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姚檀棟院士:搬掉基礎研究頭上的「三座大山」

姚檀棟院士:搬掉基礎研究頭上的「三座大山」

本報訊「同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相比,中國的基礎研究還存在顯著差距。主要表現為國際頂尖的大師級人才少,引領國際的科學計劃少,國際一流水平成果少。」3月3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開幕,這次,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檀棟最關注的,是如何加強基礎研究對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核心驅動作用的問題。


姚檀棟表示,中國的基礎研究已經由30年前的艱難「跟跑」國際發展到目前的輕鬆「跟跑」,部分研究領域已經與國際科技強國「並跑」,有些研究領域甚至「領跑」於國際科技強國,形成了「三跑」並存的特殊轉型期。


他認為,目前仍存在的問題有:一是人員經費投入嚴重不足,從事基礎研究的科學家要通過爭取項目經費來保證自己的工資收入,部分科研單位從事基礎研究的科研人員和博士後的工資,高達60%~70%要從項目經費出,科研人員忙於找項目,無法靜心做研究。二是行政管理的干預過於頻繁,調查表格多、總結報告多、檢查評估多是基礎研究面臨的「三座大山」,科研人員疲於應付,缺少時間做研究。三是社會浮躁風對基礎研究領域影響大,各種人才帽子滿天飛,各種獎勵名目繁多,科研人員沒有定力做研究。

針對如何釋放基礎研究活力,提升基礎研究水平的問題,姚檀棟建議,首先要搬掉壓在基礎研究上的「三座大山」,進一步加大對人員經費的投入強度,將重物輕人的經費資助方式轉為物和人並重的經費資助方式,改變目前基礎研究項目中人員經費最高只有20%的限制標準,改變基礎研究科研人員為獲取經費不停地寫報告、填表格等行政性管理過多的現狀,同時營造減少誘惑、專心致研的寬鬆學術環境和嚴懲腐敗、追求卓越的學術道德環境。(倪思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微生物礦化和感磁運動起源於太古代
最新研究發現馬達加斯加木材砍伐已失控
悍勇小鳥「入侵」煙囪
科學家發現受訓恆河猴有自我意識
科學家揭示沙棘漿果顏色形成機理及其與抗氧化物關係

TAG:科學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大揭秘:毛新宇研究毛澤東的四大成果
AI研究院之潮:還在去矽谷?這位歐洲「洋院士」把AI研究院建到了北京亦庄
雲南「螺螄殼」遍布村莊的整個山頭,據專家研究疑為古人主食
台大地質科學系、中央研究院院士江博明逝世
中國社科院雪竇山佛教研究基地在寧波揭牌
曾紅葵:艾倫腦科學研究所的「大科學」
日本三大殿堂級化妝水,你用對了嗎?(XY男士護理研究院)
中國佛教書畫研究院山東分院正式落戶龍興古寺 翰墨弘法新篇章
中國山水畫研究院院長陳克永的山水世界
健身研究院 篇八:教你練背——杠鈴划船
錢學森院士:技術科學的研究之路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李燦院士研究團隊招聘博士後
王輝斌:四十年的李白研究之路
饶毅、邵峰就韩春雨研究致信河北科技大学校长始末
專訪姚檀棟、范蔚茗:為什麼青藏高原是科學研究的理想之地
上海科技大學「青千」徐菲課題組誠招博士後和助理研究員
甲骨文研究有四大名家亦稱四堂,簡述甲骨文四堂
深圳大學生命與海洋科學學院陳雪梅院士課題組副研究員招聘
王辰院士:開展健康醫療大數據的研究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