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滿洲八大姓都是哪幾個姓氏?到今天還有姓愛新覺羅的嗎?

滿洲八大姓都是哪幾個姓氏?到今天還有姓愛新覺羅的嗎?

八大姓指的是大清王朝時滿族的八個顯赫的姓氏。分別是仝(佟佳氏),關(瓜爾佳氏),馬(馬佳氏),索(索綽羅氏),赫(赫舍里氏),富(富察氏),那(那拉氏),郎(鈕祜祿氏)八姓,俗呼"滿洲八大姓"。

現今俗稱謂八大姓的滿族著姓姓氏,是自清代中期以後而冠用和改用的漢字姓。而歷史上,滿洲是女真人的直系後裔,是早期進入遼東地區的滿族先世。

起源傳說

滿族的姓氏在歷史長河中,演變頻繁。 「滿洲雖始有定性,後皆指名為姓。遼東的滿族八大姓氏在近代冠、改漢字姓中,亦是如此。《養吉齋叢錄》記有: 「凡公私文牘,稱名不舉姓,人皆以其名之第一字稱之,著姓然。其命名或用滿語,或用漢文;用漢文,將用二字,不準用三字,以其與滿語混也。」從上述記載中可以看出,清代中後期滿族各氏族在冠用漢字姓與改用漢字姓過程中,出現了極不規範的趨勢。這種趨勢的出現,連封建清王朝的最高統治者乾隆皇帝也感到震驚,不得不下達如下諭旨:「八旗滿洲、蒙古有姓氏,乃歷年既久,多有棄置本姓沿漢習者。即如鈕鈷祿氏,或變稱為郎姓,即使指上一字為稱,亦當曰牛,豈可直呼為郎,同於漢姓乎?姓氏者,乃滿洲之根本,所關甚為緊要。今若不整飭,因循之久,必將各本姓遺忘,不復有知者。」然而,統治階級的震驚與整飭,實際上並沒有起到任何束縛滿族各姓氏冠漢字姓與改漢字姓的作用,甚至在皇室宗族內部,不規範的冠以漢字姓的事例也在出現。清太祖努爾哈赤胞弟舒爾哈齊的後裔,滿姓為愛新覺羅,但在這一時期,有一族支竟取漢字溥字為姓,一直沿用至今。在這種不規範的冠用漢字姓與改用漢字姓的民族文化融合中,遼東滿洲八大姓也在上述前提下,分別由原來的滿洲姓氏分別冠用和改用了漢字姓,姓氏為:仝、關、馬、索、赫、富、那、郎沿用至今。

主要組成

佟姓宗族

佛滿洲佟姓氏族成員遍布遼東每一區域。近代和現代地名佟佳江,佟佳、佟甲、佟家等諸多村堡名,都是他們生活過的地方。佟姓或童姓、仝姓,同為滿族一姓,是為同音異字,皆源出佟佳。佟佳清初為姓氏佟佳氏。關於清初佟佳氏,《滿洲八旗氏族通譜》對佟佳氏成員佟養正做了如下記載: 「佟養正,鑲黃旗人,世居佟家地方。其祖達爾漢圖墨圖於明時,同東旺、王肇州、索勝格等,往來近邊貿易,遂寓居開原,繼遷撫順。」在史料記載中,明末清初佟姓為佟佳氏,是以地名佟佳為姓氏的,而其氏族成員多有進入明邊進行貿易之人。作為以地為氏,是明代女真人冠用姓氏的一大特徵,他們是處於不斷地遷徙及漁獵採集生活中的需求,而以棲居地為姓氏的,諸如覺爾察氏、章佳氏、索綽羅氏等都是如此。但這些姓氏是出現在明代的女真姓氏,其以地為氏的範疇近似於今日的佟家村,章家堡等近代以姓命名的地名相彷彿。但是,這些自明代以後所以姓氏命名的地名,其所用姓氏並非是他們氏族的原始姓氏。

