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能低頭,必定會有揚眉吐氣的一日

能低頭,必定會有揚眉吐氣的一日

能低頭,必定會有揚眉吐氣的一日



有人問:「從地到天有多高?」哲學家回答:「三尺高!」「為什麼這麼低呢?我們人不都長得有四尺、五尺、六尺高嗎?」

哲學家回答:「所以,你超過三尺高的人身,要在天地間立足,便要懂得低頭!


據說,秦始皇陵兵馬俑中就屬跪射俑保存最為完整,原因是它的低姿態。兵馬俑坑是地下道式土木結構建築,當棚頂塌陷時,高大的立姿俑首受其害,而跪射俑是蹲跪姿態,重心在下,增加穩定性,所以不容易傾倒。如老子所說:「我那堅硬的牙齒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軟的舌頭卻還在!


古代的儒家,學子入學,先教你叩頭拜師;佛教的信者,信佛要先禮拜,朋友相交,也要點頭敬禮。一個人如果不和別人接觸,隨你長得有多高,隨你如何昂昂乎不可一世;一旦你要和人接觸,你就必須要低頭、謙卑。


低頭的人,象徵著有禮貌,低頭的人,表示懂得謙虛。低頭的人生才能前進,才能無往不利;因為低頭,才能和人接觸。佛教的頂禮、禮拜,是和佛陀接心;晚輩在長者前面低頭垂手,這就表示要長者的認可。

能低頭,必定會有揚眉吐氣的一日



低頭是禮貌,而佛教有時候也不是完全要人低頭,有時候昂首瞻仰也是在行禮,繞佛、繞塔也是表示依戀和恭敬。因此,佛教認為該低頭的時候低頭,該抬頭的時候抬頭,該圍繞的時候圍繞,甚至心意觀想,都視為是三業的恭敬修行。恭敬就是溝通,溝通的渠道只要能表達心意的,只要對方肯得接受,就是相互尊重。


在佛教里,關於低頭還有另外的解釋。所謂「照顧腳下」,意指一個人做事要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要把路走好。照顧腳下,才有根本。人,為了安全,開車、走路都要往地上看,而不會往天上看;一個人如果眼睛一直往上翻、朝上看,則必定會失敗。


低頭,是成熟,是美德。你看,果樹結實都是垂下地來,稻穗成熟也都是低頭的樣子。低頭是謙卑,低頭的人生會受人歡迎。中外的偉人,有的可能是昂首闊步,抬頭挺胸,但如果是聖賢,必然是低頭的。所以吾人寧可以低頭,也不要昂首挺胸。

低頭的人才有人緣。人緣是從低頭中來;被人重視,也是從低頭中來。能低頭,必定會有揚眉吐氣的一日;能低頭,必定能有奮發有為的—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心語 的精彩文章:

一首天籟佛音《祈求》,聽完之後,內心都平靜了下來!
人,貴在清醒坦誠
喝酒看出女人的欲,很准!
男人是狼,女人是蛇
從朋友圈看一個人的人品,准!

TAG:國學心語 |

您可能感興趣

星雲大師:能低頭,必定會有揚眉吐氣的一日
一日禪丨能抬頭,亦能低頭
學會低頭,是為了有一日更好的抬頭
低頭要有勇氣 抬頭要有底氣
別低頭頸紋會笑,有種氣質叫做天鵝頸!
學會低頭,才能出頭
懂得低頭,才能出頭。
遇事低頭是一種勇氣,也許低頭了會損失了你的利益
低頭是一種能力,它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
懂得低頭,才能出頭
低頭時間長,得頸椎病是輕的,還有一個病更可怕
脖子前傾,含胸低頭?不花錢就能治好的也只有它了
做人要有力爭上遊的勇氣,更要有願意低頭的大氣
懂得低頭,才能出頭!
人活世間,可以低頭,但不能彎腰!
懂得低頭,你才能出頭
深刻的傷害,有時僅僅是一低頭的距離
就是那一低頭的溫柔,盪起了我心中的漣漪
低頭族,不能擺脫低頭難題,但保護頸椎總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