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打飛鳥晚上打煙頭:民國第一名槍盒子炮
本文作者為煩惱的愛,薩沙主編,如果轉載請務必註明
【薩沙講史堂第二百四十期】(歷史系列第94講)
提到中國抗戰時期的手槍,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準是盒子炮。反映民國、抗戰時期的電視劇和電影中,軍人、好漢、漢奸、土匪們也是人手一把盒子炮,中國人對盒子炮真是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
盒子炮的正式名稱是「毛瑟軍用手槍」,由毛瑟廠在1895年取得專利,1896年開始正式生產。其在中國也被稱為「駁殼槍」、「自來得手槍」、「匣子槍」、「快慢機」等等。盒子炮的正式名稱雖然帶有「軍用手槍」幾個字,但卻從來都不是歐洲任何一個國家的制式手槍。但就是這種所謂的「野槍」,卻有著近50多年的生產歷史(包括中國國內的生產),幾十種的改進槍型,堪稱手槍史上的一大傳奇。
毛瑟手槍的最早量產型為毛瑟M1986(C86)型,是一款7.63毫米口徑,10發固定彈倉,使用毛瑟專用手槍彈和10發橋夾從上方進行裝彈的半自動手槍,其表尺距離高達1000米,同時帶有木製槍盒,遠距離射擊時可在握把上加裝槍盒抵肩射擊。
一戰中德國人開始大量裝備毛瑟手槍,總數多達14多萬把,同時為了和盧格手槍通用彈藥,將7.63毫米口徑改為了9毫米口徑,握把處刻有大大的紅色9字,俗稱「紅9」,朱德總司令就曾使用過此款手槍。
毛瑟手槍還生產過一種被稱為Bolo的短身管盒子炮(M1921),俄國、波蘭和中國都曾大量裝備。
1932年最後一款毛瑟軍用手槍開始定型生產,這就是著名的毛瑟M712(M1932)全自動衝鋒手槍。該款手槍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採用了10發和20發彈匣供彈,同時採用了「快慢機」的設置,讓其可在半自動和全自動射擊中進行轉換。這種型號的手槍在中國被稱為「二十響」,也是毛瑟軍用手槍中火力最強大,性能最優越的一款。
盒子炮除了德國生產以外,西班牙和中國也大量進行過仿製、改進生產,其中西班牙最著名的兩個系列盒子炮分別是阿斯特拉M型和皇家M型,一般來說西班牙產的盒子炮在質量上要低於德制,但要大大好於國內的仿製品,價格上比同類型的德制盒子炮要便宜不少,性價比非常高,而且西班牙廠商還根據中國戰場的具體需要設計出了第一款全自動盒子炮,比德制M712的時間早了不少,所以西班牙制盒子炮在中國市場上大受歡迎,最誇張的事例是二戰中西班牙還曾賣給過德國2000支溫塞塔公司生產的阿斯特拉M903型盒子炮。
中國量產的盒子炮中,最有特色的當屬山西軍人工藝實習廠於1928年量產的晉造17式盒子炮,因為想要和當時山西仿製的湯姆遜衝鋒槍的彈藥通用,所以它的口徑達到了驚人的11.43毫米。由於該槍的后座力太大,因此只能進行半自動射擊。正品的晉造17式盒子炮存世極少,目前是古董槍的熱門收藏品。
要說最會使用盒子炮的國家,那就非中國莫屬。中國在軍閥混戰和抗日戰爭期間曾大量裝備各項盒子炮,而且不光是軍隊裝備,民間也大量裝備該槍,長期的使用經驗讓中國人創造出了多種實用的盒子炮射擊方法,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連發射擊時,手腕翻轉90度,這樣子彈就呈一個扇面發射出去,很好的解決了盒子炮連發射擊時槍口上跳嚴重的問題。中國人還發現了盒子炮使用的另一個特色,那就是它非常適合雙槍使用,因為盒子炮採用的擊錘式擊發,所以非常便於從待機狀態轉變為擊髮狀態。而雙槍的選擇也是很有講究的,一般是一把10發的半自動或者全自動盒子炮,另再配一把20響,10發的盒子炮調到半自動單髮狀態,用於精確打擊,而20響則調到全自動狀態,用於火力支援。《亮劍》里的李雲龍就使用了這樣的兩支盒子炮,他和楚雲飛等4人在平安縣城裡用盒子炮組成交叉火力痛殺鬼子和漢奸,非常真實的再現了這一情節。
