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生死事大 無常迅速

生死事大 無常迅速

生死事大 無常迅速



昔日,佛陀在舍衛國時,有一位年近八十歲的婆羅門,他雖家財萬貫,卻頑固闇昧,慳貪成性,不肯布施,難以教化,既不知道德規範,也不解無常之理,每天忙於謀求家計,更熱衷於建造舒適的房屋。他的房子一間又一間地蓋了起來,除了前廳、後堂、涼台、溫室,還有廳堂兩側的廂房等十餘間。現在,還在加緊趕工蓋著後方的廳堂。

一日,佛陀觀察到這位老婆羅門壽命將盡,而他對此事卻毫無所知,仍舊疲於奔命的建造房舍,而讓自己精疲力竭,實在非常可憐。佛陀慈悲,想要度化這位老婆羅門,便帶著阿難尊者來到婆羅門家,慰問老婆羅門說:「你每日親自監工建造房舍,真是辛苦!你家的廳堂已經這麼多了,為什麼還要蓋房子呢?」婆羅門回答:「這些房間各有用處,前廳是用來接待客人的,後堂是我們自己住的,東西兩側的廂房可以安置我的孩子、財物和僕人。夏天太熱時,可以到涼台乘涼;冬天太冷時,就進到溫室保暖。」


佛陀又說:「我有一個偈子,對你生命有所幫助,想要送給你,你是否有空和我坐下來談談?」婆羅門回答:「世尊,很抱歉!我現在急著蓋新房子,實在沒有時間聽法,等以後有因緣再去向您請法!至於,您說要送我的偈子,就請您直說。」


於是佛陀便說了以下的偈語:


「有子有財,愚惟汲汲;

我且非我,何憂子財?


暑當止此,寒當止此,


愚多預慮,莫知來變;


愚蒙愚極,自謂我智;


愚而勝智,是謂極愚。」

婆羅門無心聽偈子,便說:「世尊,您所講的這個道理實在很好!可惜我現在真的很忙,等以後再談吧!」世尊見無緣度化便離去。婆羅門又繼續去監工蓋房子,正當他指導如何上屋樑時,竟被掉落下來的樑木打中頭部,當場死亡。婆羅門全家哀痛啼哭,驚動了附近鄰居。


這件事,在佛陀尚未走遠就發生了,路上數十位梵志見到佛陀,上前問佛:「請問您從哪裡來?」佛陀回答:「我剛從那位往生的老婆羅門家離開,我曾數次為他說法,可惜他心中只想蓋房子,不信佛說的話,不知無常的道理。結果,今天仍無法逃避無常生死的到來。」佛陀藉此因緣對梵志們宣說偈子中的真理,梵志們聞法歡喜,即得道跡。


世尊進一步為梵志們開示:


「愚闇昏昧的人親近智者,如同以水瓢嘗味,如果不能親身去體會,就像水瓢在美味的羮湯中浸泡許久,仍然無法知道羮湯的味道。


開朗明達的人親近智者,如同以舌嘗味,雖然只是很短的時間,也能夠馬上知道食物的味道。

愚人的所作所為,多為自己招來禍患。只知一意孤行去作惡,自然會引來重大的災禍。


對於不善的惡行,所引發的禍端,事發後再悔不當初,也只能痛哭流涕。應當如實認知,所有的果報都是自己過去的業習所招感!」


梵志們聽完佛的開示,更加堅實篤信,向佛頂禮,歡喜奉行。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第二·愚闇品第十三》

省思


《無常經》云:「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世間一切人、事、物,無一不是在剎那剎那生滅變化當中。人生幾何?若不明白「生死事大,無常迅速」之理,終日只在「財、色、名、食、睡」中汲汲營求,當無常忽爾到來,只能隨業受報,流轉生死苦海。人命在呼吸間,常將生死掛心頭,懂得看破、放下,不被五欲所牽,能通達因緣果報、緣起性空的真諦,把握每個當下因緣,修福修慧,精進不懈,方有「了生脫死,自在解脫」之期。