在明代中期以前,據朝鮮《龍飛御天歌》記載:「女真中有夾溫一姓」。經史料查證,夾溫是遠在金、元時期的女真姓氏,亦是夾谷姓氏的諧音。夾谷是金代一個較大的女真人著姓。《金史·列傳》中有十數位夾谷姓氏之人載人傳記之中。如:「夾谷清臣本名阿不沙,胡里改路桓篤人也。姿壯雄偉,善騎射。皇統八年,襲祖駛達猛安」。 「夾谷衡,本名阿里布,山東西路猛安益打把謀克人也。大定十三年,創設女直進士舉,衡中第四人,補東平府教授。」關於夾谷這一姓氏, 《金史·國語》注釋為:「夾谷曰仝」。仝與佟、童是漢字中的同音異字,又同為夾谷姓而演變為朝鮮史料中所載的夾溫姓氏。這一姓氏歷史上,曾被清太祖努爾哈赤及其先世應用過,史料亦有記載,如「依蘭豆漫夾溫猛哥帖木兒、童凡察、童叫場、佟塔失、佟努爾哈赤」等。從上可知,今日建州女真人的後裔,冠用漢字姓的佟、童及仝姓,均是出自金代的女真夾谷姓氏。

關姓宗族

滿族關氏是由清前女真姓氏瓜爾佳氏而改用漢字姓演變的一個姓氏。滿語kor,漢譯為「館」, 「閣」之意,亦可譯為:「住所」之意。瓜爾佳氏氏族,是清初遼東地區人口眾多歷史地位十分顯赫的一個氏族。宗族改用漢字姓關姓,是於清代中期以後改用的,並一直沿用至今。

早在清前,清太祖努爾哈赤開始創業之時,今日滿族關姓的先世瓜爾佳氏成員即投身在後金政權的一統大業之中。後金時期,氏族中許多成員為有清一代的開國元勛。曾被清太祖努爾哈赤封為輔政五大臣之一的費英東,早在1588年與父索爾果一道,親率所屬蘇完瓜爾佳部五百戶歸附。費英東在後金政權初創時期,勇猛善戰,屢立戰功,被授於一等大臣。此外,尚有圖賴、剛林等諸多瓜爾佳氏族成員成為有清一代重臣,並以其卓著的業績而名垂青史。

瓜爾佳氏是以地域而命名的姓氏,這一姓氏的應用,由明伊始直至清初。瓜爾佳氏部分史料亦有稱之為哈爾佳者,但二者之間只是諧音上的變化。遠在明代以前,今日遼東滿族關姓的先世是由金、元時期的女真姓氏古里甲姓氏演變為瓜爾佳姓氏的。其姓氏演變,已在清代乾隆年間欽定修撰的《滿洲源流考》中得到證實。古里甲姓氏在金代史料中屢有記載,《金史·列傳》第四十九記有: 「古里甲石倫,隆安人,以武舉登第。」從金、元時期的姓氏古里甲到明清之際的姓氏瓜爾佳,顯然從讀音上即可發現,是由音移變化而形成的。但在金代,古里甲作為女真人的氏族大姓,《金史·國語》注釋為:「古里甲曰汪」,即譯漢字姓為汪姓。追溯今日遼東滿族關姓的先世,歷史上最初生活在黑龍江及松花江中下游廣大地區,此後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部族數經遷徙,而分居在東北各地。但作為瓜爾佳部族的原始居住地,據清史學者李林先生考證,「原是遼代五國部轄地,金代改稱胡里改部,即今日黑龍江依蘭縣境內」。而今日遼東的瓜爾佳氏後裔,則是南遷中遷至遼東的,氏族後裔所用的瓜爾佳姓氏是於遷徙居住中,以地為氏而形成的姓氏。由古里甲至瓜爾佳音移上的變化,是一種歷史的巧合。歷史上,遼東關姓宗族的姓氏演變應為:金、元時期,古里甲(漢譯汪姓);明、清初,瓜爾佳;清代中後期至今,關。而關姓則屬於改用漢字姓所用的一個姓氏。

馬姓宗族

滿族馬姓在遼東地區分為漢軍旗人和滿洲旗人兩個不同的血緣集團。由於兩個不同的血緣集團冠漢字姓相同,又同居住生活在遼東地區,所以極容易產生源流上的混淆。漢軍旗人馬姓,是指清代中前期投歸、降俘和其他原因而加入滿族民族共同體的原漢族馬姓氏族。他們在加入滿族民族共同體編入漢軍八旗後,也和滿洲八旗各氏族一樣,撰修族譜,並在族譜撰修過程中,將其馬氏姓氏之中加一「佳」字,形成馬佳氏,使世人難以區別誰是女真人後裔,誰是中原漢族人的後裔。

