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生命無比精妙:說轉基因安全為時尚早

生命無比精妙:說轉基因安全為時尚早

編者摘要:


轉基因確實可以改變部分細胞的DNA密碼,但是,這種技術並沒有考慮到生命是一個整體,是一個無比巨大的協同網路,細胞之間互相依存,互相傳遞信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渾然一體,歷經億萬年的演化磨合,才形成和諧運行的共生局面。而在還原論指導下的轉基因,貿然改變生物體的部分DNA,想當然的認為只要從分子結構上一致,最後的運行機制就必然一致?


第一個發現人類癌基因和腫瘤抑制基因的美國科學院士羅伯特·溫伯格表達:人類對突變基因導致細胞異常生長的機制其實一無所知,也就是說,既然對絕大部分癌症的致病機理尚不明了,又如何能確保轉基因後的生物僅僅就只是性狀改變?

正文:


一位智者說過:「有兩樣東西,屬於計算機的硬體,人類可以去認識,最好不要去嘗試改變或碰觸,它們分別是信息和能量的基本組成形式,一個是粒子,一個是基因,因為人類拿著好奇的火把在探索,前面有兩根細小的繩,你永遠也看不清,這兩個繩子是不是導火索,而它們後面連著的是不是一個巨大的彈藥庫。」


這一次,我們不妨從「轉基因安全」字面上追根溯源,展開討論以下三個問題:


1. 什麼是基因?

2. 什麼是轉基因?


3. 什麼是轉基因安全?


一、什麼是基因


作為科普得最好的大眾科學名詞之一,基因,就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某些病毒的遺傳是RNA),簡單說就是遺傳因子。任何生物,之所以能夠繁衍生存,就是因為他們能夠依靠儲存了生物體種族、血型、孕育、生長、凋亡等全部信息的基因,實現自我複製,這就是基因的意義。打個比方,人的基因中記載了人這個物種該有多少條腿,長度區間、器官特性等,這些信息被多個基因分條記錄,然後組合成為一個整體——基因序列。正常情況下,不會出現生下一個小孩只有一個腦袋的情況。



生命無比精妙:說轉基因安全為時尚早


需要注意的是,生物體自我複製時並不完美,儘管DNA有自我修復機制,依然有不到百萬分之一的鹼基複製錯誤。因此,在每次遺傳過程中,基因信息都會發生變化,變化越小,生物的自我特徵將越是穩定。但當信息變化更大時,比如編碼區錯誤,會造成基因的變異。但是這種單獨的基因變異,談不上危害,只有在一部分基本的變化影響了生物的自我屬性和遺傳時,才會違背基因的倫理道德。就像大衛赫爾的那篇著名的科幻小說《美食》,因為環境變異,媽媽生了一堆小怪物,最後被小怪物當晚餐吃了。



生命無比精妙:說轉基因安全為時尚早



由此可知,只要不違背自然和人性規律,任何物種的基因都可以改變,但只要滿足以下兩點:

1. 能夠保持自我複製的能力。


2. 能夠保持這個物種的基本屬性。就是說,人還是人,不是非人。


那麼,轉基因技術能保證基因安全么?


二、 什麼是轉基因

先看世界衛生組織(WHO)對轉基因的定義:


為遺傳物質通過非自然交配和/或非自然重組的方式發生改變的生物體(即植物、動物或微生物)。這種技術通常稱為「現代生物技術」或「基因技術」,有時也稱為「重組DNA技術」或「基因工程」。


有點繞口是吧?其實轉基因在英文的通行說法叫「Genetically Modified (GM)」,直譯過來就是「基因修飾」,大部分文獻和報道都會用GM代指轉基因。



生命無比精妙:說轉基因安全為時尚早



簡單說,轉基因技術就是將人工分離和修飾過的基因,導入到生物體基因組中,從而達到改造生物的目的。由於導入基因的表達,引起生物體的性狀,可遺傳的修飾改變。


可以說,轉基因技術是把還原論思想貫徹得淋漓盡致。


英國理論物理學家保羅·戴維斯在《上帝與新物理學》中明確指出:「過去的三個世紀以來,西方科學思想的主要傾向是還原論」。因此,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世界圖景在生物學家的眼中展現為前所未有的簡單性,複雜的生命奧秘經由還原,被清晰地分割為可以重組、重構並精心修飾的化學組成。



