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柴子文:那個全村爭看《霍元甲》的時代再也回不去了

柴子文:那個全村爭看《霍元甲》的時代再也回不去了

柴子文:那個全村爭看《霍元甲》的時代再也回不去了



文 | 柴子文

▍一


記憶,其實,並不由自己主導。


小時候,記得夏天的晚上,整條村子的人,都歡呼雀躍著,搬出自己家的小板凳,去樹林里的一塊空地,排排坐下。不記得是誰家借出了全村僅有的一台黑白電視機。小小的屏幕,就成了我們村男女老少的「天堂電影院」。


吳家、李家、繆家,全村聚集,為的是看港產電視劇《霍元甲》。每天晚上,整點開始,大家像過節一樣的開心,尤其是小孩子們,簡直比一切的玩具和遊戲都來得過癮刺激。電視劇開場的主題曲《萬里長城永不倒》,變成村歌一樣,人人會唱。激昂的旋律和歌聲,對我們那個貧窮的江南小村子來說,有一種從未有過的特別韻味。雖然聽不懂,整村人破天荒第一次聽到了粵語歌。

我母親說,粵語唱歌,真好聽啊!但我不知道,對於老一輩剛剛經歷完公社生活的農民來說,那意味著什麼?我只知道,做過小隊長的爺爺,從來不去。每次吃完飯我們都去看《霍元甲》的時候,他就打開收音機來,聽咿咿呀呀的評彈。

柴子文:那個全村爭看《霍元甲》的時代再也回不去了



《霍元甲》(1981年)電影劇照


許多年以後,我在港大做一個演講,題目是「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曲和社會」,香港、台灣和大陸,分別有三個講者。我負責講大陸的部分。為演講做資料收集,我看到了一些過去以為理所當然的資料,才恍然大悟,每一首流行歌的背後,都深深埋藏著一個巨大的社會工程。

那一年是1983年。那一部電視劇,是第一部大陸引進的香港電視劇,由麗的電視製作。電視劇的對話全部由普通話配音,字幕是簡體的書法。保留的只有廣東話的歌聲。 《萬里長城永不倒》由黎小田作曲,盧國沾作詞,葉振棠演唱。原來它是第一首內地人聽到的香港流行曲(大概臨近香港、可以偶爾收聽無線廣播的廣東省是個例外)。自此以後,各種港式電視劇,以及各類粵語流行曲,紅遍大江南北。包括《上海灘》、《鹿鼎記》、《射鵰英雄傳》等等。其中,當屬金庸武俠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最受歡迎。


為什麼是1983年?答案其實很清楚,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訂,香港將在1997年回歸,讓內地民眾了解和認識香港,「港產」抗日大俠霍元甲的引進,既弘揚愛國情操,又拉近了民眾與香港的心理距離。要人人都開始關心香港、在乎香港,電視劇和流行曲,是最自然也最有效果的方式。


同樣的故事,發生在1987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台灣歌手費翔,演唱了《故鄉的雲》和《冬天裡的一把火》,帶去了台式唱腔和造型,風靡無二。在春晚直播的當晚,費翔含情脈脈,與失散多年的奶奶相認,故人重逢,催人淚下。那年夏天,台灣正式宣布「解嚴」,第二年,開放台灣人回大陸探親的政策。


四歲的我,把夏天晚上全村人熱熱鬧鬧看同一部港產電視劇,聽同一首粵語流行曲的畫面,深深地刻在了記憶里,當作寶貴的童年印象。


▍二

走到人生的中段,童年的村莊,已經被消失了。我所剩下的只有記憶中的那個村莊了。可是,它那麼清晰,那麼細膩,常常在我的意識中閃現。每一條小路,每一片樹林,每一條小溪,每一塊田埂,就像放映電影一樣,一個片段,一個畫面,慢慢的閃過。而我的情感,竟可以沉下去,落到那些具體實物的微塵上。可嘆的是,這並非浪漫的臆想,而是真實的感知。


每一次,在睏倦疲憊的時候,那裡便是我的意識棲息的地方,沿著小路,穿過竹林,聽得見狗的吠叫,看見廣袤的田園。


金燦燦的油菜花田和碧綠綠的稻米地,如今已經變成了開發待售的房地產。村莊里原有的格局,也已經荒廢不堪。家家戶戶,都蓋起了水泥房,而且把能夠看得見泥土的地方,都鋪上了水泥。


