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禹治水」被後人稱頌的真正原因

「大禹治水」被後人稱頌的真正原因

帝禹,姒姓,名文命,是鯀的兒子。鯀為顓頊的第五代子孫,是黃帝的八代孫,禹為顓頊的七代孫,是黃帝的九代孫,從顓頊算起,禹和舜同輩,禹比舜年輕二十歲,繼承帝位而有天下。


帝禹晚年,我國黃河流域發生重大洪水,洪水圍山淹陵,波濤洶湧,淹沒了許多良田和房屋,百姓生活遭受嚴重破壞,許多人不得不捨棄家園,搬到高山去住,生活十分不便。

「大禹治水」被後人稱頌的真正原因


堯為此憂心忡忡,召集大家尋求治水之人,眾人皆推薦禹的父親鯀,帝堯雖對鯀不太滿意,但由於四岳的堅持,還是指派鯀作為治理洪水的領導人。


鯀接到命令,立即帶領民眾趕赴洪水泛濫的地方,投入戰鬥,他仍然採用傳統的幾種治水方法,一是堵截,當大水來襲時,把土壘高,擋住水的攻勢;二是填塞,把高處的土運到低濕有水的地方,使原來的濕地變成乾地;三是加高堤壩,使洪水在堤壩內流入大海。


鯀帶領民眾整整苦幹三年,雖然也有一定成效,但由於治水方法單純,最終還是不能根治洪水,當舜攝政東巡時,發現鯀浪費大量人力物力,九年後仍不能使洪水退去,解除民害,決定依法辦事,將鯀殛於羽山,並起用了鯀的兒子禹作為治水的領導人。

「大禹治水」被後人稱頌的真正原因



禹為人聰明機智,辦事能力強,又能吃苦耐勞,遵守社會道德,言而有信,行必有果,並且聲音和美,合於律呂;舉止大方文雅,合於規矩,行事先謀而後動,勤懇不倦;神態莊重而又威嚴,是當時青年中的典範。


禹跟隨其父治水多年,積累了一定的治水經驗,這些都是舜選中禹作為治水領導人的重要條件。


禹剛新婚不久,其父鯀就受到了舜的懲罰,心中十分難過,此時又接到了舜讓他繼續治水的任命,不由得悲喜交加,悲的是其父因治水無功死於非命,喜的是自己又能親自率領百姓治水。

「大禹治水」被後人稱頌的真正原因



禹感受到了舜對自己的信任,如果能夠把洪水治理好,不但可以讓百姓重新過上美好的日子,還可以為父減輕一些罪名,因此禹顧不上新婚不久的妻子,抓緊打好行裝,親赴抗洪前線。


禹上任後,首先總結其父治水的經驗與教訓,又親自到實地察看地形,聽取民眾意見,依據山形水貌,效法天地運行規則,制定出了一套開山鑿渠、疏通河道、導排洪水、順河入海、以疏導為主、築堤壩為輔的治河方針。


正確的方針制定以後,緊接著大家開始齊心協力、全神貫注地投入戰鬥,禹為了提高抗擊洪水的戰鬥力,首先自己以身作則,他知道己不正不能正人,要想帶好這支抗洪隊伍,自己就必須起到典範作用。

因此,他身先士卒,親自拿著大鍤到達抗洪第一線,他要求民眾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和民眾同吃同住,同甘共苦,一旦遇到艱難險阻,他總是奮不顧身地衝到前面,利用自己的智慧和魅力,和民眾一起,克服種種困難,使水利工程事務能夠繼續順利開展。

「大禹治水」被後人稱頌的真正原因



大禹治理洪水,櫛風沐雨,備受艱辛,臉晒黑了,腿上的毛也磨光了,但他這樣吃苦耐勞,勇於創新的精神一直鼓舞著抗洪的民眾,使這支抗洪隊伍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精力。

過了年,家裡突然傳來了好消息,大禹的兒子啟誕生了,他聽到這個額消息後,心中十分高興,當時的疲勞和辛苦一掃而光,滿臉笑容顯得十分可愛,在一旁的民眾也歡欣鼓舞,整個場面熱鬧非凡。


