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補脾,是一切疾病治療的關鍵

補脾,是一切疾病治療的關鍵




導讀


胃主納,脾主運;胃宜降,脾宜升;胃喜潤,脾喜燥。脾胃之疾不宜呆補、漫補、壅補,應補中有通,靜中有動,使補而不滯,潤而不膩,能升能運,以順其脾胃升降或通降之性。




你吃了嗎?這是國人口中較為常用的一句問候語,最初,反映的是人們在歷經艱難歲月時相互之間一種實實在在的關切,而進一步講,則可以看作是人們對身體健康的相互提醒,為什麼這麼說呢?




全球共有5億胃病患者,中國就佔了1.2億,是名副其實的「胃病大國」。

在中醫里,提到胃就不能不說脾,脾胃是健康的「根」,若脾胃功能不強,就會引發很多疾病。我覺得養生必須先養脾胃,胃強身體才強壯,胃弱身體就虛弱。如果把長壽比喻成蓋房子,護好脾胃就是打地基,根基不牢,吃再多營養品、保健品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是人體氣血生化的關鍵,如果一個人的脾胃不好,那麼,身體的氣血就會出現生成不足,身體各個部分得不到滋養,自然就會出現「枯萎",就會百病叢生。

補脾,是一切疾病治療的關鍵。







查查你的脾胃是否健康






脾胃不好的人,從外表上就能看出來。

我在門診中常碰到這樣的病人:有的面色蒼白,口唇沒有一點光澤;有的過於消瘦,好像一陣風就能吹倒了;有的很胖,看似體格龐大,但一點都不結實;還有的說話有氣無力,精神不振,年紀輕輕卻未老先衰……多是由於他們的脾胃功能受損所造成的。因此,要知道脾胃好不好,我常看以下幾個部位:




口唇

一般來說,脾胃好的人嘴唇是紅潤的,乾濕適度,潤滑有光;而脾胃不好的嘴唇發白、沒有血色,顯得非常乾燥,容易爆皮、裂口子。口臭、牙齦腫痛等癥狀大多和脾胃消化能力不足有關。另外,睡覺時會流口水,也是脾氣不足的表現。




鼻子

脾胃的經脈和人的鼻子相連。鼻腔乾燥、嗅覺失靈、流清鼻涕、鼻子出血,大多是脾胃虛弱所導致的。鼻翼發紅的人,多有胃熱;鼻頭髮青伴有腹痛,也說明脾胃功能不好。




眼睛

脾胃不好容易氣血不足,進而影響到肝,肝開竅於目,所以眼睛容易疲勞,看不清東西。另外,脾和人體液的吸收關係很大,如果常出現眼睛紅腫、臉腫等現象,也可能是脾的問題。




耳朵

脾胃虛弱會導致人的腎氣不足,常常表現為耳鳴甚至耳聾。




此外,很多人的脾胃不好,是由過度勞累或情緒引起的。尤其是春天,肝火旺盛,人往往易怒。

脾胃失調的人,春天常常覺得身上沒勁兒、手腳冰涼、有時還會拉肚子。脾胃受傷五臟都遭殃。



脾胃與五髒的關係




脾胃出了問題,很可能連累五臟。中醫里有一句話,「養脾胃就是養元氣,養元氣就是養生命」,

脾胃健康是決定人壽命長短的重要

因素





心與脾

就像一對母子,心臟病要從脾胃治。脾負責統籌人的氣血,供養心臟。一旦脾出了問題,不能益氣生血,就會導致人的心血失調,引發心臟疾病。




肝與脾胃

互相影響。常有病人告訴我,吃完飯還感覺餓,但肚子卻是鼓鼓的,吃了胃腸葯也不管用。其實,這往往和工作壓力太大或情緒不好導致的肝鬱氣滯有關,必須先養好肝才能解決脾胃的問題。




反過來,脾胃也會影響肝臟,比如脂肪肝出現的根源就在於脾胃無法良好消化食物,使得垃圾處理困難,堆積在肝臟里,從而影響肝的供血和其他功能。




脾胃虛最先影響肺

。肺像個「宰相」,專門輔佐心臟這個「君主」。肺通過管理體內的氣,協助心臟治理全身。然而,肺氣的盛衰,取決於脾胃的強弱。脾胃虛的人往往會導致肺氣虛,容易患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統疾病。