滿洲八旗中女真人後裔的馬姓宗族,清代前期,他們的氏族姓氏為馬佳氏。是以地名命姓氏的一個宗族。《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七記有:「馬佳,本系地名,因以為氏。其氏族散處於綏芬、馬佳及各地方」。在人物傳記上,史料對馬佳氏的先世多有記述。「赫東額,鑲黃旗人,世居馬佳地方,國初來歸。國初,赫東額同親弟尼馬禪率滿洲五十五戶來歸。」 「羅爾機,正紅旗人,世居馬佳地方,國初來歸。其子羅多理原任護軍校。」由此可知,滿洲八旗中的馬佳氏氏族,是清代中期以后冠漢字姓馬姓的一個氏族。他們冠姓時,是在原女真姓氏馬佳的稱謂中,取其頭一字馬字為姓而形成了形似漢姓的馬姓姓氏。

在滿族社會發展史上,馬佳氏僅僅是清代中前期至明代的馬姓氏族先世的姓氏,並已從相關的史料中得到佐證,是出自地域而冠之姓氏,對此,《馬佳氏譜書》亦有記載: 「我馬佳氏發源於滿洲馬佳地方,世居嘉理庫城。」可是,在此以前,史料記載中並沒有出現馬佳氏這一姓氏,據《馬佳氏譜書》族源記述:「原夫我遠祖,所自出實與費莫氏之先,同屬一源。會遭家難,播遷於嘉理庫馬佳地方,因以為氏」,「馬佳、費莫實為同族」。從上述記載中可以看出,歷史上女真人馬佳氏這一姓氏的出現,是由宗族遭受災難而撥出一支擇地另居後產生的。這一支的原姓氏應是金、元時期的費莫氏。費莫氏據《滿洲源流考》記載:「舊時稱作裴滿氏。」《金史·國語》記有: 「裴滿曰麻。」即金代的女真裴滿姓氏,漢譯為麻姓。這樣,金以後,今日遼東滿族馬姓宗族的姓氏演變為:金、元時期裴滿氏(漢譯麻姓);元末明初費莫氏;明至清代中期以前演變為馬佳氏;清代中期以後音移冠用漢字姓馬姓。

索姓宗族

滿族索氏是於清代後期而冠用的漢字姓。此前,宗族的滿族姓氏為索綽羅氏。《索綽羅氏譜書》記載,其氏族「原居長白山一帶,在康熙年間分遷至遼東岫岩、興京一帶」。然而,《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卻又記載為:「索綽絡氏,本系地名,因以為氏。其氏族散處於輝發及各地方。」遼東地區索氏的先人松果托(松吾突),清初史料多有記載: 「松果托,滿洲鑲紅旗人,世居輝發地方,國初來歸。以閑散白身身份隨軍入關。至山東,梯攻臨清城,率先登城,授騎都尉。定鼎燕京時,從征山海關,擊敗大順軍馬步兵二十萬眾,敘功加一雲騎尉,三

遇恩詔加至一等輕車都尉。此後,其子孫相繼承襲數世。」根據史料所記載,遼東索綽羅氏的先世原為海西女真人,他們隨海西女真人的數次遷徙,由松花江流域來到輝發河流域。 「國初來歸」並人建州女真的具體時間應是1607年,努爾哈赤統一扈倫四部收復輝發部時歸來的。他們氏族在遷徙前原居住地在松花江下游,即明代嘔罕河衛、肥河衛、兀者衛等地,是於明代中期定居在輝發河流域的。並在這一時期以地為氏,冠稱索綽羅氏的。

