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杯炸彈:二戰蘇聯空軍的機智發明
俄羅斯人是個戰鬥的民族。這句話有兩層意思,一是形容俄國人在喝了伏特加酒以後的各種不符合規範的狀態;二是指這個民族比較善於在戰爭中總結和創造。
俄國人在歷次戰爭中都能學習或創造出一些獨特的武器,並將其發揚光大。1939年蘇聯入侵芬蘭的戰爭中,蘇聯士兵遇到了芬蘭游擊隊的簡易瓶裝燃燒彈——莫洛托夫雞尾酒瓶。於是學了去,用玻璃酒瓶裝了汽油,作為反坦克燃燒彈。二戰中在蘇聯軍隊得到廣泛使用。蘇聯紅軍甚至專門組建了裝備反坦克手榴彈和雞尾酒瓶燃燒彈的近戰反坦克突擊隊。
利用玻璃的易碎性製造彈藥,不僅僅是燃燒彈,蘇聯紅軍還用玻璃杯製造過航空炸彈。
1942年戰爭爆發以後,蘇聯空軍有一種小型飛機很令德軍頭疼,這就是在蘇軍被譽為「玉米」愛稱,在德軍被稱為「夜空女巫」的波-2輕型雙翼機。這小飛機結構簡單,性能可靠,多用途,運輸機、轟炸機、偵察機等,是個多面手。是歷史上產量最多的雙翼機,總產量達4萬架以上。
蘇軍在前線成立了多個夜間轟炸機團,由於飛行員缺乏,這種夜間轟炸團大量配備女飛行員,駕駛波-2及其改進型夜間轟炸機,利用夜間出擊,攻擊敵軍的宿營地、飛機場、供應倉庫等目標,破壞效果談不上巨大,但常常使敵人處於戒備狀態,長期不能休息而對敵軍產生了強大的心理戰效果。
因為德軍的突然進攻,造成蘇聯大片國土淪陷,在戰爭初期出現一定的軍工生產和彈藥保障困難。前線夜間轟炸團的波-2飛機經常得不到小型炸彈的補充,給作戰帶來很大麻煩。
為了補充炸彈,蘇聯空軍發揮創造力,在前線為波-2飛機改裝了大量簡易炸彈。多數是利用陸軍迫擊炮彈改裝,由飛行員直接用手投擲。
手投航空炸彈並非蘇軍獨創,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有先例,1911年11月1日,義大利飛機攜帶手榴彈或迫擊炮彈的改造炸彈,轟炸了利比亞地區的土耳其軍隊,這被認為是世界上首次轟炸行動。
如圖,這種早期的航空轟炸採用手拋式,但屬於專用炸彈,並非迫擊炮彈改造,其特徵是彈尾的那個葉片,學名為渦輪風車引信,靠投彈後風力驅動葉片達到一定轉速後解脫引信。
隨著戰況的激烈,改裝迫擊炮彈的數量也入不敷出。蘇軍急中生智,打起了手榴彈的主意,試圖同扔手榴彈的方式進行夜間轟炸。
但是與迫擊炮彈頭部裝有觸發引信、落地後可以自行爆炸的特點同步,手榴彈通常使用翻板擊針+握片保險的延遲起爆方式。使用時需要首先拔掉保險針,投擲,手榴彈在空中彈開保險握片,擊針刺穿信管,延遲燃燒約3.5秒,然後起爆。
如果從空中投擲,手榴彈在引信延遲時間內只能飛行幾十米,沒等落地就爆炸了,所以改裝手榴彈作為航空炸彈的難度很大,換裝觸發引信的成本又很高的。這成了兩難的問題。
卵形手榴彈通常使用翻板擊針引信,彈體外部還有一個翅片,用於持握保險,鬆開以後才觸發引信。
好在戰鬥的民族都有著機智的創造性。蘇聯飛行員用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就解決了。他們從倉庫里搜羅來一批棱邊玻璃水杯,直接將手榴彈放在玻璃水杯里,做成簡易航空炸彈。投彈時保險栓被拉出,但因為玻璃杯的杯壁卡住了手榴彈引信的保險片,所以手榴彈在空中不能爆炸,只在撞擊地面後,玻璃杯破碎以後才能爆炸。
戰鬥民族歡樂多,機智的蘇聯紅軍還有很多令人捧腹的創舉。譬如這個,用AK-47步槍製作的巨大彈弓,發射手榴彈,這是真正的榴彈發射器。


※二戰中蘇聯版的《狂怒》:留下悲壯遺書與謝爾曼坦克共存亡
※二戰中幫助盟軍的太平洋土著 被尊敬的稱為「毛茸茸的天使」
※二戰造航母和下餃子一樣,現在不能比?造航母就是需要這麼麻煩!
※二戰中蘇聯組建80萬女兵,打仗時只穿裙子,結果下場很慘
TAG:二戰 |
※彈跳的大殺器!蘇聯榴彈發射器的秘密 與中國榴彈武器共同作戰
※能在宇宙打衛星的太空戰鬥機——蘇聯螺旋空天飛行器
※紅色帝國的鋼鐵巨龍:冷戰時蘇聯研製的核動力轟炸機
※摧毀美軍一切太空設施?蘇聯腦洞大開的空天戰鬥機
※衛國戰爭中蘇聯最佳的戰鬥機,打擊德國空軍的利器,當頭一棒!
※蘇聯人發明的機甲戰士
※蘇聯「腦洞天際」「黑科技」堪稱「飛行戰艦」的「毀滅者」轟炸機
※蘇聯解體後才公開的機密:二戰末期蘇聯準備轟炸富士山令其噴發
※蘇聯防空軍的獨創讓世界驚訝:轟炸機居然也跨界干起了戰鬥機的活
※天空中的閃電戰:德國納粹空軍突襲蘇聯
※二戰慘烈的閃電戰:德納粹空軍突襲蘇聯
※「簡直是喪心病狂的逆天妖物」蘇聯能用機槍發射的核子彈「一發融化坦克讓集團步兵瞬間蒸發」
※冷兵器中的拚命三郎:劈機槍劈大炮,蘇聯炊事兵用它繳獲德軍坦克
※戰鬥民族歡樂多:蘇聯紅軍歷史上那些獨特的玻璃炸彈
※蘇聯海軍潛艇系列」——蘇聯第一種發射飛航導彈的J級潛艇
※二戰中的醬油黨,蘇聯海軍戰列艦盤點
※蘇聯空軍防空壓製作戰:懸掛北約防空部隊頭上的利劍
※蘇聯海軍一度落後於陸軍空軍發展:全力發展一艘力挽狂瀾的驅逐艦
※戰鬥民族歡樂多:蘇聯紅軍歷史上那些獨創的玻璃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