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書店沒有WiFI,一本書都不賣,卻讓文藝青年都來打卡
?開始吧旗下自媒體?
如果你是一個諜戰迷,
應該對「麥家」這個名字不陌生,
《暗算》、《風聲》、《風語》…
都出自他的筆下。
這些小說被翻拍成影視劇,或是電影,口碑都極好。
就拿他第一篇長篇小說《解密》來說吧,《華爾街日報》一個月內連續報道了三次。
《解密》部分海外版本
《解密》還被翻譯成33個語種,英國雜誌稱讚它是「35年以來最偉大的中文小說」,並將它評為「2014年度國際十大虛構作品」。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本小說,麥家整整寫了十年之久。
「準確地說,是十一年。」
說這話的正是麥家。曾有人說:
前有金庸,開創了一個功夫片時代,
後有麥家,
撬動了一個諜戰劇年代。但司馬今天要和傢伙兒聊的,卻是他的另一個身份。不是作家、不是編劇,而是理想谷的谷主。
曾有過數次旅舍寫作經歷的麥家,一直都有個念頭:開一家不一樣的書店。
直到在巴黎的一次旅行,讓麥家遇到了心中的那個書店——莎士比亞書店。
它位於巴黎聖母院對面,書店主人喬治.惠特曼獨闢蹊徑,將其變成了一個文學聚集地。
這裡更像一個圖書館,書堆間還有床鋪, 成了文人聚會, 甚至臨時棲居地。
除了看書,
它更是一個文學愛好者的家。
麥家意識到:這就是他想要開的書店。
書店地址,選在杭州西溪濕地。追求完美的他,甚至連院子里的魚池、屋內的書架,哪怕是沙發靠墊,都要認真挑選。
「院子已經裝修了一年,我經常會為一塊石頭到底怎麼擺而琢磨不定,這個魚池到現在還沒完工。」
2013年,「麥家理想谷」正式對外開放。
門口除了鮮花綠植,
只掛了一句話:
讀書就是回家。
希望每個來看書的人都能感受到,
回家一樣的舒適自在。
為了保持書店的安靜和整潔,
整個理想谷都鋪上了地毯。
進門前,每個人都自覺換上拖鞋。
這裡的一切都是免費的,
免費看書、免費提供茶水,
唯獨沒有免費wifi!
進了理想谷,手機黨也得乖乖看書。
讀者們可以在這裡寄存自己的水杯,當熟客踏進門來,谷員會笑著遞過杯子:來啦,還是喝咖啡嗎?
有種老友之間的默契。
靠窗一側,放滿了麥家的推薦書籍。
其實這裡的7000多本書都由他親自挑選。挑書只有兩大標準,一是這個版本一定是市面上最好的一版,二是這本書籍必須要具有文學性。
每個人都可以在谷內免費閱讀,但不售賣、不外借。
谷內的角落,
還放著一些麥家看過的舊書。
越來越忙碌的他,
在這裡又變成了那個沉迷讀書的孩子。
一位媽媽帶著孩子前來,
她對孩子說:
希望你以後有了煩惱,
都能在書里找到寄託。
席地而坐的姑娘,
仰起頭笑著說:
看書就喜歡這樣的隨性,
在這兒像在家一樣~
因為熱愛書、熱愛文學,
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此相聚。
小小的書店,有時竟擠滿了百來號人。
有人說:原來讀書是這麼幸福的一件事。
麥家也邀請一些作家來理想谷與讀者見面。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奈保爾、莫言等等,
都曾在這裡與讀者分享讀書的樂趣。
拾級而上,
每個台階都摞著厚厚一疊書。
沒有沙發坐的時候,這兒可是最佳席位。
在理想谷的二樓設立了創作者卧室。
看似青年旅舍的兩個房間,
卻是免費對文學青年開放的。
如果你投遞的作品能被谷主麥家認可,
就會收到理想谷的邀請函,
享受谷中三個月的免費食宿。
凡是投遞到谷中的來稿,
都會得到認真的翻閱和回復。
優秀的原稿會被放在「理想的來稿」書架上,
或推薦給出版社、雜誌社。
遊歷中國的西班牙作家Ricardo ,
曾在此度過一段美好的創作時光。
而一些曾接受麥家支持和幫助的年輕人,
有的發表文章,有的已經在籌備出書。
「每個文學青年剛開始寫作的時候都很孤獨,也很艱辛。寫出來的東西好壞不知,不知道投到哪裡,我自己就是這麼過來的。」
也曾經歷17次退稿的麥家,希望能幫助那些有夢的人。
憑著這樣純粹的讀書氛圍,
麥家理想谷漸漸有了一些忠實擁護者,
書架上,是來自五湖四海的留言。
麥家稍得空閑,
就會來谷里坐著。
為了讓公益走得更遠,
理想谷內出售愛心明信片
和作家簽名書籍。
每一位讀者,可自願購買,
捐獻一份愛心。
這些義賣而來的資金,
去往了更需要它們的地方。
理想谷公益活動開始以來,
已經資助了西藏那曲、
新昌西坑村等各地的貧困學生。
一家書店,
有人讀書,有人談論文學,
也有人在文學創作。
這就是麥家理想谷。
在忙碌過後的閑暇時光,
不妨來谷里看會兒書。
你會發現,
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免費的。
本文授權轉載自一人一城(yirenyicheng01)
需轉載的公號回復消息【轉載】
朋友圈轉發請隨發

※沒有拿錯獎,她順利奪下小金人。這個真正的奧斯卡得主最想的卻是帶八位主角逃離紅燈區,出人意料的是……
※那個花3000塊爆改出租房的李白鹿又搞事情了!這次他沒租房,直接買了個破院子......
※00後小暖男,靠一個視頻圈走3600萬粉絲,12歲的他才叫真的正太!
※受夠了朋友圈千篇一律的旅行照?這個萌妹的新玩法萌得讓你捶胸口
TAG:有束光 |
※他的書店不售書,不外借,無WiFI,卻吸引了無數文藝青年……
※有一種刺青,不僅可以朋克,還可以文藝復古
※商業or文藝,你想看的都在這裡了
※一本雜誌為你打開了一扇窗,告訴你非洲也可以很文藝
※沒看過他的片,都不好意思說是「文藝青年」
※說自己文藝的,沒有一個這樣的家就不要吱聲了
※它是國內最早的文藝聖地,每個姑娘都一見傾心!你,可曾去過?
※告訴你一個全蘇州最文藝的客棧,來蘇州,一定要來這裡,來看看那些數不清花兒
※不失墾丁的清新,也有台北的文藝,它才是台灣旅行你最不可錯過的一站!
※大蒜還能這麼吃?吐司還可以做的這麼文藝?這家餐廳你一定沒去過
※既重口又文藝,這樣的片子也只有他拍的出吧
※這裡滿足了你所有關於文藝的想像…不,這裡就是文藝本身
※為什麼你們文藝青年的化妝台上都有一瓶 Aesop?
※宋朝的文藝青年都是怎麼玩的,他們才叫城會玩
※I&B品牌丨文藝青年才不睡酒店的大白床,在這裡梵高的家你也能去住
※有文化就是不一樣,連分手都說的這麼文藝
※今天來文藝一把,畢竟我們都是有情懷的人
※要不是看了劉雯,我都不知道小皮裙可以穿的這麼文藝又乖巧
※京都這家小店只賣3種咖啡,卻引全世界文藝青年前來打卡,到底魅力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