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美國的慾望如何照進中國戲劇的現實

美國的慾望如何照進中國戲劇的現實


美國的慾望如何照進中國戲劇的現實


《學一學鴿子》劇照


尤金·奧尼爾標誌著美國現代悲劇的誕生,同時也開啟了美國戲劇慾望書寫的閥門。自其之後,阿瑟·米勒、田納西·威廉斯等美國劇作家,一路將筆觸伸向中產階級家庭生活的隱痛,或是美國社會邊緣人群的生活狀態,書寫那些或因無法控制自己情慾而陷入不倫之戀的角色,或是在追求慾望過程中遭遇身心阻礙、被主流社會唾棄的人物。這些作品通過一個個慾望結構出來的寓言呈現在觀眾面前,在社會對其「無神論」與「性取向」的指責中,塑造出有關美國現代社會的一部部心靈教誨啟示錄。


這些作品無怪乎為導演提供了以心理分析為基礎的導演藍本,而對於深受斯坦尼體系影響的中國導演而言,將這些戲劇作為演員體驗角色、導演設計調度的練習場,似乎也是順其自然。然而時至今日,一成不變的排演思路在對觀眾進行經典教育的同時,是否仍然能夠保持這些劇作對觀眾的吸引力,不可避免地成為我們越發需要思考的問題。近日,國家大劇院在大、小戲劇場對兩部美國二十世紀戲劇作品的同期呈現,為我們提供了思考的參照。


如果說易卜生曾經為中國戲劇提供了寫實主義的摹本,那麼尤金·奧尼爾則讓中國劇作家看到了如何將寫實的筆法幻化為探究人心的萬花筒,這也往往讓中國劇壇對奧尼爾劇作的排演具有多重致敬的色彩。中國劇壇對《榆樹下的慾望》一劇的排演一直秉承忠實原作、嚴肅認真的態度,相比於對角色動機的挖掘,創作者總是更著力於將劇中的母子不倫之戀呈現得痛徹糾結,從而引發觀者同情。但這種慾望一旦淪為演員在台上對角色的自我沉浸與抒情,就極易讓觀眾覺得扭捏作態,從而失去了對劇中角色命運進一步理解的耐心。


此番由青年導演沈亮操刀的「明星」版,再次以尊重經典的態度排演該劇,雖然細節的處理上依然有過度抒情之嫌,但整體上試圖達到的「舉重若輕」卻是值得肯定的。史可飾演的艾碧豐滿成熟,而周野芒則賦予了凱勃特這個擁有強烈控制欲的角色以帶有個人態度的控制感,在幾個瞬間不禁引發觀眾對這個角色的重新理解,實屬難得。就舞台空間而言,在原作中象徵生活壓抑的榆樹與石牆之中,導演選擇強化榆樹意象,斜躺在舞台上的巨型木板,成為連接兩層演出空間(樓上卧室/樓下客廳)的橋樑,同時也為人物行動的心理提供了抒情平台。而第三幕發生在伊本母親客廳的戲,導演更是讓舞台上方懸掛出整整一排傾斜、象徵榆樹葉子的木片,試圖讓觀眾直觀感受到榆樹般慾望所造就的壓抑。

或許是由於導演更熟練於導演歌劇的審美影響,雖然對全劇的掌握已經極力控制,但劇中依舊不免因抒情、詠嘆式的處理,遮蔽了對細節二度呈現的更多可能性。比如當伊本在即將與艾碧發生關係的關鍵時刻,突然將艾碧的臉強行扭轉面向觀眾擺出造型,或是當艾碧殺死嬰兒,讓白色絲綢沿著木板傾瀉而下,觀眾除了感受到情感的鋪陳,通過舞台表演語彙實際並無法感受到導演對角色心理的真正解讀。


從國家大劇院戲劇場移動到地下的小劇場,由另一位青年女導演張慧改編、排演的《學一學鴿子》則將我們對美國社會的觀察,從十九世紀的新英格蘭農舍,轉移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紐約下東區的一間閣樓房間。這部由美國劇作家利奧納德·格許創作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百老匯音樂喜劇,原名《蝴蝶是自由的》,後於1972年改編成電影。劇中講述盲人青年唐尼與鄰家女孩吉爾(一個19歲結婚6天後離婚,不相信真愛的女孩),以及唐尼媽媽之間在一天一夜之中發生的衝突。雖然也是討論普通人對自由/慾望的理解與追求,但該劇並未選擇苦情式的結局,而是一邊通過盲人的眼睛照見我們心靈的束縛與殘疾,一邊也以最終團圓的結局賦予觀眾對自由的希望。


