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暴風集團2016年凈利驟降 馮鑫證實影業業務處於停滯

暴風集團2016年凈利驟降 馮鑫證實影業業務處於停滯

昨日晚間,暴風集團發布了2016年財報:2016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6.47億元,同比增長152.62%的同時,凈利潤出現大幅下降,主要因為電視面板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TV板塊仍未盈利。讓人唏噓的是,暴風方面今日承認,曾被集團寄予厚望的影業業務,自從收購稻草熊影業失敗後便處於停滯狀態。



http://image.sinajs.cn/newchart/png/min/cn_min/n/sz300431.png


暴風集團2015年3月初登創業板,曾是創業板中的明星個股,曾以28個漲停板到達了148元/股的高價,而現在暴風集團股價長期在40元左右徘徊。對於市值的質疑,今天,暴風集團CEO馮鑫在投資者溝通會上鮮有地對此作出回應:「我們的確享受過A股帶來的好處,也面臨著它帶來的問題,這個沒什麼好抱怨的。」

2016年暴風集團營收大增凈利潤卻大幅下滑


根據暴風的最新財報,2016年全年營收約為16.47億元,相比於2015年增長了152.62%;2016年全年實現凈利潤約為0.53億元,同比減少69.53%,凈利潤的數據相當於2014年水平。


眾所周知,目前國內一些互聯網硬體生產企業都仍逃不過虧損的宿命,而這一點從暴風集團的「友商」、樂視網的發展路徑中便可略知一二。在暴風的財報中,對凈利潤下滑是這樣解釋的:首先,暴風TV目前仍尚未進入盈利期,仍處於快速積累用戶的初級階段;其次,2016年下半年以來,電視面板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導致電視產品成本大幅提升;另外,2016年公司累計推出了兩期股權激勵方案,相關費用對凈利潤造成了一定影響。


暴風集團CFO畢士鈞今天在投資者溝通會也解析了2016年凈利潤虧損的原因:「虧損是由於我們的發展邏輯變了,上市前我們是純互聯網公司,收入很穩定,但是上市後我們逐漸加入魔鏡和TV業務,和以前不一樣了。2015年投入魔鏡比較多導致虧損,後來我們把魔鏡剝離出去,現在換成TV業務投入比較多,所以會虧損比較多,邏輯是一樣的。」

不過,暴風TV業務的發展的確快速,目前,暴風TV板塊在總收入中的佔比已經取代了原來的廣告收入,成為第一。財報稱,2016公司年廣告收入為5.78億元,佔總收入的35.14%,這一業務在去年佔到營業收入的70%。2016年貢獻最大的是商品銷售上的收入,達到9.17億元,佔全年營收的55.68%,這裡的商品銷售收入主要是指暴風TV的收入。


按照暴風TVCEO劉耀平所說「未來3年規劃實現1000萬台」的銷售目標,未來3年TV板塊仍將是暴風的主要收入來源,「力爭在201年實現TV業務的全面盈利」。


一直以來,外界一直將樂視和暴風作為比較的對象。不過,今天暴風CEO馮鑫一上場便撇清了與樂視的相似性。「我今天主要說兩件事,一個是不停的有外界說我們和樂視很像,其實我想說的是我們業務架構完全不一樣,我們的布局有三個層次,分別是商業模塊的金融、廣告、O2O、電商、遊戲和秀場;內容領域的暴風影業和體育;互聯網平台的暴風魔鏡、暴風TV和暴風影音。」


猶記得,在一眾創業板企業中,曾經的暴風集團可謂風光無限,曾一度產生了28個漲停板的繁榮景象。今天,馮鑫針對外界對暴風的市值的質疑表態稱:「這個想躲也躲不過,不如在這裡說了,我們的確享受過A股帶來的好處,也面臨著它帶來的問題,這個沒什麼好抱怨的。」


對於如何提升公司未來的業績,暴風今日給出了加大信息流建設的方案,比如在TV、VR和體育方面利用大數據精準推送,優化商業效率,成為垂直領域的今日頭條。

馮鑫承認目前暴風影業正處於停滯狀態


在投資人溝通會上,暴風集團方面重點談及了暴風TV、暴風魔鏡和暴風體育的2017發展規劃,但是對暴風影業卻極少提及,這個曾經被寄予厚望但又引起巨大風波的業務,似乎已經處在暴風業務體系的邊緣。


「說實話,從上次收購失敗以後,我們影業的業務基本上處於停滯狀態,並不是不做,只是暫時選擇保守的做法。」馮鑫在投資人溝通會現場證實了外界的猜測。


暴風影業成立於2016年3月份,成立的機緣就是馮鑫口中的收購案。2016年3月14日暴風科技以10.8億元購買稻草熊影業60%股權,分別是劉小楓、劉詩施、趙麗穎所持有的稻草熊影業47.40%、12.00%、0.60%的股權,兩位明星也因此收益頗豐。


此收購案一經公布就引起巨大爭議,爭議的焦點集中在估值的合理性,根據併購公告顯示,稻草熊影業所有者權益為3835.47萬元,估值卻高達15.27億元,增值率高達3900%;況且稻草熊截止被收購時,只有《劍俠傳奇》和《不可能完成的任務》2部電視劇作品。

最終證監會否決了這項收購草案,暴風科技與稻草熊的股權合作終止。最新的消息是稻草熊轉投阿里懷抱,獲得阿里2.7億元的注資,成為阿里系鏈條上的企業。


「原來我們做影業的想法是通過併購和影游互動去做,但是證監會否了之後我們就重新思考,反問自己為什麼能贏呢?互聯網公司做影業做得並不好,在我沒有找到方法之前我們不會去做。」畢士鈞這樣現場解答外界對影業的疑問。(新浪財經 凌先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nbeta 的精彩文章:

彭博:微信拓展歐美市場 推廣支付服務
因種族歧視近 1.4 萬人聯署抵制《死亡筆記》美版電影
[視頻]《猩球崛起3》公布新前瞻預告:人猿大戰一觸即發
[視頻]斯嘉麗·約翰遜肥倫秀上玩VR 左手操作歡樂無比
呂克·貝松《星際特工》曝全新中文預告:吳亦凡出演

TAG:cnbeta |

您可能感興趣

影視業務拖累索尼業績下滑83.7%
雲南131個工業園區去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530億元
協鑫新能源2017年中期光伏業務盈利4.81億元 增長188%
工信部權威發布!2015年度醫藥工業主營業務收入TOP100
晶元業務立功!三星一季度凈利暴漲46.29%
2016移動支付業務量猛增143% 150餘家機構被查處
2017年上半年,浪潮北美伺服器業務同比增長336%
索尼公布最新財報:手機業務營業利潤暴增 771.3%
6.6今日漲停股揭秘:午後青島金王(002094)漲停原因 化妝品業務風生水起
29歲業務員壓力大反覆失眠4年,枳實芍藥散治療2月痊癒
陳少軍:2016年化妝品主營業務增長7.2%
18家中小銀行同業業務調研:2017年是最艱難的一年!
牛逼!華為消費者業務公布2017年上半年業績:增長強勁
獵豹移動Q2收入破12億!移動娛樂業務大漲270.5%
華安證券2016盈利6億同比縮水近七成 經紀業務收入遭腰斬
半導體業務大賺:三星電子2017 Q1利潤同比增48.3%
泛華公布2017年一季度財報:壽險業務驅動經營利潤大幅增長
燒錢無底洞的 Nico,角川集團 2016 年受網路業務拖累純利潤下滑 15.8%
剛剛,索尼發最新財報!手機業務利潤暴增 771.3%,5000 億利潤目標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