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綜藝是戲曲的回春散嗎?

綜藝是戲曲的回春散嗎?


綜藝是戲曲的回春散嗎?


央視《一鳴驚人》節目現場(圖源於網路)


最近幾年,熒屏上最火爆的除了宮斗劇,就得說綜藝了。面對網路傳媒的巨大壓力,電視給自己打了兩劑強心針。別說,效果還真不錯。尤其是學習了日韓台灣的綜藝節目經驗之後,一些主題綜藝節目和真人秀節目火遍中國。


值得一提的是,在電視這個「夕陽產業」自救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元素被吸納了進來,這其中就包括比電視還要「夕陽」的戲曲。從央視的《一鳴驚人》、《叮咯嚨咚嗆》到地方主辦的《越女爭鋒》(央視播出)、《伶人王中王》、《國色天香》、《尋找好聲腔》等等,不一而足,眼花繚亂。


熱鬧是夠熱鬧了,熱鬧之後呢?


戲曲演員台上魅力四射 綜藝裏手足無措

「一道湯」是一句戲曲行業的老話。意思是表演缺乏個性,節奏缺乏起伏,對不同人物處理缺乏區隔等等。「一道湯」是戲曲大忌,歸根結底,源於演員不夠勤奮或能力不足。面對戲曲綜藝看似紅紅火火的局面,我想起了這個老詞兒。


今天的戲曲綜藝,就是典型的「一道湯」。趁著綜藝真人秀熱,國學復興,把這兩樣東西捏在一起,希望獲得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很可惜,大部分節目是一加一小於二的,甚至有的可以說一加一小於一——不但沒幫忙,反而添了亂。我想,這大概也是由於節目的主創不懂戲曲或者不夠認真勤奮吧。


藝術不是橡皮泥,捏在一起並不那麼容易,要兩樣都懂,兩樣都愛,才能捏出好結果。而如今的大部分戲曲綜藝節目,都是拿來主義,只能說「綜藝其外,戲曲其中」,但兩者誰都不挨著。其實,參加節目的不乏好手、高手和奇人,他們可以在舞台上魅力四射,可偏偏到了綜藝節目里,呆若木雞,手足無措。大部分戲曲綜藝變成了戲曲展示段落+綜藝娛樂段落的簡單粗暴的加法。戲曲觀眾覺得外行,綜藝觀眾覺得土氣,你說尷尬不尷尬?尷尬還在其次,本就是「夕陽產業」,再失人心才是更可怕的。


我們不妨看看那些最火的綜藝節目,其實成功也並不算難。要麼像《中國好聲音》那樣用實力說話,台上台下都是業界頂級,沒有花頭,乾乾淨淨;要麼像《爸爸去哪兒》那樣用努力說話,做足功課,無限細化,挖掘到足夠的看點。


是不是戲曲太老,綜藝太新,根本對不上?不是的。再老的藝術也有穿越時代直指當下的美好共性,再新的包裝形式也有不裝不吹,動人感人的做法。關鍵看懂不懂,會不會。

頂尖名家的大旗 不能一言不合就放倒


有的人對戲曲娛樂化嗤之以鼻,反對創新和營銷,覺得傳統藝術應該有自己的身份。對於這種言論,我不能苟同。且不言戲曲從業者要吃飯,有正常的名利需求。就從藝術的發展和傳播上看,和時尚流行文化相結合也是必由之路。難道應該以愛之名加速戲曲走進博物館嗎?這是荒謬之極的。事實上,這些傳統藝術從來都非常重視營銷和炒作,民國時期戲曲的炒作花樣百出,八卦滿天飛,和今天的娛樂圈比也不遑多讓。


我們就舉一個例子,談談老前輩是怎麼炒作的,再看看今天的戲曲綜藝誤區在哪兒。


眼下最熱的戲曲綜藝得算山西台的《伶人王中王》了。看得出來,電視台請來了各劇種的當紅名家前來PK,力氣下得不小。可這個模式,恰恰是非常失敗的,甚至是有失尊嚴的。幾位本劇種中全國頂尖的名家拿出代表名作,卻被PK下去了,為什麼?這些落選的藝術家哪裡不好?頂尖藝術家都落選了,不頂尖的還值得一看嗎?如果京劇選手勝了川劇選手,是不是川劇就不如京劇?再有,評委雖然也是著名的與戲曲相關的達人,可即使評委是老藝術家,又怎麼點評跨劇種的演員?您真懂那個劇種的唱腔嗎?演員三兩分鐘的表現就能代表個人水平了?許仙的一段唱和高寵的一套身段又怎麼比哪個好?這樣的傳播,用時下流行的說法,叫「互相傷害」。


所謂選秀,應該從那些業餘愛好者,或者青年演員中選拔;如果是請名家來PK,則應該賽專業之外的趣味項目,這樣才既保有對藝術和藝術家的尊重,又有娛樂看點。比如,即使像《我是歌手》這樣的名歌手PK,參賽者都有一個顯著的特徵——二線或稍過氣的藝人。頂級當紅藝人絕不參加這樣的選秀,傷不起。不僅個人傷不起,行業也傷不起。所謂愛惜羽毛,也是一種行業尊嚴的底線。大旗不能一言不合就讓人放倒。

有人會說,當年的「四大名旦」不也是頂級藝人選秀嗎?好,咱們就來學學老前輩是怎麼玩選秀的。第一,「四大名旦」的投票方式是觀眾投票,說白了,選的不是「水平最高四大名旦」,而是「最受歡迎四大名旦」,畢竟每個人有個人喜好的權利。再者,當年四大名旦的評選,選的並不是人,而是戲。規定每人必須以一出新戲參選,比如梅蘭芳演的是《太真外傳》,尚小雲演的是《摩登伽女》。其實所有人都知道選的是人不是戲,可為什麼必須要拿四齣新戲出來?這就能有效地避免尷尬,並非直言某人藝術不如某人,而是劇作不太給力,或者角色不受歡迎。這樣既能保住整個行業良性競爭的格局,又能提高熱度。看來我們今天的娛樂業者,還不如當年的老前輩想得明白吶!