據《滿族宗譜研究》一書考證,索綽羅氏在明代中期定居輝發河流域以前,其先世為黑龍江尼瑪察人,而原居住在「肥河衛、嘔罕河衛的女真人為益得里氏」,益得里氏與尼瑪察氏同宗。尼瑪察在女真語中是尼瑪哈的轉音。尼瑪哈在金代屬於女真尼龐古部,其姓氏為尼忙古氏,金代譯漢字姓為魚。應當指出的是,遠在金代的尼忙古漢譯為魚,今日的滿語尼瑪哈nimaha,漢譯也為魚,語意上沒有變化。結合上述,索綽羅氏族的姓氏演變,由金代起,先後沿用了尼忙古氏、尼瑪哈氏、益得里氏、索綽羅氏,而最後以多音節姓氏的第一字索字冠用了漢字姓,沿用

赫姓宗族

赫氏是遼東地區的滿族著姓之一,他與何氏同是由滿族姓氏赫舍里氏取其頭一字冠注漢字姓演變而來,兩者之間為同音異字。赫舍里氏宗族分居遼東各地,氏族中存藏有記事全面的宗族譜書。譜書中對其氏族的遷徙、源流均做了翔實地記述。

赫氏是在清代後期光緒初年冠用漢字赫姓的。在此以前,其姓氏為赫舍里氏。 「赫舍里,原系河名,因以為姓。」赫舍里這一姓氏是氏族在由原始居住地遷徙後而以河名冠用的姓氏。赫舍里氏的先世,歷史上生活在松花江與黑龍江匯合處,金代歸胡里改路。元末明初之際赫舍里氏先世隨其他姓氏的建州女真人一道,開始了遷徙。遷徙中,他們先後遷徙到緩芬河流域、圖們江流域及長白山地區,最後定居在蘇子河、渾河流域。

赫舍里氏氏族定居蘇子河、渾河流域後,在清前為後金政權的締造,氏族成員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碩色巴克什,正黃旗人,穆瑚祿都督第七子,特赫納之孫也。國初偕其弟希福巴克什來歸,太祖高皇帝以碩色兼通滿、漢及蒙古文字,賜名巴克什,命在文館行走。其子索尼,亦兼通滿、漢、蒙古文字,賜名巴克什,由頭等侍衛授吏部啟心郎。三年考績,所任稱職,授騎都尉,隨大軍征討,所向有功。」,清前赫舍里氏從其遷徙的歷史記載中可以得知,這一姓氏是於明初而冠用的。在此之前,他們的先世應追屬為金代女真紇石烈部人。在元末明初的遷徙中,其部族分居在今延邊布爾哈河、湯旺河、隴烏河流域。金代紇石烈部族人,姓氏為紇石烈氏,是以部為姓的。紇石烈氏,譯漢姓為高姓。紇石烈一姓,《金史·列傳》記載:「紇石烈恆端,西南路忽倫宋割猛克人,襲兄銀術謀克。泰和伐宋,充行軍萬戶,破宋軍兩千於蔡州,加宜武將軍。自壽州渡淮,敗宋步騎一萬五千於鷂子嶺,遂克安豐軍。」

從金代史料的記載中可以看到,女真紇石烈氏早在金代就已是一個族眾繁多的氏族,並由於族眾龐大,遠在赫舍里氏宗族冠用赫舍里這一姓氏以前,即有其他族支紇石烈氏中冠用新的姓氏分離出來,由紇石烈氏冠用漢譯高姓的一支,即是這樣分離出去的。至此,今日遼東滿族赫氏宗族的姓氏演變分別為:金、元時期,紇石烈氏(譯漢字姓為高姓);元末明初至清代中期,赫舍里氏;清代後期至今,赫氏。

富姓宗族

今日遼東地區滿族中的富氏與傅氏,為同一原始滿族姓氏中富察氏的後裔。富與傅二者之間,只是在冠用漢字時所出現的同音異字。滿族富察氏是清代道光末年,仿效漢族文化習俗,取其滿族多音節姓氏中的第一個音節富、傅,而冠用的漢字姓。

早在明代中期以前,今日富氏的先人在遷徙中,曾經居住在今日吉林省伊通縣境內的阿什河、斡泯河流域。富察氏是以地命名的姓氏。《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有: 「富察,本系地名,因以為氏。其氏族甚繁,散處於沙濟、葉赫……長白山及各地方。」「富察氏先世旺吉努,滿洲鑲黃旗人,世居沙濟地方,後金初年率族眾投歸,清太祖努爾哈赤將族眾編為半個佐領,由其統領。」族眾在女真各部的統一戰爭中,多有業績,史料中立傳之人達十數人之多。