脾虛往往腎也虛

。人的精力充沛腎氣就充足。腎的精氣強弱,還和人的脾胃是否健康,能否提供充足的營養滋養腎臟有關。長期脾虛會導致腎虛,表現為心裡煩熱、容易盜汗,或者畏寒怕冷、手足冰涼。



脾胃生病的起因





脾胃四怕,生、冷、撐、生氣



脾胃有四怕。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撐,四怕生氣。生冷的食物,如各種冷飲、生的蔬菜水果等,會帶著寒氣進入身體,最容易傷及脾胃。此外,脾胃最怕撐,飢一頓,飽一頓對它傷害最大。

胃生病大多和人飲食不節制有關,脾生病則與人過度勞累有關(過勞憂思)。

肝與脾胃互相影響。必須先養好肝才能解決脾胃的問題。



肝不郁,則脾不虛



肝不郁,則脾不虛,大家都知道「茶飯不思」「氣飽了」,其實形容的都是肝脾不和的故事。常有病人告訴我,吃完飯還感覺餓,但肚子卻是鼓鼓的,吃了胃腸葯也不管用。




其實,這往往和工作壓力太大或情緒不好導致的肝鬱氣滯有關,生氣動怒憂思鬱結,都會導致肝氣不疏,橫逆克脾胃,導致腹脹氣滯,胃脘不適諸多病症。

要讓脾健康,就要養肝柔肝,順暢肝的氣機,讓肝氣可以正常疏泄,這樣肝木與脾土處於和諧關係。因此說,養脾就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永遠不要發怒,盡量減少發脾氣,這是舒肝養脾的一個重要因素。






胃以通為補,脾以健為運




現代城市人普遍吃的多,運動少,工作壓力大,心情抑鬱多見,容易導致痰濕內滯,直接的結果是體重易超標。

因此說,對於痰濁偏重的人,用補法不如用通法,通降陽明,泄去濁毒,最利於健康。




不少人有體會,平時喝蘿蔔湯或者吃點炒香的萊菔子粉,即覺周身舒服。總之,

痰濕偏盛的人

以消食通腑為主,

千萬別濫吃補藥或各種營養品、保健品,以免壅滯氣機。



《臨證指南醫案》說

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




《靈樞-決氣》說

,「

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虛更滿,故氣得上下,五臟安定,血脈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氣也。




可見飲食充足同時機體氣化功能正常,便能很好地將其轉化為精氣,化生為血而濡養於神,於是人的神氣充沛,生氣勃勃。






消食通腑、健脾益氣宜山楂山藥丸





中醫有「

脾胃虛,百病生,諸病從脾胃論治

」之說。上至高齡老人,脾胃虛弱,腹脹便秘;下至嬰幼孩童積食,食欲不振,大便不通;更有三高患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肥甘厚味,中焦食滯,噁心嘔吐,脘腹脹滿、口臭便干,睡眠不安和手腳心發熱等癥狀。

都可以用消食通腑

健脾益氣之法。

助消化消食積的良方莫過於

山楂丸

健脾益氣食治良膳首推

八珍糕





山楂丸

也叫大山楂丸,是助消化消食積的良方。山楂丸由山楂、麥芽、神曲三種藥味組成;山楂在方劑中是主葯,具有消食、除積、助消化的功能;神曲和麥芽也是消積化食的良藥;

山楂善於消導肉食積滯;而麥芽、神曲善於消導澱粉類食物積滯。



八珍糕

原方首見明代著名外科醫生陳實功所撰《外科正宗》,是陳氏家傳秘方,由人蔘、蓮子、芡實、扁豆、薏米、山楂、麥芽、山藥組成,研為細末,和以米粉,製成條糕,每日清晨服食數條,百日後可漸覺體健。





山楂山藥丸集「大山楂丸」與「八珍糕」功效,消食之餘兼可強健脾胃。方中以山楂山藥為君葯,佐以陳皮、麥芽、茯苓等以行氣健脾滲濕,共奏健脾益氣,消食化積、疏肝行氣之效。





山楂


早在《本草綱目》里有如下記載:




「凡脾弱,食物不化,胸腹脹悶者,飯後食山楂二三枚,絕佳。」




《醫學衷中參西錄》中也有記載:




「若以甘葯佐之,化瘀血而不傷新血,開鬱氣而不傷正氣,其性尤和平也。」




葯食皆佳的山楂,一直為人們所喜愛。山楂性味酸甘,微溫,歸屬胃和肝經,適量食用,可以

促進消化、活血化瘀,降低血壓和膽固醇、軟化血管。

除此之外,山楂還有

平喘化痰、抑菌、治療腹痛腹瀉

的神奇功效。



山藥


山藥,《本草綱目》中記載了山藥的工作——「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瀉、化痰涎、潤皮毛」。山藥既是滋補食品又是補氣中藥,為葯食兩用佳品。祖國醫學認為,

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的功效。

《本草經讀》記載:「

山藥能補腎填精,精足則陰強……凡上品俱是常服食之物,非治病之葯,故神農另提久服二字。





山楂山藥丸和普通的大山楂丸共同點是都有炒麥芽和山楂,區別在於

沒有神曲,而是加入了健脾的山藥、茯苓、陳皮,在消食的同時,強健脾胃。

山楂、陳皮、麥芽兼有行氣疏肝健脾之效。

治療小兒脾胃虛弱、食少腹脹、面黃肌瘦、便溏泄瀉等症,有健脾養胃、益氣和效。後用於老年人保健,能養脾胃,久服輕身耐老。




平時脾胃消化不好的人,胃旺脾虛,有胃口但消化不良有肚子的人都可以經常食用,孕婦不宜。









69




新品發售:

健脾益氣,消食化積、疏肝行氣




團購方案




方案一


2袋|69


僅限300份


方案二


3袋|99


數量有限


家中常備


山楂山藥丸,

消食通腑、

健脾益氣,疏肝行氣


錯過不約




長按識別下圖中二維碼直接進入購買鏈接



胃主納,脾主運;胃宜降,脾宜升;胃喜潤,脾喜燥。脾胃之疾不宜呆補、漫補、壅補,應補中有通,靜中有動,使補而不滯,潤而不膩,能升能運,以順其脾胃升降或通降之性。

補脾健胃最宜山楂山藥丸。




山楂山藥丸食用禁忌




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山楂是含糖較高的水果之一,所以糖尿病患者要謹慎食用。


吃完山楂後一定要漱口,否則容易導致蛀牙。


孕婦不宜多食


由於山楂含糖量較高,容易引起孕期高血糖癥狀。


另外,山楂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若食用過多會刺激血液循環管、加速子宮收縮。


老人、大病初癒的人不宜多食


山楂有收縮和刺激胃黏膜的作用,而老人與大病初癒的患者,脾胃功能較弱,過多食用反倒會耗傷胃氣。


這類人更適合溫和的使用方法,比如用山楂煮水、煮粥等。


空腹、胃動力障礙的人不宜多食


山楂會加速胃液的分泌,因此空腹,或是患有胃炎、胃潰瘍、胃食管反流症的患者,均不宜大量進食山楂。



養脾的七個要點要記牢




其一,食物喜溫燥



脾喜燥惡濕,喜溫惡寒,因此養脾要食些溫性的或燥性的食物或中藥。

比如,我們廚房裡常用的各用香料多是溫性偏燥的,因此亦具養脾之功。如紫蔻、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良姜、乾薑等等。




脾主土,故需食多得土氣的食物

,如地下長的地瓜、山藥等;

脾喜溫惡涼,

故需食溫;

脾色為黃,

故需食黃色食物,小米色黃,最養脾土;

脾德在緩,

故需食甘味以緩脾之情。



其二,香味入脾,可醒脾燥濕



香味入脾,香可醒脾,香可燥濕,亦可讓脾舒暢。

炒香的食物多具養脾之功,如炒花生、炒瓜子等。再者,米或麵食烤成半焦半糊時即有香味,亦可養脾。小時候我最喜歡吃鍋邊上烤成焦黃色的玉米餅子或饅頭,大概小孩子天性知道此物健脾。推之,烤成金黃色的麵包又焦又脆,此當屬養脾之物。



