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反腐?太祖剝了幾千張人皮,還是失敗了

反腐?太祖剝了幾千張人皮,還是失敗了

萬曆十三年正月,張居正已死,賦閑多年的海瑞再度被朝廷起用,出任南京吏部右侍郎。這一年,海大人已經七十有二,考慮到自己風燭殘年,時日無多,他決定效仿古人尸諫,給皇帝上疏,力陳時弊。奏章送到北京後,大臣們都看過了,感覺其他的建議倒也還行,就是有一條,大家都覺得不對,御史梅鵑柞還為此彈劾海瑞。什麼建議令官員們不爽呢?原來呀,海瑞認為朝廷對貪腐分子過於仁慈了:「陛下勵精圖治,而治化不臻者,貪吏之刑輕也。」怎麼扭轉這樣的局面呢?


「因舉太祖法剝皮囊草及洪武三十年定律枉法八十貫論絞,謂今當用此懲貪。」

反腐?太祖剝了幾千張人皮,還是失敗了



該言論一出,立即遭到反對,這是很正常的,作為官場的一股清流,海瑞的建議損害了大多數官員的利益。在當時,官員的薪水很低,灰色收入是普遍現象,如果只靠朝廷給的俸祿,那只能過著清貧的生活,海瑞自己就是個典型。嘉靖年間,海瑞擔任淳安知縣,好歹是個縣長,「布袍脫粟,令老僕藝蔬自給」,穿布袍,吃粗糧糙米,老僕人為他幹活,卻要自己種菜養活自己。由於生活過於艱辛,買豬肉都成了新聞,總督胡宗憲曾對人說:「昨聞海令為母壽,市肉二斤矣。」你知道嗎?昨天海瑞竟然買肉了!萬曆初年,張居正派御史考察海瑞,只見房屋冷清簡陋,御史嘆息而去;病逝前,御史王用汲曾照顧海瑞,他發現海瑞家中的器具破破爛爛,「有寒士所不堪」,部分物品連窮苦書生都看不上。

像海瑞這樣的「異類」畢竟只是少數,許多人之所以寒窗苦讀、孜孜不倦,千方百計的考取功名,並不是為了造福百姓、名垂青史,而是利用手中的權力,掠取財富,過上醉生夢死的生活。當時的中國,歸根到底,是個權治、官治的專制社會,只要有實權,錢不是問題。雖然嘴上說著禮義廉恥,但身體還是很誠實的,當筆筆巨款出現在眼前,又怎能不為之心動?所以海瑞的奏摺雖然指出了官場亂象,但他的建議不具備可行性,幾乎把所有官員都得罪了,沒有官員們的支持,皇帝靠誰統治天下?萬曆連立福王為太子都做不到,哪有能力和整個官場為敵?最後念海瑞一片忠心,儘管言論不當,還是未予處罰。


上疏的事情雖然告一段落,但海瑞的建議,朱元璋的做法,卻是幾百年來很多人推崇的,比如哪天央視又播報:某某高官貪污了幾億,包養了多少情婦,在北上廣深有多少套豪宅。這時,肯定有人會義憤填膺地說:


「如果貪污一百塊錢就千刀萬剮,肯定沒人敢貪了。」


事實真是如此嗎?當然不是了,朱元璋的所作所為就是證明。


底層經歷與反腐敗


眾所周知,朱元璋是個放牛娃出身的皇帝,自幼家境貧寒,沒有任何背景。十七歲時,家鄉鬧饑荒,父母、兄長相繼過世,朱元璋窮的叮噹響,要不是好心人施捨土地,都不知道能把家人葬在哪裡。後來孤苦無依,又跑到皇覺寺當和尚,到處化緣,混吃混喝,飽嘗人間冷暖,對官員們的貪腐行為更是深惡痛絕。據葉子奇《草木子》記載,元朝末年,「官貪吏污,始因蒙古色目人罔然不知廉恥之為何物」,他們巧立名目,利用各種方法搜刮民脂民膏,中飽私囊。


第一次見他們,要交「拜見錢」,送他們走,要交「人情錢」;逢年過節,交「追節錢』,生日當天,交「生日錢」……哪天官老爺實在是找不到理由了,但又想找你要錢,就收「撒花錢」。

反腐?太祖剝了幾千張人皮,還是失敗了



(鳳陽明皇陵)

你要是不交,就別想在當地混了,畢竟「趙家人」有權、有槍,欺負手無寸鐵的小百姓還是沒問題。底層的經歷使朱元璋明白,貪腐是老百姓對執政者不滿的重要因素,要想使朱家江山萬萬年,就必須有壯士斷腕的決心。低下的出身,艱苦的早年,更使朱元璋變得患得患失,凡是不利於朱家統治的人,他都要消滅,連功臣都可以動,還有誰不敢動?


