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在阿富汗因事故損失的所有機組人員中,直升機組占絕大多數
蘇軍在阿富汗因事故損失的所有機組人員中,直升機組占絕大多數。
米里設計局研製的米-24「雌鹿」武裝直升機從上世紀70年代起在蘇聯及其華約國家軍隊中大量裝備。由於米_24火力強大、裝甲防護力強,因此飛行員們親切地稱其為「鱷魚」。
最初,米-24直升機在阿富汗大多單機行動,但在遭到多次攻擊並被擊落一架後,蘇軍改變了戰術,逐漸普及雙機編隊或與米-8運輸直升機混編,這樣至少有一個好處——一旦某架直升機被擊落,另一架至少可以掩護並營救被擊落的直升機機組。
由於阿富汗「聖戰者」神出鬼沒,蘇軍在制定戰術和任務計劃時必須強調靈活性,墨守成規就會導致損失。在攻擊途中、攻擊完畢撤退或進行戰鬥巡邏任務時,米24雙機編隊通常保持1200~1500米的間隔,以防被敵人一石二鳥,這個距離可以留給飛行員足夠的反應時間。為
按照標準蘇軍作戰操典,「雌鹿」內部不僅能容納機組,還能將8名全副武裝的士兵裝進有裝甲防護的座艙里,他們分兩排坐在椅子上,這樣每架「雌鹿」一次可搭載一個步兵班快速前往作戰區域並為其提供強大火力支援。
米24的速度非常快,但它的高速也付出了代價:它的旋翼載荷要比米8大50%,這在阿富汗這種高溫、高海拔和嚴重風沙環境下會大大降低直升機的操縱性。更糟糕的是,用於一般條件下的領航方法在阿富汗山區經常無用武之地,甚至導致事故。

※美國一架黑鷹直升機在阿富汗墜落,機組人員奇蹟生還
※美軍加油機墜毀,美國心疼的並不是飛機而是16名優秀的機組人員
※亞航一客機急墜7千米 機組人員驚慌失措嚇壞乘客
※蘇聯轟炸機是個多面手,兩名機組人員曾令西方敬佩
※日本一架軍用UH60J直升機失蹤,4名機組人員生死不明
※女子乘達美航空客機時遭性騷擾 機組人員拒絕干預
※中國無人機組團亮相,領略感受「翼龍」之美,美俄只有羨慕的份
※緬甸失事軍機機組人員葬禮舉行 家屬掩面痛哭
※美軍B47這一大型核戰略轟炸機,盡屢出事故,被稱為「機組殺手」
※美國直升機墜落後倒扣在彈藥補給艦上,機組人員命大沒死
※「九一三」事件中林彪專機機組人員的走與留
※蘇聯空軍擊落納粹偵察機,四名機組成員下落不明
※日本救援人員發現自衛隊失聯戰機4名機組成員遺體
※這洲的直升機以前並不令人滿意,出點招發展,機組人員還要學英語
※美國總統的末日飛機,機組人員隨時待命,可在空中指揮核戰爭
※小鳥誤入引擎,1.1億美元大轟失效墜毀,7名機組成員僥倖逃生
※亞航一客機急墜7千米 機組人員尖叫奔跑嚇壞乘客
※男子在飛機上意外去世,機組人員的處理方式讓人驚出一身冷汗
※二戰美國空軍最黑暗的一天,損失77架轟炸機和650名機組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