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何變換取勢?——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20集

如何變換取勢?——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20集

總第714期;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shufarumen關注。

如何變換取勢?——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20集



這是目前網路上


頗受好評的書法講座

香港「黃簡藝術工作室」出品──


書法三級課程「裹束」


第二十集|變換取勢


之一







|筆記|


L3-20 變換取勢 1


一、綜合技法 尋求變換


字像六個元素,筋節骨肉皮血都講過了。

如何變換取勢?——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20集



所謂「裹束」,就是把這些因素都包括在你寫的字中。請各位注意,筋是筆勢,就是大圈,其餘五個都屬於用筆技法。


如果再要細分,六個元素可以分為三組。

如何變換取勢?——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20集


筋節是第一組,這是一個字的內部基本結構。筋節不是直接表達的,就好像人體的筋節不是暴露在外的。書法中表現筋節可以用尖鋒,也可以用側鋒,尖鋒寫出來是骨,側鋒寫出來是肉。筋節是結構,骨肉是表現這個結構的,這是第二組。第三組皮血這兩個因素,是錦上添花。力度影響到線條的輪廓,這是皮。力度大,線條不光而毛,沉著有力。墨色的變化稱之為血。它們都是決定線條的質素的。


六個元素真要裹束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今天我先講取勢的變換,怎樣靈活處理大圈。


二、舉例:聞雞起舞


那我們來具體寫幾個字,我選「聞雞起舞」這四個字。這是講東晉時祖逖和劉琨發憤圖強,半夜聽到雞叫就起身練習劍術的故事。


2.1 聞

如何變換取勢?——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20集



第一個字「聞」。這字分兩部分:「門」中間一個「耳」。這個字有點麻煩,點畫都是橫豎直線,沒有斜線和弧線。這種字容易寫得死板,我們來看看有什麼辦法。


先看「門」的取勢,這個字可以為四個筆勢:第一個豎筆勢,第二個奮筆勢,第三個鉤裹勢,或者詳細點說是鉤裹化勢。第四個兩小橫,又是奮筆勢。

如何變換取勢?——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20集


現在的問題是橫豎直線太多,該怎麼辦?

如何變換取勢?——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20集



其實在篆書中,「門」字連個趯也沒有,隸書也是一樣,但篆隸都用了弧線。

如何變換取勢?——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20集



真書中「門」這有那一趯,也算是小小的斜線。


除了一趯,你還可以把其他平筆畫變成斜線。如箭頭所指的這一筆,兩小橫的第二個橫,本來寫完「門」字左邊,筆勢要向上連到右邊去,那就把這一橫改為向三號位的策勢。不但增加了斜線條,而且使筆勢聯繫更加清楚,更為合理。

如何變換取勢?——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20集


不過這樣一來,剛才的取勢就有點改變,「門」字第二個奮筆勢改為一橫一策。這是什麼筆勢?可以認為是龍爪勢。


中間兩小橫奮筆勢換成龍爪勢,是常用的手段。

如何變換取勢?——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20集



如智永這個「膳」字,肉字旁,中間兩橫就用龍爪。其他如「月」字旁,也往往這樣寫。


除了增加斜線,還可以增加弧線。你看虞世南「門」字左右兩根長豎,寫得比較直。

如何變換取勢?——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20集



而褚遂良《雁塔聖教序》的長豎,經常當弧線處理。左豎用了袞筆勢,右豎用努勢。這是大筆勢中的小筆勢,其實是用腕的結果。 同一個大筆勢,具體寫起來還有細節上的不同。

再來看看「耳」字的取勢,這看起來也都是平直線條。

如何變換取勢?——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20集



如果照這個印刷體來取勢,可以分為三個:第一個是奮筆勢一開移位,第二個是中間兩小橫,第三個是十字勢。


有些同學會想同,第一勢和第二勢可以合併嗎?或第二和第三,合成一勢?可以的,但分開來比較清楚。你組合的筆畫越多,這筆勢就越複雜,長運不如短運,「筆筆斷而後起」也是主張短運。


有沒有人依照這樣取勢來寫「耳」字的呢?

