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 | 中國服裝設計水平是否仍然是處於初級階段?
閱讀の注意
......看完發現......
有??驚??喜??
作為設計師,對比歐美國家來說,國內的服裝設計水平差距到底有多大?能衡量嗎?有什麼提升的辦法?
羅嗦LOVE默默
國內的設計師和國外的設計師出發點都不一樣,首先大環境:國內並不是自由發揮設計師的地方,大部分都是所謂的「跟隨潮流」。而這個所謂的潮流其實在國內沒有人說得清楚,換句話說其實絕大部分的設計師都不知道自己在幹嘛,只知道自己要活下去就要跟隨所謂的「潮流」幫公司賺錢。
沒設計師自己的思維:國內出款大部分都在出單款,有一小部分在出所謂的系列。但是都是大同小異,基本都是抄襲網路資訊的款式。俗稱「爆款」。爆款理論其實是不成立的,因為一個爆款至少要10個款式來承托出來,等於就是再高的幾率的情況下也要10個款賣得不好才能體現出那1個爆款的爆點爆的值回「票價」。
企業老闆的眼光:大部分企業老闆看不清未來的動向,或者說也不想去看清未來動向,只關心這個季度如何賺錢,哪家做得好去抄抄款式,運用設計師也是有風使盡不會去培養設計師的成長,所以導致很多設計師30歲後開始發現自己越來越不適合做設計,反而適合去做一個老闆。大部分企業不會真的培養一個設計師,只要設計的東西給挖掘光就捨棄,而大部分設計又帶有爆款精神,只會去專研什麼是爆款如何成為爆款,而不去學更實際或者對未來更有用的東西。所以30歲後就開始沒回頭路了。
設計師學習態度: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師。任何人都有任何人的擅長領域和不擅長領域,所以孔子云:擇其擅者而習之,其不擅者而改之。而國內大部分設計師都是一群自私和自以為是的人。不管這群設計師懂得多少,就是不敢讓人家學到,也不敢跟人說自己的個人見解。甚至更不喜歡和比自己低等級低經驗的同行交流。這樣的人永遠只活在自己的所謂的「理想世界」里(這理想世界非那個理想世界),自我感覺良好。這群設計覺得自己經驗很高,愣是看不起那些後起之人,這群人永遠不知道時代的變遷比缺少經驗更加恐怖。。。更不會知道什麼叫集百家之大成這一道理。
其實我們華夏古代有很多人才,到了我們新時代後就幾乎沒落了,思想也好,技術也好,道德也好,都統統被磨滅掉了。尤其我們國家越來越沒有所謂的人情味和新思維。統統都被眼前的利益給佔據了。只要賺得到錢我才不管你什麼,錢是萬能沒錢真的不行。之所以造就這些不是帶著有前衛精神的設計師,只是不思進取的「設計師」。。。。
還有很多因素我就懶得一一多說了。
小時候學歷史,當時學到百家爭鳴帶起我一絲絲的嚮往,入行服裝後也非常嚮往著,如今,我知道這樣的時代是很難會出現。
我不知道國外設計師不是跟我們國內設計師如此保守怕死別人學會自己那一套功夫。
我只知道我國歷史上很多很好的技術就是因為沒有了傳承導致落寞了。現在想再學也沒有了。只能靠著國外流傳的一些技巧重新學會。
PS:同化一個民族最好的辦法就是文化同化。(這是最後一句)
vince185
我現在都基本不買衣服了。呵呵~~你懂的。
思路決定出路,在自己做設計很吃力,都不知道能堅持多久。
秋天裡的楓葉林
相信會百家爭鳴的,每個設計師都有這種意識肯定會的。
劉安琪
設計教育太不接地氣了。誤導了一大群對設計有激情有想法的人。看過很多時裝學院的教材和比賽作品,最讓我不能理解的一點就是高校教育太關注"意義"這個問題,每一個設計,儘管根本不能穿在身上,非要寫一段意義深刻的解釋,感覺像搞哲學的。
既然如此為什麼是服裝設計而不去搞裝置? 另外高等教育似乎太不注重製作工藝了,其實製版工藝很重要,而製版這個都只是在職業高校專門教授。我看一些高校畢業秀版型是有很大問題的。我知道設計師和製版師是兩種職業但設計師真的不能脫離對面料以及版型的認識。
總體來說吧,國內的服裝設計還是在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體系之中,院校走的是"做不好的高級定製"路線 學生出來由於又不熟悉工業生產流程,銜接不上。感覺可惜了。
放放
