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輔佐帝王治理江山,後宮執政、把持朝政並開創盛世的十大皇后

輔佐帝王治理江山,後宮執政、把持朝政並開創盛世的十大皇后

No.1 唐高宗之後武則天

武則天(624年-705年),名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為荊州都督武士彟次女,母親楊氏。

輔佐帝王治理江山,後宮執政、把持朝政並開創盛世的十大皇后

武則天

武則天十四歲入後宮,為唐太宗的才人,獲賜號「武媚」。唐高宗時封昭儀,後為皇后,尊號「天后」,與高宗李治並稱「二聖」。高宗駕崩後,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期間,改名為「曌」 。

武則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太宗稱其為「媚娘」。她在協助高宗處理軍國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後,在67歲時登上帝位,自稱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成為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唯一女皇。從她參與朝政,自稱皇帝,到病移上陽宮,前後執政近半個世紀,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史稱「貞觀遺風」歷史功績,昭昭於世。

No.2 清太宗之後孝庄

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為「天降貴人」),蒙古科爾沁部(在今通遼)貝勒博爾濟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

出生於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日;天命十年(1625年)嫁給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為側福晉;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後,受封為永福宮庄妃;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臨(順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順治帝即位後,與其姑孝端文皇后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后;順治八年(1651年)上徽號曰昭聖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後尊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崩逝,享年七十五歲;葬昭西陵,上謚,雍正、乾隆累加謚,最終謚號為:孝庄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純徽翊天啟聖文皇后,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后,一生培養、輔佐順治、康熙兩代皇帝,是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

No.3 遼景宗之後蕭綽

蕭綽(953年-1009年),小字燕燕,原姓拔里氏,拔里氏被耶律阿保機賜姓蕭氏,契丹族,遼朝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改革家,她攝政期間,遼朝進入了最為鼎盛的輝煌時期。

遼景宗繼位後,選為貴妃。969年(保寧元年),被冊封為皇后。971年(保寧三年),生遼聖宗耶律隆緒,後又生三子三女。982年(乾亨四年),遼景宗崩,遼聖宗繼位,尊蕭綽為皇太后,攝政。983年(統和元年),聖宗率群臣給蕭綽上尊號「承天皇太后」。

986年(統和四年),宋太宗認為遼聖宗年幼而母后攝政,大舉北伐,以收復石敬瑭獻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正月,宋軍兵分三路,東路攻幽州,中路攻蔚州,西路攻雲州朔州,失敗,宋太宗下令全線撤退。在撤退途中,遼軍俘宋將楊業,後者不降絕食而死。

1004年(統和二十二年)閏九月,蕭綽以索要周世宗收復的關南地為名,大舉伐宋。除了在瀛州遭到抵抗外,遼軍勢如破竹,十一月就至宋都開封的門戶澶淵。遼大將先鋒官南京統軍使蕭撻凜在前線察看地形督戰時被射中頭部,當晚死去。遼軍士氣受挫,又孤軍深入,十分疲憊,加之後方宋軍襲擊其後路。蕭綽利用宋真宗急於求和的心態,與宋朝談判,達成澶淵之盟。

No.4 漢文帝之後竇漪房

孝文竇皇后(?—前135年),清河郡觀津縣(今河北省武邑縣)人 。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引皇甫謐言,雲竇後名猗房。竇猗房是普通的農家女,平民出身。

漢惠帝時竇姬以家人子身份入宮伺候呂太后,後被賜予代王劉恆。劉恆即位後竇姬被立為皇后。景帝即位後尊其為皇太后。建元元年,漢武帝即位,尊其為太皇太后。竇太后與漢文帝劉恆育有一女二男:長女館陶長公主劉嫖,長子漢景帝劉啟、少子梁孝王劉武。

竇太后是西漢最後一位擁附「黃老思想」的統治者,在她的影響下,西漢政權能繼續由劉邦時期定下的「以民生息」、「無為而治」的精神。把漢王朝推上了強盛的高峰。她謀傳膠東略承沛公,芳流觀津名留漢青。她的時代上承漢高祖偉業,下啟漢武帝雄風。

