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館「第101件展品」由你決定
呈現世界歷史的
第101件展品
2017年6月29日
上海博物館
來自大英博物館的「100件藏品中的世界史」展覽將於今年6月29日亮相上海博物館。
這是一個通過100件物品述說200萬年人類歷史的展覽,已經在世界各國巡展多年。在每個場地,舉辦方都要為這部世界史增添一件能夠代表人類社會當下進程的物品作為第101件展品。
在200萬年的歷史中,每個人的一生都是轉瞬即逝的剎那,一代人、一輩子才形成其中的一個小點,這無以計數的小點湊成一條名為歷史的時間線。世界各地的角落裡,祖先們留下了他們那個時代製作的物品,留下了他們曾經存在的印記,讓後人得以一窺他們曾經生活過的社會。如今我們正站在這條線的末端。
有什麼東西能夠代表我們當下生活的時代呢?
如果你是一名未來的考古學家,在清理21世紀初的遺迹時,你會選擇什麼作為這個時代的標誌?請在瀏覽下面的展覽概況以後告訴我們你的答案!
展覽將分為以下部分:
00
序章
出於生存、生活和精神需求,人類製造了各種各樣的東西。如今,這些物品成為我們解讀當時人們生活的鑰匙。而且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研究方法的增加,能夠從一件物品上提取的信息也變得更多。展覽的第一件展品——一位名為佘盆梅海特(Shepenmehyt)的女性的木乃伊內棺——向大家傳遞的就是這個概念。
佘盆梅海特內棺
01
開端
距今200萬年前—公元前2500年
距今200萬年前,人類在非洲的祖先製作出第一批幫助自己生存的工具。這些工具逐步被改良,並伴隨著祖先在走出非洲的遙遠征途中來到中東、歐洲、亞洲,最後抵達美洲。漸漸地,漁獵為生的游牧民找到了種植莊稼和馴養家畜的方法,開始了定居生活。於是陶器被發明出來,用來烹飪和儲存食物。農耕之餘,我們的定居祖先製作了最早的藝術品。
奧杜威石制砍鑿器
02
最早的城市
公元前3000—前700年
人類開始定居農耕生活之後又過了千百年,東亞、南亞、北非和中東地區肥沃的沖積平原上出現了最早的城市。聚集的人口需要新的方式來管理,於是有了像王這樣的統治者。遠距離的交流需要更有效的方式傳達信息,於是有了文字。住在城市的人們生活不再那麼艱辛,能夠在閑暇時間享受音樂和運動。人們還掌握了金屬冶煉技術,並留下了精緻的金屬製品——權力與財富的見證。
印度河流域印章
03
權力與哲學
公元前700—公元100年
隨著城市和國家的膨脹,人類社會進入了帝國時代。亞述王辛那赫裡布(Sennacherib)、亞歷山大大帝、阿育王都是這個時代名聲赫赫的代表人物。複雜的社會組織和對資源的控制促生了錢幣。公元前5世紀起,湧現了一批思考社會的本質,以及自己與政府之間關係的哲學家和藝術家,比如希臘詩人索福克勒斯。
索福克勒斯半身像
04
信仰與儀式
公元1—800年
公元3世紀左右,歐亞大陸萌發出幾種影響力巨大的宗教——佛教、印度教,以及基督教。公元570年,先知穆罕穆德誕生,隨之而來的是伊斯蘭教在中東地區的廣泛傳播。新宗教的勢力擴張使得一些舊信仰就此衰弱,逐漸為人遺忘。展品中一隻奉獻給阿拉伯地方神祇的銅手見證了這類小規模信仰的式微。
阿卜杜勒·馬利克金幣
05
貿易與侵略
公元300—1100年
在這個時期,歐亞大陸上湧現的新勢力在接觸與碰撞之間將觸角伸向了更遠的方向。絲綢之路這樣的貿易網路將東至中國、西至地中海的廣袤地域連接起來,商隊長途跋涉,將香料、絲綢等奢侈品運送至千里之外。除了跨國貿易,這個網路還促進了人與文化的交流。佛教傳入中國,並最終抵達朝鮮、日本和爪哇島。環印度洋的商貿路線使穆斯林商人抵達東非,就此改變了那裡的信仰和語言。北歐維京人控制下的商貿路線則連接起北美洲和撒馬爾罕。
阿拔斯王朝後宮壁畫殘片
06
變革與適應
公元900—1550年
公元900—1550年是一個藝術、科學和技術蓬勃發展的時代。經濟、科學的發展催生了許多複雜、精美的人工製品:有些代表著設計和生產工藝上的創新,有些則反映了人類適應環境變遷的努力。它們中的許多如今已是社會文化象徵,比如日本的武士刀、奈及利亞的肖像雕塑,以及中國的青花瓷。
元青花盤
07
衝突與聯繫
公元1500—1800年
16世紀,歐洲探險者成功實現了環球航行。這是一個改變世界的重大時刻,它宣告了真正意義上的全球一體化的開始,也標誌著歐洲帝國主義擴張的開始。殖民主義與商業擴張促進了貿易與經濟的增長,但也產生了之前難以想像的惡果——奴隸制、征服與剝削。 歐洲以外的世界不得不適應這些對本地文化產生巨大衝擊的社會變遷。
馬尼拉錢幣
08
我們創造的世界
公元1800—2011年
最近的200年是一個充滿全球衝突、社會變革以及科技發展的時代。率先發生在19世紀歐洲和美國的工業革命逐步蔓延至全世界,孕育了工廠和大規模生產。20世紀,世界各地的國家為擺脫帝國主義統治奮起抗爭;在歐洲引爆的導火索將世界捲入兩場規模空前的戰爭。如今,我們正在生產、消費比以往任何時代都多的物品,也越來越意識到這種生活方式對全球資源的影響。
菲耶爾·多斯桑托斯《母親》
09
尾聲
第101件展品
記載著世界歷史的長卷並沒有結局,我們或將逝去,我們製作的物品卻會留存於世,向子孫後代述說我們這個時代的故事。
第101件/組展品將帶領觀眾思考我們製造的物品是如何代表我們的時代,並為歷史長卷添加新的篇章的。
因此選擇這件/組物品的中心原則是:
這件物品
是否能夠代表
當下的世界?