鄉村回不去了,因為鄉村裡的人自己毀掉了鄉村。長年的貧窮與困頓,曾經讓那裡的人想方設法要離開,脫貧致富,遠走他鄉。最後,他們自己把村莊一片一片賣掉,寧願把自己封鎖在鋼筋水泥的假森林裡。

柴子文:那個全村爭看《霍元甲》的時代再也回不去了



▍三


「我今遠遊子,飄轉混泥沙。萬物附本性,約身不願奢。」喜歡杜甫《柴門》里的這幾句詩。 「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也是杜甫的詩。 「柴門」相對「朱門」,便是我的原鄉了。


面對殘酷的未來和殘忍的歷史,現實生活的樂趣是多麼的奢侈,多麼的不真實。在記憶的隧道里借些光,照見世間萬物和自己在本性上原本相連著,一切的快樂才讓人安心。那記憶的光束里,蘊含無善無惡、無愛無恨、無功無利的某種東西,令萬物野蠻生長。


就如,普魯斯特讓意識細細流經一天里分分秒秒的人事物,重獲溫暖、厚重、可感的時光。就如,被禁足回鄉的遊子但丁,用《神曲》三部曲去化解心中鬱結,為所思所愛、所痛所失建造一個救贖的精神世界。就如,傅雷的墓志銘所刻寫的,赤子孤獨了,就自己創造一個世界。


我所能做的,就是相信:就算童年的那個村莊,成長里的所有記憶,遇過的所有人,都已經是只在想像之中了,但它們依然是實實在在存在著,我的感知,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回鄉。


大概到了一定年紀,人被迫會面對自己作為人這個物種在地球上的存在,究竟知道些什麼、做了些什麼、還能做些什麼、可以/不可以做什麼,人究竟是什麼,這些簡單無比但未必有解的問題,就是當年康德等哲學家所詰問的,其實都是人生的必問必答題。


每個人交出的答卷不一樣,但面對死亡,人,終究是孤獨的。沒有人可以逃避這些問題。這或許是人世間最大的平等。


▍四


記憶長長的,卻並沒有完成,原來它一直等著每一個人自己去給它填上真實的顏色,增補合宜的音樂。這就是記憶的樂趣。


【注】本文原標題《記憶的光束里萬物野蠻生長》,題圖為柴子文手繪。


【作者簡介】


柴子文|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專欄作家,文化評論人。


【精華推薦】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流沙河:《詩經》女子如何吐槽無趣的婚姻
北上廣容不下你嗎?事實可能正相反
羽戈:文祥與榮祿,最有機會挽救大清的兩個人
劉新宇:忠犬八公的故事與日本式的愚忠
徐元:《八月》,廠礦子弟電影的一次完美復仇

TAG:騰訊·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不爭看似吃了虧,其實是在為自己積福!
阿杜長點心吧!從品牌之爭看,庫里真的比阿杜會說話
新中國首次向世界展示地大物博,四十萬人爭看的原來這個樣!
七年戰爭帶來的血的教訓:從敘利亞戰爭看未來戰爭發展走向
從甲午戰爭看近代中日之間的實力對比
德雲社郭德綱新書房,徒弟們前來爭看「金瓶梅」
與世無爭看似窩囊的攝政王,怒斥溥儀投靠日本,還曾罷黜袁世凱
日本啟動海軍陸戰隊要幹啥?從唐朝的那場對日戰爭看如何應對日本
他顛覆了西方對中印戰爭看法——西方最權威專家站出來為中國說話
從小國戰爭看大國博弈:小國戰爭勝敗背後是大國的明爭暗鬥
轉載:由遜尼派、什葉派之爭看中東局勢
《海賊王》中政府軍究竟雪藏了多少勢力?從頂上戰爭看出端倪
酒令文化:爭看弱葉墮煙海
法國總統競選「紅人」里昂較勁,全息投影爭看客
藍色風暴卷天中 萬人爭看海洋展
英國美女專程感受中國高考 坦言這麼多人競爭看著好累
北京中醫管理局與人社局對足底反射療法進醫保之爭看腳產業生態鏈的亂象
中醫管理局與人社局對足底反射療法進醫保之爭看行業生態鏈的亂象
SPICA跳辣舞 12萬粉絲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