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部位最容易被忽視,寶寶發育正不正常就看它了
本文原創,歡迎個人分享轉發,媒體轉載請聯繫作者
作者丨鴿子醫生 ID:air863
老人經常說,不能撓寶寶的小腳丫,容易啞巴,對語言發育不利。很多媽媽都擔心對寶寶不利,不敢去碰寶寶小腳丫,不小心碰了還急忙問鴿子會不會有啥不好的影響,把媽媽們嚇得。
其實經常撓寶寶小腳丫,不但沒有壞處,還有不少好處呢,當然這個是指適當的撓,輕輕的撓。小傢伙會非常開心地配合你撓他的小腳丫,一邊咯咯地笑,一邊咧著小嘴縮腳,甚至還手舞足蹈地沖著你樂,這是一個非常美好的場景,不但媽媽們會非常開心,還能增進親子互動。
0—6個月大的寶寶大多都能獨自坐立了,不需要再有支撐,但是腳部骨骼還大多都處在軟骨狀態,只有跟骨、骰骨、距骨和第三楔骨已經骨化。寶寶在母體中不是浮游狀態就是盤坐狀態,所以,不光腿部骨骼發育還不成熟,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也不健全。如果寶寶腳部發育出現了異常狀況,因為寶寶還不會走,所以我們做家長的很難及時發現問題。
當我們用手去刺激寶寶的小腳丫時,正常的寶寶都會做出一些無意識的反射動作,直到神經系統發育成熟,腳部刺激反應會被寶寶的意識所控制,開始出現了寶寶的喜好問題,是喜歡你撓腳丫還是比較排斥等。
和寶寶的腳部反應有關的三種反應分別是足底抓取反應,邁步反應和巴賓斯基反射。我們可以通過對寶寶腳部進行刺激,來觀察寶寶的反應是否正常。如:
1,8個月之內的寶寶如果用手刺激其腳部,寶寶會出現彎曲反應,好像要將某物緊緊抓住一樣。如果8個月以後,這種反應還依然長時間存在,且沒有消失的跡象,那就要注意了,不然有可能影響寶寶正常行走。
2,如果8個月以內的新生兒,兩手放在其腋下將其豎著拎起平放在床上或者平面上,如果寶寶有邁步的動作,看上去像行走一樣,則說明寶寶髖關節和神經傳導發育良好。如果沒有這樣的反應或者反應非常弱,則多說明新生寶寶下肢或者腦部有損傷。當然輕癱兒和臀位生產的寶寶也沒有這種反應。早產兒和足月兒在這方面的反應有所區別,早產兒往往是腳尖著床,足月兒則是整個腳掌或者腳跟著床。
大多數情況下,新生兒3—4個月後,這種反應會逐漸消失,變成腳步站立支撐身體。如果8個以後,寶寶的這個邁步反應還沒有消失,就要考慮寶寶是不是腦部有疾患,需要儘早去醫院做檢查。
3,如果用手指順著腳底板由腳跟向上划過,直至腳底外側,寶寶正常的反應應該是像扇形一樣張開5個小腳指。通常6—9個月後,寶寶的這種反應會逐漸消失,再這樣做時寶寶的大母腳趾會上翹,其餘腳趾像扇形一樣張開,然後再向里蜷縮。如果有異常,有可能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不良,需要儘早去醫院檢查就診。
通過經常觸摸、刺激寶寶腳丫,不但可以檢查寶寶腦部和神經發育是否正常,還能刺激寶寶大腦發育,有利於寶寶語言發育。腳底是人體最大的一處反射區,通過對腳底的刺激,促進寶寶血液循環。雖然寶寶還不會表達他的感受,但是他能看的懂大人的面部表情哦,有助於寶寶的智力發育,家長們完全不用擔心刺激寶寶腳丫子會不好哦。


※驚呆了!懷孕也可以來大姨媽,檢查個腎結石竟然生出一個寶寶
※寶寶胎動異常,可能是在給媽媽發求救信號!
※孕婦五個月寶寶胎動頻繁,醫院檢查竟是因為媽媽做了這些事
※寶寶長水痘的護理要點
※和你家寶寶一起出去玩能讓他快樂多了!別買亂七八糟玩具了!
TAG:寶寶 |
※這幾種表現說明寶寶發育遲緩了,媽媽不可忽視!再忙也得看
※寶寶百天內這些事情非常重要,尤其是最後一件許多家長都容易忽視,你呢?
※寶寶的這個檢查很重要,很多爸媽都忽視了
※做飯再忙碌,這一步也懶不得,忽視它的結果就是發生肝硬化
※背部是我們最容易忽視的一個地方,做好保暖很重要
※孩子出現這些癥狀說明營養不良了,但有一種往往會被寶媽忽視
※准媽媽們,這個最容易被忽視的指甲縫,若不清潔,後果會很嚴重!
※孩子這幾種發育不良的癥狀很容易被忽視,給孩子身體帶來大危
※除了感冒,這種病也會導致寶寶發燒,且危害更大更易被忽視!
※你倆感情再好,都不能忽視這一點,不然吃虧的還是自己
※非常容易被忽視又很重要的防晒問題,不知道就虧啦!
※寶寶身上出現這些癥狀就是缺水了,別忽視否則受罪的就是寶寶
※真正在乎你的人,不會讓你等待,更不會忽視你的存在
※第一艘大陸航母的意義非常重大,絕不是因為它沒達到所謂「最理想的狀態」就可以被忽視
※育嬰師提醒:寶寶能不能長高,就看這三個部位,媽媽們可別忽視!
※糖尿病人出現這個異常,當心是併發症來襲!看到了一定不能忽視
※出現了這些癥狀一定不能忽視!你的牙齒可能正在衰老
※咽炎只因上火?最重要問題被你忽視,怪不得總不好
※寶寶學習爬行有這些好處,但也不能忽視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