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獨家原創 | 心學觀「辱母殺人案」

獨家原創 | 心學觀「辱母殺人案」

辱母殺人案:叢林社會普通民眾該如何面對憤怒和恐懼


晚清名臣胡林翼,湖南益陽人,是後來官至兩江總督陶澍的女婿。其父胡達源曾高中探花,入京城為官,因此他九歲時便隨父親在京城,

25

歲時胡林翼考中進士,也被點了翰林,相當現在中央政策研究室的處級幹部了。響噹噹的央直機關,又是國家儲備人才的地方,可謂前途遠大,後來胡林翼的表現也沒讓人失望。


王闓運曾評價說

:"

中興之業,實基自胡。

蔡東藩說,若曾(國藩)、胡二公,文足安邦,武能禦侮,清之不亡,賴有此耳。



但是,做為典型的官二代,胡林翼年輕時也曾是

"

紈絝少年

"

"

常恣意聲伎

"

。據說有一次和同鄉周壽昌同去逛

夜店

。估計是被朝陽區群眾舉報,半夜時突遭風化糾察隊(坊卒,類似現在負責城區街坊治安的派出所警察)入門檢查,同行的周壽昌反應快,趕緊換上一身廚師衣服,躲到廚房,矇混過關,胡林翼就沒那麼好運了,當即被五花大綁至兵馬司接受訊問。按大清律令,老百姓是可以逛窯子的,但官員不行,

凡官吏宿娼者杖六十

,並且還要降職甚至開除。為了美好的前程,胡林翼雖經百般凌辱,嚴刑拷打,仍堅稱自己只是普通百姓。最後糾察隊沒辦法,將他放了出來。



如果當時胡林翼激烈反抗,與糾察人員發生扭打,糾察人員因採取強制措施,下手過重,把胡林翼打死了,那會怎樣呢?



這個情節好象有點熟悉,是不是可以稱之為大清朝的「雷洋事件」,呵呵。



類似的過程,都是接近現在九零後的年齡,為何呈現出來不同的結果呢?



有專家研究認為,從胡林翼的個性特徵看,是屬於典型的具有堅強意志的「果斷頑強型」。用現在時髦的話說,這叫內心強大,而且這是生來就具備的,這就是豪傑成為豪傑的原因。



但世上豪傑頑強如胡林翼者畢竟是少數,而世事變幻無常,說不定哪天面臨無助,侮辱,恐懼,憤怒時,身為普通人的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比如這幾天網上刷屏的「辱母殺人案」。據媒體報道,

2016

4

14

,在山東發生了一起辱母殺人案。女企業家蘇銀霞借款後無法償清欠款,遭致辱罵、毆打、限制人身自由和露出下體等暴力催款行為。蘇銀霞的兒子

—22

歲的於歡因無法忍受追債人對母親身心的欺辱,遂用水果刀亂刺,致一人休剋死亡,其餘三人受傷。

2017

3

17

山東省淄博城市中級法院一審以故意傷害罪判處於歡無期徒刑。



此案經公布後,引起輿論嘩然,在網上已有數千萬條的評論。令人激憤的細節,導致一位年輕人的激憤殺人,進而引發無數網友的激憤評論。



一些網友認為於歡反抗有理,殺人無罪。「母辱不護,國辱何御」;有的公眾號平時發表雞湯文章,教人學勾踐,學韓信,這時或為迎合大眾情緒,或為博取眼球,高喊此刻應拋去理性;有的公眾號提出面對殘酷冰冷的世界,要學會用智慧處理,卻沒告訴是何種智慧。還有的如武志紅等公眾大號更是打出《懇求判「刺死辱母者無罪」》的文章標題,著名學者易中天更是提出「血性男兒哪有罪?刺死辱母者既是正當防衛,更是見義勇為」的觀點。



正如某報評論所言,此案在半年過後掀起輿論波瀾,是因為人們考慮更多的或許是,當至親之人遭遇侵害時,自己能以怎樣的方式去保護他們

?

當巨大的凌辱降臨在自己或者親人身上時,是忍受凌辱還是挺身抗暴

?

當處於無法逃脫的困境中時,要如何維護自己與親人的尊嚴

?