如何變換取勢?——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20集



當然有,舉例來說如這五個書法家,就用這種取勢。這是行書,跟真書很相近。但你有沒有注意到,他們都是元明時期的人。


我來找點晉唐人寫的「耳」字比較。

如何變換取勢?——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20集



你看從東晉王羲之,到晚唐柳公權,他們寫的「耳」字下面一橫,都取策勢。而且還有一個特徵,就是這個策不超過右邊那一豎。這是什麼道理呢?看來不像是偶然的。


「耳」字是個象形字,甲骨文就是畫了一個耳朵之形。小篆變成了這樣,隸書的結構基本上跟從篆書。這時你要注意,最下面的橫筆,不會長過右邊的豎筆。

如何變換取勢?——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20集



這個特徵,在後來的章草、今草和行書中都保留著。晉唐人去古未遠,對篆隸的了解比較深,甚至一些宋代人都保留這樣的書寫習慣,到元明以下,漸漸就走樣了。


舉例來說,虞世南《孔子廟堂碑》「聞」字,中間是「耳」字,下面用了策,不和右豎相交。褚遂良《雁塔聖教序》也是這樣處理的。顔真卿《多寶塔碑》,處理手法相同。還有我們的老朋友《陰符經》,也有這個特點。但這樣一來,「耳」字的取勢怎麼分呢?

如何變換取勢?——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20集


智永《真草千字文》有一個「恥」字,這個字可以很明顯看到他筆鋒的路線。第一勢是橫豎,奮筆勢一開移位。第二勢是橫橫橫豎,奮筆勢三開移位。


移位有順時針和反時針兩個方向。對於一個三開的奮筆勢來說,最後半開向上移位,可以反時針進行。當然你也可以順時針寫,智永的「恥」字的「耳」就是。


最後講多一句,「耳」字旁有時候可以當「身」字寫,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耽」就是一個例子。不過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這樣替代的,有文字學根底的人,書法取勢變化的範圍就比


較大。


2.2 雞

如何變換取勢?——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20集



第二個字是「雞」。「雞」字由左右兩部分組成,左邊是「奚」,右旁是「隹」。


先來看看「奚」的取勢。

如何變換取勢?——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20集


這個很容易,上中下三個筆勢:上面是群鵲勢,中間是蟠龍勢,下面這個「大」,是戈法化勢,二級課程 34 課有解釋,想必各位都已經爛熟了。


問題是還可以簡化,如歐陽詢這個「雞」。

如何變換取勢?——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20集



第一勢不是群鵲勢,是一橫兩點雞頭勢。原來群鵲勢的中間一點省略了,或者說跟下面的蟠龍勢合併了,這是常見的手法。書法不是小學生默字,一點一畫都不能少,書法是手寫體,可以藝術處理。


所以這樣一來,「奚」字的取勢要改一改了。

如何變換取勢?——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20集



上面的群鵲勢改為雞頭勢,中間的蟠龍勢和下面的戈法化勢不變。


「雞」的右旁是「隹」,取勢也不難。

如何變換取勢?——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20集



先寫立人勢,然後一點一橫是奮筆勢,餘下三橫一豎,我說過這種全部由橫豎線條組成的筆勢,豎筆先寫就是豎筆勢,橫筆開始就是奮筆勢。兩種寫法都有,你可以自己決定從哪一筆開始。甚至再拆開,拆成十字勢和兩橫奮筆勢都可以。寫字不是開運動會,不用急不用趕,穩當最重要。