東北佛教


微信ID:dbfj001


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為什麼把財放在第一位,因為這五樣屬財最難捨。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由此可見,財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世俗之人普遍為了家庭和個人私慾,穿梭於各個階層之間,奔波勞碌。不惜用盡機關,損人利己。只要能賺到錢,則不顧一切。最後惡報來時,或是身患多病,或是遭遇水火,或是深陷牢獄等等。可嘆,這時候誰都幫不了你!平日辛辛苦苦、費盡心思所賺的錢財都會舍你而去。平時最親的家人,沒有一個可以替你分擔一點痛苦。這一輩子所造的惡業全都得自己背負,真是可憐至極啊。


《安士全書》上說:「世人之所蓄積,有人奪得去,吾帶不去者。有人奪不去,吾亦帶不去者。又有我帶得去,人奪不去者。金銀財寶、家舍田園,此人奪得去,吾帶不去者也。博學鴻才、技藝智巧,此人奪不去,吾亦帶不去者也。若夫吾帶得去,人奪不去者,唯有修善與福耳。修善到極處,能使七祖超升,百神擁護。修福到極處,能使火不能焚,水不能漂。善者福之基,福者善之應。」


這話是說,世人的積蓄,有他人奪得去,我帶不去的。有他人奪不去,我也帶不去的。又有我帶得去,他人奪不去的。金銀財寶、家舍田園,此是他人奪得去,我帶不去的。學識淵博、才能卓越、技藝高超,此是他人奪不去,我也帶不去的。至於我帶得去的,他人奪不去的,只有修善與修福了。修善達到極處,能使七世祖先俱得超升,所在之處有百神擁護。修福達到極處,能使火燒不著,水漂不沒。修善是修福之基礎,得福是行善之回報。


如果一味地只知道賺錢,而不知道布施,最後定會被財所迷而落入深淵,不能自拔。有很多學佛的居士可能會說,我賺錢都是為了學佛啊!為什麼呢?因為我賺的錢都是用於建寺院、造佛像的,又有什麼不好呢?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地做善事,而不把重點放在念佛求生極樂世界上,就是本末顛倒。最後還是會被善法所迷,將來最多得到人天福報,享完福報,又墮入三惡道受無量苦,又有何用?


錢財著實可怕,末學是深有感觸。只是善根淺薄,雖有感觸,但是還是不能徹底放下。前幾年,自己做生意虧了很多錢,生活也隨之過得比較拮据。那時候的想法就是早點賺錢把債務還掉,夠吃夠用就可以了,也沒有什麼其他貪多的想法。到後來生活開始改善了,債務也慢慢還得差不多的時候,想法開始改變了。嫌舊車的各方面功能不如新的好,就換了輛新車。然後也希望生活品質能夠好一點,要好的衣服,好的生活用品等等。之前還願意和同事一起合租房子,但是現在就不願意了,想著還是自己一個人租一個小套房比較舒服,當然價格也會高很多。這說明我已經開始邁向深淵了,已經被財所迷了。


幸好末學還沒有小孩,有小孩的人,就更加要辛勞奔波了。因為他們不光為自己的貪慾而求財,還要為自己的小孩做一系列的打算。有條件的人在自家小孩還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為他準備新房了。條件一般的人剛開始的想法可能是,一家人合住一套房就夠了,以後把這套房留給自己的小孩。但是隨著錢慢慢多起來後,就開始想著要再買一套房子,以後可以單獨給兒女結婚用。如果錢再多起來,又會想著,在外地景色比較好的或是具有升值空間的地方買房。以後不但可以賺錢,還可以度假養老。就這樣一迷再迷,迷得不能自拔。甚至有人為了賺錢太勞累辛苦,而導致身體出現嚴重病症,儘管如此也還要堅持去賺錢。有時候想想,人確實很可悲、很矛盾!年輕的時候用生命去換錢,老了的時候用錢去換生命。不知道究竟有什麼意義?


