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問:你為何總偷瞄宰相?吐蕃使者:他把我們打的太慘!
大唐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其影響力遠及海外,威服四方。之所以能夠這樣,歸根結底還是靠的實力,當時大唐周邊也是少數民族林立,唐朝與他們進行了長期的鬥爭,滅國數十,國威遠揚。在外交上,誰的拳頭硬誰就是真理,有些人你越仁慈他越蹬鼻子上臉,你打的越狠他才越老實!
當時吐蕃正在崛起,常騷擾邊關,在與吐蕃的戰爭中,有一位名將令吐蕃人聞風喪膽,他就是唐休璟。唐休璟是今天陝西興平人,本來是個以明經中進士的儒生,但他在文官任上卻默默無聞,直到他52歲那年突厥人入侵,他才展露頭角。
679年,突厥阿史那泥熟匐背叛唐朝,煽動奚族、契丹造反,營州都督周道務派唐休璟迎戰,唐休璟整頓軍馬,在獨護山與突厥大戰,大破之,因功升任豐州司馬,也就是個從五品官。後來突厥圍攻豐州,他堅持固守,立下功勛,又被調任安西副都護,駐守碎葉城。
時間轉眼到了689年,他終於和吐蕃接上了火。當時吐蕃大肆擴張,攻克焉耆等地,唐將韋待價西徵兵敗。唐休璟出來收拾殘局,他改任西州都督,收集殘軍,堅守西州(今新疆高昌故城)。此後,他與吐蕃戰戰停停,成為最諳熟邊疆情勢的大將。史書記載:「唐休璟以儒者號知兵,自碣石逾四鎮,其間幾萬里,山川夷坦,障塞之要,皆能言之,故行師料敵未嘗敗。」
700年,已經73歲的唐休璟正擔任司衛卿,兼涼州都督,吐蕃又大舉來襲,吐蕃大將麹莽布支來攻打涼州。當時吐蕃兵打算先圍攻昌松縣,就在他們走到洪源谷的時候,見到了嚴陣以待的唐休璟。唐軍見吐蕃軍衣甲鮮盛,有些將士有些擔心敵人強大,唐休璟對吐蕃情況非常熟悉,他對部將道:"麹莽布支麾下都是些貴族子弟,雖然看起來強盛,但是不通軍事,你們看我破敵。"唐休璟親自披甲上陣,躍馬衝殺,連續衝鋒六次全都獲勝,殺的吐蕃血流成河,死傷枕籍。戰後,唐休璟還不罷休,把敵人的屍體堆成了「京觀」,所謂京觀,就是古代為炫耀武功,聚集敵屍,封土而成的高冢。
唐休璟這一狠招使吐蕃膽顫心驚,唐休璟威名遠揚。後來,吐蕃遣使請和,唐休璟因功進入朝廷,被提拔為右武威、右金吾二衛大將軍。吐蕃使臣論彌薩來到京城請和,武則天在麟德殿宴請,唐休璟也參加了此次宴會。就在宴會上,論彌薩屢次神色緊張地偷看唐休璟。武則天非常納悶,就問他原因,論彌薩回答道:"洪源之戰時,這位將軍勇猛無敵,所以我想仔細看看他。"武則天聽後非常高興,重賞唐休璟。
703年,邊疆形勢緊張,唐休璟幫宰相們出謀劃策,制定了非常合理的戰略,武則天嘆道:「休璟諳練邊事,卿等十不當一也。」還對唐休璟說到:「我重用你太晚了!"提拔他為夏官尚書、同鳳閣鸞台三品當上了宰相,那年他已經76歲了。
唐休璟真是老當益壯,此後兩次擔任宰相,直到711年他85歲時才正式退休。712年,唐休璟病逝,追贈荊州大都督,謚號忠。


※官員因天災被評下等卻神情自若,考核官:寵辱不驚,評為中上
※史上唯一用軍禮下葬的公主,統兵數萬戰功累累,娘子關由她而來
※皇帝:你如此漂亮為何被送人?美女說原因皇帝大怒:原主人處死!
※大將被包圍,危急時刻他卻命兩個美女在陣前跳舞,大敗敵軍
※三天小兒被封五品官,他父親卻說:起碼該封三品!皇帝大怒:縊死
TAG:歷史磨坊 |
※太子:為何把宰相貶到邊疆?皇帝:我死後你給他陞官,才對你忠心
※皇帝:如何解決叛亂,宰相:先把你身邊的太監除掉,再來談叛亂
※宰相:我看此人談吐不可能當宰相啊?相士:我說的是命,不是才!
※百官退朝宰相一瘸一拐走在最後,皇帝問:你腳疼嗎?宰相:我心疼
※宰相奢侈惹皇帝大怒,屬下勸他:啥事沒有,還會賞賜你!果真如此
※宰相怒問行賄者:誰收了你買官的錢,我杖斃了他!行賄者:要那樣您就要守孝了!
※連皇帝都怕他的宰相!
※皇上:此人是功臣!宰相:他就是拿您的命賭博!皇帝疑心大起
※宰相不準皇帝認親媽,皇帝一怒,說乾脆也讓我退位回家吧
※皇帝:我想請你出山 宰相:不去,除非答應我的條件 皇帝大悅
※包拯沒做過宰相,卻為何被稱為相爺?
※皇帝為太子求婚,宰相:對不起,我孫女要嫁給那個九品官!
※弟弟:有人往我臉上吐口水,我也只擦不還嘴!宰相:錯,不要擦!
※皇帝:送你十箱珠寶,幫我把皇后換掉,宰相卻在打啞謎
※皇帝問:你兒子賢能嗎?宰相心知不好,計上心來:不賢!轉危為安
※大臣稱病,宰相:封刺史准好!果真如此,皇帝怒提刀:我給他扎針
※宰相為將士求賞,吝嗇皇后把皇子一推說:把我兒子賣了換錢吧!
※門客對宰相說:如果你不幹壞事,將會死的很慘!宰相果斷強搶民宅
※皇帝本想提拔老丈人弄個宰相噹噹,誰知太后說了幾個字直接把皇帝都給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