如何變換取勢?——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20集



從智永這幾個字「隹」旁來看,他寫起來是有規律的,大致跟剛才講的差不多。最後一勢應該是奮筆勢,一豎是最後寫的。

如何變換取勢?——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20集



如果追根尋源,「隹」字本義是短尾巴的鳥。所以金文的「隹」字是非常形象的。秦始皇時整理小篆,鳥形就看不大出來了。那個鳥頭,在隸書中就成了向背勢。


隸書這種寫法,深深影響到晉唐書體。

如何變換取勢?——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20集



如顔真卿寫的「雄」字右旁「隹」,起手取向背勢,其實就是來源於隸書。

如何變換取勢?——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20集



王羲之的書法也是脫胎於隸書的,各位還記得潘伯鷹先生的說法嗎?王羲之是隸書轉變到真行草書的樞紐人物。你看這個「難」字,「隹」的寫法就是來之於隸書。


就算是赫赫有名的王羲之《蘭亭序》,也不乏這樣的例子。

如何變換取勢?——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20集



你看「集」字,上面是「隹」。隸書、章草寫法,起手就是一個向背勢。《蘭亭序》中的「集」字,第一勢怎樣取勢的呢?就是繼承了隸書和隸草的寫法。


這些問題,對於初學者來說很困難,單靠自己讀帖和書空,恐怕不大容易了解前因後果。我們生活在祖祖輩輩的影子底下,只有了解傳統,才能繼續發展。


2.3 起


第三個字是「起」,下一課繼續。謝謝。


本節要點:


筋節骨肉皮血的綜合。


「聞」字取勢的變化。


「雞」字取勢的變化。


複習思考:

如何變換取勢?——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20集



王羲之寫的行書「聞」字,「耳」中間似乎取了三點水的隔水勢,你同意這樣分析嗎?如果不同意,你看這個「耳」怎樣分析筆勢?

如何變換取勢?——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20集



智永這個「耳」字,右旁的長豎下面有一趯,這一豎是最後寫的嗎?為什麼要加這個趯?

如何變換取勢?——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20集



「黃簡講書法」


三級課程|裹束


01、什麼是裹束?


02、裹束得到什麼?


03、筋的作用


04、取勢


05、如何結字(1)


06、如何結字(2)


07、節的作用(1)


08、節的作用(2)


09、節節加勁


10、讀懂小圈


11、骨的作用


12、肉的作用


13、骨肉技法要點


14、皮的作用


15、血的作用(1)


16、血的作用(2)


17、血的作用(3)


18、讀懂墨色


19、濃墨與淡墨


一級課程:用筆(共51集)


二級課程:用筆(共35集)


可在底部菜單中隨時調取閱讀


編輯/老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入門 的精彩文章:

書寫經之一行半句,能夠成就大願
行草書一些寫法不要混淆——田蘊章「每日一字」
書法本孤獨,庸人勿擾之!
蘇州湖筆老工藝,總有一款適合你
古時候,連磚都那麼美!

TAG:書法入門 |

您可能感興趣

如何變換取勢?——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21集
六十四卦變換表圖詳解
第17期第4集:龍門架卷腹變換動作
四季變換 一覽無餘
小學語文《句子變換專題練習》講解,掌握了語文多考20分
空間|四季變換 一覽無餘
穩拿幾何綜合題,學會運用幾何變換法
市場上變換風雲,金九攻破3300,布局銀十4000點!
10年變遷,SEO技術變換面目全非?
PS教程:自由變換製作超炫圖案
一年之內變換12次髮型的IU
尼康d3400能迅速變換構圖 輕便機身便於攜帶
7月下旬星象變換對12星座的影響
三代同堂,一個家變換三種生活,鄭州260平
四季變換,何時飲用牛蒡茶最佳?
蘇媒:里皮3套陣型變換搏出勝利 神級調度堪稱經典
神奇水杯可以裝1噸水,還能變換100萬種形態!
廈門:嚴查節日期間「一桌餐」等變換花樣「四風」問題
170811 手牽手同伴入水主人公變換 從95line變94line