原作中以蝴蝶象徵吉爾性格的奔放與美麗,張慧的改編中則以鴿子替代蝴蝶,以普希金的詩歌「學一學鴿子」置換了原作中的狄更斯的語句,雖然少了幾分狂野,但是多了幾分貼近中國觀眾對自由的感知習慣。除了人名、地名上對原作的保留,演員幾乎都極力保持一種忠於自我、日常化的表演,這讓原作中所有的喜劇元素得以與中國觀眾的欣賞心理無縫對接,實現了很好的本土化觀演效果。然而在失去百老匯歌舞元素或是電影鏡頭自由調度的幫助後,劇中唐尼母親與吉爾、與唐尼的大段對話,也為創作者提供了處理的難度。張慧導演對這部劇作的選取,讓人聯想起她的上部作品《我是月亮》,實際上都是讓人在笑中品嘗生活的隱痛,而苦澀過後,依然對生活抱有希望的微笑,雖然不是什麼大哲學道理,卻是每一個生活個體在劇場里所需要的慰藉。


隨著近年來國外導演、劇團來華演出的頻繁,中國戲劇界在眼花繚亂的導演手法的轟擊下,似乎迎來了一種中國戲劇將要擁抱一個嶄新開始的假象,但對於這些經典作品的重新排演,卻得以讓我們不斷照見自己真實的創作觀念與心態。實際上,當我們注意到那些歐洲當紅導演對同為美國經典劇作的排演方式時,就該意識到,我們的戲劇創作本可以更加多元和開放,比如托馬斯·奧斯特瑪雅導演的《小狐狸》,伊萬·范·霍夫對《橋頭眺望》的呈現,同樣尊重原著,卻以演員肢體、舞台空間的運用,賦予原作以重新解讀,讓觀眾感受到嶄新的視覺衝擊。中國導演對經典的排演似乎可以將注意力從如何選取與時代契合的戲劇作品,向如何從原作中挖掘出與社會現實相關的解讀方式逐漸調整,從如何讓演員實現原作的主題與抒情,向如何通過舞台空間與觀演關係的變形賦予原作以新的解讀轉移,這樣中國劇壇對經典劇作的排演或許會擁有更多的可能性。(文/什錦)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青年報 的精彩文章:

散步的詩人 行走的畫者——紀念日本漫畫家谷口治郎
媒體:所謂「雞年神曲」不忍卒聽 太糟蹋文化
白龍馬是西海龍王親生的嗎?
百年老號一得閣:從臭墨危局到墨香再起
雍正帝辦公地搬出紫禁城,來看看他的一天怎樣度過

TAG:北京青年報 |

您可能感興趣

現實版的美國「鬼屋」
實拍:美國現實版的「鬼屋」
傳說中的女兒國原來現實中真的存在 現實版的女兒國在現
中國和美國:面對現實 對話朝鮮
電視劇VS現實中的韓國路邊攤,韓國人超羨慕中國
【狠】現實中的美國賞金獵人
在矽谷,看中國團隊虛擬現實VR的國際秀
美國黑科技登陸中國,竟讓哆啦a夢道具走進現實!
繼《千與千尋》之後,現實版的「無臉男」在美國出現
中國在非洲:話語與現實
現實版的美俄對峙,此國得利!
火影忍者的國家對於的現實世界哪些國家
實拍韓國農村的現實場景,與韓劇里的差別有些大
美國在中東的困境:光明的理想與魔幻的現實 上
劉繼明《人境》:從中國的大地和現實重新出發
藍海創意云:讓中國電影工業化的夢想照進現實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說,世界核武禁令不現實
韓劇里都是騙人的,直擊韓國貧民圈的住房,現實版蝸居在韓國出現
出國熱潮背後的現實:在國內讀不好書,到了美國什麼都沒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