生命無比精妙:說轉基因安全為時尚早



那麼,作為在還原論指導下的、最接近上帝之手的現代生物學技術——轉基因,到底會出現什麼問題呢?我們不妨回到生物體本身,看看基因在進行複製遺傳時,究竟包括了哪些決定生物體屬性的信息。


基因包含的生命密碼主要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性狀信息,如植物葉子的顏色、大小、形狀,我們的身高、眼睛顏色或對不同疾病的易患性,基因編碼決定了生物體的性狀。



生命無比精妙:說轉基因安全為時尚早



另一類是控制信息,也就是基因是如何運作這個生物的生命節奏和協調性——何時開始生長、分裂,何時又該駐足休息?如一個植物,什麼時候開始開花、花開到什麼程度開始落敗,如一個人什麼時候開始進入青春期等,都屬於控制信息。而這些控制信息,生物學家和物理學家上一直在艱辛探索中,最前沿的領域就是基因摺疊和生長因子,大部分機理仍然是模糊不清。



生命無比精妙:說轉基因安全為時尚早



Cell:科學家發布人類基因組摺疊圖譜


人類目前所能做到的,是可以轉移或者修飾性狀信息,比如從一種生物鐘提取DNA嵌入到另一種生物體中,這就是轉基因技術的主要工作——而還無法完全認識和掌握的,就是控制信息。


為什麼?


因為,生命實在是無以倫比的精妙與複雜。我們人類有23條染色體,完整基因組DNA代表了至少3,000,000,000億的鹼基序列,可分為7萬~10萬個代表不同基因的區域。這些基因以不同組合在我們的細胞內工作,創造出結構極其複雜的人體。很可惜,構成基因的DNA鹼基序列,卻對揭示基因的運作幾無用處。


第一個發現人類癌基因和腫瘤抑制基因的美國科學院士羅伯特·溫伯格在《細胞叛逆者》一書中這樣寫道:



生命無比精妙:說轉基因安全為時尚早



「儘管每個細胞在其基因中都有極為精密的資料庫,可是基因並不能給細胞多少關鍵的信息片段。基因不能告訴細胞自己委身何處、怎麼會到達這個地方的、身體是否要求它生長基因只能告訴細胞如何回應外部信號,即來自體內遠近其他不同細胞的信號。人體內的每個細胞都仰仗它所在的細胞群落告訴它所處的方位、到達的路徑及行事方式。在遠近不同的鄰居們提供的信息中,就有對細胞何時開始生長的指令。」


這段話,其實已經清清楚楚顯示了轉基因的致命缺陷:


轉基因確實可以改變部分細胞的DNA密碼,但是,這種技術並沒有考慮到生命是一個整體,是一個無比巨大的協同網路,細胞之間互相依存,互相傳遞信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渾然一體,歷經億萬年的演化磨合,才形成和諧運行的共生局面。而在還原論指導下的轉基因,貿然改變生物體的部分DNA,想當然的認為只要從分子結構上一致,最後的運行機制就必然一致?


因此,羅伯特·溫伯格繼續這樣告誡世人:


「原則上,控制生長的信息可以通過電信號或者小的有機分子在細胞間傳遞……在所有複雜的多細胞生物體中,信息是由叫做生長因子的小的可溶性蛋白質分子傳遞的……生長因子的合成和釋放受到嚴密監控。不合時宜的釋放會刺激細胞在錯誤的時間和地點開始繁殖,對正常的組織構造造成災難性破壞。我們對細胞釋放生長因子的決策機制所知有限。」



生命無比精妙:說轉基因安全為時尚早



羅伯特·溫伯格要表達的是,人類對突變基因導致細胞異常生長的機制其實一無所知,也就是說,既然對絕大部分癌症的致病機理尚不明了,又如何能確保轉基因後的生物僅僅就只是性狀改變?


