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地黃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地黃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地黃



地黃 / Dì Huánɡ

REHMANNIAE RADIX


上一期: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玄參 | 第150天


中藥速記


來源:

本品為玄參科植物地黃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鮮或乾燥塊根。


別名:


生地、地黃、生地黃、乾地黃、淮地黃、懷慶地黃、大生地、地髓、地黃炭、熟地、熟地黃、大熟地、熟地炭、還元大品


產地:


主產於河南省武陟、溫縣、博愛等縣。

採收加工:


秋季採挖,除去蘆頭、鬚根及泥沙,鮮用者;或將地黃緩緩烘焙至內部變黑,約八成干,捏成團塊。前者習稱「鮮地黃」,後者習稱「生地黃」。


性狀鑒別:


藥材 鮮地黃


呈紡錘形或條狀,長8~24cm,直徑2~9cm。外皮薄,表面淺紅黃色,具彎曲的縱皺紋、芽痕、橫長皮孔樣突起及不規則疤痕。肉質,易斷,斷麵皮部淡黃白色,可見橘紅色油點,木部黃白色,導管呈放射狀排列。氣微,味微甜、微苦。

藥材 生地黃


多呈不規則的團塊狀或長圓形,中間膨大,兩端稍細,有的細小,長條狀,稍扁而扭曲,長6~12cm,直徑2~6cm。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極皺縮,具不規則的橫曲紋。體重,質較軟而韌,不易折斷,斷面棕黑色或烏黑色,有光澤,具黏性。氣微,味微甜。


飲片 生地黃


呈類圓形或不規則的厚片,外表皮棕黑色或棕灰色,極皺縮,具不規則的橫曲紋,切面棕黑色或烏黑色,有光澤,具黏性。氣微,味微甜。

飲片 熟地黃


為不規則的塊片、碎塊,大小、厚薄不一。表面烏黑色,有光澤,蒙古性大。 質柔軟而帶韌性,不易折斷,斷面烏黑色,有光 澤。 氣微,味甜。


生地黃


性味歸經:


甘、苦,寒。歸心、肝、腎經。


性能特點:


本品苦寒質清,味甘質潤,入心、肝、腎經,為清熱滋陰潤滑之品。既善清解營血分之熱,又善滋陰清熱而生津,還能潤燥滑腸。鮮者名鮮地黃,長於清熱涼血;干者名乾地黃,長於滋陰涼血。


功效:


清熱涼血,養陰生津,潤腸。


主治病證:


(1)溫病熱入營血證。


(2)血熱吐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


(3)熱病後期傷陰,陰虛發熱,內熱消渴。


(4)陰虛腸燥便秘。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或入丸散,或以鮮品搗汁服。鮮地黃長於清熱涼血;乾地黃長於滋陰。炒炭多用於止血。


使用注意:


本品寒滑膩滯,故脾虛食少便溏及濕滯中滿者忌服。


藥理:


本品有鎮靜、抗菌、抗炎、增強免疫功能、降血糖、抑制鈉泵、利尿、降低耗氧量、抗凝、止血、降血壓、抑制心臟、抗皮膚真菌等作用。


熟地黃


性味歸經:


甘,微溫。歸肝、腎經。


性能特點:


本品質潤黏膩,甘補微溫,藥力頗強,入肝,腎經。善養血滋陰、補精益髓,為治血虛精虧或陰液不足之要葯。唯能膩膈礙胃,脾胃不健者服之宜慎。


功效:


補血滋陰,補精益髓。


主治病證:


(1)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崩漏。


(2)腎陰不足的潮熱、盜汗、遺精,消渴。


(3)精血虧虛的腰酸腳軟、頭暈眼花、耳聾耳鳴、鬚髮早白。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入丸散。宜與健脾胃藥如砂仁、陳皮等同用。


使用注意:


本品質黏滋膩,易礙消化,故脾胃氣滯、痰濕內阻的脘腹脹滿、食少便溏者忌服。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地黃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地黃



地黃的故事


據說在唐朝時,有一年黃河中下游一帶瘟疫流行,無數老百姓因感染瘟疫而失去生命。當地的縣太爺來到神農山藥王廟祈求神佑,得到了一株根狀的草藥,這種葯根塊大而短,形狀像山蘿蔔,顏色微黃,口味發苦。送葯人將此葯稱為地皇,意思是皇天賜葯。並告訴他,神農山北草窪有許多這種葯,縣太爺就命人上山去採挖,用此葯解救了百姓。瘟疫過後,百姓們把它引種到自家農田裡,因為它的顏色發黃,便把地皇叫成地黃了。地黃又叫地髓,是說吸收了地氣之精髓,一般土地在種過一年地黃後,地就變苦了,第二年便不能再種地黃,必須等到至少八年後才能再種,因此就更顯得地黃的珍貴。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地黃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地黃






猜一猜這味中藥是什麼?


請在留言處寫下您的答案!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承有道 的精彩文章:

肝硬化20餘年,三味葯就治好了?151期
郝萬山講傷寒論 第58講—少陰寒化證(2)
文章賞析:?中醫,我的最愛!
乾貨 百病從肝治
悲痛欲絕,痛不欲生?小心小便淋痛!150期

TAG:醫承有道 |

您可能感興趣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地榆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地龍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薑黃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黃芩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蒲黃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黃連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紫花地丁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秦艽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蒼朮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檳榔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蛤蚧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白朮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黃精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蟾酥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地膚子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斑蝥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鱉甲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砂仁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白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