摳門的太祖皇帝


為了讓官員們甘於貧賤,遠離奢靡的生活,老朱給他們制訂了低工資。如果你是位明朝高官,拿著自己微薄的薪水,再去讀讀《宋史》,不知不覺,眼淚就要掉下來了。


《明史》有言:「自古官俸之薄,未有若此。」翻翻歷代史書,官員的俸祿,還有比明朝更低的嗎?據《明太祖實錄》記載,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再度修訂了官員俸祿,規定正一品每月俸祿87石米,從一品74石,正二品61石……正九品5.5石,從九品5石,除了基本工資,沒有交通補貼、用餐補貼等其它收入,明朝的一石相當於現在的多少斤呢?有說120斤的,有說94.4公斤的,我們就按照多的算吧,假設94.4公斤是對的,一品官員的俸祿就是87×94.4×2=16425.6斤,從九品是5×87×2=870斤,現在的米價2.5元/斤屬正常,一品官員的收入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16425.6×2.5=41064元左右,從九品只有870×2.5=2175元,的確是很低的。要知道家中不是只有自己,還有妻兒老小,甚至僕人,他們都有衣食住行的需要。


更可悲的是,有時候朝廷甚至都不發米,而是將米摺合成寶鈔發給大臣們。由於濫發貨幣,物價飛漲,致使本來就很低的工資又打了個折扣。如果你辛辛苦苦,出人頭地,在明朝當了官,朝廷就給你這點收入養家糊口,你會滿意嗎?八成是不滿意的吧。於是,你要利用手中的權力,貪污受賄,過上更好的生活。

反腐?太祖剝了幾千張人皮,還是失敗了



所以說,朱元璋的低工資政策本身就不合理,非但達不到效果,還引導更多官員貪腐。正常的話,別說花天酒地、聲色犬馬,至少得讓官員過著尚可的生活吧,要是連最基本的生存都成問題,哪還有餘力造福於民、實現人生抱負?說到這裡,會有人提議高薪養廉,就像雍正一樣發放養廉銀。其實養廉銀也無法杜絕腐敗,比如你一年多給我30萬元,但我隨隨便便就可以貪600萬,我會為了30萬就不要600萬嗎?恐怕不會吧。養廉銀對巨貪來說沒有效果,但對貪腐意願較低的官員,還是挺好的,至少能改善生活,堅定廉潔的決心,不走向反面。


剝人皮,大開殺戒


朱元璋登基後,貪腐案件層出不窮,老朱拍的了「蒼蠅」,也打的了「老虎」,我們先看一組「蒼蠅」的名單:

趙泰任阜平縣丞,一次為水災受銀三十兩,鈔二百五十貫,衣服四件,戴絞罪還職;一次為水災受鈔三百四十貫,銀五十兩。羅布六匹。就任追贓戴罪。


陳迪任刑部主事,為先接受糧長鵝酒,漏泄事情,戴斬罪還職。


錢巽任電白縣丞,為造課程冊受銀七兩,鈔五十五貫,戴絞罪還職。


陳洵仁任刑科給事中,為水災受鈔六十貫,綿布一匹,靴一雙,戴流罪還職。


陳益任監察御史,為水災受緞絹綿衣服等物,戴徒罪還職。


王政為踏水災受鈔十貫,圓領一件,戴徒罪讀書。


龔克威為踏水災受鈔三十貫,通鑒四本,綱巾一個,襪一雙,戴徒罪讀書。


老朱真是有意思,將銀子、寶鈔視為受賄所得也就罷了,連襪子、靴子、綿布、書籍也成了贓物,標準之低,世所罕見,由於犯罪的官員過多,衙門都沒人辦公了,就讓他們戴罪工作,王政、龔克威還是監生,沒有官職,就「戴罪讀書」。說了蒼蠅,再說處理「大老虎」的案件,比如戶部右侍郎郭桓案,據朱元璋介紹,郭桓本人貪腐700萬石國家稅糧,加上其它的相關損失,「所費者二千四百餘萬精糧」,一個一品官,一年收入才1044石,郭桓貪污所得,相當於一品大員6700多年的收入。


