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人的一生,就是在設法「對自己滿意」

人的一生,就是在設法「對自己滿意」





「認識你自己。」這是刻在希臘戴爾菲神殿上的一句格言。蘇格拉底也常告訴人們要「認識自己」,因為認識自己是人生的起點。




要認識自己,可以提出三個問題:什麼事使我感動?什麼人使我羨慕?我對自己滿意嗎?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可以突顯出一個人的個別性和獨特性。




01


什麼事使你感動?




不是每個人都會被同一件事感動。並且,一件事發生時,每個人收到的感動程度不同,因此我們要問自己:「什麼事使我感動?」



令人感動的事,有可能發生在社會上,在鄙人的具體遭遇中,也有可能發生在小說與電影之中。當我們產生特別的感動時,應該進一步追問:「為什麼我會這麼感動?哪一點使我感動?」




我們要從各方面去體會能夠讓自己感動的事情,如果能夠掌握這些資料,就可以界定自己是哪一種人,由此更了解自己的內在世界。如此一來,我們對自己的生命就會形成明確的坐標。




當然,別人做了某件事情讓我覺得感動,不代表我也必須去做相同的事情,但是至少我會知道自己在何種情況下,會出現什麼樣的反應,這就是「凝聚焦點」。




因此,首先要問自己:「什麼事使我感動?」藉此找到明確的焦點。把這些事情綜合起來,就可以知道自己在知、情、意三方面有什麼樣的傾向,因為能夠使我感動的,必定是自己內心所嚮往的事情。




有時候我們甚至可能對自己說:「如果我能做得和他一樣,我就會對自己的人生感到滿意。」而人的一生,其實就是在設法「對自己滿意」。




02
什麼人使你羨慕?




讓我們羨慕的對象,往往是我們的前輩。以我自己來說,對於教導過我的老師,如方東美先生、余英時先生,都是相當羨慕的,因為他們的學問做得很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也有充分的智慧表達他們的學問。




一個人羨慕什麼樣的人,表示他希望自己將來也能夠成為這樣的人。所以父母可以讓小孩多傳記或寓言故事,如此一來小孩就能夠慢慢找出自己內心所嚮往的對象。




羨慕某個人,往往代表自己也有這方面的潛能,可以試著去發展。譬如,一個人如果根本不喜歡水,就不可能去羨慕游泳高手。




我們所羨慕的,是自己比較有可能做到,並且有機會接觸到的範圍。這個範圍之內的某些人如果有傑出表現,自然會讓我們覺得「想要像他一樣」。




所以我們詢問「什麼人使我羨慕」時,就是要選擇典型作為效法的對象,循其腳步前進。因此,看到年輕人崇拜偶像時候,沒有必要去責備他們,也不需要過度擔心。




因為羨慕的對象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改變,並且心中有一位值得羨慕的對象,生命也會比較有方向感,知道自己該往哪一條路走。




03


你對自己滿意嗎?




大部分的人對自己是不滿意的,因為一個人如果對自己已經感到滿意的話,似乎就表示他這一生到此為止,再無所求。然而當我們說「對自己不滿意」時,應該要考慮到:是否理想定的太高,與現實脫節?






  • 我在各地接觸到許多年輕人,他們最常提出的問題是:當理想和現實出現差距時,該怎麼辦?這是一個很普遍的煩惱,年輕人尤其容易面臨這種難題。譬如,「我的理想科系是文學,但父母執意要我讀法律,我該怎麼辦?」





  • 這就是理想和現實的差距。父母要他讀法律,是從現實角度考量,為了孩子的未來著想;而孩子想念文學,則是因為覺得自己身為年輕人,應該要有理想,不能過早遷就現實。




針對這個問題,我必須了解:理想一定要建立在現實中,如果完全脫離現實,則理想只是空想而已。




所以,想以某一個目標作為自己的理想時,首先應該思考的是:我的現實條件是什麼?譬如:想當律師,就得先喜歡法律以及複雜的推理過程,並且要有善辯的口才。如果這些都具備了,才有條件以成為律師作為自己的理想。




因此,理想要落實,必須先下功夫讓自己具備更好的條件,否則不過是空想而已。或者更糟糕的,自己提出一個空想,最後卻需要別人幫你善後。




其實父母往往不是真的反對孩子有理想,而是尚未準備好了解孩子的理想是怎麼一回事,一時之間感到擔心而不知所措。事實上,理想與現實並不是截然二分的兩個世界,這二者之間是有聯結點的。




