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前期也盼被招安,為何後期堅決反對招安呢?
許多人都認為武松是自始至終都堅決反對招安的,可事實上並非如此。當梁山108位好漢齊聚,排完座次後,宋江志得意滿,乘著酒興,作了一首《滿江紅》,令樂和將這首詞唱出來。當樂和唱到「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只見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們的心!」這是宋江第一次在梁山全伙好漢面前,公開表達招安的意願。而武松也是第一個提出反對招安的,可見武松反對招安意願之強烈。
但是在孔家莊宋江與武松相遇時,武松還是有盼招安的想法的。書中原文寫道:武松道:「哥哥,....只是武松做下的罪犯至重,遇赦不宥,因此發心,只是投二龍山落草避難。.....天可憐見,異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時卻來尋訪哥哥未遲。」宋江道:「兄弟既有此心歸順朝廷,皇天必佑..."。
可見武鬆起初還是有心歸順朝廷的,但其後來有為何又堅決反對招安了呢?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其時武松還未曾落草,武松雖犯了諸多命案,但都系被逼無奈。在武松的主觀意願里,並不願意落草。所以,其對招安存以幻想。
二、以其時武松所犯的罪孽來看,還是存在被招安的可能。武松殺人,事出有因,雖說是「罪犯至重,遇赦不宥」,但並沒有與官軍直接對抗。二龍山的攔路搶劫、圖個生計而已。但是梁山卻多次殺敗官軍,洗掠州郡,與朝廷相抗,已屬「起義造反」。對帝國王朝來說,復仇擴大化,妄殺幾位無辜,未必就那麼在意,而起義造反才是最不可宥之罪。
三、武松等一批出身綠林的好漢集體受到了宋江的冷落。梁山排座次,位次前列的基本都是降將系出身,即便雙槍將董平、沒羽箭張清屬最後一批上梁山的,卻也都位列了第15位、第16位。所以,即便接受招安,出身綠林的好漢也不會被朝廷看重。
四、武松等已經習慣了梁山上「大塊吃肉、大碗喝酒」這種逍遙自在的生活,不願意再去接受招安,受朝廷的約束。
五、水泊梁山多次大敗官軍,使武松等看清了朝廷的日益腐敗無能。既然朝廷並無能力征討梁山,又何必接受招安,受朝廷的鳥閑氣呢?


※為何李逵最不能容忍宋江有「寡人之疾」?
※山東省的9家5A級風景區,您去過幾家?
※河南省的11家5A級風景區,您去過幾家?
※與皇后承諾「不相禁制」的大唐天子!
TAG:左史右理 |
※水滸傳:武松為何早先贊成招安,後期又反對招安
※宋江一心被招安,為何崇禎時期,農民軍對招安不感冒
※武松是梁山第一個提出招安的人,為何最後卻反對招安
※為何武松敢反對宋江招安?
※從主張招安到最後堅決反對,為何武都頭的初心變的如此快?
※打虎武松緣何由最早希望招安到強烈反對招安?這一人對他的影響最為關鍵
※梁山為何接受招安?宋江,你是對的!
※同样是反对招安,为何宋江不杀带头的武松,而要杀李逵?
※宋江接受招安前曾活抓過高俅卻不敢殺他:原因是為了自己前途?
※宋江從何時開始想造反,又從何時開始一心招安?
※在反對招安時,為什麼宋江對李逵發火,怎麼不敢對武松發火呢?
※如果宋江不招安,大宋將向何處去?
※同樣反對招安,宋江對李逵發火,對武松勸告,對魯智深只能安慰
※為何宋江不稱王 反而招安後被毒死
※魯智深武松最反對招安,那麼最支持招安的人是誰?
※宋江為何非要招安?因為招安派在梁山佔據了絕對優勢
※武松如果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為何不選擇支持宋江招安?
※宋江為何一直希望水泊梁山被朝廷招安?如果不被招安,梁山出路在哪裡?
※武松第一個提招安,又第一個反對招安,他在想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