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賢明的皇帝是如何養成的?
騰訊儒學·明德講堂
朱高正先生講《近思錄》
制度第一
六、古代賢明的皇帝是如何養成的?
好,我們再來看下面一條,是伊川講的。
伊川說:「三代之時,人君必有師、傅、保之官。師,道之教訓。傅,傅之德義。保,保其身體。後世作事無本,知求治而不知正君,知規過而不知養德。傅德義之道,固已疏矣。保身體之法,復無聞焉。」
伊川先生說「三代」——「三代」就是夏商周那三代的時候,說做國君的人一定有「師、傅、保之官」。我們現在講「師傅」、「師傅」——「師、傅、保」,在古代有「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這都是官名——「師、傅、保」是指不同方面的老師。他接著說,「師,道之教訓」,什麼叫「師」?就是教導你曉喻大道,也就是說教導你求道的,這個叫做「師」;「傅,傅之德義」,「傅」是什麼?「傅」是專門側重在培養你良好品德的;「保,保其身體」,什麼叫「保」?「保」就是特別注重你的身體的培養的。打個比方,太胖了,飲食過度了,缺少鍛煉了,房事太過了,這些都是歸於「保」的這一領域裡頭。
他說,「後世作事無本」,就是說夏商周以後,一般人在做什麼事都不從根本上下手。「只知求治而不知正君」,也就是說後世的人做事不知道抓住根本,像他只希望說能夠治國平天下,不知道治國平天下的根本,就是國君本身的心術要正,是吧?君心正,朝廷才能正;朝廷正,百官才會正;百官正,天下自然就正了。所以說後世只知道要求治,卻不知道要正君,「只知規過而不知養德」,這是最糟糕的,也就只知道說規檢過錯,卻不知道要好好培養他的善德。大家想想看,其實你只要善德培養好了,他就不會去做過錯的事了,所以說伊川在這裡講「師、傅、保」之官,是培養一個好的國君所不能缺少的。
「師」就是要讓他曉喻大道,「傅」就是要讓他培養良好的品德,「保」就是要讓他能夠保全身體,不要有過度的慾望,飲食失節,或者房事過度,包括情緒也不要過度,這些都是養生之道。
他說「傅德義之道,固已疏矣」,也就是說「傅德義」,現在很少人去注重品德的培養。「保身體之法,復無聞焉」,說要保身體,更沒有聽到人家在講究。你看古往今來的皇帝,多少人是縱慾過度而死的?皇帝生活條件這麼好,怎麼會早死啊?就是三宮六院,所以像這種都是很不好的。
然後伊川說:「臣以為,傅德義者,在乎防見聞之非,節嗜好之過。」他說,我認為,你要傅德義的人,要教導人家有良好品德的人,也就是要預防「見聞之非」。什麼叫「見聞之非」?講一句最簡單的話,「非禮勿視,非禮勿聽」。大家想想,孔子講怎麼行仁?就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視」跟「聽」,也就見聞是最重要的,不合於禮的我就不要看,不合於禮的我就不要聽。
我在這兒打個比方給大家聽,像常常會有這種情形,哎呀,什麼不雅照流傳出來了,不雅視頻流傳出來了……我在這兒告訴大家,我從來看都不看。你看了那個,就是自己敗德的表現。像台灣過去曾經這樣,有某個著名的女士,她的不雅視頻被曝露出來,甚至還有雜誌竟然把這種不雅視頻,大概有半個小時左右,就把它做成光碟附在雜誌來賣。這一家雜誌社的老闆後來也死於非命,我說這真是老天有眼。他做了很惡劣的事,不僅違法,更是敗德。
我在這兒要講,你本身如果不合於禮的你去看,你本身就敗德;你把不合理的東西廣為傳播,那更是敗德,這叫「非禮勿視」。那「非禮勿聽」,人家在講別人家的閑話,我在這兒要告訴大家,像這種,我們最好就不聽,當作沒聽到。除非他講的是有關公眾事務、公共是非、公共利害的,除了這個以外,這個是要輿論公開評論的。否則的話,你常常去講別人的是非,本身就是是非人;你喜歡去聽別人的是非,你本身久而久之就變成是非人。所以,「傅德義者,在乎防見聞之非」,像這種不該看的、不該聽的,通通不要去聽。
「節嗜好之過」,也就是說要節制各種各樣嗜好太過。打個比方,像好吃的東西、好玩的東西。大家想想看,你一個當國君的人,你去玩玉,玩紫砂壺,這樣好嗎?我打個比方,比如說你練太極拳的人,我鼓勵大家練太極拳,為什麼?因為練太極拳,第一個,因為練太極拳的關係,大多數的慢性病就這樣跟你揮手告別了。很多人練太極拳,練了半年之後,抽屜裡面的葯全部就倒到垃圾桶,以後就不吃藥了,這是練太極拳第一個好處。第二個好處是更大的好處,你練太極拳之後,你本來浮躁的心就變成平穩了,做事慢條斯理,對修身養性有大大的幫助,這是太極拳兩大好處。你一個人你要練太極拳,你一天總要練一個多小時。你練了太極拳之後,我很少看到練太極拳的人還能夠再寫書法。我告訴你,因為你寫書法,一天你寫要兩三個小時,估計這樣,你就沒有其他的空閑了。所以說,你說你又學太極拳、又學書法、又打麻將,不可能的,人不可能整天都沒事幹,就在干這些事,是吧?所以說我們要挑嗜好,就是要挑像太極拳這種嗜好,每天就一個多小時,對你的身體健康、對你的品德修養還有幫助。那人不可能沒有嗜好,但你嗜好不要太多,你嗜好太多就影響你的正常的作息了,是吧?比如說,你可能說我又喜歡打麻將,又喜歡下棋,又喜歡寫書法,不可能有那麼多,那麼多,就沒有一樣會精,所以說「節嗜好之過」,也就是嗜好不要太多,也不要鑽得太深,要適可而止。
