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蘇州青年戲劇節:史航講座整理-音樂&書籍篇
文/季霖
廢話不多說,繼續講座內容的整理分享,今天的看點是「音樂」與「書籍」。
【音樂】
1.《商籟71》
這是一首粵語歌,取材於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中的第71首。
十四行詩,又譯「商籟體」,為義大利文sonetto、英文Sonnet、法文sonnet的音譯。是歐洲一種格律嚴謹的抒情詩體。
搜了網頁,也搜了幾個音樂平台,愣是沒找著這首歌╥﹏╥...找到的告訴我一聲(=@__@=)
2.《我的朋友京不特》《拉比舅舅》
這是史航老師的朋友張廣天老師的音樂作品,兩人亦師亦友,想必也是惺惺相惜,非常期待張廣天老師,不知道跟史航老師有沒有相似的地方。
這兩首歌詞曲唱都由張老師擔綱,真是一個多才多藝的戲劇導演啊,戲劇導演啊。
史航給我們現場念了《我的朋友京不特》的歌詞,公眾號平台音樂庫沒有這首歌,暫且附上歌詞,和大家一起品一品,回味一下:
我的朋友京不特,
好久不見你的信。
聽說你在緬甸住,
又說你在哥本哈根。
又到洞庭秋水涼,
不見波送你歸來。
伊洛瓦底江濤怒,
難平人間坎坷路。
你我同在一個太陽下,
都想回到上海那個家。
當初為了真理去流浪,
大風大浪我們都不怕。
我的朋友京不特,
你的笑容有點澀。
那年聚在朋友家,
我們似乎已猜透彼此的選擇。
替我去看看海的女兒,
告訴我童話家他說沒說謊。
也許我們都在說謊,
只是大難不死天命難違抗。
一條大路筆直通天涯,
草葉行舟白雲作快馬。
心心念念浪子不回頭,
每個腳印都開出一朵花。
我的朋友京不特,
真想給你寫封信。
只是為了紙短情長,
許多話兒想好又不講。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春來江水綠如藍。
姑娘們穿上花衣裳,
上面寫著綺麗的夢想。
總有一天要回到黃浦江,
看夠往來的千輪萬船。
山水緊連心系亞非拉,
海闊天寬胸懷更遠大。
我的朋友京不特,
你的偈語化作了歌。
愛你的姑娘僧侶如幻似夢,
留下的光陰永駐不滅。
我的朋友京不特,
你的青春走出了黑夜。
住過的學校寺院空空如也,
留下的空間是大千世界。
我的朋友京不特,
你的偈語,你的詩歌,
你的姑娘,你的僧侶,
你的學校,你的寺院,
空空如也!
我的朋友京不特,
你的青春,你的愛情,
你的生命,你的自由,
你的夢想,你的家園,
空空如也!
音頻版資源站點:
蝦米、網易、酷我、百度
恰巧這周六有張廣天老師的戲劇講座,史航跟我們說,到時候你們可以讓他唱一下《我的朋友京不特》(??)
【書籍】
1.《蘇州慢》
作者叫車前子。車前科植物,中藥,腦袋裡最先蹦出來的就是這個印象。
車前子,原名顧盼,1963年生於蘇州,現居北京。詩人、散文家、水墨工作者,出版有詩集、散文隨筆集、評論集等18種。多次參加國內外畫展,二十一世紀文人畫的代表性畫家之一。新時期文學橫跨三代詩歌的代表詩人之一。
這是百度上對他的介紹。以植物名作筆名,想來也有幾分趣味與逸致。
我們聽過《揚州慢》《聲聲慢》,但未聽過《蘇州慢》,作者記憶中的故鄉是怎樣的呢?
車前子的文章,一向是水銀瀉地,任其自流,凝滯成美,熠熠生輝。《蘇州慢》,這書里有一種天真的傲慢,讀之會心。有些人,寫書讀書,都是為了落伍於時代的。我們小時候都以為落伍是個貶義詞,現在我們知道,落伍就是毅然脫隊,做一個豪爽的逃兵。老車就是這樣得逞了,他順便寫出了人世間的刻舟求劍與藕斷絲連。
——史航
從容與滲透,在每一步中蜿蜒。
這本傳記也是史航推薦的書籍之一;在國外被海明威研究者和媒體稱為「關於海明威的最好的傳記之一」,幫助讀者從另一個側面了解海明威。
3.《莎士比亞傳》(安東尼·伯吉斯)
莎士比亞是我們眾多救星中的其中一個名字。
也是一部不錯的傳記,受到莎士比亞研究界的矚目。作者利用有限的史料以及通過自身對英國歷史和對莎翁作品的深入研究,記錄了莎翁從出生一直到病故的歷程,從他的筆下,讀者看到了一個真實的、有血有肉的戲劇大師莎士比亞。
其他書籍:
大家可以自行搜索了解,此處不再贅述。
20歲前讀《悲慘世界》,
20-40歲讀《刀鋒》,
40歲後讀《復活》。
——史航
你讀過幾本(⊙o⊙)?我只看過《悲慘世界》的電影(o_ _)?