這裡末學隨便再提一下關於小孩的事情,因見多有學佛居士對於自己的小孩都牽掛的不得了。「一切都以孩子為主,一切都為了孩子」這樣的話經常聽到。殊不知生生世世之輪迴下來,我們曾經多少世被「孩子」所害,又有多少世因「孩子」而使自己墮入三惡道,今生又開始為孩子忙碌。學佛之人,多少知道父母和小孩之間是有宿世因緣關係的,為什麼就不能好好反省和深思這種因緣呢?


《法句喻經》裡面有則公案談怨親顛倒:「舍衛國有婆羅門,富而慳貪,每逢食時,堅閉其戶。一日烹雞作饌,夫婦同食,中間夾坐一小兒,數取雞肉納小兒口中。佛知此人,夙福應度,乃化作沙門,現其人前。婆羅門見而怒曰:『道人無恥,何為至此?』沙門曰:『卿自愚痴,殺父娶母,供養怨家,如何反謂道人無恥?』婆羅門問故,沙門曰:『案上雞者,是卿前世之父,以慳貪故,常墮雞中。此小兒者,往作羅剎,宿生常被其害,以卿夙業未盡,又欲來相害耳。今此妻者,乃卿前世之母,以恩愛深固,還作汝妻。此種輪轉,愚人不知,惟有道人,了了皆見。』


佛於是即現威神,令識宿命。婆羅門懺悔受戒,佛為說法,得須陀洹道。」這話是說,從前舍衛國有一婆羅門,家境富有而慳貪。每當吃飯時,緊閉門戶。有一天,烹雞作食,夫婦同吃,中間坐一小兒,他們輪番夾肉送進小兒口中。佛知此人過去世之福德因緣已成熟,今當得度,即化作沙門,出現在此婆羅門面前。婆羅門見而大怒說,道人真是無恥,為何闖進我家。沙門說,你自己愚痴,殺父娶母,供養怨家,怎麼反說道人無恥。


婆羅門問,此說何意?沙門說,餐桌上之雞,是你前世之父,因為慳貪之緣故,常墮落雞中。此小兒,前世曾作羅剎,在你過去世中常被其害,只因你的前世業還未盡,他今生又想來害你。你今生之妻,是你前世之母,因為恩愛深固,又來作你妻。此種輪迴轉世,愚痴之人哪能知曉?只有修道之人,才能見得了了分明。佛於是現威神力,讓婆羅門見到前世之情形。婆羅門當下向佛懺悔,請求受戒,佛為其說法,即證須陀洹果。


看到這裡,請大家用心思考一下,我們現在的小孩,真的是你的兒女嗎?你也真的是他們的父母嗎?只恨道眼未明,不能知其中之微妙的業緣關係。如果讓你看到和小孩的宿世因緣,可能會倒抽一口涼氣,原來自己辛辛苦苦所養的,竟是宿世的怨家。這時候,你還能這麼牽掛自己的兒女嗎?又有人講:「我現在要多努力幾年,將來等我有錢了,我就什麼都不做了,就開始真正地修行了。」


殊不知,天如大師在《凈土或問》中就開示過:「稍有一事掛心,早是念佛不得。況待臨終時哉。何況你更道且做世間事業,你真痴人,說此痴話。敢保你錯用身心了也。且世間事業,如夢如幻,如影如響,那一件有實效,那一件替得生死?縱饒廣造伽藍,多增常住,攀求名位,交結官豪。你將謂多做好事,殊不知犯了如來不體道本,廣造伽藍等戒。豈不見道,有為之功,多諸過咎。天堂未就,地獄先成。生死未明,皆成苦本。眼光落地,受苦之時,方知平生所作,儘是枷上添枷,鎖上添鎖,鑊湯下增柴炭,劍樹上助刀槍。袈裟下失卻人身,萬劫難復。鐵漢聞之,也須淚落。


祖師如此苦口勸人,曾許你且做事業,待臨終方念佛乎。又不見死心禪師道,世間之人,財寶如山,妻妾滿前,日夜歡樂。他豈不要長生在世。爭奈前程有限,暗裡相催。符到奉行,不容住滯。閻羅老子,不順人情。無常鬼王,有何面目。且據諸人眼裡親見,耳里親聞。前街後巷,親情眷屬,朋友兄弟,強壯後生,死卻多少。