和環境有關,什麼時候 中國人的平均時尚度上去了,中國服裝設計行業才能真正上一個台階。
映映
是的初級階段。根本原因是因為我們人文環境簡陋粗鄙,全民審美能力在經過兩次大的社會人文環境大破壞(你懂的)之後,全面崩盤。說到「人文」,「審美力", 這就是兩個大詞了,與經濟,歷史息息相關,我想如果稍微去演技一下法國,義大利,日本,甚至美國這幾個時尚/服裝設計大師(曾經)輩出的國家的經濟史和時尚史這兩條時間線,兩者一定是重合/關聯的。
如果把話說得好聽一些,自我安慰一下,也可以這樣說:任何行業都是文明的一個積累和發展的過程。新中國成立也就這幾十年,而西方國家的服裝行業嘛...,所以,這都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創新力, 是國際設計圈衡量一個設計師品牌優秀與否的重要標準。而目前中國服裝設計師的作品,生硬,很簡單粗暴的拿來主義,是怪誕的"表現藝術"而非時尚。就算是表現藝術也是沒有美感的(回到第一段提到的「審美力"缺失),和國外的時裝大師的藝術品相差...大概783個馬蘭山吧。
國內服裝教育極其落後的,學生畢業後的出路也只是給國內一些雜七雜八的服裝公司做設計師,而這樣的設計師其實根本不能算設計師,他們的工作只是把大牌的作品拿來參考借鑒。也就是:國內品牌還停留在傻愣愣的抄襲階段。
最後,摘錄一段話:"很多設計師品牌都習慣用資金困難作為品牌商業化設計的擋箭牌,但資金問題是全球設計師品牌共同面對的問題。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紐約還是出現 了亞歷山大·王、JASON WU這樣的新生代設計力量,日本也有川久保玲、三宅一生等設計品牌。而中國要出現能代表本土設計水準的創意作品,就不能拿生存作為品牌商業化的借口,要拿出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和勇氣。
375600507
與其說中國的服裝設計水平落後,不如說中國的設計視角落後。換句話說,中國在「藝術」這方面落後太多了,觀察每一個發達國家,它的背後幾乎都是由藝術產生推動,再藉由媒介進行傳播。
中國人太忙了,忙著賺錢,忙著成功,忙著追求幸福;國人還特能演,假裝有錢,假裝成功,假裝看起來特幸福。光是這大樣兒充斥著整個國家,還談什麼藝術與創造?這其中是有原因的,單說49-79那段兒歷史就夠說上一禮拜,我們自從中明白些什麼,或許大家心知肚明的東西,多說無益。
jessie1111_3
不想做設計了。轉行的原因就是感覺在國內,老闆不懂設計,自己做又沒錢支撐。畢竟還是要先吃飯的。國內老闆太多隻注重眼前利益,恨不得一夜之間就發大財,不給設計師研發的時間和機會。
一個品牌一季沒掙到錢就怪設計師不會設計,不知道一個品牌創立需經過哪些階段,也不想知道,只知道賺不到錢就再換一個設計師或從別的大公司再挖一個過來,在他們的眼睛裡,設計師不過是一個消費品。不懂研發、沒有自主研發意識的老闆在中國大陸多如牛毛。
王小蝦
設計方面, 中國的確存在短板,我們的設計才剛剛起步,需要一代一代的人才成長、發展。
±S/r2
國內為錢而活,國外的為藝術而活,國內服裝設計30歲一個坎,被視為青春飯碗一個怪圈已經扭曲的不行。
國外與國內完全是兩個環境..........商業電影不就是個「栗子「么?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哎!~不好說,說不好!~
黑色星期
哥們經常關注國外的幾個牌子BORIS BIDJAN SABERI,carol christian poell,rickowens以及Julius,國外設計師的東西很有靈魂,材質,靈感,細節,輔料都是很用心去做,跟設計師的氣質有很大關係。
看到人家的作品就能讓我有種熱血沸騰的感覺,國內設計師目前來說僅僅能夠仰視他們而已。
黑武
我是學生,我就學生觀點說話。
首先,我是一個經過藝考考到服裝學院的學生,滿心歡喜,我喜歡也願意去設計。
學了兩年,也開始不知道學的究竟是什麼?我不明白一個服裝設計師,難道不需要扎紮實實的學會怎麼製版,做衣服么?這些對設計一點用都沒有?