No.5 宋真宗之後劉氏

名劉娥(968年1月28日~1033年4月30日),獻明肅皇后,是宋真宗趙恆的皇后,宋朝第一位攝政的太后,功績赫赫,常與漢之呂后、唐之武后(武則天)並稱,史書稱其「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

天禧四年二月(1020),真宗患病,難以支持日常政事,上呈到皇帝那裡的政務實際上都由皇后劉娥處置。後來,真宗更是病重,下詔:「此後由皇太子趙禎在資善堂聽政,皇后賢明,從旁輔助。」此詔書便認可劉娥裁決政事的權力。

群臣不安起來,劉娥雖非太子生母,卻對他視若己出,克盡母職,根本不是旁人所能離間。

乾興元年(1022)二月甲寅,54歲的宋真宗趙恆病逝於延慶殿,遺詔曰:太子趙禎即位,皇后劉氏為皇太后,楊淑妃為皇太妃,軍國重事「權取」皇太后處分。而小皇帝趙禎這時只有十一歲,實際上就是由劉娥處理政務。

No.6 漢高祖之後呂雉

呂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通稱呂后,或稱漢高後、呂太后等等。碭郡單父縣(今山東菏澤市單縣)人。漢高祖劉邦(前202年-前195年在位)的皇后,高祖死後,被尊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時呂雉也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皇帝制度之後,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被司馬遷列入記錄帝王政事的本紀,後來班固作漢書仍然沿用。她開啟了漢代外戚專權的先河。

呂雉統治期間實行黃老之術與民休息的政策,廢除挾書律,下令鼓勵民間藏書、獻書,恢復舊典。為後來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司馬遷在《史記·呂后本紀》中對她的評價是「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給予呂后施政極大的肯定。呂后克制住自己,不作自行宣布為女皇的安排。她的做法在後漢時期和以後中國的王朝幾次被一個皇后所把持時被人仿效。可是她擁有無可爭辯的權力。

No.7 漢光武帝之後陰麗華

陰麗華(5年—64年3月1日),南陽郡新野縣(今河南新野)人。光武帝劉秀元配 ,東漢第二任皇后。春秋時期名相管仲後裔,漢明帝劉庄的生母。陰麗華在歷史上以美貌著稱,劉秀還是一個尚未發跡的沒落皇族之時,就十分仰慕陰麗華的美貌,曾感嘆道:「娶妻當得陰麗華」。

新莽末年,天下大亂,劉秀亦於家鄉起兵。昆陽之戰後,劉秀於宛城迎娶陰麗華為妻。東漢建立後,陰麗華受封貴人。建武十七年(41年),皇后郭聖通被廢,劉秀封陰麗華為皇后。漢明帝即位後,尊陰麗華為皇太后,共在位二十四年。永平七年(64年)正月二十日(3月1日),陰麗華崩逝,享年六十歲。同年二月初八,與劉秀合葬於原陵,謚號「光烈」。

No.8 唐太宗之後長孫氏

文德皇后長孫氏 (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河南洛陽人,小字觀音婢,其名於史無載。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女,唐朝宰相長孫無忌同母妹,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

八歲喪父,由舅父高士廉撫養,13歲嫁李世民,武德元年冊封秦王妃。武德末年,竭力爭取李淵及其後宮對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門之變當天親自勉慰諸將士。之後拜太子妃。李世民即位13天即冊封為皇后。在後位時,善於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為政的失誤,並保護忠正得力的大臣。先後為李世民誕下三子四女。

貞觀十年(636年)六月,長孫氏在立政殿崩逝,終年36歲,謚號文德皇后,十一月葬於唐昭陵。咸亨五年(674年),加謚號為文德聖皇后。天寶八載(749年),加尊號為文德順聖皇后。李世民譽之為「嘉偶」、「良佐」並築層觀望陵懷念。

No.9 明太祖之後馬秀英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馬氏(1332年一1382年),本名不詳,是歸德府宿州人,滁陽王郭子興的養女,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結髮妻子。

1352年(至正十二年),在郭子興的主持下,馬氏嫁給了時為紅巾軍將領的朱元璋。馬氏婚後與朱元璋感情深厚。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創建帝業的歲月里,馬氏和他患難與共。