查尋富察氏宗族在明代以前的遷徙足跡,他們氏族的原始居住地在黑龍江中下游地區。氏族在隨著歷史上女真人的數次大規模遷徙而逐步南遷。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遷徙途中遺留下多處氏族居住過的遺址,在宗族譜書中所記注的蜚悠城即是其中的一處。

遠在金、元時期,富察氏的氏族姓氏為蒲察氏,並為金代的女真大姓,亦是金代的望族。《金史·列傳》中記載了十數位蒲察氏族中成員的傳記。「蒲察琦,本名阿憐,字宗卿,棣州陽信人,試補刑部掾。」 「蒲察鼎壽,本名和尚,上京曷速河人,欽懷皇后父也。賦性沉厚有明鑒,通契丹、漢字,長於吏事。」蒲察氏在金代,據《金史,國語》注釋: 「蒲察曰李」,即漢語譯為李姓。由此可知,今日遼東滿族富姓(傅姓)的姓氏演變,從金代起即產生音移變化,而沒有產生譯意上的變化,故此形成了由蒲察氏——富察氏——富(傅)氏的全部演變過程。

那姓宗族

那姓滿族宗族在遼東滿族氏族中為八大姓氏中的第七個姓氏。

那姓這一姓氏出自於音移的多音節滿族姓氏納拉氏。納拉氏是以其歷史上氏族的居住地納拉河流域,以河名冠用姓氏的。納拉氏雖為滿洲著姓,但在明代氏族卻散居在葉赫、烏拉、哈達、輝發及各地方。史料對納拉這一姓氏的記載為:「雖為一姓,各自為族」。這樣,史料的記載就證實了明代納拉氏姓的女真人,並非同一宗族。

遼東的那氏滿族宗族,是以氏族宗譜中所載,以一世祖納齊布為祖先的納拉氏後裔,即明代中後期的哈達、烏拉兩部納拉氏氏族。除此以外,在海西女真其他部中的納拉氏氏族,與此部納拉氏氏族,並無血緣關係連帶。如輝發部納拉氏在遼東《納拉氏譜書》中將其姓氏的冠用業已說明。「輝發部先世,原系黑龍江東海岸窩集部尼瑪察地人。本姓依克得里氏。其始祖昂古理、興濟理二人,自黑龍江載木植主獲利,移遷於察魯居焉!察魯地有扈倫國納拉姓噶楊阿、圖莫圖二人平素結好深厚,俱由察魯移居張地,四人聚約修睦,昂古理、興濟理因附其姓。宰七牛祭天,改姓納拉。葉赫部先世系蒙古人,姓出默特,始祖興懇達爾漢,奉明國成祖皇帝之命,率其部民兵等,衛守東省開原界此北圍場,遂滅扈倫國。張地所居的納拉姓部寨屯村,因據其姓。」

從上述資料記載中,民間納拉氏存藏的史料已將納拉氏的宗族血緣關係闡述清楚,即海西女真四部中,輝發與葉赫兩部的納拉姓氏族,與哈達、烏拉兩部的納拉氏氏族先人,不屬同宗。由史料記載中可以得知哈達、烏拉兩部的納拉氏先世,原居住地為黑龍江中下游,他們在元末明初之際進行了兩次規模較大的遷徙,於明末遷至興京地區。

明代時期的納拉氏氏族姓氏是由音移變化而來的。這一姓是納蘭產生的音移變化。在此之前,金、元時期女真的納蘭姓氏為納刺姓,部名為納喝。納喝部在歷史上曾居住在今吉林省葉赫河流域。而在金代,納刺氏的女真姓氏漢譯過來為康姓。由此可知,今日遼東滿族那氏的姓氏演變,一直是沿用原始姓氏音移的方式演變下來,直至清代中期冠漢字姓至今。

郎姓宗族

郎氏滿族宗族是由滿族姓氏紐祜祿氏而冠用的漢字姓,他們冠用漢字姓的最初時間據其氏族譜所載為清代乾隆年間。郎姓姓氏是由紐祜祿滿語niohe,漢譯為狼而演變為郎,用作姓氏的。這一姓氏,是滿語的漢譯姓氏。