至於手繪效果圖,一幫學了兩年只會抄,連比例都畫不對的人,畫得那不叫服裝手繪效果圖!我也不知道那該叫什麼!連自己都看不下去。
服裝產業落後,應試教育的問題是一方面,說中國沒有設計思想也不對,這只是很多代人累計下來的思維定式,國內也不是短期就能改變這樣的現狀。
也應該是初級階段,希望國內服裝教育,及服裝設計公司 能慢慢改變好。
武庫
山本耀司言自己是個「懶」人,在他的概念中,設計不是做加法而是做減法,但在追求精簡美學的同時,山本耀司認為一個具有藝術細胞和底蘊的設計師應該對大家公認的好的東西提出異議,對現實產生疑問,才能成就超越平凡思維的卓越設計。
這段話對中國服裝設計也適用, 創新不是堆砌流行的東西,而是隊堆流行反叛,復古不是複製古代的東西,而是古老事物的解構與重塑,類似維多利亞的秘密。
旅行
我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做設計的,內行的一聽就知道你TM就是個抄款的還好意思說是搞設計的。
在當下這樣的環境中,我沒什麼太多想法,只希望能能有幾個可以做衣服的地方,現在要麼就是做中老年服裝的裁縫店。
上山
不太了解時裝版型,要麼就是服裝工廠,先問你要打多少個款的樣衣,訂單量是多少?偶爾可能有靈感想做一件都沒有地方可以做,
況且,現在院校出來的人會打版的能有幾個?會車衣服的又能有幾個?自己做不太現實。
還是喜歡一幫有做設計,有做版師的年輕人一起探討,一起研究,把成衣實現。
其實底層有很多專業或者非專業的設計愛好者。只是缺少平台去實現他們的成衣。
誰又能說沒學過設計的就一定不能有好的設計理念呢?《天橋風雲》里老太太都在參加比賽。
日本,滿大街的年輕人都穿著著代表自己風格的服裝,可能會很古怪,但是從搭配,顏色都讓人很舒服。如果放到中國大街呢?
個人覺得還是需要多包容,多嘗試,多實踐。設計是種表達方式,除了賺錢養家,有想法還是要通過設計的方式表達自己。
Power
只是基於眼前的環境設計師,尤其是服裝設計師越來越難有好的前景!要有正確的方向和路子,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我深知,所以踐行, 本人在路上……
以為
歐、日、韓、美、中幾種風格,差別很明顯,各自的消費群體一半以上會說其餘的風格俗套。但我發現無論是什麼風格,走到巔峰境界的都是以簡約大氣為主,中間的花花色色都只是各自的過度。
如果說中國好的設計師just so so,可能是因為都是繪畫水平高,新想法多,但基本都會被新想法沖昏頭腦,而不願刪其累贅之處。
行業素質,自覺操守,可能導致了某些懶,以至於將錯就錯。看看人家日本,無論什麼工業,都是那麼嚴謹,這是技術管理層的問題。
眾所周知的是:中國是第一大仿造國。為何呢?因為老闆們的眼光就停留在了目前能賺錢的節點上。
技術設備相對落後,設計和紙樣大部分還停留在平面製作,工藝創新少。
好的面料基本靠進口,一直沒鬧懂這個問題。
個人觀點,不喜隨便噴,只要能讓我長知識。
lvxiyuan
唉,我剛工作跟一老闆,估計即將步入抄款的節奏,設計師得交流。
昨天留言點贊獲獎者是
舒 婷
趕緊私信你的個人信息給我吧~
-----------------------------------------
作為服裝設計師,
你是如何看待中國服裝設計水平是否仍然是處於初級階段?
參與今日話題
盡情的吐槽或表達你的觀點吧!
不要憋著!!!
因為你會發現,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反正,還有免費禮物送啊~
老規矩
評論點贊第一的就免費送超實用的
服裝設計繪圖本


※潮流報告 | 2018春夏單品更新:女孩鞋品
※今日探討 | 作為從事服裝設計的你,你眼中看到的服裝是怎樣的?
※2018流行趨勢 | 超美的30例春日色彩搭配配色
※時尚手繪 | 一組非常不錯的靈感設計,翻牆收藏得來的。
※潮流報告 | 2017/18秋冬女裝關鍵單品:長褲 & 連體褲
TAG:穿針引線服裝設計 |
※這些戰艦已殘破不堪,同級艦在中國仍是主力
※清軍沒有入關,中國將是怎樣?是否還會成長為如今的超級大國呢?
※張召忠:中國核潛艇究竟處於什麼水平?
※日企發展離不開中國,可為何處處跟中國作對?
※歐盟反水,向中國耍賴,竟然是因為這個?
※看完這些畢設,中國設計還是有希望的!
※中國各個朝代的軍裝都是什麼樣子的?分辨電視是否穿錯,是否穿越
※中國這項尖端技術世界獨有,令戰略核潛艇遠洋巡航再無瓶頸
※中國終於研製出現代水平衝鋒槍,出口歐洲未裝備國內
※「鯤鵬」服役在即:機身戰略標識明顯 將構成中國完整體系
※中國最強「點穴戰」導彈是誰?美國終於說出了它的可怕之處
※俄不放心把這些先進技術出售給中國,居然是怕中國改進之後超越他
※中國空降兵機械化裝備已進入世界三強:沒幾個能比
※在冷兵器時代,中國的武器裝備是世界最好的?
※到底怎樣才算 「中國式專屬時尚」?
※中國第六代戰鬥機一大難關,必須衝破否則只能免談
※中國式過馬路:不能總歸結為素質問題
※真正屬於中國人的服飾,到底是什麼?
※中國航空發動機為何總是搞不好?缺乏優秀的技工裝配
※中國藏著一大超級工程:核潛艇確保安全無憂 哪國武器都打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