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輸液時,醫護人員沒來得及告訴你這些「內情」

輸液時,醫護人員沒來得及告訴你這些「內情」



生命君開小號啦

更多實用靠譜的用藥指南

請移步「葯你懂」翻牌子

(ID:

yaonidongwx )




萬物復甦的春季,致病菌也跟著活躍起來。


加上天氣多變,疾病很容易找上門,


有些病甚至需要輸液治療。








可是在輸液過程中,很多人不把醫生的話放在心上,殊不知這樣會給自己埋下健康隱患。





輸液相當於一次微小手術



很多人認為「

輸液見效快、療效好

」,一生病就去輸液。其實這樣做會讓身體付出很大代價,因為輸液相當於一次微小手術,會刺激血管、增加心臟負擔,甚至有可能感染。




在醫生眼中,需要輸液的

主要有這4種情況






  • 咀嚼困難、吞咽困難,如口腔或喉部有損傷,難以口服藥物時;






  • 消化功能不好,胃腸道吸收差,口服無法有效吸收時;






  • 緊急狀態下,危急重症患者口服藥物不能緩解時;






  • 患皮膚類疾病,但外用藥物無效時。




建議大家治病時最好遵循「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輸液」的原則,以免給身體帶來不必要的傷害。




若病情需要輸液,那在輸液過程中要注意下面三件事。




輸液,這三件事不可任性


醫生說

不要隨意走動

,有些人覺得走一走有什麼關係;醫生說

別隨便調輸液速度

,有些人覺得我以前就這樣也沒事。







其實醫生隻言片語的叮囑中大有深意,今天就跟你說說醫囑里的「內情」。




空腹輸液會讓腸胃遭罪


人在空腹狀態下代謝活動較弱,此時輸液刺激會激活身體,產生一系列生理變化。









  • 心跳加快:

    輸液時腎上腺素大量釋放進入血液,出現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呼吸加快等反應。






  • 噁心嘔吐:

    病人如果本身食慾差,輸液時很容易造成頭暈、噁心等癥狀,如青黴素、阿奇黴素等藥物易引起噁心、嘔吐等腸胃癥狀。






  • 低血糖:

    在空腹狀態下輸液,如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可能引起低血糖反應,出現面色蒼白、心率加快、出冷汗等癥狀。




兒童、高齡患者、體弱多病者以及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中風等患者,尤其注意不能空腹輸液。




事先知道

要到醫院輸液,最好吃完飯再去;如果生病導致胃口不好,無特殊疾病者可諮詢醫生後,先喝些溫熱的糖水,或遵醫囑採取其他措施。


調輸液速度影響藥效


有人輸液時覺得葯滴得太慢,想儘快打完;還有人覺得有點不舒服,就調慢了滴速。其實,這樣做都會影響藥物療效。









加重心臟負擔


輸液滴速過快可能引起血容量過多,加重心臟負荷,引發心衰或肺水腫。




引起靜脈炎


很多種藥物對血管有刺激性,輸液速度太快更容易發生靜脈炎等副作用,如紅霉素。




引起過敏反應




  • 萬古黴素滴速過快,會發生紅斑樣或蕁麻疹樣皮膚過敏反應。



  • 白蛋白、抗菌葯等輸液速度太慢則不能發揮療效,甚至可能發生過敏。




腎功能損害


慶大黴素等

輸液速度

過快會增加其腎毒性,引起腎功能損傷。




加重心臟負擔


輸注氨基酸、脂肪乳等營養葯過快,可引起面紅、發熱、噁心、嘔吐、心悸、胸悶等不適。




一般情況下,成年人輸液速度為40~60滴/分鐘,兒童的輸液速度為20~40滴/分鐘,老年人輸液速度不應超過40滴/分鐘。




輸液時出現身體不適或其他問題應及時諮詢醫護人員,

不可自行調節速度


四處走動增加意外風險


輸液時留在病房或輸液室,能更好的應對發熱、空氣栓塞、過敏反應、跑針等輸液突髮狀況,四處走動則會增加這些風險。







>>>

針頭移位或脫出


輸液時離開醫務人員巡視,一旦發生輸液針頭脫出、移位、漏液等現象,會導致藥物外滲,皮下腫脹、疼痛甚至靜脈炎,增加痛苦,延誤治療。





>>>

增加感染風險


輸液本是無菌操作,輸液者四處走動可能導致環境中的致病菌及過敏原進入體內,引起感染,增大過敏的風險;且在醫院隨意走動會增加交叉感染的機會。





>>>

藥物成分被破壞


有些葯需要避光,如果四處走動讓輸液瓶暴露在陽光下,藥物成分容易受到破壞,藥效降低,甚至發生嚴重的不良反應。




>>>

妨礙醫生搶救


過敏體質的患者和兒童,輸液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較大,若在遠離醫護人員的地方出現過敏反應,特別是過敏性休克,可能失去寶貴的搶救時間。






溫馨提示


輸液時有注意事項,輸完液也不能掉以輕心。






  • 剛輸完液半小時內,不要用被扎針的手測血壓或手提重物。






  • 輸液後,如果局部出現淤血,可在24小時之後熱毛巾濕敷促進吸收,必要時到醫院就診。▲



本期


藥學智囊團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同仁醫院急診科副主任 陳小雄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藥劑科副主任藥師 秦群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急診科副教授 杜俊凱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葯事部主管藥師 宮麗麗


編輯:張 傑 張 瑾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旗下「葯你懂」(微信號:yaonidongwx)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詢


010-65363786


010-6536376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驚蟄養生食補,看這一篇足夠了
這些「病」根本不用治,原來我們被騙了這麼多年
捏耳朵竟有如此神效!睡前按一按,趕走各種病
「春捂」可不是多穿衣服那麼簡單!不會「捂」的人愛生病

TAG:生命時報 |

您可能感興趣

想要祛濕不得病,營養師來告訴你該吃些什麼
把你的感受告訴你愛的人,趁還來得及
女人都應該聽聽這些真心話,沒人會主動告訴你這些!
不管濕氣是怎麼來的,我只告訴你它會如何的消失
不管濕氣是咋來的,我只告訴你它會如何消失!
男人吃什麼才能補腎,讓我來告訴你
那些信號告訴你,是時候該去醫院分娩了?
這種女人內心的秘密可能她不會告訴你哦
我就是要告訴你,男人騷起來還真沒你們女人什麼事!
讓我來告訴你,為什麼我們需要養一隻狗
貔貅會告訴你,你財運好起來也很令人羨慕
我不告訴你濕氣是怎麼來滴,我可以告訴你濕氣是怎麼沒滴!
所有的人都告訴你,你要勇敢
所有情話,都只想告訴你
我來告訴你們那些不穿內衣,看起來還是很挺的胸都是怎麼來的
老子道德經告訴你,為什麼活得這樣狼狽,總覺得自己可憐?
請不要這樣告訴孩子 來聽聽他們的心聲
中醫只告訴你放血能治病,沒告訴你治死了多少人
過來人告訴你,這樣做,分娩時就沒那麼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