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糖手和糖足一樣兇險!預防,你要特別重視這3點~

糖手和糖足一樣兇險!預防,你要特別重視這3點~

指導專家

沈 英 北京宣武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

曹沉香 北京長庚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



大家都聽說過糖足,其實也有糖尿病手!只是你不知道。糖手和糖足都是由於糖友合并神經病變造成的,一樣兇險!

做不好預防和治療,糖手嚴重者照樣「砍手斷胳膊」!輕者手部會失去感覺。更要命的是:糖手隱藏的深,不易被發現。因此,早發現早預防顯得尤為重要!

糖手和糖足一樣兇險!預防,你要特別重視這3點~

(小編拿這隻芊芊玉手告訴大家,糖手危害大,護手要用心哈)

這時,很多糖友就會提出疑問了,既然糖手的發病原理和糖足一樣,那為什麼糖手很少見呢?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搜索、關注健康時報-糖友會微信公號:「糖來糖往」(jksb2016)



早發現:記好這3個原因

在臨床上,有十名糖足患者,都不一定有一名糖手患者。糖手很少見的原因主要是三個方面,病理、生理以及關注度。

1、病理

在發病原因上,由於糖友血管的微循環比較差,而腳部離心臟的距離比起手部要遠得多,就造成了腳部供血比手部要困難,更容易發生病變。而手離心臟近,但是,一旦發現就要提早預防,做好處理。

糖手和糖足一樣兇險!預防,你要特別重視這3點~

2、生理

在生理方面,手部的靈活度要比足部好,而且運動量也比足部大,從而使手部的血管不容易堵塞,神經系統更加敏感。

3、糖友的關注度

這也是造成兩者區別的因素。手部暴露在視線中的幾率很高,一旦出現傷口,糖友會及時發現。

腳是身體的承重部位,每天都會受到擠壓、摩擦,容易造成腳部的「繭子」增多,稍不注意就會出現破損,因此,腳部容易形成糖尿病足。然而,足部在鞋襪里就不容易及時發現。



總之,糖手雖然發病率沒有糖足高,一旦發現,就要高度重視,你可不想芊芊玉手被砍掉吧?



預防 :這3點要特別重視

在臨床上,糖尿病手雖然沒有糖尿病足常見,但是它跟糖尿病足的嚴重程度是相同的。而預防也是可以借鑒糖尿病足的防治方法的。

1、控好糖是根本

糖友所處的高糖環境容易引起周圍神經病變、周圍血管病變,進而會導致上肢、下肢感覺減退或消失,如果沒留意就會很容易發生皮膚破損、潰瘍、感染甚至截肢。

所以,糖友預防最根本還是應該要控好糖。

糖手和糖足一樣兇險!預防,你要特別重視這3點~

2、比糖足的檢查還要細心

在生活中,糖友預防糖足要每天檢查鞋子以及襪子,檢查鞋內是否有異物,以防足部損傷。對於糖手的預防也是這樣,平時多細心注意檢查手上是否有傷口,小小的傷口也不能放過

如果傷口只是輕微出血可以自行包紮,如果傷口較大就應該到醫院找醫生處理,並告知醫生您患糖病的時間。

糖手和糖足一樣兇險!預防,你要特別重視這3點~

3、癥狀早知道,多動動手

一旦發現手腳漲疼、顏色呈紫暗色、摸不到大動脈、沒有知覺、不知道冷暖疼痛等,有可能就是提示糖友出現了糖足糖手的徵兆,糖友要及時就醫。

另外,糖友在平時也應該多動動手、按摩按摩,促進血液循環。



小編提示

小編在這裡,再次提醒糖友:

糖足的治療應以預防為主,每位糖友都應定期篩查糖足,而一旦發現了足部出現感覺減退、缺血、畸形等危險因素,就要及時就醫,「時間就是肢體」



另外,糖友的鞋子應選擇軟布鞋、足趾頭有足夠空間的鞋,而且每次穿新鞋後都要檢查足;

每天穿鞋前都要檢查鞋子裡面有沒有異物,如果有異物一定要及時拿出去;

選擇襪子時,應該選擇吸汗性強的棉襪子;

修剪趾甲時,應該水平地剪,不要剪得太深,以免誘發成甲溝炎;

泡腳時,也應該避免燙傷;絕對不能光腳行走



本文主要的參考資料:健康時報2017年4月日《有糖足也有糖手》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搜索、關注健康時報-糖友會微信公號:「糖來糖往」(jksb2016)

本期編輯:毛圓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時報糖友會 的精彩文章:

糖友護眼不僅只是控血糖!(內有專家音頻)
體檢查出血糖偏高,恐慌、害怕、不知所措?協和專家給你支幾招~
打胰島素竟有8個副作用?第一個就有很多人中招!
「聽健康」這種食物控糖、降血脂……能做茶還能做主食~

TAG:健康時報糖友會 |

您可能感興趣

如果你有糖尿病,一個簡單的偏方讓你遠離糖足病!
一隻腳的自白:血糖不穩,我從「玉足」變成了「糖足」
護理糖尿病糖足,做好這五件事
糖友運動後有3忌!做了它們會血糖不穩、糖足、感冒……
醫生披露:這種植物可以幫你控制血糖,治療糖足和皮膚瘙癢!
減肥的人能吃代糖嗎?代糖足夠安全嗎?
愛萍秀 糖足專業版 第27期:拇囊炎的癥狀和病因
愛萍秀 糖足專業版 第28期:拇囊炎的診斷和治療以及患者的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