盒子炮要想練好非常的不容易,特別是要在遠距離(100米以上)擊殺敵人,即使是加裝了木製的槍盒作為槍托使用,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在中國,卻還是湧現出了非常多的盒子炮神射手,其中最著名的要數東北抗聯的領導者楊靖宇將軍。楊靖宇將軍除了是一位東北抗日領袖外,還是一位盒子炮神射手,平時攜帶三種不同型號的盒子炮作戰。正因為他槍法奇准這一特點,讓他把當時很多的東北土匪和游散軍人都招募過來成為抗日的志士。他的槍法水平高到晚上打香頭白天打飛鳥,一兩百米距離打人槍槍要命。根據戰後繳獲的敵偽資料記載,楊靖宇將軍在他最後的戰鬥日子裡,曾在二百米的距離,三槍兩中,擊傷勸降的鬼子伊藤的胸口,又兩槍打斷了另一名試圖救助伊藤的漢奸大腿,在超過盒子炮有效射程如此遠的距離上開火,還能取的五槍四中的效果,這足以說明他的槍法水平。
由於盒子炮的定位和固有的缺陷,在朝鮮戰爭中期,蘇制衝鋒槍大量裝備,逐漸取代了它的地位,就這樣,盒子炮在中國服役了近50年後終於解甲歸田了。它在中國正規部隊中的最後身影被定格在了1962年的中印戰爭中,此後再也沒有出現在中國的正規部隊中了。但這款國民手槍對中國的影響是巨大的,以至於後來還專門以它為藍本設計了一款80式衝鋒手槍。現在的盒子炮已經定位成為抗戰影視劇乃至好萊塢影片《星球大戰》里的熱門道具和古董槍市場上的搶手貨了。老兵不死,它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存活在大家的心裡。
【薩沙講史堂第二百四十期】(歷史系列第94講)


※孰是孰非?四川瀘定民警趙林連續槍殺10名群眾
※解放軍口糧單挑世界第十三集:解放軍KT-07型PK烏克蘭口糧
※台灣正式啟動自造潛艇計劃:薩沙回顧台軍潛艇部隊歷史
※滕縣保衛戰王銘章將軍的戰死,是因為湯恩伯見死不救?胡扯!
TAG:薩沙 |
※啞鈴飛鳥練哪 啞鈴飛鳥幾天一次
※400隻飛鳥暴斃美國街頭:集體撞上摩天樓
※打飛鳥用彈弓打遊戲呢 當然用天弓
※長頸鹿喝水打噴嚏,卻嚇倒了一群飛鳥
※鳥撞:飛鳥之殤
※飛鳥鑽入引擎:美國國寶級轟炸機燒成灰燼
※九把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日本將翻拍 爆出由乃木坂46齋藤飛鳥演出沈佳宜
※兩隻蜻蜓錯把鳥嘴當樹榦,飛鳥吞掉一隻卻放飛另一隻
※日本客機起飛後遭飛鳥襲擊,引擎瞬間起火乘客拍下驚險一幕
※啞鈴平板飛鳥小竅門
※你是北歸的飛鳥 ,在如洗的歲月里居有一方天地
※400隻飛鳥撞上暴斃 摩天大樓做出這個決定
※飛鳥以為空中飛就很安全,野貓一個凌空後翻就嚇到鳥毛跌了一地
※悉尼妹子手工做出一個飛鳥和魚的白陶世界
※天泉劍之飛鳥投林小黃貓藏私
※村長兒子車禍後突發怪病,原來是年三十晚飛鳥拜他家牌位惹禍端
※這種怪獸叫女鳥,穿上毛衣是飛鳥,脫下衣服是女人,常滴血偷孩子
※如飛鳥一般,在天上俯瞰我們的世界
※飛鳥臨立水如鏡,打鳥大片,太精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