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為自媒體指路,怎樣的文章易被轉發?為何謠言會被大量轉發?
當讀者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有些人會將文章轉發出去希望更多的人也能看到,但究竟是什麼因素決定了人們會轉發哪種文章呢?我們的大腦到底是怎麼判斷一篇文章是否應該轉發呢?
是的,這當然和大腦有關,因為點轉發按鈕的雖然是手指,但下命令的還是大腦。
所以,想找到答案自然要研究人的大腦,於是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專門針對該問題做了詳細的研究,最終論文發表在了權威期刊《Science Daily》上(下圖)。
論文的標題就是《How your brain makes articles go viral》,你的大腦如何決定是否傳播文章。在研究中被測者要閱讀80篇《New York Times》(紐約時報)關於健康類的文章,然後按照自己的正常喜好分享其中的一些文章到社交媒體。
整個過程中,他們的大腦都全程被fMRI掃描檢測,fMRI也叫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一種新興的神經影像學方式,其原理是利用磁振造影來測量神經元活動所引發的腦部血液動力改變。
fMRI在研究中主要負責掃描三個腦部區域:1,判斷信息真偽的區域;2,判斷信息與自己或自己的生活是否有關的區域;3,用於理解別人想法和感受的區域。
最後觀察到的現象是只有2和3兩個區域在我們決定是否轉發文章時劇烈活動,用於判斷真偽的1區域幾乎沒有活動。
由此得出的結論也就顯而易見了,3是用於閱讀理解的,我們閱讀任何文章時這個區域都會劇烈活動。所以,最終決定是否轉發一篇文章的關鍵就是人們是否認為這篇文章與自己有關,是否和自己的生活有關。
簡單地說,就是人們最喜歡轉發自己遭遇過的事、自己也有的煩惱、自己曾經的經驗等和閱讀者本身有關的內容,並相信別人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文章可以幫助他們。
至於內容真偽則不重要,這也是導致有些謠言和謊言會被大量轉發的原因,這項研究告訴我們,很多讀者真的並不在乎信息真偽,只在乎這個問題自己也遇到了,比如現在一些自媒體關於白頭髮、壯陽、癌症、美膚等內容的假信息被大量閱讀和轉發,就是這個原因,因為遭遇這些問題的讀者眾多,看見類似文章時,有過這些問題的人就會轉發文章,無論文章內容是否真實。
其實,在賓夕法尼亞大學這個研究之前,也有幾個相關的研究得出了同樣結論,但那些研究都是問卷調查形式,有可能會有誤差,因為回答問卷者不一定會如實回答問題。而且問卷調查也讓調查者無法了解被問者的思維過程。但這次使用的fMRI設備則避開了問卷調查的缺陷,而且讓被測者真實的腦部思維活動展現在研究者面前,因此結論不但印證了之前的問卷調查,也讓結論更加可靠。

※希特勒笑起來什麼樣?愛娃私人相冊首次公開,內含大量希特勒私照
※外國人會在泳池裡撒尿么?尿會讓池水有騷味么?泳池有尿安全么?
※充滿人文關懷的乳房紋身,藝術家專為乳癌患者量身定製遮醜乳紋身
TAG:德味兒 |
※什麼樣的文章更容易被轉發分享?
※你會因為朋友的轉發而頭疼嗎?新功能:「轉發,三天自動消失」
※章子怡發了條微博,李湘轉發評論說:你不用耍大牌
※腦溢血,身體會發出哪些信號?轉發能救人!
※一條妻管嚴不敢轉發的體育新聞
※請轉發這篇文章給抖音的產品經理
※較真方法論:為何明知是謠言還會轉發?心理學給出了解釋
※轉發什麼才會有好運?
※來看胡適、蔡元培們親自發的帖子,你沒法轉發哦!
※袁姍姍又曬健身好身材,自嘲發胖了,還呼籲長胖的人轉發
※何潔發文陷離婚傳言 經紀人轉發表示心疼
※這些致癌的謠言,請不要在朋友圈轉發了
※吳昕發了條微博,謝楠轉發評論:我不介意跟你互換公婆
※聽說霍金開微博,你已經轉發了嗎?
※闢謠保智商!這些謠言真的別再傳了,記得轉發給爸媽
※此文消業很快,轉發功德無量!
※沙溢發了一條微博,結果胡可轉發評論說:你能正常點兒嗎?
※這些「舌尖謠言」你轉發過嗎?
※進來學會這個姿勢,相信你會轉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