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操控天啟帝做傀儡皇帝,卻想打擊一人絞盡腦汁搞不定
向敬之
1
萬曆四十七年八月,明光宗朱常洛有命繼位,做了一些撥亂反正、廓清陳弊的好事,但很快被自己的寵妃李選侍指使太監進呈紅丸,自稱仙丹,實則「通利葯」(大黃),一晝夜連瀉三四十次,衰竭而崩。這是明朝史上著名的「紅丸」案。
朱常洛還沒來得及使用議定的泰昌年號,僅做了個一月天子。他的皇長子、十六歲的朱由校即位,是為熹宗。顧命大臣方從哲、劉一燝、韓爌等輔政,立即安排東宮屬官孫承宗以左庶子充當日講官,給天啟皇帝當老師。
朱由校每天聽孫承宗講課,感覺受到了啟發,於是對孫師傅特別關照。方從哲、劉一燝、韓爌等先後遭政敵彈劾,或為魏閹誣陷,被迫辭職下野,但孫承宗如日中天,成為了重臣。
《江山風雨情》中的陳道明版天啟帝和李丁版魏忠賢
天啟帝昏聵,沉迷木工,愛看傀儡戲,也甘做秉筆太監魏忠賢操控的傀儡皇帝,然他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師傅。朝臣以孫承宗懂軍事,熟邊務,奏請天啟帝任命他做兵部尚書。朱由檢嚴詞拒絕,第二年索性讓他做禮部右侍郎。大家都舉薦帝師主管軍政大權,放到其他時期,都是皇帝求之不得的事情,然天啟帝只給師傅安排一個不起眼的職務,看似高幹的位置,但責任不大。
質言之,天啟帝不想讓師傅捲入各種各樣的權力爭鬥。
若非廣寧一戰,明軍大敗,遼東巡撫王化貞棄城,經略熊廷弼因退守,被論罪下獄。邊關危急,朱由校才臨危授命,拜孫承宗為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此時,孫承宗雖不是首輔,但是天啟帝的定海神針。
2
孫承宗走馬上任,自然要給皇帝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他上書直陳這幾年疏於練兵,軍餉難以核實,文官指揮武將上陣殺敵,權利大,對作戰不利,必須加大武將的權力,並選一個有雄才大略的統帥,給他假節大權,可以任命帳下偏將。
學生知道老師的為人,自然支持老師上任先燒幾把火:撫恤遼東百姓,精簡京師軍隊,增設永平大帥,修建薊鎮亭障,開京東屯田……天啟帝明白這火是為自己的江山穩固而燒的。
孫承宗要為學生排憂解難,首先嚴懲那些亂作為、無作為的人。他奏請三司會審熊廷弼、王化貞,論罪以正朝綱,同時威懾曲意依從的將領。他請旨親赴遼東視察,起用袁崇煥,罷免王在晉。
孫承宗
作為帝師,孫承宗知道皇帝身邊是些什麼樣的人,也知道內閣輔臣與魏閹集團爭的什麼。他臨危受命,為國家,也為皇帝,更為自己的書生報國要謀求一個好的政治環境。他自請為督師,讓薊、遼等地舊將監管各處,見機行事時不必受到其人限制,同時做出方便自主軍政的人事安排,並從國庫帶走八十萬錢。
朱由校親自將師傅送出宮門,並賜給尚方寶劍、坐蟒等,命內閣大臣直送到崇文門外。天啟帝這樣安排,就是要讓所有人看到帝師的尊榮,方便他專心經略遼東。
孫承宗就職後,迅速讓部將各盡其能,整肅軍紀,禁止不合條件的人冒領軍餉,將只為吃空餉的僱傭兵全部遣回。
3
師傅統兵前線,朱由校開始關注邊情,經常派東廠的人到關門,搜集邊情回報。
魏忠賢趁機派心腹帶著數萬武器裝備來到關門,又捐出十萬兩白銀和蟒、麒麟、獅子、虎、豹等銀幣,並送給孫承宗蟒服、白金等。孫承宗不傻,知道魏忠賢表面勞軍,實際窺探。他立刻上書給朱由校,稱不能讓宦官監軍。
朱由校回復沒什麼,孫承宗只好接待。使者到邊關後,孫承宗只用茶水招待,但不容他們參預軍機。隨後,他又巧妙地讓天啟帝終止總督的推選,以正式的公文任命他這個督師專管經略大權。
孫承宗經略遼東四年,與天津巡撫李邦華、登萊巡撫袁可立遙相呼應,「關門息警,中朝宴然,不復以邊事為慮矣」(李遜之《三朝野紀》)。這樣的組合,是明末抗擊後金而使之不敢冒進的最強團隊。