紐祜祿,「原系滿語地名,因以為氏」。氏族居住在長白山、英額等地方。在清一代,紐祜祿氏氏族成員, 「仕官難以枚舉」,清王朝開國元勛額亦都,即是紐祜祿氏的氏族成員。

紐祜祿氏宗族,是先期進入蘇子河、渾河流域的建州女真氏族,他們在元末明初之際,由原始居住地黑龍江、松花江中下游,歷經三次大規模的遷徙而來到佛阿拉地區。其中,史料記載中的長白山地區僅是他們氏族在南遷中的一處中間居住地。

金代,紐祜祿氏的姓氏為女奚烈氏,據《金史·國語》記載: 「女奚烈日郎」,即女真語漢譯為郎姓。在清代官修史料《滿洲源流考》中記有:「紐祜祿氏舊作女奚烈氏」。由上述記載中可見,今日郎姓的姓氏,在歷史上沒有像其他女真氏族姓氏那樣,發生過諸多的變化,而是自金代起即漢譯為郎姓。遠在金代,女奚烈氏在官修史料中即有記載,如「女奚烈斡出,仕至植州刺史,被行省牒徙州人於金勝堡」。又,「女奚烈守愚,字仲晦,本名胡里改門,真定府路吾直克猛克人也」。金代,由於女奚烈宗族龐大,朝廷對女奚烈宗族組建的弟子軍以其宗族姓氏予以命名。

遼東滿族郎氏,由金、元至今日,只由女奚烈氏在明初演變為紐祜祿氏,再由紐祜祿氏漢譯冠姓,冠用了郎姓這一姓氏。

清代中期以前滿族的姓氏,除沿襲了金、元時期的女真姓氏外,在《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中所載錄的滿洲姓氏,大部分採用了以地為氏的冠姓方式,在現居遼東的滿族八大姓氏也沒有超越這種範疇。

在滿族氏族沿用金、元時期的姓氏過程中,由於在歷史各個時期受到社會環境發展的諸方面因素影響,幾乎全部原始姓氏發生了諧音變化。這些變化的實質,是與所處社會自然環境息息相關的。女真人的原始姓氏多為複合音節的女真語片語,在女真語言不斷發展完善的歷史過程中,其語音也在逐步發生變化。至清代初期,由於受民族文化融合的影響,語音變化程度更為加劇。但變化的結局,僅僅反映在語言音節的諧音上,並沒有在語言本質上產生變化。反映在對照金代有史記載的女真姓氏上,各姓雖然在自金以後的歷史歲月中,多有隨地命姓而脫離原氏族姓氏

者,諸如八姓中的佟佳、瓜爾佳、馬佳、索綽羅、赫舍里、富察、納拉及紐祜祿氏,但這些以地為姓的姓氏多有和原始姓氏諧音相沿之處。

在女真人以地為氏的命姓中,尚有部分滿族宗族,由於受中原漢文化的影響,將本支的姓氏從滿語中漢譯過來,加以沿用。這類漢譯的姓氏,早在金代即已出現,並一直發展著。由金代女真姓氏中譯成的仝姓,古里甲譯成的汪姓,裴滿姓譯成的麻姓,紇石烈姓譯成的高姓,蒲察姓譯成的李姓,都證實了這一點。

歷史演變

遼東滿族八大姓氏的歷史演變,是滿族人民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從金、元時期起,滿族先世姓氏在歷史不同時期的變化及宗族內部血緣集團產生的裂變而出現的新的姓氏上看,滿族及其先世在姓氏上的演變過程錯綜複雜。早在金、元時期,清皇室的先世一直為夾谷姓,澤譯仝姓,而至明末卻冠用了愛新覺羅這一姓氏。馬佳氏的先世由甫亦莫氏改稱費莫氏,此後又以地為氏冠用馬佳為姓。從而使部分姓氏的出現,發生了隨意不規範化趨勢。在清代中期以後滿族各氏族漢字姓和改漢字姓中,這種趨勢發展的更為複雜,更為不規範。紐祜祿氏各支在冠漢姓時,其姓