選秀之後創作不跟進 演員還得「獨守空房」


當然,節目的不成熟是可以理解的。雖然戲曲娛樂化、綜藝化眼前有很多不足,我們還是應該鼓勵傳統藝術用流行的方法包裝自己、宣傳自己,吸引那些不看戲的觀眾踏入這扇藝術的大門。


話說到這兒,不得不讓我思考一個更加深刻的話題。既然綜藝也好,真人秀也罷,為的是傳播推廣,那麼推廣之後呢?吸引注意力之後呢?

創新乏力,劇目過時,從業者保守懶惰,才是戲曲行業最大的癥結!新觀眾被吸引來了看什麼?看《四郎探母》?好,傳統劇目有魅力。然後呢?還看《四郎探母》……


戲曲曲藝從來不保守,從業者一直是與時俱進,敢為人先的。然而近三十年,戲曲在原地踏步。雖然每年都有拿獎無數的新作面試,可那些戲都是表面光鮮,哪個又真有生命力,能一演再演?能做到的恐怕超不過十齣戲。


那些歌手在選秀之後全國開演唱會撈金,影星在上節目後片酬瘋長,片約不斷。拋去泡沫的成分不談,起碼這些綜藝傳播對於行業是有利的。戲曲演員呢?選秀之後接著回去給老觀眾唱《四郎探母》。


其實,網路自媒體時代的到來,應該說是傳統藝術的一個機遇。因為觀演關係變了,劇場限制沒了,內容重又為王。這正是個搞新作,搞革新的大好時機啊。郭德綱為什麼憑一己之力讓相聲重新熱起來?因為一旦觀眾發現了他,就有上百段嶄新或翻新的作品等在那兒,讓你對這門藝術的喜愛持續升溫,成為鐵粉。郭德綱創作乏力之後,人氣下滑,粉絲流失,也是同樣的道理。但是相聲整體火了,新人不斷湧現,這對於全行業來說當然是好事。


網路時代,傳統藝術長期以來的枷鎖不攻自破,種種體制、行業習慣的限制都鬆動開來,有料的藝人可以和觀眾零距離面對面,憑自己的能耐把觀眾拉回劇場。戲曲真的沒落嗎?恐怕還沒有那麼悲觀,名家名作一旦上演不還是一票難求嗎?青年觀眾進劇場的比例屢創新高,這都是歷史給予戲曲的機遇。


所以,做戲曲綜藝沒問題,應該搞,應該好好搞。但是更重要的,是戲曲的自身建設。否則熱鬧之後,浮華落盡,戲曲不免仍是要獨守空房,寂寞冷。(文/信浮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青年報 的精彩文章:

村上寫了一本呆萌的勵志書
美國的慾望如何照進中國戲劇的現實
散步的詩人 行走的畫者——紀念日本漫畫家谷口治郎
媒體:所謂「雞年神曲」不忍卒聽 太糟蹋文化

TAG:北京青年報 |

您可能感興趣

紅木傢具霸屏綜藝節目,吃香整個演藝圈!傳統古韻的回歸
趙麗穎要憑藉綜藝回歸?聽到綜藝名字後,網友:很適合新手媽媽!
王源又有新綜藝了?還是和范冰冰合作!
天后王菲要「下凡」?綜藝首秀《幻樂之城》了解一下?
李宇春三年不上綜藝的原因曝光!網友:沒想到你是這樣的春春!
看楊冪的綜藝,要破產!看他們的綜藝,要命!
綜藝好看不過三季是魔咒嗎?國產綜藝之光明星大偵探都無聊了!
不做「皇帝」玩綜藝,張國立是如何走上綜藝咖之路的?
從歌手到綜藝咖是什麼感受?唱作人金志文正面回應,看看薛之謙吧
《這!就是歌唱·對唱季》延期播出,音樂綜藝如何玩轉相親內核?
綜藝榜|什麼是好看的文化綜藝?這六位製作人說出了「新標準」
《青春環遊記》這樣的明星旅行綜藝,我們到底在看啥?
傅園慧是哪年的冠軍?傅園慧上綜藝會影響訓練嗎?
王菲攜新歌新綜藝回歸,紅酒高腳杯好文藝!你是否迫不及待了呢?
下飯綜藝安利!看了這些綜藝胃口都變好了!
爆笑!綜藝節目又現「神錯位」,岳雲鵬的「無頭照」是怎麼回事?
細看綜藝發展這幾年 網綜也陷入回聲室效應?
文藝小姐投靠戲精?易烊千璽資源?王傳君排斥綜藝?盛一倫過氣?
我們的胡歌終於要回歸熒幕了?與好兄弟靳東一起開啟新綜藝
黃磊張藝興不出席《極限挑戰》,宣傳新綜藝,這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