因此,老朱感慨:「古今貪有若是乎!」


為了震懾貪官,朱元璋決定用極刑處置他們。據趙翼的《廿二史札記》引述,明太祖規定,官員貪污六十兩以上,梟首示眾,同時把人皮剝下,用草填實,放在官府的座位旁,警告繼任者。剝人皮有專門的場所,「府、州、縣、衛之左特立一廟,以祀土地,為剝皮之場,名曰皮場廟。」

反腐?太祖剝了幾千張人皮,還是失敗了



(皮場廟作坊)


除剝皮外,朱元璋還有其他懲貪手段,沅州黔陽縣安江驛丞李添奇,自洪武十五年到任,每月勒索驛戶,把官船據為己有,做為買賣瓦器的交通工具,落馬後,下令斬斷其腳趾,帶枷於驛站門前示眾。像割鼻、刺字、閹割、腰斬、凌遲等方法,也是朱元璋常用的。因為使用重典,犯罪門檻較低,老朱又喜歡刨根問底,打擊面就很大。「若六部有犯臟罪,必究臟至何而至。」寧可錯殺一千,不能放過一個,於是受牽連的人非常多。其中不少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造成冤假錯案。


「時官吏有罪者,笞以上悉謫屯鳳陽,至數萬。」因犯罪被送到鳳陽幹活的官吏,多達數萬。方孝孺的父親方克勤,任濟寧知府,為官數年,戶口增倍,百姓富足,他曾經善待過許多被貶人士。「太祖用法嚴,士大夫多被謫,過濟寧者,克勤輒周恤之。」可即使是這樣的好官,也難逃朱元璋的「魔爪」。方克勤先被屬吏誣陷,後又牽連進空印案而死。因郭桓案和空印案遇害的,各有好幾萬人,恐怖如斯。大臣每天上朝前,都要和家人訣別,晚上回來沒事,則互相慶祝,恭喜自己又多活一天。


反腐是一場「人民戰爭」


朱元璋還喜歡發動群眾參與反腐,他說以前任用的官吏,好多都是不法之徒,貪得無厭,殘害百姓。「其貪何厭,其惡何已,若不禁止,民何以堪」,再不管管他們,那還得了!可按理說,懲治貪官污吏,朝廷有專門人員,怎麼還發動老百姓呢?對此,老朱無奈地解釋道:「若靠有司辨民曲直,十九年來未見其人。」官官相護,明哲保身,哪肯為民做主,反正十九年來,沒看到他們有什麼作為。


現在,朱元璋下令,如果官員膽敢違法亂紀,為害一方,當地「有德耆民及年壯豪傑者」,可以將他們抓拿,然後手持《大誥》,押送京城問罪。半路上,要是有人敢阻攔,殺其全家。《大誥》就是朱元璋的「紅寶書」,他要求無論官民,每家每戶都要常備一本,不時學習,用心體會,若是日後犯罪,家裡有《大誥》的,可以減刑;若無,罪加一等。在當時,《大誥》的印刷數肯定能進全球前三,其中的內容,主要是些犯罪案例,還有皇帝的看法、語錄。

反腐?太祖剝了幾千張人皮,還是失敗了


(《大誥》書影)


洪武十九年三月二十九日,嘉定縣民郭玄二等兩人,手持《大誥》入京,告發本縣首領弓兵楊鳳春等禍害百姓,經過淳化鎮時,被巡撫何添冠刁難。聽說此事,朱元璋下令砍斷何添觀的雙腳,戴枷示眾。再有常熟縣民陳壽六,被縣吏顧英迫害,陳讀過《大誥》,便與弟弟、侄子一起,將顧英押送京城。朱元璋親自接見了他們,賞鈔二十錠,三人衣服各兩件,同時免除陳壽六三年差役,將其樹立為群眾典型。雖然有百姓抓官員入京的記錄,但這樣的事情只是少數,人家好歹也是個朝廷命官,想要抓談何容易,能被抓的都是些小魚小蝦,大老虎就算了吧。像朱元璋提到的有德耆民,年壯豪傑,都是當地有名有勢的人物,他們操作起來相對容易些。


低工資、嚴刑峻法、利用群眾,此外,朱元璋還完善了監察部門,設立六科給事中、都察院、錦衣衛。監查範圍,涉及朝廷內外,上至高官,下至庶民,都是潛在的被監察者。而且監察部門還互相監督,防止一方做大。

反腐?太祖剝了幾千張人皮,還是失敗了



(錦衣衛印)