第101件展品徵集
徵集時間:2017年2月24日~3月31日
徵集方式:在上海博物館官方微信《用你的創意找出呈現世界歷史的第101件展品(附上博新展預告)》一文下留言,在600字以內說明你對本次特展第101件展品的設想,可以包括展品介紹、選擇理由、呈現形式,等等。
「我們將在4月組織專家對收到的方案進行評審,選出最佳的十種方案。如果你提出的方案在這十種之列,你將有機會獲贈一份禮品,並受邀參加展覽開幕儀式。我們將綜合十種最佳方案以及我們專家的展陳方案來最終決定第101件展品。」
具體要求:
媒介不限,可以是藝術品也可以是科技產品,但必須:
與當代中國密切相關,由中國創作/製造/研發,能突出上海特色為佳。
可展示或演示,如果是無形的概念,則需要有形的媒介。可以是靜態的,也可以是動態的。
可實現,規模適合博物館有限的展廳空間要求, 展品的長
不涉及商業品牌。
往期參展第101件展品實例
2014年,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扎比Manarat al Saadiyat美術館
足控汽車
這種足控汽車的發明由阿聯酋大學的一群大學生在2013年完成,它帶有一個方向盤操縱桿、一個加速操縱桿以及一個剎車制動桿,駕駛者只需要用兩隻腳就可以控制整輛車。通常用以啟動汽車的發動引擎系統同樣可以用腳來控制。除了幫助那些身有殘疾或缺陷的駕駛者,這樣一個足控駕駛系統還能夠解放駕駛者的雙手。這項傑出的發明向世人展示出我們如何用物件來改善生活,也告訴人們通過開創性的概念和想法,我們如何不斷為疑難問題尋求解決的方法。
2015年,日本,東京都美術館
坂茂的硬紙管建築
2011年「3·11」地震過後,我們一直在思考。地震之後,人們迫切需要的是為失去家園的個人以及家庭建立避難所。由此,日本著名建築師、2014年普利茲克建築獎獲得者坂茂便製造出了這些由「硬紙管」構成的空間。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以來,他為民眾建造了教堂和住房,讓他們居住和祈禱。這些紙管的材質具有非常好的防水和防火性。他還在發生過天災的盧安達、印度、中國和紐西蘭建造臨時住房、學校、避難所以及教堂。
2015年,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
紙鶴
即使是現今科技如此發達的年代,人們還是避免不了遭受天災,眨眼間,許多人喪失了生命,許多事物被破壞。九州國立博物館選擇紙鶴作為第101件展品,理由是人們祈禱更好的明天。
2015年,日本,神戶市立博物館
熔融石英玻璃
日立製作所發展出了一種新的記錄資料的媒介,即熔融石英玻璃,為後代保存珍貴的歷史數據和資料,包括文化遺產、政府文件的文字以及圖片數據資料。熔融石英玻璃耐高溫,且防水。在常溫下,它有長達3億年的保存時限,每平方英寸可以儲存1.5GB容量的數據。
2016年,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國家博物館
無線區域網絡(WLAN)試驗台
澳大利亞國家博物館選了一件被世界認可的澳大利亞創新產物作為第101件文物亮相本次展覽。那就是1992年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研究無線區域網絡(WLAN)的試驗台,它其實就是現代Wi-Fi的前身。如今全球包括計算機、電視和智能手機在內的超過50萬設備使用著Wi-Fi。
展覽信息
展覽日期:2017年6月29日~10月8日
展覽地點:上海博物館二樓第二展廳
開放時間:9:00—17:00(16:00後停止入場)
票價:上海博物館全年免費開放(包括特展)
PS:每日參觀人數限控8000人次,額滿為止
往期珍賞 · 珍品目錄
新版「看展覽」APP上線啦!
更及時、更全面的展訊
正在那裡等你!
文 博 / 歷 史 / 文 化 / 展 訊 / 館 舍 推 薦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館的那些事兒
QQ群:博物館.看展覽交流群
475225203
微信群: 掃下方二維碼即可

※莆田東圳水庫流域發現新石器時代人類遺址
※「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開幕
※連載 極簡園林史
※你說奧斯卡尷尬?Navie!孟浩然才是一個加粗的尷尬!
TAG:博物館看展覽 |
※大英博物館百物展移師上海,第101件「神秘」展品選定「二維碼」
※「2017年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展覽」
※大英博物館百物展在上海開展:第101號展品是個二維碼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青策計劃2017」啟動
※英國五家博物館角逐2016年度博物館獎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6年第10期目錄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6年第1-12期總目
※2017年全國部分博物館展覽計劃匯總
※2017開年最強展覽來襲!大英博物館的100件文物走進帝都啦!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6年第7期出爐
※身無分文走遍滬上博物館,5.18魔都104家博物館全天免費!
※紐約惠特尼藝術博物館2017雙年展
※我國已免費開放4013座博物館
※「展覽預告」不負初心——戴家妙書法篆刻作品展將於2017年9月29日在溫州博物館開幕
※北京57家博物館攻略手冊——2017國際博物館日獻禮|文史宴
※至正博物館:館內藏品價值300多億元
※參觀「大英博物館中的100件文物」
※國博「大英博物館102件展品」的高清圖,都在這兒了
※大英博物館如何用100件文物講述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