其三,勿過食生冷



小孩子從小就要注意勿過食生冷,包括不少瓜果、冷飲、涼水等,因為會傷損脾陽。而對小孩子來說最好的零食是麥芽糖和鍋巴。有人擔心吃烤香的食物會不會上火,我認為不能吃剛烤出來還燙著的,可等涼至室溫時再吃即不會上火。

脾虛之人又可堅持晨起喝生薑紅糖水,有助於溫脾,並能昇陽。



其四,養脾的中藥及湯方



脾為中土,為陽氣左升之樞機。




歷代有不少養脾的中藥及湯方:

健脾燥濕有蒼朮,有平胃散;補脾化濕有茯苓,有四君子湯;醒脾助運有草果,有醒脾散;溫脾祛寒有乾薑,有理中湯;升脾益氣有黃芪,有補中益氣湯;養脾和中有人蔘,有桂枝人蔘湯。

如此等等,皆是宣暢脾陽、調和中氣之方葯。




(附:補中益氣湯

即用黃芪15克,白朮10克,党參15克,當歸6克,陳皮6克,柴胡5克,升麻5克,炙甘草5克,用水煎服,

即可益氣昇陽、調補脾胃。




脾主運化,若脾虛運化無力,常會吃什麼拉什麼,且面黃肌瘦,此時當重視養脾。脾喜甘淡而惡腥辣重濁,因此,甘淡可以養脾;脾氣太虛,千萬不可吃香喝辣。



養脾可用此方:茯苓、薏苡仁、芡實、山藥各30克,陳皮10克



水煎服,日一劑。或上藥烘乾,共研細末,每次15克,日兩次,沖入溫熱的米粥中服下。



其五,艾灸有溫陽之功,最合於養脾之需。



凡脾虛之人皆可艾灸脾經原穴

太白

。脾經主時為上午9點至11點,因此若能在這個時間內艾灸效果更好。脾性升清而胃性降濁,二者為氣機升降之樞機,故養脾之升要同時養胃之降,可配合針灸胃經合穴足三里。

脾應於季夏,小暑大暑時節最需艾灸,以健脾化濕。



其六,脾氣通於口,脾和順則口唇能納五穀



脾有病則唇色改變,或發黃,或發暗,會影響消化吸收功能。又按面部診斷,脾應於鼻頭。鼻頭色黃,必屬脾虛。按手掌診斷,手掌中間及大魚際對應脾,若發暗亦是脾虛之相。



平時認真調理,自己注意觀察這些部位的變化,可以直觀地感受到脾陽充足的改變。



其七,笑是給脾胃最好的禮物




笑是給脾胃最好的禮物。人憤怒、怨恨或焦慮時,胃和臉一樣充血而發紅;人悲傷、沮喪或憂鬱時,胃就變得蒼白,胃液分泌不足,活動也減少。中醫也認為,不良情緒會影響肝的調節功能,進而會影響脾胃。可見,學會笑是給脾胃最好的禮物。






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立即優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火爆脾氣卻擋不住好運連連,這三個生肖福氣不淺
倔脾氣,就是不肯低頭認錯的3個星座
愛發脾氣的老婆,才是好老婆!
脾氣雖大,心腸卻軟,這個3生肖財氣比萬里長城還長
10首經典的小提琴曲,沁人心脾!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補脾,是一切疾病治療的關鍵!
補脾胃,是一切疾病治療的關鍵!
補脾,是疾病治療的關鍵!
調好脾,是一切疾病治療的關鍵!
夏秋更替 補脾,是一切疾病治療的關鍵
這才是一切疾病治療的關鍵
氣色知脾胃?補脾,是一切疾病治療的關鍵
补脾,是一切疾病治疗的关键
我們是治療疾病,還是治療病人
脾虛畏寒,腸胃疾病不好治,這種中藥是治療佳品!
這個神咒,對治一切的疾病、痛苦,沒有治不好的
做到這一點,輕鬆治療你的脾胃疾病
治療疾病的源頭其實就是補脾
強迫症其實是一種心理疾病!它有哪些癥狀呢?怎麼治療?
治療前列腺疾病的好葯,也是治療積食常用藥
農村人的」救命草「,能防治癌症,是治療女性疾病一把好手
臨床治療腎臟疾病,這兩類中藥必不可少!
心血管疾病患者有必要做這些檢查和治療嗎?
一個不雅動作,對頸肩腰腿痛,和甲狀腺疾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