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保護水源,即持上善之德

保護水源,即持上善之德


上善是怎樣的美德


人類文明史可以說是一部水源滋養的歷史。幾乎所有文明的輝煌都起於水源,而兩千多年前的道教祖師爺卻慧眼獨具,他發現的是水德。

保護水源,即持上善之德



兩千多年過去了,老子一句上善若水,至今仍然是我們做人的最高法則。老子把深奧的大道真相通過水這種人人都見過、人人都離不開的物質表述出來。人人一聽就懂,人人深以為然,卻沒有一個人能做出如此精鍊切近的總結。最偉大的、最高尚的,往往即是最常見的、最普遍存在的。大道其實並不神秘遙遠,它就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這也就是道教祖師爺的偉大之處吧!


老子在《道德經》里指出,水最重要的特性和品質,可以概括為六個字:利他、處下、不爭。正是這簡簡單單的水之三性,卻如指月之手,為我們道出了如何成為上善之人的秘密。

保護水源,即持上善之德




水與道的驚人相似


老子說,水幾於道。為什麼說水接近於道,卻不說水是道,或者說水如同道呢?

我們來看看水和道的異同。老子說,大道無形無相,不可言說,它是化生萬物的本源,是整個宇宙運行不止的背後神秘的力量。那水是什麼?水無色無味,沒有固定形狀,是產生生命的基礎,是物種維持生命體所必須的物質。


是不是很像?但又全然不同。道是虛無的,而水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所以水並不是道,而是大道演化之下,產生的一種極為接近道的東西。這種東西令我們能夠窺得大道的一角,為我們效法大道提供了實體的參照物。想學習大道嗎?那麼來學學水吧!

保護水源,即持上善之德



先賢對水的讚美詩


老子發現了水的上善之德,把水放在與道幾乎同等的地位上。儒家先賢孔子也同樣對水的品德不吝讚美。他將水的品德概括為德、仁、義、智、勇、察、包、善化、正、度、毅這十一種,認為「君子見大水必觀」,水的品德也就是君子的品德。


子貢問曰:「君子見大水必觀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啟子比德焉。遍予而無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義;淺者流行,深者不測,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綿弱而微達,似察;受惡不讓,似包;蒙不清以入,鮮潔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萬折必東,似意。是以君子見大水必觀焉爾也。」


——《說苑·雜言》

保護水源,即持上善之德



自1993年第四十七屆聯合國大會作出決議,確定每年的3月22日為「世界水日」以來,今年是第二十五個年頭了。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正因為人們對大道的漠視和違背,幾於道的水,已經逐漸成為了短缺的資源。正因為水的利他、處下與不爭,人們對水的開發與利用已達極致。你要潤澤萬物嗎?好啊,我們有大型的水利工程;你要處下嗎?好的,那麼就帶走討厭的垃圾和污水吧;你不爭名利?那太好了,沒有人想被水搶去功勞……然而卻再沒有人會像敬畏大道一樣去敬畏水,也沒有人會像讚美君子一樣去讚美水。剩下的,只是赤裸裸的利用而已。

保護水源,即持上善之德



大道無情,它有它自身的規則,水亦如此。於是,水源污染,生態失衡,自食其果的是人,並非是水。保護源資源,其實也是保護人們自己的上善之德。而水依然遵循著自身的規則,居於善地,淡然無為。


(圖片來源於網路)


(歡迎大家投稿,來稿不限題材,擇優選登有驚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漢長春觀道學堂 的精彩文章:

它是傳說中勵志的一條魚,曾被嚴禁捕食,乘坐它成為修仙者的夢想
一虛一實,身心自在
磨鍊身心,雲遊是另一種修行!
這位神仙和《道德經》淵源頗深!
調理陰陽的最好時機,千萬不要錯過!

TAG:武漢長春觀道學堂 |

您可能感興趣

水資源匱乏的今天,我們可以把冰山作為水源嗎?
它是黃浦江的源頭,水源清澈可直接飲用
更健康的水源:自來水進去,純凈水出來
我們可以用冰山作為水源嗎?
在野外帶上一根布條,惡劣的環境也能喝上乾淨的水源
周公解夢之夢見泉水源源不斷湧出的解析
將管道膠帶貼在木頭上,應急的時候可以用來裝水源
火星竟然有劇毒!土壤水源均無生命存在可能
野外求生,如何快速地找到救命之水源,一根粗樹榦就能救你
這個東西可以保證你的奶水源源不斷,產婦下奶可以吃!
水潤保濕不停息 夢妝木槿水源保濕精華露全新上市
水源之爭:被拔光刺的豪豬
今日優選丨更健康的水源:自來水進去,純凈水出來
野外生存:特殊情況下,如何尋找水源?
石家莊飲用水源保護區井陘綿河遭黑水入侵 綿延百里
產後奶水不足不需用藥,幾個小偏方就能讓新媽媽奶水源源不斷
環保部印發《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範》
木槿水源保濕面霜,滑嫩的不要不要的!
給紙皮粘貼上木棒,最終的成品還能防止我們浪費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