不一會兒,他臉上的笑容消失了,眉頭緊鎖起來,慚愧之色悄然而生。是啊!他離家遙遠,忙於工作,既不能照顧剛出產的妻子,也不能親自看兒子一眼,他唯一能做的,只是把苦水咽到肚子里,把思妻念子之情埋在心中。

「大禹治水」被後人稱頌的真正原因



大禹帶領民眾在外整整幹了八年,三過其門而不入,可謂是一片汗水一片功,一分辛苦一份甜,終於把洪水引向大海,大片良田又呈現出來,人們又可以安居樂業了。


大禹因治水成功,被受封於夏國(今河南禹州市),故又稱為夏禹。


帝堯去世,三年喪後,舜即位。舜為了發揚光大堯的事業,採用了分工合作、責任到人的治理策略。


當時禹已是司空,位極人臣,帝舜扔把最艱難的工作分配給禹,讓他繼續平埋水土、開山修道、疏通江河,防止江河再次泛濫。對那些大的湖泊修堤加壩,限制它不能隨便流水,並使它變害為利,造福於民。


舜為禹配備了兩名得力助手,一個是善種莊稼的后稷,一個是既有經驗、又有極強工作能力的伯益。於是,禹與伯益、后稷奉命敦促諸侯百官徵調人夫糧草,開始工作。

「大禹治水」被後人稱頌的真正原因



他們先從冀州開始,先派人登上高山,樹立標誌,測定高山大川的形勢,根據山川走向的實際狀況,制定出治理水土的具體方案。


冀州的主要工程分布在黃河中的壺口和龍門,他們首先治理了壺口上游的岐山和梁山,接著開鑿了阻擋黃河水流的龍門山,使河水順流而下,減少了河水對沿岸的危害。


接著,他們又依次治理了以下地區的水患:濟水黃河之間的兗州,從東海到泰山之間的青州,從東到海南臨淮水的徐州,淮水、長江之間的揚州,還有南到衡山、北臨江漢的荊州,地處中原的豫州,華山、黑水之間的梁州和渭水流域的雍州。


大禹帶領兩位助手和民眾千辛萬苦踏遍了華夏大地,花費了十三年時間,開闢了九州,道通了汧山、壺口山、砥柱山、太行山、西傾山、熊耳山、嶓冢山、內方山、郤山九座大山;疏通了黑水、弱水、黃河、漾水、長江、渭水、洛水、沇水、逆水(有說為淮)九條河流。


他們還根據各州的實際情況、土地的好壞、道路的遠近、所出產物品的差異,以及自然環境的狀況,制定出各州分別向天子所納的貢賦。

「大禹治水」被後人稱頌的真正原因



由於大禹治理水土的成功,各部族相互交流的範圍而迅速擴大,此時東到大海、西至流沙、北逾幽州、南近交阯,四海之內無不受到舜的教化,於是帝舜賜大禹玄圭,向天下申明大功告成。


帝舜二十二年,決定不用嗣子商均,而把大禹作為帝位的繼承人,舜二十九年,讓禹在朝主持政務,自己親到南方巡遊,不幸在蒼梧去世,大禹聞訊後,心中十分難過,按照舜的遺囑,把舜葬在九嶷山上。

「大禹治水」被後人稱頌的真正原因



三年喪期過後,禹避商均於陽城(今河南登封市王城崗),天下諸侯和百官不去見商均而朝見禹,禹於是繼承帝位,面南而朝天下,國號夏後。


據《左傳·哀公七年》記載:「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這件事發生在禹五年,禹東巡時,把接見萬國諸侯的地方定在了塗山國(今安徽懷遠縣境內)。

「大禹治水」被後人稱頌的真正原因



禹之所以把接見萬國諸侯的地方定在塗山國,大概出於以下兩方面的考慮:


一是認為這個地方是東南諸侯國的中心,在這裡朝見諸侯國比較方便;二是塗山國是帝禹妻子的故鄉,既可以藉助塗山國的勢力,又可以加深與塗山國的聯盟,使東南的局勢更加穩定。