世人多雲,待老來方念佛。好教你知,黃泉路上無老少,能有幾人待得老到。少年夭死者多矣。古人云,莫待老來方念佛,孤墳多是少年人。又雲,自從早年,索妻養兒,經營家計,受盡萬千辛苦。忽然三寸氣斷,未免一旦皆休。若是孝順兒孫,齋得幾僧,看得部經,燒得陌紙,春三秋九,做得碗羹飯,哭得幾聲,猶是記憶爺娘。若是不肖之子,父母方死,骨頭未冷,作打財產,出賣田園,恣意作樂。以此較之,著甚麼急。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馬牛。


復引古德雲,冷笑富家翁,營生忙似箭。囤內米生蟲,庫中錢爛貫。日里把秤稱,夜間點燈算。形骸如傀儡,莫教繩索斷。死心如此苦口勸人,曾許你且做事業,待臨終方念佛乎。當思人生在世,能有幾時。石火電光,眨眼便過。趁此未老未病之前,抖擻身心,撥棄世事。得一日光陰,念一日佛名。得一時工夫,修一時凈業。由他臨命終時好死惡死,我之盤纏預辦了也,我之前程穩穩噹噹了也。若不如此,後悔難追。思之思之。」


應當想想,人生在世,能有幾時好光景?就如同擊石所生之火,如閃電剎那之光,一眨眼間便消逝而過。應當趁著現在未老未病之前,振奮精神抖擻身心,撥棄排除世間雜事。得一日空閑光陰,便念一日的佛名。得一時短暫的工夫,便修一時的凈業。不管臨命終是好死還是惡死,我往生西方的盤纏資糧,早已經預先辦妥了也。


我往生極樂世界的前程路途,早已穩穩噹噹了也。若是不能如此努力念佛,臨命終時後悔難追。古德早就知道我們這些人的心態,所以提早就給我們打下了預防針。我們不得不好好反省了。佛說,生命在呼吸之間。一氣不來,便已下世。試問:你有什麼能力能夠保證,自己就可以活到老呢?今天晚上睡下去,能否看得見明天的太陽,你都不能夠保證。還說什麼幾年之後呢?


今世難得遇到凈土法門,又有明師在旁孜孜不倦地教誨,就更應珍惜時光。多看祖師遺著,多聽師父開示。放下五欲六塵之貪戀,盡此生信願持名,一心求生極樂世界,直至往生,才不辜負三寶之恩典。如此,才是名「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也。


東北佛教


微信ID:dbfj001

生死事大 無常迅速



1.長按右側二維碼,關注微信


2.點擊歷史信息,查看更多內容


長按二維碼關注

生死事大 無常迅速



1.長按右側二維碼,關注微信


2.點擊歷史信息,查看更多內容


長按二維碼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北佛教 的精彩文章:

學會做一個懂得體貼別人的人
勸念觀音菩薩聖號
殺業積久,則爆發災害
供佛最好用什麼水果
星雲大師《迴向之妙》

TAG:東北佛教 |

您可能感興趣

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生死事大》
為什麼南宋產生了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思想
印光大師:生死事大!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三大生肖,有他們在只會把事情越弄越糟糕
幾位肌肉非常爆棚的男生,來自某海事大學的大學生
今年財星住家,財運暴漲事事大吉萬事順心,喜事常伴!
小事大話-知足常樂
你擔心的事大多不會發生
新生兒男女護理大不同,不要以為洗乾淨就沒事了,事大著呢
濕身事小,生病事大!雨天謹防這5種「潮濕病」
明天起龍抬頭,小財大財連著來,喜事好事大臨門的3大生肖
短故事大道理,讓我們受用一生
5月末好運來襲 事事順心 萬事大吉的三生肖
運氣好到爆,事業順利來財容易,雞年萬事大吉的生肖
超市停售活魚是件怪事大事醜事
心靈的漏洞,小故事大道生!
染髮有風險愛美需謹慎 否則毀容事小沒命事大
這幾年出生之人8月運勢大好,財運爆棚,諸事順遂,萬事大吉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