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官員「清流」氣節何以不如「青樓」?

明朝官員「清流」氣節何以不如「青樓」?

明朝官員「清流」氣節何以不如「青樓」?



用心溝通

何謂「清流」?百度百科告訴我們,所謂「清流」,有多重意思,與本文有關聯的意思有二,一是喻指德行高潔負有名望的士大夫。如《三國志·魏志·桓階陳羣等傳評》:「 陳羣動仗名義,有清流雅望。」 宋 歐陽修《朋黨論》:「 唐之晚年,漸起朋黨之論,及昭宗時,盡殺朝之名士,或投之黃河,曰:『此輩清流,可投濁流。』而唐遂亡矣。」 清顧炎武《梓潼篇贈李中孚》:「讀書通大義,立志冠清流。」 李大釗《混充牌號》:「社會上有一二清流學者,很得大眾的信仰。」第二種意思是,在明代也有一部分朝官被稱為清流,主要是在東林黨形成之前的一些言官。例如六科給事中、十三道御史、監察院等。大家熟知的海瑞就是其中比較極端的例子。而東林黨也曾自稱清流,但其已背離宗旨,熱衷黨爭,與齊黨、楚黨、浙黨、宣黨鬥法不止。並借京察等名義互為傾軋。


從這些介紹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清流」的大致涵義。尤其是後一條解釋,將明朝不為人所重視的隱形之害----「清流」之害,粗淺點明了。


其實,「清流」在明朝中前期還是個褒義詞。顧炎武《日知錄》里對其有正面形象的描述:認為這些人是「正義凜然、是非分明、決不騎牆」。在明朝歷史上,以「清流」之名光照千古的,前有「兩袖清風」的于謙,後有「君子為政」的東林黨人(需要說明的是,東林黨人在前期還是或多或少有些進步性的,後來就不行了)。


但在明朝後期,即便在朝廷內部,「清流」也逐漸淪為貶義。有人把明朝中興之臣張居正歸於清流一類,實則不然。張居正之所以能取得政治改革成就,恰恰是不做「清流」的結果。他公開聲稱,喜歡干臣,不喜歡海瑞那樣的「清流」、道德榜樣,在他眼中,「清流」已經成為只會「嚼舌頭」的無用之人。

明朝後期朝政的主要流弊是派系林立,內耗連連。宦官是「清流」的敵人,干臣與「清流」也不在一個陣營。當時的人們一般認為,「清流」政治幼稚、軍事外行,唯擅空談。明朝後期,像于謙那樣懂軍事的「清流」已經絕跡,而大多是面對外敵束手無策的文弱書生。這種情況頗似建文帝時期,建文帝雖是正統皇帝,但手下多有「清流」書生,面對反賊朱棣虎狼之師,無法上陣殺敵,只能坐以待斃。


查考明朝時高舉道義旗幟的中堅力量,多為「清流」。黃宗羲《明儒學案》里說:「天下君子以清議歸於東林,廟堂亦有畏忌。」 但是,如果不能做具體事,又不能在國家危亡之際報以言論之外的禦敵行動,那麼這種「中堅力量」又「堅」在哪裡?明初的「清流」大臣動輒扛棺尸諫,以之造勢者少,以之為榮者多。殆至晚近,空談之風益勝,則責人以不死者多,而以死抗爭者少。


縱觀「清流」由褒而貶,並非簡單的失勢問題,而是他們的性質已經發生根本變化。前期的「清流」,是以身作則、殺身成仁的信仰集團;而到了後期,「清流」則演變成為「殺他人之身成自己之仁」的利益集團。


一個很明顯的例子:當清兵入關,那些平日里高談闊論的「清流」們表現得令人大失所望----假死者多而救國者少。往往滿口大義的「清流」在清兵刀下少有骨氣,大部分人趕緊「脫下舊服換新袍」,帶頭「剃髮易服」,真是杯具。


譬如,當時「清流」的頭面人物錢謙益,清兵入關佔領北京後,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南明弘光小朝廷,錢謙益的青樓知己柳如是支持錢出任禮部尚書。可不久清軍南下,弘光朝覆亡,柳勸錢與她一同投水殉國,錢卻以「水太冷,不能下」為由不肯,反而在清兵入南京時率先迎降,做了清廷的禮部侍郎。

如此這般,當外敵襲來,「清流」的精神氣節竟不如「青樓」,嗚呼,悲哉。鮮明的對比,令後人唏噓不已。彼時的「清流」,早已背棄當初的氣節精神,成為了某些讀書人走向朝堂的「跳板」和頭頂的「光環」而已。


我們不禁要問,是什麼使得曾經正義凜然的「清流」志士,到後期變成了道貌岸然的偽君子?細細想來,不外是病態的封建制度下,滋生了大批毫無骨氣的文人。


眾所周知,封建制度的腐敗,是不治之症。當人心被不治之症折磨日久,終有麻木不仁、心灰意冷的那一天。同時,另類「覺悟」也便順勢而生----大義何得?衛道何益?一切都不如利益來的實惠來的功利。故而,制度與時代,催生了許多「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打著「清流」旗號走向朝堂的虛偽君子。


從另一個角度看,大明「清流」之所以比歷代王朝氣盛,還有一個隱性因素,就是明朝的最高統治者多以暴君與病夫居多。試想,在病態體制下,病態皇帝能有幾人是明君?是故,諸多「伴君如伴虎」的大臣,便「識時務」地便走上了「偽君子」的「清流」捷徑。可想而知,他們圖謀是僅是官職官位,僅是實在利益,什麼江山社稷,什麼社會民生,統統都拋在了爪哇國去了。反倒是,像柳如是等青樓女子的所作所為,更讓人敬佩不已。


筆者以為,「清流」不清,「青樓」不俗,大概就是明朝中後期獨特的一道風景線了。如此景色,焉能有不亡國的道理?個中原委,實在值得我們深思和警惕。

本文系唐朝歷史團隊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歷史 的精彩文章:

曹操刺殺董卓是一個嫁接的傳奇
古代男人為啥可以三妻四妾?
兩千多年前的宋平公夫人其實是個毛孩
五位紅顏禍水的春秋美女

TAG:唐朝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不得不說明朝皇帝都是民族氣節的,這些明君明臣有沒有感動過你?
一句「水太冷了」讓他成為千古笑柄,氣節竟不如妓女
關羽殺有氣節的龐德,為何不殺無氣節的于禁呢?
氣節連自己的小妾都不如,他到底是忠臣還是漢奸?
青樓妓女為什麼比士大夫更有氣節?
宋末代太后,被警告不許以死抗拒元朝,巧懟忽必烈,不失漢家女子氣節!
南霽雲有氣節,誓死不屈服
大興儒學、推崇氣節的漢光武帝,你知道他背後的故事嗎?
大漢氣節!不只有蘇武!
吳佩孚沒當漢奸是因為民族氣節嗎?更主要的還是價碼太高沒談攏
大明毀在不割地不和親?氣節拯救不了一切!
明朝靠他撐起了漢人的氣節,卻沒能挽救滅亡的命運
李香君為什麼比士大夫更有氣節?
史上最有氣節的妓女:秦淮名妓「柳如是」
大帥的氣節,張作霖如何手黑:寸土豈能讓他人
暴虐淫威,他寧死不屈,一沾酒色,竟氣節全無?
此人是清朝版孫連城,官至總督被當成走狗,最終氣節令人敬佩
論馮玉祥的名族氣節,「倒戈將軍」也有大氣節,對外國人也是絕不讓步
此民國才女,是徐志摩第一女閨蜜,氣節不讓鬚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