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歸根曰靜,靜曰復命。」——談道家的自然生死觀

「歸根曰靜,靜曰復命。」——談道家的自然生死觀

「歸根曰靜,靜曰復命。」——談道家的自然生死觀



談到「生死」這個問題,也許是一個令人忌諱的話題。

但是,對我們每個人來說,生生死死,又都是迴避不了的現實。無論你逃到哪裡,逃到天涯,逃到海角,就像孫悟空終究逃不出如來佛的手心一樣,你永遠逃脫不了生死問題。


既然如此,我們何不落落大方一點,從容不迫的面對它呢?敢於正視死亡,需要一種勇氣。換句話說,連對死亡都有敢於正視的勇氣,那麼,世上還有什麼事情是不敢面對的呢?

「歸根曰靜,靜曰復命。」——談道家的自然生死觀


因此,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道家的生死觀問題。


道家是如何認識生死的呢?《道德經》有言:「歸根曰靜,靜曰復命」。一句話,是道家對世間萬物生長與消亡規律的高度概括,是對事物新陳代謝規律的形象體現。它反映了人生終極的一種歸根意識,是一種自然的生死觀。


《道德經》所言的「歸根」,就是一種歸宿。根,是創造我們生命的本源。世間萬物,芸芸眾生,最後都註定為一個歸宿——歸根。所有的生命在完成了它的使命之後,都要復歸其本源。你看那盤根錯節的大樹,在夏日裡枝繁葉茂,但秋風一過,必定葉落歸根,回歸本源。無論是偉人還是平頭百姓,最後的歸宿也都是一個——歸根。


「歸根曰靜」。歸根是一種絕然的靜,又是一種超然的「無」。「靜曰復命」。陳腐在靜中消亡,新生在靜中萌動。我們的生命,從萬籟俱寂的「靜」中來,從了無生息的「無」中來。由無中生有,從靜中萌動。我們成了天之驕子,萬物之靈,成了世間至高無上的「動物」。歸根之後,我們又由動轉靜,由有化無。這就是生與死、動與靜、有與無的對立統一,這就是自然界永遠不可抗拒的客觀規律。只有如此,新的一代才能成長,新的生命才能誕生,才能推陳出新。

「歸根曰靜,靜曰復命。」——談道家的自然生死觀


自然規律永遠不可違背。生生死死,動動靜靜,周而復始,循環往複,以至無窮。就如四季更替一樣自然,一樣稀疏平常。生命就是這樣一個自然的過程。


自然的生命觀,反映了生命的自然。生命是一種輪迴,生命的輪迴就是自然。沒有衰老與死亡,就沒有新生與成長。不推陳出新,事物就不能向前發展。


正因為如此,正因為自然,才有了莊子喪妻時的「鼓盆而歌」,才有了道家洒脫而樂觀的人生。

「歸根曰靜,靜曰復命。」——談道家的自然生死觀


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應該感到欣慰。因為生命是不斷傳承的,在死亡中獲得新生。雖然我們每一個個體不能永駐,但生命卻是會一代又一代傳承。我們的期待無窮,因為生命具有無限發展的未來,生命永遠不會消亡,永遠在「歸根」中獲得「復命」。


如果我們能夠將這種自然的生死觀和歸根意識融入靈魂,就會對生死有一種從容不迫的豁達和淡定。達觀看生死,淡定視人生。視死如歸,堅強勇敢,熱愛生活,熱愛生命。這樣,我們才會更快樂、更瀟洒的活著。我們的精神才會進入一種超然的意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行天下網 的精彩文章:

中醫教您三招防「春困」
幸福,一半要爭,一半要隨
道教知識:持誦「三大天尊」聖號修持方法
中醫教您從印堂看五臟健康
學會生活,走好人生

TAG:道行天下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淺談道家的生死觀,真有人可以長生不死嗎?
對於屈原之死,儒家與道家都有話說
中國人真正的「三觀」:儒家「觀天下」,道家「觀太極」,佛家「觀自在」
儒家「中和」,道家「自然」,佛家「因緣」
中國人的風水觀:儒家「中和」,道家「自然」,佛家「因緣」
無為,是道家的順其自然
「佛家」是如何擊敗「儒家」「道家」成為主流信仰的?
道家的視死如歸
原來道家的「無為」如此厲害!
孫悟空前世是誰?他的前身源自封神演義,取經只為向道家報仇
道家養生觀:病可自愈
古代的道家房中術,帝王對此痴迷不已,卻為何衰落?
道家的無為與逍遙
常守道家「三宝」 可改变自身风水!
他是中國道家文化的先驅,堯帝想禪位與他遭拒絕
道家靜坐十二心法,我愛返還先天法,你了
道家智慧,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道家養生,勸君莫對身體十八傷!
道家的無為即是順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