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雄性激素過高會怎樣?該怎麼辦?
「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乃道法陰陽的真諦!
雄性激素並非男性專有,正常女性也都會分泌。它不僅只在男性的睾丸中產生,腎上腺皮質也會分泌雄激素。
雄性激素對男性的有益作用自不必說,然對女性來講,
正常的雄性激素有利於女性身體的健康發育,但雄性激素過高會帶來相應的危害
。
【
女性雄性激素過高的通常表現
】
1、
「女漢子」形象
。典型特徵:多毛!不僅四肢、陰部、腋窩的毛髮特別多,而且上唇、乳頭、腹部也會出現令人難堪的毛髮。如:
女子青春期雌激素分泌不足時,會因雄激素含量上升而出現男性第二性怔,長出細密的汗毛,所以女生也會長「鬍子。
2、
皮膚粗糙,
常伴有脂溢、油性、痤瘡、毛孔粗大等表現。
3、
出現「男性化」特徵
。如聲調變得低沉、喉結突出、陰帝肥大、男性型陰毛的分布、顳部禿頂等。4、
乳房發育不良
。(易引起乳腺萎縮導致)【女性雄性激素過高的危害】
除了相關表現癥狀外,其危害主要在於:
1、
影響月經及生育
高雄激素易干擾女性卵泡的生長發育,導致多囊卵巢、排卵障礙、黃體功能不全,進而引起月經紊亂、月經稀發,甚至閉經及不孕。也有研究表明,高雄激素還可導致先兆子癇、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早產等相關不良妊娠的發生。
2、
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
甘
高雄激素血症最早表現異常的血脂指標是
油三酯,體內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下降,這種血脂代謝異常可導致大量脂肪組織在血管壁沉積,血管內皮功能受損,最終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及高血壓,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3、
增加患糖尿病風險
雄性激素過高易導致肥胖,特別是腹型肥胖。肥胖者由於體內脂肪堆積,脂肪細胞肥大,對胰島素敏感性下降,可導致血胰島素水平升高而增加糖尿病發生的風險。
4、
增加子宮內膜癌風險
由於高雄激素干擾了女性的排卵,長期不排卵,可導致子宮內膜持續增生而增加了後期發展為子宮內膜癌的風險,而之前提到的高雄激素導致的肥胖、胰島素抵抗、糖尿病等,同樣也是導致子宮內膜癌發生的危險因素。
5、
心理問題
由於上述的一些變化,會在一定程度上對高雄激素患者造成困擾而增加心理負擔,更容易出現抑鬱、自殺等負面心理問題。
【女性雄性激素過高的原因】
女性體內雄激素過多,有腎上腺皮質疾患、卵 巢疾患、體質性的多毛症、精神因素、藥物影響等多種原因,其中以腎上腺皮質疾患最多見。
雌激素分泌不足時將導致正常的雌雄激素平衡被打破。
卵巢功能下降、精神壓力過大、飲食結構改變最容易導致女性激素平衡失調。
【女性雄性激素過高怎麼辦?】
總原則:個性問題個性解決
1、
加強卵巢功能養護
A、疏通全身經絡,調節身體陰陽五行平衡。推薦「
陰陽繞
」方法練習自己打通全身經絡。B、學習運用「內縮吐納法」開展自我調節。於日常的呼吸吐納中得到養護。
C、穴位養護:百會、大椎、命門、腎俞、膻中、神闕、氣海、關元、子宮、氣沖、陰廉、會陰、足三里、三陰交。宜內力運揉每穴49次,不支持針灸、艾灸方式。
D、開展適當的體育鍛煉。瑜伽、游泳、體操等有氧運動都是適合的方式。
2、
至少掌握一種以上快速緩解精神壓力的方法
A、
入靜冥想法
:盤膝打坐或以自己感到舒服的任何方式放鬆自己,調息調心,摒除雜念,入靜後以意念遨遊宇宙。B、
轉移法
:適當改變當前狀態自己工作或生活活動的內容、方式、節奏、環境等。C、
發泄法
:選擇適當的場所或環境,設定導致自己增大壓力的目標對象,以拳打腳踢等多種體能釋放的方式對著目標發泄,以達到放鬆自己減緩壓力的目的。D、
專註法
:尋找一種自己的特殊愛好,當感到其它事情上有精神壓力時,專註於自己的這一特殊愛好上不想其它。(個性化意味較濃,沒有共性)E、其它能夠有效減壓放鬆的方法。
3、
注重食療調理
多吃豆製品及其它富含VD、鋅、硒、不飽和脂肪酸等有利於促進身體雌激素水平提升的食物。詳見前文
《女人美顏美體調理食物》
4、
保持適當的「性」調節
適當的「性」刺激能有效促進體內性激素分泌,改善身體激素平衡。
重點提醒
:
除非嚴重病態,否則盡量避免使用激素類藥物調節!
上一篇:女人美顏美體調理食物
和真辟穀訓練:
丹道功夫指導,避免進入誤區!
(
點此直接閱讀指南
)
和真減肥訓練:氣功經絡點穴+辟穀+食療+特殊鍛煉
本站精品文章推薦:
1.
2.
3.
4.
5.
6.
7.
8.
9.
10.
公號二維碼:
點擊「
閱讀原文
」有更多精彩。


TAG:和真調養 |
※怎麼控制尿酸?如果過高會引起哪些病症呢?
※血液粘稠度過高會對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應該怎麼調理?
※尿酸過高會引致終身疾病,這些飲食你應該了解一下!
※同房頻率過高會降低受孕幾率嗎?不懂這幾點,怎麼備孕都白搭
※血糖過高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要及時控制血糖!
※溫度過高會炸膛 你的「槍炮子彈」保護好了嗎!
※維生素D水平過高會造成哪些傷害?
※誰說做科研不需要高溫假?室溫過高會損傷大腦認知能力
※血糖過高會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老實說,真的要重視
※肌酐過高會增加腎臟負擔,影響腎臟功能,教你6招降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