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飲食習性決定靈長類動物大腦體積

飲食習性決定靈長類動物大腦體積

飲食習性決定靈長類動物大腦體積

科技日報華盛頓3月27日電 (記者劉海英 張夢然)人和靈長類動物的大腦比其它脊椎動物要大很多。為什麼會這樣?人們普遍接受的觀點是社會大腦假說,即社會關係因素促使靈長類動物大腦增大。而美國紐約大學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自然·生態與進化》雜誌上發表論文,對該假說提出了質疑。他們稱,靈長類動物大腦體積較大更多源於其飲食習性。

社會大腦假說由英國人類學家羅賓·鄧巴提出。該假說認為,社會複雜性是靈長類動物認知複雜性的主要驅動因素,社會壓力最終導致了大腦體積向更大的方向演變。該假說提出後被普遍接受,但也有一些研究得出了與之矛盾的結果,對該假說提出質疑。

複雜的覓食策略、社會結構以及認知能力可能在靈長類動物進化過程中共同演變,但在確定靈長類動物大腦容量方面,飲食習性或社會性哪個因素更為重要,還有待研究。論文作者之一、紐約大學人類學系助理教授詹姆斯·海厄姆說:「社會大腦假說已成為人們普遍接受的觀點,但我們的研究結果並不支持這一觀點。事實上,我們的研究指出了其他因素,即飲食習慣。」

此次,紐約大學研究人員艾利克斯·德卡森及其同事彙集了140多種非人類靈長類動物腦量數據,比之前的大多數研究要多出3倍以上。他們不僅考慮了社會化因素,如種群規模、社會體系、交配系統等,還重點研究了動物飲食習性,即它們是食葉、食果,還是既食葉又食果,抑或屬於雜食動物。結果發現,飲食習性不僅對物種體型和發育有影響,其對大腦體積的影響也明顯大於社會化因素。食果動物和食果食葉動物的大腦體積,要明顯大於食葉動物,雜食動物的大腦體積,也要大於食葉動物。

研究人員認為,果實具有季節性,有些還難以採摘,靈長類動物想獲取果實並不很容易,這可能導致食果動物需要相對較高的認知能力和靈活性。同時他們也強調,研究結果並沒有顯示出在同一物種中,水果或蛋白質消耗水平與大腦體積之間存在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哺乳動物細胞「變身」生物計算機
血檢可診斷早期抑鬱症與精神分裂症
簡單修改迫使癌細胞「集體自殺」
吃水果腦袋大
減肥藥減「肥」還減「癮」

TAG:今日科學 |

您可能感興趣

研究發現,靈長類動物會用性恐嚇控制自己的配偶 這是本性
研究人員分析草食性恐龍糞便化石後發現其還會食用甲殼類動物
地球最頑強生物——緩步類動物
「一種甲殼類動物體長測量裝置」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
最為瀕危的貓科動物和最大的陸地食肉類動物
旱地怪物,這種鼠類動物常年不喝水仍健康生活
靈長類動物大腦發育及老化過程中lncRNA的動態變化特徵和調控解析
Nature子刊:挑戰常規!飲食導致靈長類動物具有更大的大腦
昆明動物所等揭示靈長類動物大腦發育和老化過程中長鏈非編碼RNAs介導的表觀遺傳調控基礎
實拍動物園玻璃牆後的靈長類動物,眼裡的孤獨寂寞令人心疼
科學家破解靈長類動物的「相面術」
墨魚除了好吃,還會數數!智商相當於嬰兒和靈長類動物
行動緩慢的淡黃寶螺一樣能捕食甲殼類動物
我國科學家研究靈長類動物大腦發育和老化過程獲突破
受人類活動影響 60%靈長類動物面臨滅絕威脅
尾很長,適於樹棲的靈長類動物——黑脊葉猴
吃水果,腦發達?靈長類動物新研究如是說
世界上唯一的有毒靈長類動物:蜂猴
各類動物叮咬的腫脹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