一個生物的進化發展過程,是一個生物對基因進行不斷的複製、修復、遺棄、增減和變異的過程。因此,轉基因可以改變性狀信息,但是無法左右控制信息,生物體內的細胞協同機制被改變。這種基因變異,將會破壞整個生物體長時間形成的平衡。這種平衡被破壞後,如果範圍和幅度小,有可能會被自行修復,如果相反,將無法修復,將破壞整個機體,最終導致這一生物的無法自我複製。無法複製自己就意味著滅絕;無法正確複製自己,就不再是自己。


因此,每個生物的基因要確保安全,必須是基因中的控制信息不出問題。


那麼,下面我們講什麼是轉基因的安全。


三,什麼是轉基因食品的安全


只要釐清「安全」的定義,真相就在那裡。


首先,可以明確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從來沒有承認過轉基因是安全的。


以下是世界衛生組織在2014年5月發布的聲明中的第八條:



生命無比精妙:說轉基因安全為時尚早



原文可見「http://www.who.int/foodsafety/areas_work/food-technology/faq-genetically-modified-food/en/」


第一段話明確表示,世衛組織「應逐案評估各別轉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不可能就所有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發表總體聲明。」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段話的語態,用了一個並不確定的「not likely」,而不是直接用否定語態,「……可能不會對人類健康產生危險」。


嗯,世衛組織還是很滑頭的。


其實呢,世衛組織這樣做也是被逼無奈——因為,當今世界評價轉基因食品安全的評價原則,其實不是一套,是兩套!


第一套叫實質等同原則。嗯,聽起來不像是嚴謹的科學家說的話呢。


另外一套叫預先防範原則。嗯,聽起來很像為吃瓜群眾考慮的。


先說這個實質等同原則。


1993 年,OECD 提出了轉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的原則———「實質等同性」原則, 即如果某個新食品或食品成分與現有的食品或食品成分大體等同, 那麼它們是同等安全的。


只是,這個原則一經提出便質疑聲不斷。1999年,《Nature》上登載了一篇名為《Beyond"substantialequivalence"》的論文,直指FDA的疏漏,首先毒理學,動物學,免疫學研究沒有大量投入,而且對於轉基因食品竟然沒有給予ADI(日可攝入量)值;卻草率的給出實質等同的概念。



生命無比精妙:說轉基因安全為時尚早



最後,作者毫不客氣地指出「實質等同性」概念才是「偽科學」, 是商業和政治判斷的偽裝物(a commercialand political judgment masquerading), 它的模糊性對工業界有用, 但對消費者來說是不能接受。本質上是一種權宜之計。


科學權威們扛不住了。2000年和2001 年,FAO/WHO(世界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共同召集了兩次聯合專家顧問委員會的會議,得出結論——目前沒有其他策略可以為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評估提供更好的方法,還是繼續用吧。這說明,當今人類限於技術能力和檢測手段,確實沒有辦法去證明轉基因不存在風險,只好湊合了。


什麼?挺轉人士素以科學衛道士身份指摘反轉人士的終極大法——轉基因安全標準,竟然就是一個模模糊糊、漏洞百出、以偏概全的「差不多」原則?


只是,有了這兩大國際組織的背書,拿到了通行證,帶頭大哥美國(孟山都)立馬跳出來賣東西。於是,轉基因食品獲得了WTO一系列規則的支持,什麼《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TBT 協議) 、《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定》(SPS 協定) 、《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協議》(TRIPs) 、《關貿總協定》(GATT) 等,一個不拉。為了儘可能的淡化「實質等同」原則在科學上的先天缺陷,WTO竟然特彆強調科學證明合理原則的作用——在《SPS 協定》第2條第2款明確規定:「各成員應保證任何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僅在為保護人類、動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限度內實施。」



生命無比精妙:說轉基因安全為時尚早



因此,我們看到,當今世界最支持轉基因是哪些: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智利、烏拉圭等6個國家。順便說一句,這世界可沒有無緣無故的愛,這幾個哥們都是轉基因作物種子和產品的主要出口國,口號就是——我們和你們普通人一樣,不能被貼標籤,不能受控,不能年檢,不能搞歧視。


那麼,「實質等同」原則為什麼不能用來作為評價轉基因食品安全的基準?