04


人生需要回憶,才對未來有所憧憬




當我們對自己不滿意時,必須自問:「我對自己哪一點不滿意?」找出不滿意的地方之後,再設法客服或者彌補這些缺陷,逐漸讓自己感到滿意。找出問題的方法很多。






  • 譬如,我現在覺得不快樂,就可以問自己:「過去我什麼時候快樂?為了何事快樂?」





  • 然後再問,「現在同以前不一樣了,那麼我現在有沒有可能再重複那些條件,或者是把那些快樂的條件轉變成為現在可能的條件?」




如此一層層抽絲剝繭,就比較容易找出關鍵所在,並且能夠想到務實的方法。




人生需要回憶,如此才能對未來有所憧憬,否則瞻望未來會覺得很模糊。

「人有未來」,主要的目的在於:我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意,所以要努力在將來讓自己變得更好。所謂「變得更好」,就是要獲得更充實的人生。




關於生活的意義,有各種不同的解釋,其中一種屬於心理學,可以作為參考。這種解釋認為:人在出生時會放聲大哭,是因為離開了母親的子宮。




在母親的體內,是平靜安詳的,一旦脫離母體,人就無所依憑。因此人的一生,一直都在尋找一個能夠讓自己感覺同樣平靜安詳的環境,這個環境能夠讓我們好像回到最原始的狀態一樣。




換言之,人生走這一遭的目的,就是要「回到原點」。藉由此一象徵,可以明白人的一生是要追求統合,回歸最原始的和諧狀態。




作者 | 傅佩榮,以上文字選自《心靈的旅程》,轉載已獲得授權。







傅佩榮老師

已進駐張德芬空間心靈學院

,與你相約線上大咖講座。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療愈自己的資源,傅佩榮老師會與你分享心靈成長道路上,那些你最感興趣的話題。



2017 讓我們走得更遠


張德芬空間·心靈學院




全年會員

提供一整年的蛻變之旅,在這個開放的平台,你可以

參加學院線上+線下所有課程

,通過線上大師工作坊、大咖講座,線下多城分享會,發現最適合你的成長方式,從各個層面深度參與自己的生命,真正做到身心合一、知行合一。




開課時間


線下分享會:3月11日 廣州


線上課程:4月6日







張德芬空間·心靈學院


2017全年會員招募已開啟


限量3600位 額滿為止


余位僅剩450席位!




全年會員有權參與



總價值超過4700元


線上+線下所有課程




3月21日

之前報名


享受

早鳥價


998元





關於課程詳情,及德芬第一場廣州分享會信息可點擊

這裡




報名方式


1.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直接報名



客服電話



18600985024,

18500833891


客服微信


meetmeet6 meetmeet9


工作時間


工作日10:00-18:30




溫情提示:客服微信只添加一個即可,請您稍作等候定會回復。




2.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即可直接報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德芬空間 的精彩文章:

你靈魂深處是哪種動物?丨測試花園
對家人最好的愛,不是錢,而是……
與人相處,最重要的是設身處地
獲得幸福快樂最快的方法 | 德芬

TAG:張德芬空間 |

您可能感興趣

在這裡女性想方設法讓自己懷孕,是男的就行,原來竟是為這
我不是本地人,婆婆對我各種不滿意,想法設法拆散我和老公!
喜歡一個人,總是想方設法對她好,追到手後還會這樣嗎?
別人都在想方設法減肥,而她卻不知原因暴瘦!
一個不愛你的男人,只會想方設法的怎麼睡你
只要她想要的,他便想方設法的為她取來
今生想方設法地折磨自己,只為死後能進入天堂,來生投好胎
蘇聯為什麼要想方設法把這國搞獨立,真相原來是這樣!
閱女無數的嬌弱男神,忽然遇到了她,從此想法設法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得到她
皇帝死了,設法不讓人找到屍體,有幾種辦法很離奇
相機是我們的好夥伴,當然要想方設法的愛護它們
她曾是一隻讓許多人神魂顛倒、想方設法吃了的雞
拉布拉多不願吃藥,就想方設法把葯藏起來,我也是哭笑不得
做事業,就像泡妞,要想方設法發生關係!
既然這些是明星們想方設法想毀掉的尷尬囧事,那我就留個念想好了
為了給小金毛戒奶,主人真是想法設法,心疼小狗一秒鐘
害怕你逐漸忘了我,我只能想方設法引起你的注意
這位皇帝看到國色天香的兒媳婦後情不自禁,想方設法佔為己有
莊稼地里生長著的這樣野草,農民想方設法除掉它,卻是補腎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