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四伏!繁華盛景的北宋其實並不「清明」
「清明」兩字最早來自漢光武帝劉秀,作為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崇尚無為而治,執政時期誇自己是清明之世。宋徽宗在看到張擇端畫作時將之定名為《清明上河圖》,其實也頗有幾分自誇的味道。
但當時的北宋是否真為「清明之世」?
張擇端畫作真的是在歌頌太平盛世?我看未必!
看似繁華盛景、阡陌交通,實則暗流涌動、危機四伏。張擇端在畫里為我們埋下了一系列的危機,揭露了一連串的問題,當時的宋徽宗沒有看出來,反倒以「清明」定題,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
危機1
驚馬
清明踏青回城的一干人中,一匹白色官馬受到驚嚇脫韁狂奔(前半身因殘破而缺失),白馬前方是一頭受到驚嚇的黑驢,兩個馬夫在追趕,周圍的人們頓時驚慌起來,一老翁急忙招呼在路邊玩耍的孩子回家,另一持杖老者側身而逃,坐在店鋪里的食客聞聲而望,這僅僅是汴京險境的一個鋪墊,預示著後面還將會發生更大的險情,
驚馬闖進郊市給全卷定下了焦慮的音符。
危機2
樓空
汴京大多數建築都是磚木結構,每坊均設有一座望火樓,消防是朝野最嚴峻的社會問題,市民後半夜禁止隨意用火。按當時規定,望火樓下要有官屋數間,駐屯軍兵五百餘人,有救火家事則馬軍奔報,各處府衙領軍級撲滅,不勞百姓。這支專業滅火隊伍實行軍事化管理,被稱為「潛火兵」,駐紮在望火樓下。遺憾的是畫面中這座城外望火樓,已擺上供休閑用的桌凳,
樓上無一人守望,更不用說準備傳報火警的快馬,望火樓下兩排兵營式的平房已被改作飯館,北宋末的消防系統已頹敗至此。
危機3
奸商
為了抵禦荒年和逼退商賈的勢力,北宋歷朝注重在汴河沿岸營建官倉。但畫中繪有兩處裝卸工卸船的場景,船主們指揮著僱工隊伍卸糧到深巷私倉,所有糧船皆非官辦,也無督糧官到場監運。
朝政丟失了國糧儲運的機會,北宋潛在的官糧危機暴露無遺。
危機4
船難
北宋人在清明節喜歡到河上觀水賞魚,圖中拱橋兩側聚集大批人群,可眼下的情景著實讓人大吃一驚:幾個縴夫埋頭拉縴卻忘了招呼船工放下桅杆,導致桅杆即將撞上拱橋!險情將至,拱橋上下行人大聲呼救,縴夫聞聲鬆開繩索,船工放下桅杆,船頂上的船夫奮力用長桿頂住橋樑……
而此時橋上文官與武官因轎馬之爭,仍各仗其勢互不相讓,橋上橋下險情成為全卷高潮。
危機5
庸民
街道兩邊屋檐多加建雨搭、平房也多有展出來的遮陽棚,或開設買賣,或擺攤設擔,經過數次「得寸進尺」,構成了北宋幾朝都無法解決的「侵街」現象,交通擁擠、消防堵塞愈演愈烈。
商鋪雲集橋上、城門口擁堵不堪,這些都是汴京城市管理失控造成的惡果。
危機6
懶卒
城門外的這家高級驛站,一座木橋與院門相連,門前坐卧著9個兵卒,還有兩隻公文箱,顯然這是一隊公差,像是待命多時了。院子里躺卧著一匹吃飽的白馬,一個馬夫手持韁繩,斜倚一側,似乎在等待馬的主人。
應在清早出行的差役隊伍,快到晌午,差官還遲遲不出,真實地表現了徽宗朝拖沓低效的吏治局面。
危機7
酒患