後金襲擾不止,但始終不敢大規模進犯。這,卻讓朝廷的一些人不安了,非議孫承宗有些碌碌無為。只有內行人不說外行話,兵部尚書王永光說:「兵家有雲,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孫承宗在遼東,前後修復九座大城、四十五座堡壘,招練兵馬十一萬,建立十二個車營、五個水營、兩個火器營、八個前鋒後勁營,製造甲胄、軍用器械、弓矢、炮石裝備幾百萬,開疆四百里,屯田五千頃,年收入十五萬兩白銀。
4
孫承宗功高,魏忠賢眼紅,急著要拉攏這位天啟帝極度信任且高度重任的帝師,遭到孫承宗拒絕,因而結仇。魏閹專挑時機挑撥君臣關係。對於他人,天啟帝一句「朕已悉矣!汝輩好為之」,但說到孫承宗,朱由校卻清醒了,不給魏閹機會。
魏忠賢陷害東林黨人,孫承宗要以賀壽為由,請求入朝面奏。魏忠賢急了,怕孫大帥清君側。魏忠賢夥同黨羽,跑到天啟帝跟前哭拜,說他沒得聖旨擅離防地,不合法度。朱由校連夜召見兵部尚書,派人騎快馬阻止孫師傅。魏忠賢又假傳聖旨給九門的宦官,若孫承宗到了,就將他綁了。
魏閹又枉費心機,孫承宗到達通州接到旨意便返回遼東。魏閹不罷休,指使人請求朝議孫承宗的去留。眾人彈劾說他冒領軍餉,而吏部尚書崔景榮等說孫承宗好。
往往這樣的陣勢出現,魏忠賢早已磨刀霍霍,準備借著皇帝的旨意將異見者及其支持者滿門抄斬、株連九族。但是,這次天啟帝並沒有給九千九百歲面子,只是下詔讓孫承宗精兵簡將,減少軍餉,繼續督師遼東,卻讓孫承宗。
或許是師徒心靈相通,孫承宗正要這份旨意來為自己剛剛做出的決定做最高指示。他已分派諸將駐守錦州、大小凌河、松山、杏山、石屯等地,擴張二百里,將尤世祿、李秉誠等將罷免,裁軍一萬七千人,節省開支六十八萬錢。
不久,魏忠賢陰招不斷,孫承宗防不勝防,只好主動請辭。朱由校同意,但加特進光祿大夫。雖是榮譽職務,但暗示魏忠賢,孫承宗就是辭職也是朝廷正一品大員。此外,還封其子世襲中書舍人,賞蟒服,賜銀幣,並派人保護孫承宗回家。
在圖謀報復孫承宗的事件上,魏忠賢一直是一個失敗者,他操控的傀儡皇帝每到這時,卻顯得特別清醒和理智。


※于成龍智斗大將軍王有根據,康熙帝為何不惱反而對他委以重任?
※先不以忠奸論周延儒,崇禎帝最初拉攏他,是對這位大學霸很感興趣
※家相變宰相拿皇帝的表叔開刀,唯一的高見卻成了崇禎帝嚴懲的罪證
※文章宗主競選首輔,因支持者太多被崇禎下獄,對手窮追痛打落水狗
※故宮藏明太祖像很有仁君之相,為何民間流傳的朱元璋像會那麼丑?
TAG:向敬之 |
※古代妃子想要獨寵?不可能!皇帝一定會做到雨露均沾!
※他滅掉漢朝,不像曹操董卓殘暴,卻沒有做上皇帝
※乾隆真的不算好皇帝,明朝皇帝竟然打臣子屁股
※乾隆皇帝主動退讓皇位,是皇帝不好做還是不能去烤雞?
※他滅掉漢朝,卻不像曹操董卓那麼殘暴,而且沒有做上皇帝
※皇帝賞功臣一條命,功臣卻指著皇帝鼻子罵:想逼我造反?我如你意
※算命先生說八王爺必定做皇帝,不信就看他的乳名!
※不上朝就是沒有能力,不理政嗎?萬曆皇帝皇帝告訴你不是這樣
※古代帝王最忌諱功高蓋主,為什麼他們都有能力謀反而皇帝卻不殺了他們?
※清代皇帝都吃不飽?光緒帝要偷太監的包子果腹,溥儀則只想吃肘子
※明武宗為何不想當皇帝,他雖然聰明,卻不是做皇帝的合格人選
※和珅打死都不敢貪的銀子,一旦貪污,乾隆皇帝都不會容忍他!
※人人羨慕皇帝手握大權,看完皇帝的作息表,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朱元璋準備好一車屍骨,然後叫人把太子喊來,教你怎麼做皇帝
※皇帝不讓大臣看自己,誰看了就要挖眼睛,丞相一句話讓皇帝醒悟
※漢獻帝才不是無能之輩,登基就是傀儡皇帝,卻熬死曹操父子得善終
※皇帝想廢太子,太子妃做了這樣的事,終於讓皇帝回心轉意
※此朝宦官管皇帝,想立就立想殺就殺,皇帝吃乾飯的?治不了宦官?
※南朝奪權一定要父子相殘?太子下咒催命,老皇帝想殺卻無力回天!
※做皇帝這麼累,你願意做皇帝嗎,隋文帝和隋煬帝你更願意做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