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頭疼美軍忌憚,日軍拼刺獨步天下,為何不敢與蘇軍打白刃戰
二戰中,各國軍隊都有獨門絕技,美軍有高科技,蘇軍有重火里,日軍武器也就僅強於我軍,但訓練水平卻足以傲視群雄。
日軍的槍法和白刃格鬥給許多抗戰老兵都留下了深刻記憶。日軍對士兵的考核非常嚴格,步槍射擊要求400米範圍內可以準確消滅目標,白刃格鬥更是要求能以一敵多。
日軍熱衷於白刃格鬥有很多原因,首先就是缺錢。二戰各軍都有一個共識,「衝鋒槍+手榴彈」是近戰金不換,其中以德軍最具代表性。抗戰時,晉綏軍善守城、善近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太原兵工廠每月能生產近千支湯姆森衝鋒槍和大量晉造手榴彈。
裝備晉造衝鋒槍的紅軍戰士
衝鋒槍雖好,但日本國力經不起這樣的消耗,他們更願意相信刻苦的訓練能使「白兵萬能」。同時白刃戰最能體現武士道精神,是他們認為最光榮的一種戰鬥方式。
整個二戰期間,日軍生產了680萬把刺刀。日本男子從小就要定期接受射擊和拼刺等技能訓練,入伍後更是每天必練,上戰場前為了練膽,還要用俘虜練刺殺。
如此下功夫,日軍的收穫也是不小的。抗戰初期,中國軍隊因訓練不得法,長期營養不良等問題,拼刺刀時,即便是以多對一,還是很難占不到日軍的便宜。
太平洋戰爭時,別看美軍人高馬大,但在拼刺刀上也還是讓日軍打得沒有絲毫脾氣。好在美軍財大氣粗,二戰能人手一把手槍的僅美國一家。他們很快發現,貼身近戰時只要不緊張,手槍打完一梭子基本上就能解決戰鬥。
白刃戰是日軍近戰和突圍的法寶,中國軍隊和美軍都對此頭疼不已,只有蘇軍敢對日軍的白刃戰不以為然。
1939年的春夏之交,日本關東軍與蘇聯紅軍在蒙古草原爆發了一場大戰。諾門坎戰役日軍打得異常慘烈,因裝備普遍落後蘇軍一個檔位,日軍也試圖靠近戰白刃彌補裝備上的不足,然而蘇軍卻沒有給他們這個機會。
日軍能和中國軍隊拼刺刀,那是欺負中國軍隊裝備不行,訓練不行;和美軍拼刺刀那是在太平洋島嶼上,地形限制了美軍重武器的效用。
然而蒙古草原地勢平坦,蘇軍摩托化裝甲師的優勢顯露無疑。日軍雖然也投入了他們視為國寶的陸軍第1坦克師團,但因裝甲實在太薄,根本不堪蘇聯坦克一擊,而且步坦協同水品也遠遠落後與蘇軍。
日軍訓練拼刺刀
蘇軍不光裝甲兵強於日軍,步兵普遍裝備每分鐘射速高達900發的PPS衝鋒槍,對付日軍的自殺式衝鋒有奇效。日軍步兵還沒跑到人家跟前,就已經被送去見天照大神了。
諾門坎戰役中,蒙古騎兵也有出色表現。戰爭一開始,他們就打殘了日軍一個騎兵聯隊,後來奇襲關東軍司令部,直接打亂了日軍的指揮系統。
日本步兵沒機會和蘇軍近戰格鬥,他們花費大量心血組建的騎兵,也沒能助他們扭轉敗局。日本島國多山,騎術哪裡敵得過馬背上的民族。不過日軍騎兵最大的弱點還是在馬刀上。
日本騎兵
日軍的三二年式馬刀是直刀,重心靠近刀尖。這種刀長於突刺,但不利於劈砍。在高速賓士的馬背上劈砍,直刀常會被震落,而蒙古彎刀卻可以從敵人身上划過。經常做菜的朋友都知道,肉通常是劃開的,蒙古彎刀的殺傷力和實用性遠高於日軍馬刀。所以日軍騎兵比蒙古騎兵差了好幾個檔次。
諾門坎一戰,對蘇軍來說更像是一場屠殺,而不是戰鬥,打得日本到現在還不敢和俄國叫板。
歷史有意思,開心漲姿勢,歡迎訂閱微信公眾號「史料不輯」(slbj001)長按可加複製


※日軍欲奪清朝龍脈,光緒派十萬大軍保衛祖墳,慈禧為何滿臉不高興
※抗日英雄明目張胆資助日軍,甲午後日本為何要報答中國的恩情?
※侵華急先鋒成抗戰利器,因丟一門小炮日軍居然要槍斃一個中隊長
※衝鋒槍加手榴彈,抗戰時中國竟有一支媲美德軍的近戰王牌軍
※幾把機槍就能完全壓制日軍,卻為何總讓小鬼子以少勝多,反敗為勝
TAG:史料不輯 |
※二戰中日軍為何不敢跟美蘇軍隊白刃戰拼刺刀?
※日軍為何不敢跟美蘇軍隊拼刺刀?
※為什麼擅長白刃戰的日軍不敢跟美蘇軍隊拼刺刀?
※武士道如此兇狠的日軍,為何不敢跟美蘇軍隊拼刺刀?
※二戰中日軍拼刺刀戰術令人聞風喪膽,直到他們碰上了蘇軍
※中國第一代噴氣戰機來之不易,是唯一敢在天上和美軍拼刺刀的軍隊
※落後要挨打?英軍在阿富汗拼刺刀 蘇軍破飛機搞夜襲
※二戰時,日軍為何不敢跟美國人拼刺刀?因美國人有此法寶,讓日軍十分害怕
※抗日戰場上日軍士兵常常拼刺刀,為何和美軍作戰時不敢拼刺刀
※日軍怕拼刺刀?中國這種武器威力太大:打得日軍已經不敢拼刺刀
※二戰中的太平洋戰場,日軍想與美軍拼刺刀,但結局萬萬沒想到
※抗戰初期,中國軍人與日寇拼刺刀,為什麼不佔優勢?
※兩軍交戰拼刺刀時,為何日軍要褪去子彈?而別的軍隊卻很少這麼做
※中國火箭筒的傳奇:痛擊印度軍隊,與蘇軍的坦克拼刺刀
※一分鐘看懂為何日軍愛和中國士兵拼刺刀,卻不敢和蘇聯士兵拼刺刀
※二戰日軍拼刺刀自稱「世界最強」:吹牛還是真的?
※二戰日軍拼刺刀那麼強悍,但怎麼不敢用來對付美軍
※日軍經常拼刺刀,那為何不敢跟美國人拼刺刀呢?
※敢拼刺刀的不僅有大刀隊,更有戎馬一生中將軍長!緩報軍情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