氏早在金代就已漢譯為郎姓,而在這一時期,有的族支卻改用漢字紐字為姓,還有的改漢字牛字為姓。索綽羅氏除以原姓第一音節索為姓外,部分族支改用漢字曹字為姓,諸如此類甚多。

在滿族姓氏演變過程中,隨名姓也對滿族姓氏演變曾經造成了許多障礙。隨名姓氏使人們一時無法剖視其姓氏的歷史本來面目。如:納拉氏中的輝發部納拉姓的隨姓問題(前文已略述),如果不通過民間譜書資料進行佐證,是無法查尋這一姓氏源流的。在清代中前期,由於滿族民族共同體處於鼎盛發展時期,至使許多中原漢人和其他民族成員加入到滿族民族共同體中。部分漢人被編人到漢軍八旗之中。這部分漢軍八旗氏族,有的在編撰宗族譜書時,有意的將本宗族的姓氏效仿滿洲八旗氏族的姓氏加以稱謂。如李姓改稱為李佳氏,康姓改稱為康佳氏,馬姓改稱為馬佳氏,連明代降將尚可喜在修譜時,也將本宗族的姓氏改稱為沙各達哈拉。滿族民族共同體中的漢軍八旗部分宗族,除在這一時期效仿滿洲八旗氏族的姓氏外,許多宗族在先世源流上也加以附會,多將自己的先世溯為女真氏族成員,使世人難以辨別其姓氏的緣尾。

在遼東滿族人民集居的區域,由於地域不同,歷史上姓氏演變稱謂不同,而所泛指的滿洲八大姓氏也不盡相同。有的地方將佟、關、馬、索、葉、富、那、郎列為八姓。還有的地方將葉姓換成齊姓加入到八姓之中稱謂。然而,本文所提及的八個姓氏是遼東具有代表性的八個姓氏,亦是由金代女真人後裔而形成的八個滿族宗族,是具有區域代表性的。他們可以直接涉獵於滿族先世的漁獵採集及遷徙生活,揭示每一歷史時期的社會發展狀況,最終體現民族文化融合的必然歷史結果。

社會意義

查尋遼東滿洲八大姓的姓氏起源和演變,是研究滿族社會發展史中的一項重要課題,是滿族譜牒學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項目,它將對滿族早期的社會諸方面狀況提供有力的歷史依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騎兵 的精彩文章:

隋朝的開隋九老都有誰?有沒有虛構的人物?
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晚清名將,曾轟死賴文光,卻被日本人嚇跑
淺談唐末五代初的晉梁爭霸四十年的那些事,結局是什麼?

TAG:歷史騎兵 |

您可能感興趣

關之琳那英都是滿洲八大姓的後裔,這八大姓都是哪些?
滿洲貴族姓氏,現今改為這8大姓氏,來看看有你的姓嗎?
滿洲八大姓里,哪個姓氏與愛新覺羅家族的愛恨糾葛最深
滿洲八大姓,說一說滿族八大姓氏排名,這裡都是最正宗的滿族姓氏
滿洲八旗姓氏,如今演變成什麼姓氏?很多明星都是滿洲後代
歷史上的溥儀在偽滿洲國的權利有多大呢?真的只有這一點嗎?
富察傅恆的妻子是誰?人稱「滿洲第一美婦」,她和乾隆有何瓜葛?
您是有譜的滿洲人嗎?
清朝滅亡後,滿洲八旗的後代去哪了?說不定你身邊就有!
滿洲八大姓中哪個姓氏有漢族血統,且地位顯赫絕不在其他家族之下
今天是臘八節,滿洲人的臘八粥可和漢族的完全不一樣!
今天是小寒,看按老滿洲旗人是怎麼過?
山海經中的肅慎族,到底是不是滿洲先祖?乾隆這麼認為!
清朝建立前的滿洲八大姓,愛新覺羅榜上無名,慈禧家族入選
滿族人本來都有滿洲老姓 後來為啥改成了漢族姓氏
曾經的滿洲,如今是哪些地方?不僅僅是東三省!
知識貼!滿洲八旗制度有哪八旗,地位最高的旗是哪幾個?
滿洲人怎麼找自己老姓?
滿洲八大姓的來龍去脈
偽滿洲國的皇帝,溥儀只是一個傀儡,真正的皇帝是這個「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