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絲路語|西域往事:定遠侯班超的「援疆情」

絲路語|西域往事:定遠侯班超的「援疆情」

國家正在實施的振興「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給新疆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提到「絲綢之路」,除了博望侯張騫,還有另外一個人的名字繞不開,就是東漢的班超,他的歷史功績歷久彌新,國人永記。

投筆從戎,在西域初露鋒芒

班超,字仲升,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人。東漢著名的外交家、軍事家。公元62年,班超的哥哥班固被召入京任校書郎,班超和他的母親也一同遷居至洛陽。因家境貧寒,班超靠替官府抄寫文書來維持生計。後來,他去找相面的人看相,相面的人說:「你的先輩雖是平民百姓,但你日後定當在萬里之外封侯。」班超問他原因,相面的人說:「你額頭如燕,頸脖如虎,飛翔食肉,這是萬里封侯的相貌啊!」

後來,班超曾被任命為蘭台令史,掌管奏章和文書,但不久後,他就因為小過失被免職。公元73年,班超投筆從戎,隨竇固徵伐北匈奴,逐漸在戰鬥中初露鋒芒,他的軍事才能深得竇固賞識,逐漸在西域的廣袤土地上找到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好之地。

親率36人,擒殺匈奴使者

為了聯絡西域各國孤立匈奴,恢復漢朝同這些國家的友好關係,竇固派班超出使西域南道。當時的鄯善國是西域南道的必經之地,班超首先到達這裡,受到鄯善王的熱情接待。但幾天後國王忽然怠慢起來,班超料定必有原因。經打聽,果然是匈奴使者從中作梗,鄯善王正猶豫不決而有意疏遠漢使。

班超當機立斷,馬上召集隨從人員,分析形勢,曉以利害,並激勵眾人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惟有出其不意,攻殺匈奴使者,才能轉危為安。」這天夜裡正好颳起大風,班超帶領36人奔向匈奴使者駐地,點火擂鼓,迅速攻入營帳,斬殺來使。接著把鄯善王請來,好言撫慰,勸其歸附漢朝,不再依附匈奴。鄯善王一一答應,並願將自己的兒子送往漢朝,作為人質。

于闐百姓「跪」留定遠侯

竇固將班超在鄯善的先進事迹上報朝廷,漢明帝對班超很讚賞,升任他為軍司馬,並再次派他出使西域。這一次,班超依然率領36名壯士,向于闐進發。于闐是絲綢之路南道上的大國,這時,已臣屬於匈奴,因而對漢使態度冷淡。這個國家迷信之風很盛,凡事均要求問神巫。于闐王廣德聽信神巫之言,說漢朝使者有一匹淺黑色的馬,必須斬殺用來祭神,才能避免災禍,於是于闐正派人向班超索馬,班超將計就計,答應須得神巫親自牽馬。等神巫前來時,班超手起劍落,斬殺神巫,並對於闐王曉以利害,廣德因而殺死匈奴監護使,歸服了漢朝。西域南道上的許多小國,也紛紛與漢朝通好,絲綢之路南道的形勢大為改觀。

公元75年,漢明帝駕崩,北匈奴在西域的勢力乘機進行反撲,漢朝盡撤西域屯兵,使獨留疏勒的班超孤立無援,故漢章帝命令班超還朝。這一消息迅速在疏勒國傳開,引起上上下下的極大恐慌和不安。有個叫黎合的都尉,竟以死勸留,引刀自刎。當班超來到于闐時,其王候和百姓呼號悲泣,訴說苦衷;不少人還匍匐在地,抱住班超等人坐騎的腿,苦苦挽留。看到這種情景,班超深為感動,他不顧朝廷命令,毅然決定留在西域。當他返回疏勒後,經過深思熟慮,以疏勒為基地,聯合附近各國,力爭打開局面。

立功封侯,71歲葉落歸根

在班超的苦心經營和堅持戰鬥中,公元91年,龜茲、姑墨、溫宿等國都投降。朝廷任命班超為西域都護,徐幹為長史,拜白霸為龜茲王,派司馬姚光來護送他。此時,西域諸國,只剩焉耆、危須、尉犁三國尚未歸降,其餘各國都已平定。公元94年秋天,班超調發龜茲、鄯善等八國的部隊共七萬人,進攻焉耆、危須、尉犁,班超先禮後兵,斬殺危須王,傳首京師。

班超終於實現了立功異域的理想,公元95年,朝廷為了表彰班超的功勛,下詔封他為定遠侯,食邑千戶,後人稱之為「班定遠」。班超的大半生轉戰在西域疆場,為進一步開通和鞏固絲綢之路,加強中原和西域、中國和外國的友好往來,建立了不朽的歷史功勛。公元100年,68歲的班超給皇帝寫了一封書奏,表達了回歸故土的願望,在他71歲時,朝廷調他回到京都洛陽,任為射聲校尉,不久便與世長辭,這位為絲綢之路復通和西域人民的安寧奉獻了一生的人,為中華民族留下一代雄風。(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傳統故事】小暑吃什麼?(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
古都洛陽:班超再通西域 絲綢之路重獲新生
張騫絲綢之路意義:漢武帝為何讓他出使西域?
雁 歌:西域風情
《行疆:西域遠征》
比張騫出使西域還早,南方也有條絲綢之路
霍去病戰敗匈奴,絲綢之路上神秘張國在哪裡?咱探尋西域古國去
遙望西域 李陵:叛國者傳奇(一)
遙望西域 李陵:叛國者傳奇(二)
唐朝安史之乱后,吐蕃侵占河西走廊,为何西域仍在大唐手里?
精通外交的絕世戰神,班超示弱而定西域
西域「汗血馬」與中國有著什麼歷史情緣
堅守西域的東漢軍魂締造者耿恭,再次踏上平羌之路
古西域三十六國「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焉耆國歷史
唱響「一帶一路」,領略千年「絲綢之路」中國西域精華之美
唐朝安史之亂後,吐蕃侵佔河西走廊,為何西域仍在大唐手裡?
「棄筆從戎」出自班超之口,他如何幫漢朝打通西域通漢的南北要道
處於東洋、中土、西域視野之間的清王朝
張騫「鑿空」西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