一制度安排,堅持了土地集體所有權,穩定了農戶承包權,放活了土地經營權,為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奠定了制度基礎。
加快放活土地經營權,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是實施「三權分置」的重要目標之一,通過「農地農民有,農地農業用」的制度安排,可以更好地促進規模經營和現代農業發展。
農村充滿著無限的生機!
好不容易從農村走出來,
現在竟有種強烈的衝動回農村去!
告別機車轟鳴的喧囂,
告別車水馬龍的擁擠,
告別難以企及的房價,
告別真偽難辨的食品和霧霾常在的空氣,
回到小山村,
承包一大片地,
當一個現代化農民。
閑暇時,我喜歡坐在農田裡,
看著金黃色的水稻,
呼吸著田裡面的空氣,
感覺心情都很舒暢。
現在的城市人,
只有放假的時候才能出來玩一次,
生活在農村,
我們每天都在農家樂,多好!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做一個現代化的農民,
種田,栽菜,養雞,養鴨 ,
自給自足的生活,大概就是這樣。
選自:農場主+


※中國夫妻的一天!簡直太形象了
※教你看懂美麗的四季星空
※中國31省最具實力的大學和專業竟是這些!
※你被外國人這樣羨慕著你知道么!
※為什麼8000萬人口的德國,竟然有2300多個世界名牌?
TAG:我們都愛地理 |
※實拍30年前的中國農村美食
※實拍中國最富的9大農村:最高的年產超過500億!
※40年前中國農村的照片,彌足珍貴
※70年代的韓國農村,看起來也很窮
※鏡頭下:80年代的中國農村
※他們在寮國農村租地種西瓜,一畝地賺3000多,年收入超百萬
※美國人拍1941年成都農村,清晰可見當年成都鄉巴頭的真實生活
※20年後的國人將最愛移民美國農村,住茅草屋
※鏡頭下:1985年的中國農村
※鏡頭下:1972年的中國農村
※農村「網購鎮」年銷30億,成創業傳奇,引大量青年返鄉淘金
※老照片:1973年的中國農村
※老照片:70年代的中國農村
※2017年,如果你想創業,最好離開農村
※30年前的農村,原來是這樣!
※80-90年代的中國東北農村彩照,美得像一幅畫
※外國姑娘嫁到中國農村20年,孿生女兒才貌雙全
※1953年的江蘇農村,逝去的純真年代
※美國飛行員拍攝的,1945年,抗戰勝利前後的中國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