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勞比岳飛大,死得比岳飛慘,含冤死了幾百年還沒平反太不值
文/羽觴
南宋時期的岳飛,中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岳飛當時一心抗金,率領岳家軍與金兀朮打得不可開交。
當時有一句話,叫「撼山易,撼岳家軍難」。也就是說,岳家軍是一支鐵軍。
岳飛的希望就是直搗黃龍府,與諸將痛飲。
可惜,他到死都沒能實現這個願望。
只因高宗的金牌一道道送到前線來,緊急召他回去。岳飛功虧一簣,收復失地的計劃就此落空。而岳飛回去之後,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掉。
後世的研究者都認為,真正要殺岳飛的不是秦檜,而是宋高宗趙構。
因為岳飛口口聲聲說要打敗金軍,迎回二聖。試問,二聖回來之後,趙構怎麼辦呢?
所以,岳飛還是幼稚了點,只知打仗,不懂政治。
咱們今天要說的這一位,叫袁崇煥,是明朝末年的一員大將,他的死,其實和岳飛一樣冤。
在晚明時期,威脅明朝統治的有幾方勢力,一個是張獻忠李自成等農民軍,一個是後金的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以「七大恨」誓師,要與明朝一決高下。新成立的政權,總有些朝氣。在與明朝軍隊的對決中,努爾哈赤節節取勝。再加上大明軍隊,很大一部分被派去鎮壓農民起義,東北的局面是日日惡化。
這時候,新上任的崇禎帝把袁崇煥叫去,言語間對袁崇煥期望很大。袁崇煥一激動,說陛下放心,給我五年時間,還陛下一個全遼。崇禎帝大喜過望,遂派袁崇煥為督師,主持遼事。
袁崇煥到任之後,整治防務,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他將寧遠、錦州合為一鎮,讓祖大壽鎮守錦州,袁崇煥自駐寧遠。遼東邊事為之一振。崇禎帝加袁崇煥為太子太保,一時恩寵無比。
事實上,早在崇禎帝之前的天啟朝,袁崇煥就已經受重用。他力主防守,堅壁清野,利用西洋的紅衣大炮將後金軍轟得死傷遍地,取得了寧錦大捷。努爾哈赤也在此戰中受傷斃命。此後,又和皇太極對壘,也能穩住陣腳。
袁崇煥做的一件很有爭議的事是殺掉毛文龍。毛文龍也是邊帥,住手皮島,可能比較專權,袁崇煥不好調動,於是借勞軍之名殺之。毛文龍固然有死的理由,但殺掉毛文龍,皮島守軍也就散了,這是此後的弊端。
皇太極久攻寧遠不下,於是繞道南下,直抵北京。袁崇煥得知後緊急率軍南下救援。但皇太極卻放風說袁崇煥是與其會師夾擊北京。崇禎帝見疑,最終將袁崇煥逮捕並殺掉。
袁崇煥的死實在很慘,是慘被凌遲。他是以叛國罪的罪名被凌遲的,死後還被眾百姓分食其肉。一個邊將,守御國土那麼多年,最後不但皇帝冤枉他,連老百姓都冤枉他,這就比岳飛悲慘多了。岳飛好歹在民間還有好名聲。
一直到清朝,袁崇煥死於皇太極反間計的真相才揭開,而此時大明已亡,崇禎帝自己早弔死了,誰還為袁崇煥平反呢?
所以,一直到現在,對袁崇煥的評價還是分成兩派,有人說他禍害了大明,有人說崇禎殺他是自毀長城。爭論至今不休,但論起袁崇煥在晚明扮演的角色,確實不下於岳飛當年的角色。


※中國是歷史上唯一沒有中斷文明的古國?有兩國表示不服
※冒充太監進宮和冒充欽差巡查天下,哪個風險大?答案出人意料
※眾女子趁皇帝熟睡,將其綁起要做一件事,真是膽大包天
※古代這種官最牛氣,在位君王都怕他,君王哀求他都不買賬
TAG:一生相閱 |
※此人功勞高過趙雲,死得卻比張飛慘,冤死1700多年,至今還沒平反
※本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卻被後世罵了幾千年,估計很難被平反了
※顏值被低估幾十年,是時候給他們平反了!
※比岳飛還冤的開國名將,被黑了上千年,一直被罵,至今未平反
※因錯定漢奸罪,她蒙受了40多年的不白之冤,平反後出獄,卻自盡了
※乾隆平反了這麼多人,卻為何偏偏不給雍正的大哥平反,因為一個人!
※被黑的最慘的一位開國名將,千年來一直在挨罵,至今都沒得到平反
※蒼天無眼?害死岳飛的4大奸賊均高壽而終,其後代還想為他們平反
※千古奇冤!他為大清立國建下不世之功,卻在死後被連累削爵,100多年後才被平反
※武則天臨死前給自己的敵人「平反」,是良心發現還是迫不得已?
※被慈禧太后坑害的清朝猛將,死後多年才被平反,追封太子少保
※此人權傾南宋,為岳飛平反,出兵伐金想復中原,結果比岳飛死得慘
※乾隆晚年為何為其8叔胤禩平反?原因很多人都想不到
※岳飛已經得到平反,為何評中興十三功時,孝宗還要將他排除在外
※一國首相死後60年被平反,稱殺錯了!俄羅斯卻堅決不同意!
※鄧艾滅掉蜀國卻含冤致死,為何司馬炎不為其平反?因為他有苦衷!
※為豬油「平反」,豬油的價值,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
※共和國第一大將粟裕,為什麼到死也沒有得到平反?
※手銬幾乎嵌進肉里,連吃飯也不給解開,周總理為他平反,可惜2000幅畫已沖毀在馬桶里
※要為直男平反,妹子你這樣的聊天,誰也理解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