禹即位時已經七十餘歲,不得考慮不繼承人問題,他也像堯和舜一樣,決定傳賢不傳子,把聰明能幹的皋陶作為自己的繼承人。

「大禹治水」被後人稱頌的真正原因



皋陶多次謙讓,禹不允,後來皋陶病死家中,帝禹十分痛心,遂封皋陶後人在英六兩地建國,隨後又薦伯益作為繼承人,並讓伯益主持政務。


十年,帝禹再次到東方巡視,並約定各諸侯國準時到防山聚齊,彙報治國業績,根據優劣給予升降和獎罰。


據《國語·魯語下》記載,仲尼曰:「丘聞之:昔禹致群神於會稽之山,防風氏後至,禹殺而戮之。」可見當時禹對各諸侯國的君主已有了生殺之權,帝的權力已經十分強大,對後來的家天下有了一定的影響。


由於禹在防山會和各諸侯,計議獎罰事項,此後防山也稱會稽山。當時的禹年事已高,因工作勞累,不幸在會稽山去世,葬於此地,享年八十多歲。禹在位的時間為公元前2053到2044年。

「大禹治水」被後人稱頌的真正原因



大禹治水的成功奠定了我國後來幾千年的農業格局,為以後農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因此後人不斷傳頌大禹治水的功績。


在先秦文獻中,《尚書》(包括《堯典》、《皋陶謨》、《洪範》、《立政》、《呂刑》等)和《詩經》中都記載了大禹治水的故事。在《論語·泰伯》中,孔子高度評價了大禹: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儘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


三年喪畢,伯益讓位於帝禹之子啟,自己避居在嵩山的南面。


禹子啟聰明能幹,帝禹在位時,就經常幫助父親料理一些政事,得到很多諸侯和大臣的擁護,因為伯益幫禹執政時間較短,天下人還未能受到伯益的恩惠,所以就不朝見伯益而朝見啟,啟遂繼天子之位,是為夏後帝啟。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伍佰藝書畫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短命皇帝:在位27天做1127件荒唐事
明天起,這些新規將影響你的生活
蕭皇后私密生活:一生陪過六位君主
宋朝政府為什麼不讓外國人在中國買房

TAG:伍佰藝書畫 |

您可能感興趣

明朝最有名的廉潔官員,治理洪水竟然從治人開始,效果讓後人稱頌
清朝最神秘的順治帝,不愛江山愛美人,卻被後人稱頌
史上三大軍師,死後是「神」一般的人物,被人稱頌
這個皇帝和朝代本是華夏文明的罪人,卻為何被後人稱頌
作為開國皇帝,不被稱頌反被抹黑昏庸無能?全因盡搶功勞的兒子
黑轉粉!大批拳迷稱頌一龍是山東好漢,只因他替王寶強仗義執言
此皇帝寵幸奸臣,還殺了民族英雄,卻因死前做了件事,被後世稱頌
「白頭山偉人稱頌大會」是一場什麼樣的大會?
他能文能武,身居宰相卻無所作為,為何死後仍被萬人稱頌?
該美女的行為得到了史學家的稱頌,卻被民眾認為恥辱,原因何在
她曾是呂雉最得意的棋子,賣主求榮卻被後人稱頌,憑什麼?
吳三桂引清兵入關乃是千古罪人,但剛開始時,南明君臣為何對他稱頌不已
它雖是中國女妓,因「床上救國」被人稱頌
閻錫山很摳很狡猾 但他堅持做的一件事情 卻被山西人民稱頌至今
隋文帝究竟幹了啥,讓學者認為被低估的皇帝,國內稱頌,國外讚揚
歷史上出了名的昏庸皇帝 卻因帶頭廢除一個惡毒的制度 被世人稱頌
在國內遭人討厭的傢伙,到了國外,卻成了人人稱頌的「大功臣」
瞧不起農民、打瞎岳父、拋棄恩人的周立波,因這件事讓網友稱頌!
毛澤東曾三次作文稱頌斯大林 但對何事卻耿耿於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