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具特點的猛禽和它們的特色食譜
首先是概述
猛禽是什麼?
它並不是生物學上的一個分類單元,而是根據其習性(也就是生活方式)人為劃定的鳥類六大生態類群之一。
猛禽,是一類以肉食性為主的掠食性鳥類的統稱。
按照現代分類界元定義,以目為單位,猛禽可以分成3個主要類群,鷹形目、隼形目、鴞形目。
按活動規律分,前兩個主要在白天活動,後一個主要在晚上活動。
另外還有雀形目中的伯勞科。
註:個人分法,伯勞性情兇猛,可歸入小型猛禽之列,但在整個雀形目中所佔比例微乎其微為5‰,本篇不把伯勞算入其內。
猛禽特點
特點是有鉤狀強而有力的嘴,強大而靈巧的雙翼,力量十足的雙腳及趾上的銳利勾爪。
站在食物鏈的頂端,總之猛禽就是鳥類中力量的代名詞。其實吧這個要分開來論,經常看見猛禽被鴉科鳥類欺負的不要不要的,即使是貓頭鷹里的大型種類也有被鷹類捕食的記錄。
不過總體說還是好的,給人的感覺還是強大的。
猛禽的食譜
主要以軟體動物、節肢動物、魚類、兩爬、鳥類、獸類為食,對了還有植物種子,看出來了吧,除了肉眼看不見的東西,什麼都吃。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動物世界」微信公眾號:iltawcom
現在和大家分享一些飲食習慣和菜譜有特點的猛禽種類:
蝠鳶,看名字就知道這是以吃蝙蝠為主的種類。
紀錄片里經常可以看到黃昏時分在大的蝙蝠洞口飛來飛去的就是這個傢伙。
分布不是廣,而是很分散,從非洲中部到東南亞以致新幾內亞都能看見其身影。
鉤嘴鳶,分布在中南美洲,但不是很常見。最愛吃的就是蝸牛。
它還有個兄弟叫古巴鉤嘴鳶,極度瀕危物種,只分布在古巴島。
過去10年間只有3起目擊報告(比UFO還少見),至今沒看到該物種的確切活體影像資料。
還有兩個常見的近親,分布在中南美洲的螺鳶和分布在南美洲的澤鳶。
這兩位的主食也是軟體動物,不過吃的不是樹上的蝸牛而是濕地中的螺。
棕櫚鷲,是最小的兀鷲了,這傢伙可算是個半吊子素食主義者了。
最愛吃的是棕櫚及其它植物的果實,真對的起自己的名字,感覺像是大熊貓掛著食肉類的名字,常吃的卻是竹子。
再來看幾個有想法的吃主
白兀鷲,雖然瀕危但並不少見。
把它列進來並不是其瀕危的保育等級,而且其吃鴕鳥蛋的過程是鳥類覓食行為中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
就是直接用喙(就是鳥嘴)叼石頭砸。
鶚,這是真正的魚鷹。
主食魚類,它的趾底和跗趾(就是爪子)為抓魚而演化出了特殊結構,可以有效的防止魚類滑脫。
在猛禽里單論抓魚無出其右者,無論是吃魚的海雕還是漁雕或是靈巧的鳶類,都不能與其相提並論。
蛇鷲,非洲的特有的一種陸行性猛禽。
擁有非常不協調的一對長腿,像是鷹和鶴的結合體,其以雙腿蹬踹獵物的方式在猛禽中可謂獨樹一幟。
模擬蛇鷲捕蛇時的場景
尤其是在捕食蛇類時,其無影腿簡單而有效。(不過死在其腿下一定很慘)
關於猛禽,本期先介紹到這,下期更精彩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動物世界」
微信公眾號:iltawcom


※世界上最老最老的生命
※大自然中美妙奇異的花朵
※王企鵝和帝企鵝一直分不清,這次總算弄明白了
※物種圖冊-紫冠細尾鷯鶯
※動物世界-太平洋潛泥蛤
TAG:奇妙大千世界 |
※草原雕:大型猛禽,是一種全深褐色雕類!
※棕櫚鷲長著猛禽的外表,內心卻是素食主義者
※非洲海雕,一種敢於捕食鱷魚的猛禽
※動物世界:黑雕,以猴子為食的非洲猛禽
※大嘴巴的:鯨頭鸛不一樣的猛禽
※動物世界:悍鳥猛禽的優美獵殺,食物鏈上的戰鬥機
※美國猛禽大雕鴞,唯一一種吃不完的食物會冰凍起來的動物!
※躲在閃光燈陰影里的猛禽 鮮為人知的美海空軍現役特種作戰飛機
※非洲猛雕——一種可以單挑疣豬,抓著平頭哥上天的猛禽
※農村這種小小個的猛禽,外號「屠夫」,專吃肉,養鳥人很恨它
※為了保護雛鳥的安全,它們把窩建在了猛禽的巢穴附近
※非洲天空的猛禽,鷹科動物中的好獵手!
※你分得清楚鷹和雕嗎?原來腿上有毛的才是大型猛禽
※都市猛禽的鐵漢柔情-伯勞
※世界最快最帥猛禽,迪拜土豪必養的寵物!
※沖著這猛禽的顏值提了這車,如今卻有些後悔相信自主品牌了
※會飛的大熊貓——它就是呆萌的熊貓鳥,最小的猛禽
※美洲最大最強壯的猛禽,指甲可以刺穿很厚的鐵板!
※澳大利亞最大的猛禽,竟然以袋鼠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