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MLCC供應吃緊 國巨持續併購以規模豎門檻

MLCC供應吃緊 國巨持續併購以規模豎門檻

國巨自2013年以來,啟動四次大規模現金減資,過去6年,國巨總計送出至少340億元現金給股東,同時以原四分之一的資本額創造近10億美元年營收。儘管四度減資,但國巨營收成長24%、獲利更翻4倍。除了國巨本身成績亮眼之外,董事長陳泰銘說,未來凱美、奇力新將各自成長為百億元營收的集團公司。

目前國巨的晶元電阻高居全球第一,地位等同於積層陶瓷電容(MLCC)界的村田(Murata),加上今年進行四合一的奇力新,提供客戶一次購足服務,在未來全球被動組件的版圖上,國巨將是唯一可與日廠抗衡的集團。

國巨從去年第3季漸次擴產,目前晶元電阻月產能達830億顆、MLCC月產能達360億顆,分居全球第一以及第三大。被動組件產業沒有政府保護,是最早遭遇紅色供應鏈的電子次產業,占物料清單(BOM表)比重不到2%,卻缺一不可,需求成長具十足續航力,國巨在被動組件產業的投資決心從未鬆動。以下為陳泰銘接受本報訪談摘要。

持續整並 擴大經濟規模

問:國巨這幾年仍持續整並動作,整並的構想是?

答:近幾年電子產業已經嗅到危機,被動組件產業技術門坎不高,賺的是管理財,必須把經濟規模當競爭門坎、把成本降低,如果不這樣,大陸公司本益比65倍、台灣只有10倍,紅色供應鏈已經兵臨城下;整並之後有能力合并國際級公司,進一步掌握被動組件的高端市場以及通路,再回頭超日趕韓,國巨是可以打世界盃的公司,即使社會氣氛比較偏向守成,國巨仍選擇挑戰。

問:2011年國巨曾經考慮私有化,雖然鎩羽,當時的想法是?

答:台灣的電子上游業除台積電外,多不被認定為世界級公司,對此,我很不服氣。國巨雖然有機會打世界盃,但美國被動組件廠本益比18倍、日本24倍、大陸65倍,台灣只有10倍,對比這種差距,國巨只有下市重整,才有機會轉骨;重整成為好的世界級公司再去合并10億美元的公司,變成20億美元的大廠,就非常有機會擠入全球前三大被動組件廠。

重整私有化之後,PE沒得比較,可以比每股盈餘(EPS)、比股東權益報酬(ROE)、比營運績效,抑或是合并之後再重新上市,變成一個極有競爭力的集團,不過當時有當時的背景,國巨也不能因此而泄氣。

抗紅潮 不怕競爭怕限制

問:紅色供應鏈已經炒了好多年,怎麼看紅潮?

答:其實在很多場合談過,台灣的公司不怕競爭、只怕限制,政府可以透過產業分級來規範陸資的角色,例如A類產業不準投資、B類產業可以投資但不能進入董事會,C類產業則開放自由投資;2015年大陸被動組件廠風華高科技溢價25%收購電阻廠光頡的股權,市場只看到紅色供應鏈襲台,但是我看到台灣公司有這個價值被溢價收購,這會推升產業的本益比,沒有理由不歡迎。

問:納入國巨麾下的旺詮、奇力新均已晉陞為EPS至少5元的公司,未來集團公司如何運作?

答:奇力新和旺詮、飛磁、向華下半年會完成四合一,營收規模是台灣第三家年營收突破百億元的被動組件廠,未來希望奇力新、凱美兩個小集團陸續跨越100億元門坎,繼續擴大經濟規模。

問:國巨今年處分磁性材料事業飛磁,預計有27億元資本公積,國巨這幾年以盈餘配股搭配公積配股方式發放現金股息,這筆資本公積將如何運用?

答:這宗處分案會在年中以後完成交割,大筆的資本公積國巨未來會用於配息。

問:今年第1季MLCC傳出供應吃緊、交期延長的緊繃狀況,第2季iPhone 8啟動備貨潮,消化大量日系廠商的產能,市場臆測可能排擠非蘋的產能?

答:國巨第1季的確是處於小吃緊的狀態,法人圈的臆測邏輯上是對的,但公司不會主動釋放這樣的訊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電子商情 的精彩文章:

成也蘋果,敗也蘋果 那些被蘋果坑到要倒閉的公司……
鴻海出資1882億元競標東芝半導體,三倍於其它廠商
採購氣炸了!如何保證不被假IC坑?
鉭電容缺貨漲價行情!或將集中在年中年底爆發!
18W快充晶元可直接替代TI,易能微是如何做到的?

TAG:國際電子商情 |

您可能感興趣

一大波車用需求!MCU、MOS、IGBT、BMS、驅動IC吃緊
中國廠 5 年後才能量產,可撓式 OLED 供給續吃緊
DRAM供給吃緊,供不應求股價必然上漲,趁勢搶籌這幾隻個股
下半年NAND Flash供貨吃緊 第4季缺貨情況更加嚴重
Switch內存吃緊《NBA 2K18》必須要SD卡才能玩
iPhone 8存儲升級 64GB起 高端旗艦快閃記憶體吃緊!
存儲器短缺:華為混用被罵翻、Switch 供貨吃緊
Q4 DRAM供需吃緊更嚴重 南亞科年底6.8萬片擴產目標提前實現
AlphaGo優勢開始求穩 中國隊時間吃緊可能搶下
RNG戰隊前方賽事吃緊,Uzi卻在後方「緊吃」!
供貨吃緊:iPhone 8 印刷電路板良率僅 6 成
供應持續吃緊,面板雙虎第 2 季營收持續維持高檔
18:9全面屏太火,LCD面板下半年供應也吃緊
大陸遊客赴台人數銳減 汪小菲S Hotel爆財務吃緊
資金面持續吃緊 隔夜shibor創逾兩年新高
零組件漲不停 DRAM供貨吃緊 估Q4平均上漲5-10%、明年還繼續漲
資金面再度吃緊 隔夜Shibor創逾兩年新高
怕硬碟容量吃緊 微軟讓Xbox One X變更聰明
英國唯一航母出海首航 軍費吃緊或無艦載機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