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世界最大雨林亞馬遜竟是人造林?新研究揭示古代土著馴化植物

世界最大雨林亞馬遜竟是人造林?新研究揭示古代土著馴化植物


世界最大雨林亞馬遜竟是人造林?新研究揭示古代土著馴化植物



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雨林,面積700萬平方公里,佔全球雨林面積的一半,森林面積的五分之一,生產的氧氣佔全球氧氣總量10%,被譽為地球之肺。人們通常認為亞馬遜森林是自然形成的,不受人類活動的影響,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這片廣闊巨大的原始雨林,很可能是幾千年前土著居民種植的樹木塑造的,今天的森林很可能是幾個世紀前人類遺棄的農莊的碎片。


世界最大雨林亞馬遜竟是人造林?新研究揭示古代土著馴化植物



荷蘭瓦格寧根大學環境科學研究員卡羅琳娜·萊維斯領導了一個由全球數百名生態學家和考古學家組成的大型國際團隊,把來自面積超過1公頃的1091個森林區域的調查數據,疊加在亞馬遜地區3000多個已知考古遺址和人類定居點上進行研究,通過比較考古遺址附近不同距離的森林構成,分析產生了第一個能說明古代亞馬遜人如何影響亞馬遜生物多樣性的全景圖片。研究人員從4962個物種中鑒定出85個馴化樹種,在過去的幾千年里,這些樹種已被亞馬遜土著居民馴化種植,以獲得食物、建築材料或其它用途。研究人員發現,在整個亞馬遜河流域,這些物種在成熟的旱地森林中比非馴化物種的可能性高5倍,在靠近考古遺址的森林中則更常見和更加多樣化。總的來說,今天亞馬遜雨林的所有物種中,約有20%是古代馴化的結果,而在一些大型古代文明地區,這個比例則接近30%。



世界最大雨林亞馬遜竟是人造林?新研究揭示古代土著馴化植物


人類已經在亞馬遜河流域活動超過了一萬年,極大地改變了整個森林的構成,構建了古代的偉大文明。雖然這種活動在五百年前因歐洲殖民者傳入天花等流行病嘎然而止,但新的人類依然在今天以自己的方式改變亞馬遜森林,不過這種改變令人擔憂,甚至可能是毀滅性的。在近代,由於砍伐、牧場、採礦等人為因素的影響,亞馬遜已有五分之一的森林遭到破壞,目前正以每年52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減少,巴西國會委員會的報告指出,以這個速度下去,亞馬遜雨林很可能在2050年前消失。美國林洞研究中心則更為悲觀,巴西每年排放二氧化碳約3億噸,其中2億噸來自砍伐及焚燒雨林,亞馬遜雨林的消失將加快全球暖化進程,惡性循環將會給全球氣候帶來災難性影響,甚至「世界可能滅亡」。



世界最大雨林亞馬遜竟是人造林?新研究揭示古代土著馴化植物



研究人員表示將進一步對亞馬遜雨林全部約16000個樹種進行研究,幫助人們找到平衡現代化生產和熱帶雨林生長的辦法,以提供對被破壞和日益碎片化的生態系統的最佳管理方式。最重要的是,承認土地使用是土地所有權的標誌,土地權對原住民本身至關重要,要認識原住民在未來塑造森林和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參考資料:http://t.cn/RipvZM7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5/6328/925


黑洞視界,宇宙視界,思想和知識也有視界。請訂閱微信公眾號:徐德文,以文學語言深度解析最新前沿尖深科學話題,通俗易懂,幽默有趣,一起學習和拓展思想知識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徐德文 的精彩文章:

太空環運高速列車呼之欲出,未來可在地球月球火星間穿梭旅遊
宇航員太空呆一年三分之一DNA將被宇宙射線打斷,其來源卻成謎
7秒驚魂!火星附近差點發生第一次人造衛星相撞事件
熊貓為什麼黑白相間?美國科學家破解生物界長期不解謎題
35座火山全球範圍頻繁爆發,地球內部正在發生一些事情

TAG:徐德文 |

您可能感興趣

世界最大雨林亞馬遜竟是人造林?新研究揭示古代土著人已馴化植物
科普貼:吉林大學研究成果揭示恐龍演化特徵
科研人員揭示極端降水對花椒林生態系統大型土壤動物的影響
人才如何造就?星雲大師揭示培植之道
人才如何造就?星雲大師揭示培植之道
哈佛科學家揭示新理論!神秘的太陽系外天體奧陌陌隱藏著秘密
科學家揭示家蠶馴化和改良歷史
俄羅斯和中亞發掘出唐朝遺迹!海外考古成果揭示帝國曾經的輝煌
格陵蘭冰層中的鉛污染揭示羅馬帝國的興衰
科學家揭示我國一級保護動物朱?群體演化歷程
俄羅斯科學家揭示細菌在太空中的變化
化學分析揭示地球最古老動物
奇特古老海洋生物的柔軟內臟揭示了它的「真實身份」
研究揭示青藏高原內陸大氣汞本底、變化特徵和原因
殷墟出土「神秘」甲骨文,揭示古人眼中的彩虹竟是雙頭「怪」物
科學家揭示糖基化和磷酸化修飾介導小麥開花的新機制
北京大學鄧興旺研究組揭示植物光形態建成調控新機制
斯圖裡奇揭示了他和利物浦主教練克洛普的關係
科學家揭示帝企鵝幼崽的秘密生活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王柏臣研究團隊揭示楊樹莖發育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