「書籍」的話題,最後提一下《等待戈多》(畢竟是主題,還是來聊一聊):
Waiting for Godot,台灣又譯「等待果陀」。台灣有個劇團叫「果陀劇場」,名字便來源於此。劇團中有個著名的演員叫金士傑,喜歡看話劇的朋友應該都聽說過或看過他的作品,也是老藝術家了,在舞台上站了幾十年,令人敬佩。去年金老師和卜學亮老師的《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也來到蘇州,演出前的一天,兩人還和我們一起聊了聊他們的生活以及與舞台情緣。聽前輩們的講座,真的是一件令人享受、得到另一種快樂與體悟的事情。
呃,上面多說了幾句,我們繼續談《等待戈多》。
這部作品的影響力非常大,先是原著:
而後有改編的話劇:
其中,孟京輝導演也排過這個劇:
這個版本的名字好獨特……
還有電影:
史航用四個短句概括了這部作品:
活不起,死不起,待不住,走不掉。
在平時的印象里,「等待」給人期待,是一種追求;對於「戈多」,每個人的定義可以是不同的,它可以代表希望、幸福,也可以是愛情、救贖。有人說「等待戈多」,等待就是人生,人生就是等待。等待著,蜜糖與風暴。而在故事中,這個等待的對象一直未出現。戈多存在嗎?戈多會來嗎?戈多會拯救他們嗎?誰也不知道。可能永遠無法知曉,可能成為無望的等待。「現代西方人在自我迷失後的痛苦絕望的心理以及無望的掙扎與呼求」就在這種荒誕的藝術形式中呈現出來。
從美學內涵上來看,這部作品「揭示人類在一個荒謬的宇宙中的尷尬處境」,表現人生的荒誕與虛無。此外,面對荒誕,人們不禁會追問,荒誕產生的根源在哪兒?根源就在於「主觀意識對於外部世界的不適」,這一悲劇內涵是「使現代人從精神的貧困中得到振奮」的東西,這是作品更深一層的意義與價值。
現場並沒有對《等待戈多》去展開深層解析;畢竟時間有限,講座涉及的內容又很多(思維跳躍啊~~~不過這樣確實聽到了不少東西,還是很棒的),想要深入探究,一場講座是遠遠不夠的。上面的這些也只是我查閱資料後的一種簡單傳述,也只是班門弄斧。想要真正挖掘一番的,還是得去看一看原作。
(未完待續)
愛電影,愛音樂,用心感受,用心書寫。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電影留聲」,不定期與你分享個人影評與樂評,偶爾來點生活的其他體悟。
友情提醒:上班狗,不會天天更?(T?T)
「
其實你是一個演員
」
點擊播放 GIF/26K


TAG:木秀文心 |
※杭州第四屆香港國際音樂節浙江總決賽落幕
※弓弦大師揭幕第十八屆北京國際音樂節
※宜興市舉辦第二屆道教音樂文化節
※2017湖北鄂州·蒲團第二屆荷花暨台灣音樂節即將開幕
※【邀請函】城市有耳音樂現場(第二站)——肖烔·小鎮青年
※美少年登場 《高校星歌劇》音樂劇續篇明年公演
※夏至音樂日揭幕第二屆77文創生活節
※香港回歸20周年青年音樂節舉辦 何潔、鳳凰傳奇、周筆暢獻唱
※《愛之迴響》第六屆海峽兩岸胎教音樂會天橋藝術中心隆重開幕
※音樂6 馬勒 《第二、第三、第四、第八交響曲》
※第五屆北京波蘭文化節交響音樂會在京舉行
※第四屆深圳國際鋼琴協奏曲音樂周獲獎者揭曉
※格萊美歷屆音樂:第二屆,年代的聲音魂牽夢繞!
※紐約愛樂樂團滬上演繹《自新大陸》 揭幕2017上海夏季音樂節
※英國著名鋼琴家助陣第五屆琴台音樂節 建議學童豐富藝術體驗
※《音樂之鄉》第五季迎來兩位新演員
※上海音樂學院唐俊喬竹笛樂團榮獲2017年中國文化部政府大獎-「第六屆全國青少年民族樂器教育教學成果展示」!
※鼓浪嶼秋季捷克音樂周 2把名貴古琴首次獻聲鷺島
※北京國際音樂節20年 古典音樂市場漸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