「正店」是政府授權釀造美酒的酒店,「正店」右側臨街的屋子是供應軍酒的地方,鋪里有三個御林軍士卒,他們奉命前來「正店」武力押送軍酒,這些本應該在城門口崗位上出現的軍卒,卻精神抖擻地顯身在酒鋪里。
且全卷新酒、小酒、老酒等招牌多次出現,滿城酒車簇簇不絕,足見朝廷的軍力之弊以及民間的酒患之重。
危機8
黨爭
1102年,徽宗改元崇寧,罷黜舊黨,次年,蔡京下令焚毀蘇軾、黃庭堅等舊黨人的墨跡文集,嚴禁生徒習讀、藏家寶之,蘇軾文字翰墨。在畫中的兩處,車夫們將被廢黜的舊黨書寫的大字屏風當作苫布,包裹著舊黨人的其他書籍文字裝上串車,奉主人之命推到郊外銷毀。
這一細節反映了當時新舊黨爭的殘酷,以及對文化藝術的破壞。
危機9
重稅
城內第一家便是稅務所,門口四個車夫運來一麻包紡織品,交稅中,車夫與稅務官產生嚴重分歧,門外稅務官指著麻包爆出的高昂稅額,引起車夫們的不滿,車夫或遞交貨單、或現場解釋、或大聲吵嚷……甚至驚動了城樓上的更夫向下張望。
在徽宗朝大辦漕運花石綱之時,稅額激增,車夫與納稅者的糾紛,是當時緊張的官民關係的縮影。
北宋是唯一商品稅超過農業稅的朝代。
危機10
空城
洞開的城門靜靜地等待著亡國之日,圖中的標誌建築卷城門不是瓮城,無法構成防禦體系,夯土壘成的城牆,四處塌陷,上面也沒有任何城防工事,連射箭的城垛也沒有。
城門前後、城樓上下竟然沒有一兵一卒把守,北宋的門禁制度已經徹底渙散了。
北宋後期,遼金兩國的姦細多次暗訪汴京,刺探軍情是家常便飯,而畫家唯獨將駱駝隊和胡人畫在不設防的城門口。
徽宗朝軍力日漸衰敗、國防漸趨淡漠,亡國似乎指日可待。
清明時節本應出現很多畫面,但是張擇端喜慶的場面一概不畫,因為他怕沖淡這幅畫的主題,他要集中表現的是當時的社會問題。
這也體現出他對朝廷社稷的牽掛,欲以「曲諫」的方式勸誡徽宗關注社會問題,然而結果是可以想見的,連小小的西夏尚不能對付,最終被金所滅,總歸是一聲嘆惋。


※劉備入川為何不帶諸葛亮一起同行?
※性格分裂的漢武帝為什麼能成就漢武盛世?
※海外鄭氏: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史上最尷尬的姓氏,叫什麼都不好聽,這都怪其先祖的名字中有此字
※精明的乾隆為什麼離不開和珅?
TAG:國學堂 |
※雨游唐城,感受唐朝的繁華盛景!
※再現清朝帝國盛景:乾隆南巡圖
※絢爛的極光盛景如何拍攝
※游宋城,回宋朝,看繁華盛景花燈如晝
※張擇端在《清明上河圖》中描繪的盛景——是否真實?是否誇張?
※山野盛景—趙 倩
※盛夏時節賞盛景
※無錫城老北塘的盛景已漸行漸遠
※詩詞中的冰霜盛景
※罕見的絕妙景觀,中原極頂的盛景
※探訪喀納斯隱匿的盛景,一山一水一景都在訴說著世外桃源般的童話故事
※旅遊盛景:新聞的力量
※國慶假期賞京城秋色 故宮重現紫禁城菊花盛景
※巧用「爛樁」造盛景 水旱盆景
※刻在秦漢記憶里的一道盛景——漢代文字瓦當
※實拍各地櫻花綻放盛景,武大、大理、南山你想去哪個?
※北京十里河天嬌文化城,讓我們看看當中的交易盛景
※創新再發聲——記盛景華南首場產業路由器路演
※老照片 重現中式婚禮的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