已經有很多的學術論文認為,用最終食品化學成分的檢測方法來評價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不充分的, 即「實質等同性」 原則是結果評價法, 而不是過程評價法, 存在缺陷, 這種化學成分的檢測方法不能代替全面的生化、毒理學、過敏性和免疫學的實驗和檢測方法。而即便是通過動物餵養來測試生化、毒理、過敏等效應來證明轉基因食品無害的實驗論文,都存在一個繞不過去的邏輯死結:


不可能用人來做臨床安全性評估,只能用動物。但是在基因層次上,人與動物有本質的不同。



生命無比精妙:說轉基因安全為時尚早



人和老鼠即便只有5%的差異,人也還是人,老鼠還是老鼠,這種基因層次的差別無法忽略。而在特定的高飼料營養配方、無差別的實驗對象體質、被稀釋的毒理靈敏度等錯誤的實驗機理下,忽視了人類群體千差萬別的體質特徵。這也是各種抗癌藥物的動物實驗數據非常好,對老鼠的治癒率都在百分之八九十以上,一旦進入人體的臨床應用,有效率低得可憐。


其實,拋開學術上的這些質疑和爭論,我們只從「實質等同」的字面意思上,就可以找到這個原則的致命缺陷,那就是:


轉基因食品「妄圖「等同於普通食品!


理論上,人們所吃的所有的食物,都是有「毒」的,這種毒,指的是對人身體各方面所造成的不適應。因為人類細胞DNA序列中存儲的遺傳信息確實易受破壞的。通過飲食,有許多外源化學物進入人體,最終進入我們的細胞,然後大肆攻擊細胞DNA分子。絕大多數飲食中的誘變因子屬於食物中的天然成分,而非人為的污染,從煮過的咖啡到芹菜莖以及豆芽等幾十種天然食品,它們都富含強力的天然誘變物質。



生命無比精妙:說轉基因安全為時尚早



因此,人們吃的絕大多數食品,都是對人機體會造成危害的,但為什麼人們平時不會覺得是這樣?食物雖會變成分子,但長時間(數十年)、高頻率的食用某種食物,這種食物一部分基因信息和對這種食物的依賴信息,同時會被記錄。比如人們吃的主食,如米、小米、小麥、玉米等,雖被寫入了基因序列,但經過幾十代人,甚至上百代人的基因修復和遺棄,已經十分穩定,成為我們基因序列中的穩定基因,而更多的食物,因為人們吃的頻率低、數量少,並不會被記入基因序列,所以也不會形成危害,比如說李子、火龍果、海叄等。所以這些潛在風險降低了很多。


一種食物進入人體,一般會有三種後果,分為助益、安全和破壞,助益是有助生物體生長,安全是有問題,但是機體進行了修復,最後排泄出去,而破壞則是外源物實在太強,造成機體損傷,各佔三分之一可能性。而一個新的特性基因,被寫入到一個生物的基因序列後,與原有的特性基因發生重組,成為這一生物基因序列的一部分,同樣會發生上述三種結果。這個時間是以百年計。


那麼,你會不會為了吃到更多的東西,而承擔三分之一的風險去吃轉基因食品?我相信,你只要還有吃的,不會被餓死,你絕對不會去冒這個風險。



生命無比精妙:說轉基因安全為時尚早



有些探索和嘗試的風險,是人類永遠也無法承受的。


這不,次連狼叔都死在通過轉基因食品和飲料改造的人類手裡。


本文由騰訊科普破壁人欄目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間之外 的精彩文章:

TAG:時間之外 |

您可能感興趣

生命雖止,基因不死
如何讓生命有安全的依怙?
已知生命為啥只有碳基生命,難道非碳基生命真的不存在?
禪者林谷芳:生命因「歸零」而有無限可能
藏在基因里的野心與欺騙:基因不是「生命說明書」
生命的奇妙:當北極熊和大象還是胚胎時
大宇宙的生命是靈魂基因和萬物生命的磁場信息與能量
傷感的說說句子大全: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
經典語錄:生命不止是勞苦,生命還有詩意和遠方。
善待自己,幸福無比, 善待別人,喜樂無比, 善待生命,健康無比
生命因我而精彩
地球為啥只選擇碳基生命,而不是硅基生命呢?
說「是」,能改變你的生命
生命魔咒:生命無常、生命失衡、生命無解
聊聊碳基生命和硅基生命
把生命的無常變成奇蹟,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生命科學前沿:生命的本質就是能量
生命穩健,靈安魂逸
人生的本質,不僅是讓生命享受屬於生活中的幸福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