1368年(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登基於應天府(今南京),國號大明,建元洪武,冊封馬氏為皇后。朱元璋對馬皇后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對她的建議也往往能認真聽取和採納。朱元璋幾次要尋訪她的親族封官加賞,都被馬皇后勸止。對於朱元璋屠戮功臣宿將,馬皇后總是婉言規勸,使朱元璋有所節制。

馬氏保持節儉樸實的生活作風,冊後以後,仍親自帶領公主、嬪妃刺繡和紡織。她自己也是以身作則,平時粗茶淡飯,縫補舊衣。嬪妃皆敬服,都將她比擬為東漢時的明德皇后。她是仁慈、善良、儉樸、愛民的一代賢后;她敢於在明太祖施行暴政時進行勸諫,保全了許多忠臣良將的性命;她善待後宮嬪妃,不為娘家謀私利開創了明朝後宮和外戚不幹政的風氣。

No.10 明成祖之後徐儀華

仁孝徐皇后(1362年-1407年),明成祖朱棣嫡後,濠州人,明開國功臣徐達嫡長女,母謝夫人(謝再興次女)。洪武九年(1376年)被冊封為燕王妃,建文四年(1402年)被冊立為皇后,永樂五年(1407年)七月崩於南京,壽46。永樂十一年(1413年)二月葬於長陵。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仁宗上尊仁孝皇后謚號曰:「仁孝慈懿誠明庄獻配天齊聖文皇后」。祔太廟。

建文帝削藩,建文元年(公元1399)七月五日,燕王朱棣宣布起兵靖難,在朱棣前往大寧「借」兵之際,面對李景隆五十萬大軍兵臨城下,燕王妃本人親自登城督戰,與世子朱高熾成功保衛了北平城。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歷時整整三年的靖難之役終於結束,明王朝的京城南京被燕王軍攻陷,燕王妃再次踏進皇宮的時候,已經是這裡的女主人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天下知天下 的精彩文章:

不入正史法眼的十大富婆級青樓女子,吸金本領各顯神通
影響和阻礙歷史學家研究古代文明的八大遺憾,已失傳成為千古之謎
拯救漢朝、?為華夏文明的延續與傳承做了重要貢獻的漢朝十大名將
歷史上單槍匹馬沖入亂軍之中能全身而退的十大猛將及結局
不被載入史冊的、死不瞑目的五位皇帝,一個比一個奇葩

TAG:觀天下知天下 |

您可能感興趣

隋文帝楊堅簡介 開創開皇盛世 隋朝的開國皇帝
中國歷史皇帝列傳——開創「明章之治」的東漢第二帝漢明帝劉庄
赫赫威名:開創大唐王朝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各國王妃訪問非洲:黛安娜王妃開創先河,凱特和梅根繼承其遺志
楊堅篡周當皇帝,靠什麼開創出隋朝「開皇盛世」?
房玄齡:唐代的第一賢相,輔佐李世民開創了貞觀之治
金國最為賢明的皇帝,因開創盛世被銘記,後世讚譽為「堯舜之君」
薩拉丁是如何開創大馬士革、開羅雙首都王朝的?
被抹黑的隋煬帝,其實是開創大唐盛世的功臣之首!
史上唯一可以與武則天媲美的皇后:輔佐兩代幼主,開創大清盛世
史上最幸運的皇帝,祖父打江山,父親填國庫,開創一朝盛世
明朝最賢明的皇后,輔佐丈夫和兒子開創盛世,被譽為「女中堯舜」
他是超級「混血兒」,身兼司馬、諸葛、夏侯三家血統,開創新王朝
五帝之三,帝嚳憑什麼與黃帝、堯舜並列,他開創了上古第一個盛世
他侵犯了皇帝美人, 還搶走皇帝的江山, 開創了歷史上最強的王朝
燕王朱棣開創大明盛世,他也奠定了明後朝廷的基礎
唐玄宗李隆基如何開創他的帝王生涯?
隋文帝開創「開皇之治」,李世民卻為何評價其「不愛百姓」?
為何說開創大唐王業的首功之人是李淵而非李世民?
毛主席最敬佩的皇帝,開創太平盛世,死後卻葬在泥沙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