失敗的宿命


朱元璋的鐵血反腐儘管有一定效果,但治標不治本,無法根除腐敗,這一點,他自己也心知肚明:「朕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是。屍未移而人體繼踵,治癒重而犯愈多,宵旦不遑寧處,無可奈何。」怎麼我早上殺了一批,晚上又要殺一批,第二天還是這樣,殺都殺不完,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晚年,他意識到嚴酷的刑法使用太久,不利於統治,也杜絕不了貪腐,遂不再打算將其延續下去。有一天,朱元璋帶著朱標來到郊外,指著路邊的荊條說:「古人用此為朴刑,以其能去風,雖傷不殺人。古人用心仁厚如此,兒當念之。」洪武二十八年,又下詔:「不許用黥、刺、非刂、劓、閹割之刑。臣下敢以請者重典。」等到老朱駕崩幾十年後,百姓押送官員入京,已被禁止,他的「紅寶書」在民間幾乎絕跡,官員們的貪污受賄愈演愈烈。明太祖的反貪就像一陣風,刮完了,也就過去了。


聲勢浩大的反腐運動為什麼失敗?朱元璋搞不懂。其實,只要問他一個問題,他就明白了:「如果皇帝貪污,誰能治他的罪?答案是肯定沒有,那麼,這場反腐運動的結局早已註定了。人治高於法治,沒有任何外部力量可以制約政府。同樣是貪污,是否被查處不取決於犯罪事實,而取決於統治集團內部的政治態勢。如果你站錯了隊,在權力鬥爭中失敗了,你的貪污行徑就會被處罰;若是炙手可熱,深受皇帝寵信,就算犯罪也沒人敢動你。


朱元璋處於權力金字塔的頂端,就算他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走正常的程序,沒人可以讓他下台;一般的官員,跟對了人,後台硬,只要不出意外,也沒有什麼問題。

反腐?太祖剝了幾千張人皮,還是失敗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權力的任性便不時體現,懲貪過程中,許多案件的判罰不依據法律條文,完全按照皇帝個人的主觀判斷,心情不好的時候,剝人皮;心情好,只判個流放。對於這點,朱元璋也是承認的:「朕起兵懲創奸頑,或法外用刑,本非常典。」權力高於國法,法律又豈能被良好貫徹。


因此,在朱元璋的政策下,落馬貪官的級別貌似很高,人數也好像很多,但沒有抓住問題的根本。是呀,哪個封建帝王願意主動削弱權力,將自己關進「籠子」里呢?


如此「傻事」,他們才不會幹呢!


小編留言——今天的備選標題:


連剝人皮都用了,朱元璋的反腐依然失敗,其中有何深意?


大明一場失敗的反腐運動


你以為反腐那麼簡單


迷失在反腐中的太祖

一個反腐的集權實驗


——你以為取標題很簡單嗎?兩天都是陳寶國老師封面,我對他愛的深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拾史事 的精彩文章:

換種方式講西漢74
換種方式講西漢 74 田蚡和竇嬰都輸了
一夫多妻制在中國是怎樣被廢除的?
魚朝恩之死為何沒能終結唐朝宦官專權?
圍魏救趙,孫臏帶你玩轉王者榮耀

TAG:時拾史事 |

您可能感興趣

減肥失敗的人,一半因為是吃錯了飯!
絕對不能這樣哄孩子,太失敗了!
成功人懂的熬,失敗人懂的逃!看完這些我沉默了!
俄羅斯減肥最瘋狂的女人,這是成功還是失敗?太可怕了!女孩減肥需謹慎!
失敗的婚姻不代表是個失敗的人,拋棄邋遢的馬伊琍太靚了!
這個逼裝的太失敗了!
李玲玉的兩次婚姻為啥都失敗了?怨的是她自己,對丈夫太遷就!
文靜又哭了,因為偷塔失敗被粉絲攻擊?球球透露趙本山充值一百萬,但是酒喝多最終偷塔失敗!
馬伊琍的「老公」又跑偏了,她能走出失敗婚姻的陰影,竟靠得這一點!
雙眼皮失敗的我,除了痛苦還能做什麼?
美女攝影:人的最大成功,不是你付出了什麼,而在你愛好是什麼;人的最大失敗,不是你失去了什麼,而是你一直在祈求
為什麼他們的婚姻成功了,你的卻失敗了?
追女孩為什麼失敗?因為你搞反了方向,犯了這三大錯
吳綺莉再發聲,但是作為母親,她的失敗是掩蓋不了的!
為什麼你的挽回失敗了,這些挽回的雷區你犯了嗎?
最可怕的整形失敗案例,真是太嚇人了!
李自成的失敗不怪吳三桂,只怪手下人太貪婪了
變法失敗康有為都跑了,只有他留下了,劊子手砍了三十刀才斷氣
挽回為什麼失敗,這些錯誤你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