誠然就人性來說,當我們遇見或看到不平,或遭遇不公時勢必會有激忿(憤)填膺之氣,我們體驗和表達憤怒情緒的意義在於捍衛自己存在的權利,修復人際邊界。

人們為於歡聲明,背後蘊含的是自己的倫理訴求和情感訴求,更是基於未來自己也成為黑暗中的犧牲者的恐懼。



然而,喧囂了,發泄了,聲援了。群情洶湧後,我們希望得到什麼?



法律對倫理困局的回應?或是涉嫌不作為警察的處理?做為普通民眾,此類社會公共事件對我們自己的意義呢?



是繼續激憤,人云亦云?還是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社會真的悲觀到要煽動年輕人都去做梁山好漢地步嗎?



社會之進步,不止法治的進步,我們所有普通民眾是不是也要進步呢?



畢竟我們必須生活在一個不甚理想、由力量決定規則而不是由公正決定規則的現實世界中。一個黑老大吳學占被抓,還有無數個「吳學占」在人間遊走,類似高利貸等遊走在社會灰色地帶的勢力也不可能從此絕跡。



無論今後的工作或生活,不平,不公,不滿,委屈,憤懣,抑鬱,恐懼等各種情緒仍將伴隨我們左右。



所以不妨一起來看下一代聖賢王陽明先生是怎麼說的。



王陽明二十八歲考中進士後(也是相當現在九零後的年齡),曾向朝廷上奏《陳言邊務疏》,史稱安邊八策。後來他的門人向王陽明提及此疏。

先生說,是疏所陳亦有可用,但當時學問未透,中心激忿抗厲之氣。若此氣未除,欲與天下共事,恐於事未必有濟。



不知大家看完這段話有什麼感想,我覺得這是全文最有價值的一句話,悟透了,至少值十萬。



有心人可以找原文看下,比如文中有「臣願陛下手敕提督等官,發令之日,即以先所喪師者斬於轅門,以正軍法。而所謂頭目之屬,悉皆禁令發回。」等一類句子,大意就是說,現在邊塞廢馳,需承擔責任的,該斬的斬,該遣回的遣回,這就叫激憤抗厲之氣。



比如山東這個案子,很多人網上的評論,就是一種激憤不平之氣。網上那麼多文章,就沒有教年輕人(也包括不少中年人)祛除人性中固有的激憤抗厲之氣的,咱們這篇文章做到了,這才是真正的教育吧。




小編覺得,生活中很多人際關係的困擾,乃至惡性案件的發生都與我們身上這股激憤不平之氣有關。



這種激憤之氣,用於職場,則破壞人際關係,用於生活,則將使事態更加惡化。



心堅如鐵的王陽明先生曾說,人人都可以成為聖賢。當然實際生活中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聖賢,但是普通人至少可以做到以下三點:


一、可以體驗和表達憤怒的情緒,但不要輕易將憤怒情緒付諸行動,因為這是

判定一個人心智成熟的標誌之一;


二、袪除胸中激憤不平之氣;


三、世界對於理性者是喜劇,沒有人是天生的感性者或理性者,理性和感性永遠在競爭,

通過訓練

,感性者也能感受快樂和平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憶往昔會講之風
心學小說連載 | 照心齋 02
日本心學專欄 | 中江藤樹的教誨
獨家連載 | 陽明心學的犯罪預防思想研究02-引言
日本心學專欄 | 與領導力理論相通的陽明學

TAG:王陽明心學 |

您可能感興趣

獨家原創 | 學了王陽明心學,我就變「心」了
原創人物登場!《我的英雄學院》追加人設公開
原創美文:女人「三 態」
瀟湘原創之家‖盧韌 賦予我名字的人
堀越耕平《我的英雄學院》動畫原創角色人設原案公開
為什麼美國人愛稱自己有精神病?|原創
【原創】男人們啊
原創 古人也任性
母親節贈書丨品讀賢母故事 致敬我的母親丨原創
原創 尋得心境
原創首發 戀愛中的女人
原創 愛情故事:愛情里最自私的是用自己的方式愛別人
【原創】父母愛情
原創微小說——人心
原創專欄 意中人
原創故事:一款超刺激的遊戲席捲學校,我和我的同學們相繼淪陷
原創小文:我的母親
原創 懂得愛護自己
原創 內心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