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老外談】德國學者:中國政府關切每個公民福祉

【老外談】德國學者:中國政府關切每個公民福祉

【老外談】德國學者:中國政府關切每個公民福祉

博喜文(德國

德國聯邦統計局今年二月發布報告稱,2016年中德兩國貿易總額達1700億歐元,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這引發了德國媒體的廣泛報道。或許是基於這個背景,德國媒體格外關注中國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

其實,中國的「兩會」同樣吸引了全球媒體的目光。光是在北京報道的外國記者就多達1500名。引起關注的可能不僅僅是全國人大的規模(近3000名代表組成了世界最大的議會)。在全球化受到挑戰的背景下,人們希望通過「兩會」了解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動向。與此同時,一些貿易大國的保護主義傾向也引發了不少質疑全球化的聲音。要知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達沃斯發表倡導全球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的演講才不到兩個月。彼時,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對《法蘭克福彙報》感言,「習主席的演講道出了我們的心聲。」而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指出:「德國和中國必須一同保衛全球的多邊體系。」

在3月5日的人大開幕式上,上述國際問題自然是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的重點之一。他警告說,全球的安全和穩定正受到持續威脅,「逆全球化」思潮和保護主義傾向抬頭。對此,李克強指出,經濟全球化符合世界各國的根本利益,中國將負責任地履行承諾。

在國內經濟增長方面,不論是去年的經濟表現還是2017年的預期,中國總理都給出了肯定的回答。首先,中國保持了世界其他地區、尤其是發達經濟體無法企及的經濟增速。中國2016年的增速為6.7%,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這一增長率符合「十三五」規劃的預期,即到2020年的年平均增速為6.5%。預計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將增長6.5%左右。其他的好消息還有:國內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6.3%,居民消費價格僅上漲2%。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14萬人,而失業率僅為4%。與此同時,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240萬。為緩解就業市場的壓力,政府計劃2017年在城鎮創造1100萬個新的工作崗位。

為保障中國經濟穩定持續發展,李克強針對改革、創新和削減一般性支出提出了任務要求。在改革方面,將嚴控過剩產能。今年要壓減鋼鐵產能5000萬噸,減少煤炭產能1.5億噸;創新方面,將繼續通過數字化和自動化技術促進經濟轉型;而針對政府部門的運行經費,李克強總理提出了明確的壓縮目標:中央部門帶頭壓減一般性支出,幅度至少為5%。地方政府的削減空間也很大。

最後,報告還提到兩個惠及民生的問題。首先在霧霾治理上,李總理對減排下達了嚴格的命令,包括解決燃煤污染問題,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其次,政府將進一步擴大內需,增強普通消費者的「獲得感」,最終推動建成小康社會。以上兩個任務可圈可點。從中也可以看到,這屆政府在促進經濟及社會協調發展的同時,也關切著每一個中國公民的福祉。

(作者:博喜文Michael Borchmann 博士 德國黑森州歐洲及國際事務司前司長,中國商務部榮譽顧問 翻譯:李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專家談】厚植國內經濟社會基礎 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提供有力支撐
范小建委員:實現2020年全面脫貧目標需制定針對性措施
孟加拉國投資環境推介會在廣州舉行

TAG:國際在線 |

您可能感興趣

【老外談】奈及利亞學者:中國積極尋求多項舉措造福國民
【老外談】柬埔寨學者: 關注中國經濟政策走向 抓住中國發展機遇
【老外談】巴基斯坦學者:中國力圖將發展成果惠及世界各國
德國學者眼中的中國、日本歷史,令人沉思!
台灣學者看國民黨未來:將朝「台灣國民黨」的方向移動
英國朋友談「中國學者」在伊朗涉間諜案
韓國學者:明朝將軍李如松是韓國人!中國網友反駁
民間國醫大師謝文淦與全國中醫專家學者在崇義縣進行學術交流
中國學者書寫的英國歷史
美國社會學者拍攝的民國時期頤和園
外國學者筆下的中國史
旅美學者周大偉剖析中國新移民「新」在哪兒?
新加坡學者馬凱碩:美國應效法中國支持多邊主義
新中國首任教育部部長、著名學者、書法家馬敘倫書法欣賞
日本權威中國問題學者:研究中國是「宿命之事」
台媒:兩岸學者探討「兩岸同屬中華民族」新共識
外國人喜愛中國新經濟 共享單車讓墨西哥學者驚訝
中國人眼中的法國大選:學者稱馬克龍當選對中法關係有利
西方學者:中國是所有多民族國家中最和諧、穩定的,遠優美國印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