他說「保身體者,在乎適起居之宜,存畏慎之心」,說你要保護身體,這個最重要——要「適起居之宜」,也就是說你幾點上床,幾點起床,這要有個規律;「存畏慎之心」,也就是說凡事不要太過,喝酒要節制,吃東西要節制,行房要節制。
所以伊川在這裡告訴我們,說你要「傅德義」的話,最重要的是在「防見聞之非,節嗜好之過」,那要「保身體」就在於「適起居之宜,存畏慎之心」。他說,像現在不設保傅之官,所以所有這些責任都在幫皇帝講學的老師身上。所以他在這裡講,希望皇帝——因為伊川這個是上書給皇帝的——所以他希望皇帝在宮中,你的一舉一動都應該要讓教皇帝的老師都知道才好,也就是說如果皇帝哪裡有什麼不對,那皇帝的老師都可以隨時來跟他規勸。當然,我在這兒告訴大家,那時候皇帝年紀還小,伊川當宋哲宗的老師,宋哲宗那時候才十幾歲而已,所以才有這種情形。
然後伊川在別的地方又這樣講,他說,希望皇帝「親賢士大夫之時多,親宦官宮人之時少,所以涵養氣質,熏陶德行」。他在這裡講什麼?說皇帝一天之間,你要跟賢士大夫多親近,對於宦官或宮人——對這種服侍你的人,你跟他親近的時間要少一點。這什麼意思?因為你跟這些宦官、宮人,跟他們親近,因為他們是你的下人,都在那兒巴結你、逢迎你,你做什麼錯事,他也不會講你不對,也不敢跟你講說該怎麼樣。但是如果賢士大夫,這些士大夫,賢明的,你跟他多相處,你可以了解更多的義理,然後哪裡不對,賢士大夫會跟你講要怎麼樣做才會更好,會規勸你。所以說,伊川要皇帝多跟賢士大夫相處的時間多一點,對這種宦官、宮人相處的時間要少一點,說這樣你才能夠「涵養氣質,熏陶德行」。
大家看看,這就是伊川跟皇帝講的,大家要謹記在心。
講者簡介
朱高正,1954年出生,南宋大儒朱熹的第26代孫。1977年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1980年赴德國波恩大學深造,1985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98年9月獲聘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特邀教授。博覽群籍,學貫中西,向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重建中國文化主體意識、推動中國全方位現代化為己任。著有《近思錄通解》,德文著作《論康德的人權與基本民權學說》,易學專著《周易六十四卦通解》,《易經白話例題》,作品精選集《中華文化與中國未來》等。
本文及視頻為騰訊儒學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親近儒家文化
成就君子人格
明德讀經群:227656451
投稿或合作請聯繫:3210187736@qq.com
微信號:ruxue_qq

※教孩子行善積德 家族自然興旺
※季羨林:與其胡思亂想 不如踏實幹事
※治理天下 以正風俗、得賢才為本
※音樂不能只是宣洩內心的情慾而已
※你可知 究竟是誰設計了故宮?
TAG:騰訊儒學 |
※把蔡文姬培養成千古流芳的才女,蔡邕是如何做到的?
※川普女兒是如何養成的?在中國古代有,現代卻沒有
※頂級貓奴是如何養成的?
※「武林至尊」是怎樣養成的?
※瓷器丨如火純青的王家菊花是如何養成的
※那些「狼孩」是如何養成的?
※模範丈夫是如何養成的?
※李鍾碩、金泰妍的牛奶肌是如何養成的?都白到反光了!
※孫楊:奧運冠軍是如何養成的?
※完美主義者是如何養成的?
※70年代的美女是如何養成的?秘密武器就是它!
※《神奇女俠》:好萊塢的「大女主戲」是如何養成的?
※「四字經」滿天飛 美軍的髒字文化是如何養成的?
※最悲哀的教育是,明明是普通家庭,卻要把孩子養成富二代!
※如何養成一代紈絝子弟,看看賈寶玉的教育歷程你就明白,別讓你的孩子也成這樣
※多肉界的神秘使者,如何養成酷炫天狼星?
※古代四大美男是怎樣養成的
※熊孩子是如何養成的
※四肢發達,頭腦又聰明的寶寶竟然是這樣養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